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故人】四爷(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故人】四爷(征文·散文)


作者:风逝 探花,18355.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85发表时间:2023-03-31 14:45:01

“归宁她妈,我把草给你放到门口了哈。”四爷叫着我大姐的名字喊着我母亲,使劲把草个子重重摔到碎石块铺成的门口西边,站在街门门楼处,他把身子刻意使劲伸进院子,对着进间地上正忙碌的母亲喊道。
   狭小的院子南北距离统共只有三四米远吧,四爷大声大气地吆喝着,声音又刻意整得那么大,在进间地锅灶前锅上锅下忙着做饭的母亲,连忙把锅灶下的火往锅底拨弄拨弄,抬起头,满脸笑容地招呼着:“四叔,快进来,家里来客了,你进来一块吃吧。”在西屋陪着客人的父亲听到母亲的声音,连忙走出西屋,来到院子,拉着四爷的胳膊推着他往屋里走。四爷假模假样地客气着:“不啦,你四婶还在等着我回家吃饭呢。”“一起喝几盅吧,正好有客人,四叔也帮我陪陪客。”父亲酒量很小,即使有客人,也就是两小盅白酒,一盅一两,绝不会超过二两。
   有了陪客的理由,四爷半推半就进了门,穿过进间地上,到了西屋,大模大样坐到炕上,陪着他也许并不认识的客人吃喝起来,早就忘记他说的四奶奶还等他吃饭的事。
   家里来了客人,没有白面了,母亲好容易从邻居家借来一瓢白面,擀了过水的白面条。四爷来了,酒喝得差不多,母亲捞出刚下好的面条,浇上面卤,一碗碗端上桌子。
   客人一碗,奶奶一碗,四爷一碗,父亲一碗,大家各自端起来,桌子上就只剩下两三碗了,奶奶有哮喘病,每天顶多去街上坐坐,或者择我们刨的药材,活动量小,饭量也小,有一碗就够了。父亲在客人和四爷眼前各放上一碗。父亲那时四十岁左右,地里活累,正是年轻力壮能吃饭的时候,捧着那碗白面条,三口两口就可以扒进肚子,根本就和填了个枣似的,但是这顿饭,父亲指定不会急三火四吃,他要陪客人,而且只会吃一碗白面条,因为还有五六个孩子正眼巴巴盯着白面条,馋得口水淋漓呢。
   母亲还擀了地瓜面的黑面条,面是地瓜饽饽碾的。冬天农闲时,孩子们去集体收完的地里刨土揽冻地瓜,冻得稀软的地瓜,母亲剥了皮,晾晒干了,白生生的,我们叫它地瓜饽饽。把地瓜饽饽用碾子轧成面,调面时还要加上榆皮面。榆皮面是大姐姐去山里刨的野生榆钱根上扒下来的皮在碾子上用铁锤掂成的,面条加上它,滑溜不说,还有了劲道。父亲一直慢慢拨拉着那碗白面条,等着母亲煮好地瓜面,他再吃上几大碗。陪客的父亲,一般是站在地上,不让客人看到地瓜面尴尬,不好意思吃。客人吃完,剩下一碗或者两碗白面条,给几个孩子分分。
   那时好奇怪,四爷咋和有顺风耳一样呢?每次家里来了客人,他都会一次不拉来陪客,而且次次都是在后面院子,大姐姐拿草时碰到他。他家明明在我们前面的大街上啊。大姐姐那时十几岁,在高高的草垛上取草是不成问题的,为何每次我家来了客人,四爷就会主动去帮她拿草?而且他每次都会说:“小闺宁,你拿不下来,我帮你拿。”而家里不来客人时,也不见得他帮姐姐拿着草给送过来。
   酒饱饭足,四爷抹抹油光光的嘴巴,拿根细草剔着牙,满意而去。妈妈把桌子上剩下来的一碗半碗的白面条拿下来,给在东屋炕上的我们几个一人一小筷子分开,她自己却一口也没有吃。
   四爷,是我爷爷的堂弟。我爷爷的父辈弟兄六个,我老爷爷排行老六,四爷的父亲是老三。我父亲的亲叔叔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再无音信。爷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受诬陷挨整,不忍屈辱自尽离世,因父亲没有兄弟,家里又受着爷爷牵连,在村子里没有政治地位,老是受人欺负。像四爷这样的没有出五服的就是比较近的本家啦。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父亲没人商议,有时就去和四爷或者二爷说说。
   四爷倒是有自己的亲兄弟,二爷和三爷。二爷在村里,三爷出外工作,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
   四爷住着两间半屋子,西屋是他和四奶奶住的地方,正间地上有两口锅灶。一口烧火通往西屋,一口通向半间屋的炕上,半间屋没有隔壁子。另外半间就是二爷家的过洞(有屋顶遮盖通往后院正屋的路)。尽管他家住着两间半房子,但是比我们家宽绰多了。四爷唯一的女儿茶姑姑可以自己有一铺炕睡。她姥姥活着时,她和姥姥一铺炕。而我们家九口人,只有三间狭窄的小草房,没有后窗,东屋前窗隔着两尺宽小夹道就是厢屋,窗上糊着纸,白天都黑咕隆咚的。东炕,有奶奶大姐二姐我四个人睡觉,西炕是父母和年幼的妹妹晚上休息的地方。哥哥呢,妈妈只能在东边厢屋杂物之间拾掇出点空间来,让哥哥在那里睡觉。
   四爷家孩子少,他和茶姑姑两个人去集体干活挣工分,四奶奶还能去场院扒苞米,摔花生或者捝麦秸挣些工分,生活自然比我家富足得多。所以,茶姑姑有板板正正的厚厚的料子衣服穿,供销社下来了的确良布料,茶姑姑又有结实滑爽的确良衣服穿。农村大部分人包括年轻女孩多是穿着黄帮鞋,但茶姑姑还有皮鞋可穿。在家里,独生女茶姑姑是宠儿,四爷很舍得投资打点她。比茶姑姑少一两岁的我大姐就惨了。上学时在外村,晚上步行五六里放学回家,把脏了的衣服洗洗,第二天清早再接着穿,经常是湿漉漉的。初中毕业是推荐上高中,我家没资格,下学后十几岁的大姐就得到生产队干活,家里姐妹多读书花钱,挣工分的人少,有件衣服穿着就不错了。干完集体的活,散了工,大中午太阳火辣辣的,大姐拿着块冷玉米饼子,拐上篓子提着小撅头去山里刨药材,刨了药材奶奶择出来,晾干,卖了钱,就填补了我们的学费生活费。大姐根本捞不着和茶姑姑那样赶时髦,穿新衣。
   家境富裕的四爷,对闺女大方舍得,对别人甚至对四奶奶就小气得很。四奶奶常年眵眼模糊,红眼巴拉,不知道是上火还是怎的,从不见得四爷给她买个眼药膏搽搽。四奶奶常年穿的是灰不溜抽的大襟袄,扭裆裤子,也没有茶姑姑的好料子衣服穿。有时四奶奶的妈妈来住些日子,四爷的脸就拉得和驴脸一样长,成天嘟囔着:“两个人挣,四个人吃。”母亲性子直爽,有时听了,不解地问:“四叔,姥娘在这没有吃着你的吧,人家四婶她娘家俺那个舅不是都送粮过来吗?我还看见他推来好几筐地瓜呢。”四爷不做回应。四奶奶做饭若是多做了个饼子,他也会开口大骂,说她不会过日子。因为饼子是留给上山干活人吃的,在家操持家务忙活菜园的四奶奶是不配吃的。
   四爷爷的小气、是出了名的,我也深有体会。生产队去远处的山地干活,经常要送饭去田间地头。有次放学我在街上耍,看到四奶奶捣着小脚要去很远的柳夼沟送饭,慢慢悠悠,老长时间走不多远,看到别的孩子踊跃争先去送饭,我也眼馋,因为父亲是保管,那次场院里有事没去山里,我便接过四奶奶拐着的饭篮子和水壶,去给四爷送饭。那时我也就七八岁光景,小孩子腿脚快,翻山越岭不知道累,不多久就把饭送到了。干了一上午,正是干渴热烧、饥肠辘辘时,干活的社员蹲在田间地头吃饭。四爷开始吃饭,我也蹲在四爷面前,掰下一块干粮吃,刚吃了没有几口,四爷爷仿佛很不高兴,把他手里干粮急三火四吃光,系好包干粮的包袱,狠狠地摔进篓子,说,吃饱了,你拿回送家去。把干粮篮子送回四奶奶家,我跑回家,肚子依旧很饿,再狼吞虎咽喝了两碗妈妈熬的麦米。长大了,才知道,四爷爷心疼我吃了他家的干粮,所以他吃饭就会急三火四,好让我尽量少吃他的干粮。那干粮是玉米面和着白面发的,在当时算是好的饭食,他自然舍不得。不知道他散活回家后,四奶奶挨骂了没有。
   工作后,有一次回老家,母亲念叨着,你四爷搬到他闺女家住了。哎呀,你四爷这个打算啊我觉得不对,自己还能干,就跑到闺女家,多不方便?我问你四爷,家里的粮食还有多少,能不能再吃几年?他说,有不少,吃个三五年不成问题。母亲说,四叔,你等把粮吃完真的不能干了再去妹妹家也不晚。四爷不听劝,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到闺女家了,只剩下一幢空荡荡的房子。
   走的时候好像是夏季,那时少有成熟的苹果,母亲送了些给他,他装进了行李,他的外孙眼盼盼看着,伸手拿了一只,被他夺下来放回原处。孩子眼泪汪汪,姥爷,我想吃苹果。他视而不见,大约要带到闺女家去留着自己吃。我母亲看了很难受,若家里有,她肯定会跑回家拿几个给那个孩子,但是就买了那么多,都送给四爷了。我母亲很不习惯这样,她的做法是,有了好吃的大人不吃也要留给孩子。我姐姐哥哥工作后捎回家的好东西,她舍不得吃,给每个孩子留着,有时都放坏了。
   有一年,父亲和母亲提着东西去茶姑姑家看四爷,言语间,四爷流露出后悔来闺女家了。闺女身体不太好,又有两个孩子,庄稼地里挣得少,花销大,拿不出钱来买个大果子啥好吃的,犒劳越来越年迈的父亲,而四爷他自己手上的钱又花光了。父亲听了不忍,尽管自己也手头很拮据,还是拿了几十块钱给四爷,让他可以偶尔饱一下口福。父亲是个重视孝道的人,奶奶活着时,家里有一口好吃的,一定是给奶奶。即使过得再艰难,每年正月里,一定会和母亲把家里最好的饭菜拿出来,请请本家本当的长辈。
   四爷死后,四奶奶处境更是窘迫。有一次她的外甥去看她,茶姑姑两口子都不在家,已经五十多岁的外甥儿说道:“舅母,你过来上炕坐吧。”满头凌乱白发的四奶奶提着扫帚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扫地,她小声对外甥说:“不敢啊,人家不让我上那个屋去。”平时要洗衣服,她闺女把洗衣粉放在高高的大柜子顶,她也够不着,只能把衣服放水里好赖揉揉,再拿出来拧掉水,就算洗过了。
   亲侄媳——二爷家的媳妇去看望四奶奶,茶姑姑留着吃饭。去时婶子看到四奶奶坐在大门口门槛上,问候了她,以为她喜欢外面凉快,就进屋坐下。吃饭时,婶子对茶姑姑说,妹子,让四婶上炕吃。茶姑姑说,她不愿意过来,就在东炕吃好了。吃饱饭耍了一会,要走时,婶子看到四奶奶还在门口的门槛上坐着,随口问道:“四婶,你吃饱饭了?”四奶奶抬起头有气无力道:“我还没吃,你们都吃完饭了?”那个婶子有些气闷,嘁哩喀喳毫不客气对着茶姑姑:“妹妹,都这么晚了,俺四婶还没吃饭,你这当闺女的也不管!”在外人面前,茶姑姑唯唯诺诺,道:“我把饭给她放东炕上了。”
   同一个村的四姥姥去闺女家住,想起四奶奶也在这个村的闺女家,四姥姥有一天午饭后便寻思着去找四奶奶耍耍。正赶上茶姑姑家上山回家晚,正在吃饭,四姥看到茶姑姑端给四奶奶一个凉水面做的包子,很小的样子,半碗疙瘩汤。四奶奶三口两口吃进去,四姥姥问:“你吃饱了?”“不饱。”四奶奶低声说。四姥姥也不好意思直接说四奶奶没吃饱,便侧面敲打着:“闺宁,我看你妈三口两口把个小包吃了,和没吃饱似的,还有饭吗?”茶姑姑尴尬着:“就剩一半小包了。”拿过来,四奶奶接过去,又是一两口就咽了下去。
   在那个世界的四爷,大约怎么想不到他宠溺无比的茶姑姑,会对母亲无半点疼惜。锅里熥着玉米饼子,掰下一块,再挑了些疙瘩咸菜丝送到东屋给她妈。四奶奶的外孙小松吃饱饭,来到姥姥屋,偷偷地说:“姥姥,俺那边有鸡蛋菜呢。”
   为人小气的四爷把茶姑姑也教育成了和他一样,小气到连母亲都舍不得给吃饱,真是可悲。有一次,四奶奶饿得实在不行,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锅台上有下面条的浆水,直接用勺子舀着喝了几勺。夜深人静,女婿在西屋听得清清楚楚,便不耐烦地对茶姑姑说:“你看看,你妈身上这些讨厌人的毛病,半宿提溜咣当的,影死个人,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就和咱没管她饱似的。”
   女儿不尊重自己的母亲,无血缘关系的女婿自然更不当回事。无劳动能力又手无分文的四奶奶,就这样半饥半饱地在闺女家熬着,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
   就这样,可怜的四奶奶,陪着两代自私的人,走完了自己凄惶悲凉的一生。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不知道四爷晚年在女儿家得不到照顾时,他有没有后悔:自己赡养岳母时咋就没有给闺女做出个榜样呢?

共 45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了四爷的小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作者家来客,四爷蹭上门来陪吃。写得有鼻子有眼,很具体,像是就在眼面前。一是作者七八岁时,给四爷送饭,掰了他干粮吃时他的愤怒。“有其父,必有其女。”女儿的刻薄通过第三者的视角表现,更增加了说服力。“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作者父母克己待人,把自己的需求压缩到最低,并顾及别人的感受。有一个细节特别感人,陪客的父亲站着吃地瓜面,免得人看到尴尬。母亲更是贤妻良母,操持困难时期一大家人的生活,上有老下有小,好吃好穿先顾老人再顾孩子,轮到自己连一餐饱饭可能都吃不上。四爷爱占便宜,尽可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连老伴也不管不顾,只对女儿一味娇宠,而终归没有什么出息,又像她父亲一样悭吝。四爷抱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怜了四奶奶,一辈子受两代人压榨,不得善终。身教重于言教,家风在于传承,好与不好都是人在做,天在看。作者行文的重点不在于四爷抠门本身,在于他的品性对子女的影响以及给他人(四奶奶)带来的伤害,甚至可以想见四爷孙辈的所作所为。一个这样的四爷,害了几代人。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方言、口语,很接地气。文风细腻,细节生动,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40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3-04-06 20:20:34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意思是说:你孝敬父母,你的孩子也会孝敬你;你钦佩别人,别人也会钦佩你。本篇散文作者以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瞩的几个典型事例,从反面刻画了一个与《弟子规》“入则孝”的反面典型人物:四爷和茶姑姑的人物形象。同时,文章很节省的写了作者自己父母“入则孝”的故事。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给读者启示:家风在于传承,身教重于言教。散文语言朴素生动,细节入心,给人启示,很有现实教育意义。佳作欣赏。
回复11 楼        文友:风逝        2023-04-06 22:13:22
  读明月大哥的评论,不仅可以感受到您的真诚与严谨,也可以跟着学识渊博的您学到好多东西。
  
   谢谢您的精彩评析与真诚鼓励!祝福您和家人——福寿安康!
1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4-06 21:44: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2 楼        文友:风逝        2023-04-06 22:14:24
  雪社复审辛苦了!向您致敬!
   祝福流年繁荣昌盛!
1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4-07 14:29:54
  读完这篇文章心情有一点沉重,也有些悲愤。
   作者用了列举法把四爷爷的小气,茶姑姑的吝啬,四奶奶的悲凉刻画的淋漓尽致。作者没有用更多优美的词句,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在作者平缓而朴实的描述下,变得特别有力量。本文中非常通透的点出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四爷小气传子女,四奶憋屈过一生,子女不孝自传承,家长悲惨晚年凉。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13 楼        文友:风逝        2023-04-07 21:15:05
  感谢您精彩的概括分析,深刻透辟。是的,作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熏染,不仅关乎孩子的未来,也关乎家长的幸福。
   感谢您真诚留评,祝您佳作频出,福乐安康!
1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26 23:49:56
  风姐的文字一如既往地厚重,有深刻内涵。文字就是要有倡导性,启示性,教育性,感化性,赞美传承和悲悯之情,如果没有这些核心蕴藏在其中,那么写一堆没有意义的文字有何意义呢?读过很多人的文章,风姐的文章也没有我必读的,因为读了就有收获。四爷其人,生活中也有,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因果轮回,他教育方式出来的女人,犹胜他之过不及。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切都因果报。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4 楼        文友:风逝        2023-04-29 09:55:31
  实在惭愧,只是突然想起四爷这个人,为了完社团任务实实在在描述一下罢了,妹妹总是不吝赞美,其实拙文哪里有妹妹说的这些美誉达到的高度?
   衷心感谢妹妹的真诚留评,你的鼓励,是我继续码字的动力。
   五一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