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乱象可以休矣(随笔)
文艺和体育向来是不分家的。体育界的脚一伸,就搭上了文艺界的公车;文艺界的随便找个由头,体育界就会屁颠屁颠捧捧场。打断骨头连着筋,文体这对兄弟不是一般的亲,人家就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呀。很难找到他们有兄弟阋墙的时候,即使偶尔牙齿磕碰了嘴唇,蒙上口罩照样伴着血丝儿相濡以沫。这样的局面挺好,双赢。
坊间有一糙话,说“流氓搞文艺,地痞搞体育”,话儿歹毒了点,我并不赞同,但挡不住拥趸无数。难怪,世上多的是心胸狭隘的人,见不得别人出名挣大钱。心里不平衡,又能咋办?桂冠戴在人家头上,人民币装在人家口袋里,总不能去抢吧。敲诈勒索、打劫绑架,那可是犯法的事儿,咱老百姓又不是不明白,绝是不会做的,所以只说两句硬话解解气,权当是维稳了。再者说,几个字,又伤不了谁。文艺界里,造谣的、诽谤的、写小字报的编排人的,哪天没有;体育界里,打架的、斗殴的、寻衅滋事的,那个行当里缺过?比起他们来,我们不过是弄几个并不太脏的字,过过嘴瘾,咱们也就只有这个能力了。
当然,骂人总不地道,名气是人家靠本事挣来的,金钱是人家放下身段换来的,你还别不服气。其实,咱们也知道,他们那样勾肩搭背,耳鬓厮磨,也就是图个名图个利,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追名逐利,总不是万恶不赦的。千百年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那点儿好处,谁不在拼呀,你就别老想着挡人财路不是。我就佩服那些个为了名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为了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信念坚定而又态度决绝!比起杀人越货图财害命的主儿,他们要安定和谐多了。所以,叔能忍,爹也能忍。
那就忍吧,忍一时风平浪静。搞个好声音大赛、潮男潮女大赛、精彩槽点大赛,冠军给谁咱无所谓,不过就是一乐;组织个命题作文评比、文学奖项评选、青年才俊选拔,花落谁家咱都不意外,自古以来文无第一,你说谁好谁就好;至于什么足球超级杯、篮球联盟赛、乒乓球争霸的,喜欢的看看,咱不喜欢的就当没这回事儿,技术我没有,专业我不懂,总不会影响我的生活起居。说实话,当看到网络上口水飞溅,骂声狂飙,我总不至于拍案而起,顿足捶胸。何必呢?都是玩儿,你不当真就是一场场游戏;你若当真,就是侮辱你的智商。如果你决议要较真,那就真的没了定力,便要上当了。
但是,总有忍无可忍的时候,因为有些人不仅侮辱了你的智商,还挑战了你做人的底线。你可以娱乐无度,扯着嗓子当天籁,扭着屁股充飞天;你也可以游戏人生,把戏说当成历史,把无知演成无畏,当你决不能端来毒药说给我喝蜜汁,举起刀枪说锻炼我的体格。我们活着,尽管活得没有光辉,缺少尊严,甚至苟且偷生,但我们绝不去作死。安全,是我们活着的最低要求;无公害,是我们活着的最大成就。所以,你可以自慰,但绝不能奸淫;你可以自残,但绝不能伤人;你可以自杀,但绝不能让人陪葬。如果你做不到,对不起,总有人折断你的避雷针,总会有一道闪电将你化为齑粉。
你还就别不信。如果我们还有点记性的话,总不会忘记范某女星的冰冰凉,不会忘记吴签鲜肉的牢狱苦,不会忘记罗某小猪的倒头毙......肮脏、龌龊、卑鄙、无耻,桩桩件件,罄竹难书!不是恶行自有恶报,而是众愤真的难平。娱乐至死,终于兑现。
文艺界风波才定,体育界大浪又起,短短几个月,足坛、篮坛、乒乓坛,坛坛难逃劫难。
中国足坛向我们呈现了体育界贪腐的全景,一场自上而下,铺天盖地的贪污腐败赌球惊掉了全国人的下巴。后来,连《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大呼:“绿茵场容不得玷污,中国足球经不起折腾。正风肃纪,以刮骨之力净化足球生态;固本培元,以疗毒之效重塑足球形象。”咱们不过就想看几场球,却不曾想看到了这个天大的笑话!且不说这些蛀虫置国家荣誉而不顾,单是他们这种豺狼虎豹般的敛财方式让多少人眼红嘴馋而趋之如骛。“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为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举国办体育,拿的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呀!结果呢,钱养肥了贼鼠,“球”没出亚洲,“丑”却走向了世界。
足球的事儿还没完,国球又被人玷污了。一个张姓的前乒乓奥运会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因道德败坏,而今正被国人悬在耻辱柱上处以舆论极刑。一个嗜赌如命、无视纪律的球员,代表国家无数次征战在乒乓球赛场上,成了亿万人的偶像,实在像个传奇故事。这是一个什么时代?难道是一个一美遮百丑,一荣俱光荣的时代吗?不错,自古“英雄不问出处”,但自以为是英雄了,就不把自己当人看的,我们真就要扒扒他的出处。英雄,乃真君子大丈夫,绝不是手造出来的,是天选的,德不配位的英雄对社会贻害无穷。张某,荣誉等身,自是拼搏努力得来的结果,这一点无可厚非。但自古英雄德才兼备,对有才无德的张某,乒协早应有所知觉。可乒协只关心成绩,根本不注重对球员的思想教育,才导致张某如今的无是无非、肆意妄为。退役后,张某涉足文艺界,做代言、搞综艺、参与影视制作,乱花渐渐迷了他的眼;再后来,失足愈深,失信、嫖宿、敲诈,竟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体育界灾难频发,国家早就看在眼里。为了净化体坛,拔去体坛稗草,重新塑造体坛生态环境,《人民日报》针对此事又连发三问:“有没有人犯罪?有没有人造谣诽谤?有没有人浑水摸鱼?”
这三问,问的是什么?
也许有人说,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不错,人的确是个别的人,但事儿却是普遍的事儿。文体界的这些破事儿一说一大堆,公众人物活在公众的眼里,污垢是藏纳不住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难道不懂?懂道理,有个屁用!只有懂了这世间有个牢笼,笼子上还得有把锁锁着,才算真懂。
如此,乱象大约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