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女儿的狗(散文)
桂西山区,有人家的地方总会有狗。所以,我不敢轻意走进一个陌生的村庄,我害怕一群狗呲牙咧嘴地朝我狂吠。于是,我对狗印象是害怕、惶恐。
可是,在对待女儿这方面,却因为一只狗,一直来,觉得愧对女儿,我没能给她一个安全的童年。比如,那次雷电交加的夜晚,全城停电,一片漆黑中,女儿吓哭了,这是我从她眼角尚存的泪痕中分析出来的。而且,我还问她是不是吓哭了,女儿很诚实地回答,她确实哭过。
女儿很怕闪电和雷声,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妻都加班了,把她一个人留在新租的屋子里,这本身就是我们不尽父母责任的表现。还好,我在阳台上养了两只鹦鹉,女儿将鹦鹉提进客厅,她说,有小鸟陪着她,不再那么害怕。而且,女儿还大胆地敲开隔壁邻居的门,借了一支蜡烛。租屋的隔壁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对女儿的大胆举动赞不绝口,连连说,你们的女儿真聪明,停电了会借蜡烛。此时,我除了连声向老夫妻致谢外,内心却是无尽的愧疚,老夫妻夸女儿大胆,我心里闪过的那点自豪感却无法弥补我的深深过错。我不应该把女儿一个人留在家中,毕竟她才5岁。
妻怀女儿时,在一所边远的乡村小学教书,星期一早早地骑着摩托车去学校,周五晚晚地骑摩托车回县城。山路崎岖,车程近两个小时,妻是个毛糙的人,我一直担心她的安全,特别是有身孕。
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妻一次回县城时发生了车祸,摔断左腿,还到医院拍了X片。此时,我除了担心妻,更担心妻腹中的孩子,听说孕妇是不能照X射线的。我只能祈求我的孩子是坚强的。还好,医生说对腹中胎儿影响不大。于是,妻一边用草药敷治脚,一边孕孩子。才七个月多月,孩子便出生了,或许是妻的身体条件让孩子不愿多呆在腹中一分钟吧?怀孕三个月时妻摔断腿,孩子是在一瘸一拐的妈妈腹中长成人的。早产,体重三斤八两,是个女儿,在桂西山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束缚下,妻说是个女儿,以后没人爱了,我说,我爱就够了。
女儿才一岁多,我就因工作原因调到市里。两地分居,我又没有轿车,但周末我还是坚持从市里赶回县城,骑着那辆用了8年多的摩托车,近三个小时车程,一路飞驰而过的四轮车辆不知是在同情一个驾摩托车的人,还是在责怪摩托车不应该如此长距离行驶。我无法分清汽车的喇叭声所传达的意思,我只想到尽快见到女儿,她和她妈妈会在车站的小桥边等着我,女儿会张开双臂,远远地跑过来要抱抱。
非常感谢领导!经过试教、考核、评审等程序,妻在我调到市里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后也调到了市里,解决了两地分居之苦。我不再骑着那辆用了8年的摩托车来回奔波。只是,我和妻因为多年读书欠下的债还没还清,再加上我们已在县城贷款购买一套商品房。所以,我们只能在市里租房居住。
为了女儿不孤单,我想,如果养一只狗陪伴女儿,应该比两只鹦鹉的陪伴更科学。狗是人类的朋友,通人性。或许是父女心灵相通,女儿见楼下的宠物店里有小狗,喜欢得不得了。“爸爸,买一个,买一个。”女儿几近乞求。于是,女儿有了第一只狗。
不知何原因?我家不适合养狗。或许是家里太贫穷,没有多余的粮食给狗食,更谈不上肉和骨头了。虽然“狗不嫌家贫”,但最起码也要让狗有吃的吧?我记得,我家曾养过一只大白狗,但最终离家出走了,当我无意中寻到大白狗时,它死在离家很远的一片油茶林里。我想,如果我家有足够的粮食,大白狗就不会离家,也不会死在离家很远的油茶林里。后来,我知道狗要死,它是不会死在主人家的,它会死到很远的地方,它不会给主人带来麻烦。只是,我不知道我家的大白狗为什么会死,难道它是不想浪费我家的粮食?
如今,我的收入不高,但买米的钱是足够了,而且我的租屋有个闲置的阳台可以养狗。女儿的脸上是满满的幸福,小狗全黄,两只耳朵盖前,用山里话说,叫“搭耳狗”。也不知女儿从哪里来的想法,她给小狗起了个名字叫“山神”。第一次抱回来,女儿将“山神”放在客厅里,点头摆尾,“山神”很活波,很快便成了家庭一员。
可是第一晚,“山神”被放在阳台时不停地惊叫,叫得我不得安宁,实在忍无可忍,我爬起来冲着它一顿恐吓。“山神”还真是通人性,被我恐吓一顿后,安静了。宠物店的老板说“山神”是哈巴狗,但不够纯正,有土狗的基因。本想买一只真正的宠物狗给女儿的,但总觉得养宠物狗太复杂,要吃狗粮,狗粮比大米还贵,凭什么狗比人金贵,比人还要吃得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在村庄,看家狗有着它该有的位置,主人筷子夹着的骨头,狗是不能抢的,只有等到主人扔在地上,示意给食,狗才能十分拘谨地叼走。这是狗的品质。晚上,狗是不能睡觉的,它必须守在家门口,哪怕风吹草动,它都会十分警觉。这是狗的职责。
女儿的“山神”是一只幼犬,肯定不明白主人筷子上的骨头不能抢,晚上它不停叫的原因大概是害怕,害怕阳台的空旷和漆黑。
我的一阵恐吓,阳台安静了,反倒让我担心,女儿的“山神”会不会死了。如果死了,那女儿一定会很伤心的。对女儿亏欠太多,我不想让她在成长过程中再留存遗憾。第二天天刚亮,我走到阳台,隔着玻璃看到女儿的“山神”在点头摆尾,这下我放心了,这只狗应该买对了,有土狗的基因,没那么娇柔。
大山完整的童年,应该是有一个夕阳西下的村庄,有一幢不漏雨的房子,再添加一只忠诚的狗。我的村庄在大山深处,需要用脚步不断地丈量,我家的房子害怕雨天,我家的那只大白狗死在一片遥远的油茶林里。女儿的狗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着我童年的缺失。
好景不长。我认为一只会咬人的狗不应该值得怜悯。女儿的“山神”虽然是一只不到3斤重的小狗,但护食严重。女儿将骨头扔在脚下,“山神”在抢骨头时用爪子抓了一下女儿的脚背,并咆哮着,这让我害怕,看来,这只小狗不会感恩。于是,我决定将“山神”归还给楼下的宠物店主,女儿同意了。
只是,女儿仍然喜欢狗,尽管她被打了三针狂犬疫苗。女儿央求我能不能再养一只不会咬人的狗?
我还是看不习惯那种娇生惯养的宠物狗。我觉得,狗应该是看家护院的,对主人无比忠诚,听主人的话,晚上睡在家门外,最好不乱叫、不咬人。城市没有养看家狗的条件,也无需看家狗。
“爸爸,买那只吧?老板说那只不会咬人。”女儿看中了一只花面黄身的苏格兰牧羊犬,价格较贵,要吃狗粮。摸摸自己的口袋,最后咬咬牙,还是决定为女儿买下了那只苏格兰牧羊犬,同样关在租屋的闲置阳台上。
“去吧,如果有坏人来,我放狗咬他。”女儿不再害怕一个人在家,她将苏格兰牧羊犬起名叫“钢炮”。“钢炮”抖动着一身长毛,非常活泼,像只大型狐狸。
女儿高兴了,我却苦了。每天,我都要到阳台上清理狗屎,变成了地道的“铲屎官”。女儿爱干净,每当看到狗屎就叫我去清理。或许缘自牧羊的特性,苏格兰牧羊犬活泼好动,经常滚得一地毛,把阳台弄得乱七八糟,清理阳台的狗毛也成为一项繁琐工作。还好,苏格兰牧羊犬除了吃狗粮,偶尔也会吃饭,可以节省部分狗粮开支。
完整童年应该是有一群要好的伙伴。女儿是独生子女,在边远山村出生,随妈妈回到县城,又从县城来到市里。女儿问我,老家是什么?我无从回答,我只能说,老家在山里,在爷爷奶奶那里,那里才是最终的家。女儿没有兄弟姐妹,童年有着太多空白,我只能不断地用父爱去填补。或许,一条狗,能在她的童年里留下些许印记。这是我养狗的初衷。
好景不长。我被安排到农村驻村工作,两年时间。尽管周末可以驱车回来,但养狗是不可能的了。女儿的狗又不得不送走。一位爱狗人士领养的“钢炮”。我说,“这只狗要送给别人了,等爸爸回来再买一只好不好?”尽管女儿不情愿,但她最终还是同意了。
没有过多的不舍,或许是女儿已经玩够了那只苏格兰牧羊犬,而且那只苏格兰牧羊犬已经长至半大,没有小狗那么可爱。
本来是两年的驻村工作时间,却因多方面原因延期一年。女儿也慢慢长大了,也渐渐习惯没有狗的日子。
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租房居住的生活感觉是一种漂泊。于是,我决定卖掉县城的那套商品房,提前还清房贷,用剩下的钱全款买了一套二手房,不算大,两室两厅,80多平方,只有一个阳台。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且不用每月还那该死的房贷,感觉一身轻。
女儿多次问我,能不能养点什么?我总说,家里太小,没有闲置阳台,不能养。女儿一次次表示理解。
随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山里人纷纷搬出大山,人去楼空,村庄变老,空空荡荡的大山再也听不到犬吠声。不过,仍有一些故土难离的老人们居住在大山里,一些搬迁的人们也会回到山里耕种世代的土地、护理山里的经济林木,这让大山不至于那么空寂。
父母就属于这样的一批人,他们依然住在大山的老屋里,父亲说,他喜欢清静。
我对女儿说,“可以买一只狗给爷爷帮你养。”女儿同意了。
我们选择了一只面白身黄的中华田园犬,也就是土狗。女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老黄”。我相信,“老黄”不会离家出走,因为我家已有足够的米饭,父亲不再因狗吃得太多而放弃喂养。
女儿终于在12岁时拥有一只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