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乐亭】重获新生【小说】

编辑推荐 【乐亭】重获新生【小说】 ——沂蒙山小调系列故事之三


作者:王复生 白丁,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47发表时间:2023-04-23 18:01:12
摘要:沂蒙丫头遇到好医生,疥疮被治好之后,参加了八路军的医疗队伍,走上革命道路。

【乐亭】重获新生【小说】 在日寇的血腥屠杀和蹂躏下,沂蒙人民处境非常悲惨,他们无以为生,只得背井离乡,逃难躲灾。
   丫头一天到晚讨不饱肚子,路上村头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这一天,她正迈着艰难的步子一路向东走去,突然发现路沟里有一具刚死去的小尸体,她看了看原来是昨天和自己结伴讨饭的小伙伴;她心里骤然紧缩了起来,也许今天,也许明天,自己就会变成这个伙伴的样子。
   她走呀走,穿过了沐河来到莒南县地界,发现这里是另一番景象,人们脸上涌现出自信、坚毅、刚强、乐观的表情。墙上到处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口号,原来这里是解放区——滨海抗日根据地。她心想,怪不得涌向这里讨饭的人特别多。
   这天,她来到一个从没见过的特别村庄,这里有红漆大门、高砖墙、青瓦房;出入的人们热情洋溢。
   她来到一个院子里,发现一群和自己一般大的孩子正在屋里读书。她趴在窗口看了看,感到太令人羡慕了!自己何时也能和他们一样。但是她马上自责——别异想天开了!也许自己马上会去和死去的小伙伴作伴了……自己现在还饿着肚子呢!读书与自己永远是不相干的事。
   村后边河岸沙滩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她又忍不住到河边去看热闹。
   人们说,那是八路军战士正在操练演习。有的在地上练卧倒爬行,有的手握刺刀,对着稻草敌人大喊“杀”猛刺了过去,有的正在练扔手榴弹……
   突然,有人大喊:“快闪开,马队来了!”没等她回过神来,从后面冲来一群骑兵,尘土飞扬,杀声震天;八路军战士骑在马上,挥舞着大刀,无比英勇地向敌人冲去,只见大刀挥舞,稻草“敌人”人头落地,肢体七零八散。人们热烈欢呼,这就是我们的八路军!明天就要开赴沂蒙山区消灭日寇!
   “啊,八路军!多威武的八路军呀!我爸爸也是八路军,他也会是这个样子呀!可是……”她无法再想下去。她目不转睛地细心搜索着队伍中的每一个战士,或许能见到爸爸的身影;幻觉总是缭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东边的树林里坐着一群人,清一色的军服和军帽,整齐地一排排地坐在河堤上听前面的老师讲课。这些学生有男有女。她听不懂什么共产主义、统一战线、持久战、游击战之类的话。人们说这是抗日大学的学员。
   突然老师喊了声“起立”,大家“唰”地一声站了起来,老师指挥着唱起歌来:“黄河之滨,聚集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她羡慕极了,更羡慕这些女学生,她们比自己大不了多少。
   她恋恋不舍地离开这里,因为自己还在挨饿呢!
   村里豪宅大院很多,可是门口都有八路军战士威风凛凛地持枪站岗。她明白,这里不让进去讨饭。
   她来到村东北角,这里也有一家大户,院子里还有个小楼阁。还好,这里人来人往,出出进进,非常繁忙。
   她便随人群来到院里,站在屋门口往里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屋里地铺上躺着很多八路军伤病员;有的用绷带包着头,有的包着胳膊,有的腿断了,血肉模糊……
   有个大个子医生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白皙的脸色几乎和口罩分不出来,正忙碌着给伤员检查伤情进行包扎。旁边有个护士小姑娘正帮助护理。
   丫头倚在门框边上,习惯性地乞讨道:“大叔给点饭吃吧!”大个子医生顾不得抬起头看,只是吩咐护士把伤病员吃剩的馒头给她。
   护士刚要把馒头塞给她,见丫头伸出来的手,吓了一跳:“王医生,你来看看这个小孩……”
   王医生放下手中的器具,过来打量了丫头一眼,不由得也大吃一惊:“这个孩子病得太厉害了!”只见她骨瘦如柴,浑身上下血肉模糊、伤疤累累,伸出来的小手如同鸡爪,上面沾满了血污灰渍;头发如同毡饼子;破烂的薄棉袄沾满了血渍,紧贴在身上,赤着乌黑红肿的脚丫……
   医生说:“这孩子得了严重的疥疮病,已经很长时间了。孩子被折磨成这个样子,再不治疗就有生命危险!”医生告诉丫头:“你身上有一种很小的寄生虫,它钻到你的皮下吃肉、喝血、繁殖,使你全身奇痒难受,折磨你很长时间了。不用担心也不要害怕,我有专用药水能够治疗,你很快会好的。”
   丫头听了并不感谢,反而往后退了两步,摇了摇头说:“我,我没有钱!”
   医生直起腰来说:“小朋友,我不要你的钱!”怕她没听明白,又重复了一遍:“我绝不要你的钱!”
   可是丫头最迫切需要的是吃饭,瞪着大眼睛,有气无力地乞求似地对医生说:“我饿!太饿了!”
   医生看见她那干裂的嘴唇和蜡黄的脸色,明白她太虚弱、太需要养分了,已经到了极度贫血脱水的地步。医生又回想起路边、村头死去的无数的这样的人,这孩子就像死去的孩子又重新回到这里,或者说这孩子也许明天就变成和死去的尸体一样了。
   他马上吩咐护士将伤病员剩下的鸡蛋汤给她喝,护士将蛋汤盛到她的饭瓢里,孩子不抬头喝了个净光。
   医生又吩咐护士说:“天气已经不冷了,你带她到河里去洗澡,将头发全部剪掉,连同破袄脱去一同烧掉,洗得干干净净才能治疗……这里有伤病员替下来的破军衣,给她暂时护在身上,再回来吃饭。”
   丫头顺从了,生来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连脏指甲都被剪干净了。洗澡的时候还涂上香喷喷的香皂,她心里想:这块点心一定很好吃,抹在身上太可惜……其实那时中国农村没有肥皂,医生用的也是在战场上缴获日本的战利品。
   丫头想,能吃上馒头,真是天上才有的日子。第一口还没等嚼便咽了下去,噎得她直伸脖,护士连忙递给她蛋汤,这才顺下去。
   医生用一种药水给她浑身擦了个遍,并说道:“一会儿就不痒了,今天先不要走了,住在这里。明天我再给你抹一遍,便会彻底治好了。”
   晚上,她睡在伤病员的地铺旁,多少年来第一次睡了个囫囵觉;多少年来第一次吃了顿如意饱饭;多少年来第一次有人把自己当做人。第二天起来,她浑身变得非常舒服,一切奇痒没有了,除了伤口还没有愈合。
   早饭后,医生用药水给她从头到脚又涂了个遍。丫头穿着一件八路军的旧军衣,自己仿佛也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很是得意。
   “你爸爸妈妈呢?家住哪里?”
   “爸爸也是八路军,打鬼子牺牲了。妈妈被鬼子杀害了,我没有家。”她觉得在这里可以表白自己的身份了。
   没过几天,丫头的伤疤全祛掉了,头发也长了出来,加上穿的一身军装,俨然像个八路军小战士,大家都替她高兴。
   医生觉得这孩子又可怜又可爱,便对她说:“你既然没有家,就先在这里住下吧,这里便是你的家,帮助护士照顾伤病员。”丫头很是高兴,护士教她如何包扎伤口、换药,如何做饭、喂饭,如何洗漱讲卫生。
   丫头很聪明、很勤快、很听话。护士又说:“这些战士和你爸爸一样,都是为了杀鬼子负的伤,我们要细心认真地护理他们,让他们早日康复好上战线杀鬼子,替你父母报仇,替天下所有被杀害的中国人报仇!”
   丫头在这里手勤眼快,一天到晚不停歇地护理伤员,大家都很喜欢她。清闲时,大家心情高兴了,丫头便依偎在战士身边,听他们谈家常、唱歌和讲故事,渐渐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
   这天夜晚,靠窗躺着的老韩高了兴,又开了话匣子,刚要开始讲,有人就反对说:“你只会讲妖魔鬼怪、三国、水浒、西游记什么的,当今的故事不会讲。我们今天专讲现在打鬼子的故事,你会吗?”
   “那当然会,我们现在打鬼子的智慧也不低于诸葛亮,不信我讲一个你们听听。”老韩接着又开始讲了:
   “有一天,我村陈二老爷子赶着毛驴到县城去,走到城门口,一个汉奸在门口拦住路说:‘喂,过来吃饭吧!’陈二老爷子受宠若惊,心想;‘今天汉奸怎么如此客气。’连忙说;‘不吃!不吃!我不饿。’不料汉奸呵斥道,‘我叫毛驴过来吃饭,没叫你来!’其他汉奸都仰面大笑。老爷子恼羞成怒,朝着毛驴抽了两鞭子,骂道;‘你这个畜牲,在家我问你县城里有没有朋友,你说没有。今天有人请你吃饭,这不是你的朋友吗?’回身又对着驴屁股肛门踹了一脚,骂道;‘我再叫你撒谎骗人!’”
   讲完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有人说这只是个笑话,可没有打鬼子的内容。老赵耐不住说道;“这算啥聪明,不如我讲给你们听听。”接着便坐起来开始讲:
   “我村有两个人,一个叫二猴子,一个叫吴能。有一天二人打赌,看谁能把两幅标语送到鬼子据点去。二猴子逞能,当晚带着两幅标语向据点冲去,准备包上石块扔过去。碉堡里的鬼子发现了他,马上开了枪,吓得他抱头跑了回来,吴能大笑。
   第二天,吴能先将两幅标语涂上浆糊,又贴到墙上揭下来,上面粘上很多泥土,又放在太阳下晒干,揣在怀里,急忙跑到据点去。他把两幅标语掏出来,气喘吁吁地说;‘太君不好了!不好了!昨天晚上八路军游击队进到我们村,到处贴标语、发传单。我特来报告皇军,还特意揭下两幅让您看看。’说着拿出两幅好像从墙上揭下来的标语,一副是“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一副是“中国共产党万岁!”,
   鬼子军官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好样的!够朋友!”吴能暗暗高兴回来了。”
   大家听了,一齐鼓掌说好,但是也有人说没有打鬼子的内容,旁边有个战士忍不住了,对老韩说:“听说有一次你带着两个战士,一晚上炸掉了三个碉堡,真不简单呀。你真是大英雄,你就讲讲那次炸碉堡的故事吧!”
   “那有什么了不起,俺称不上大英雄。我们那里有个李排长,那才叫大英雄呢!”老韩竖起大拇指,夸耀起来:“有一次,他挥舞着大刀冲向敌人阵地,一连砍死了五个鬼子,撤退的时候鬼子的骑兵追来,他立刻卧倒在田埂下。等鬼子的大马冲到跟前,他猛地站了起来,拦住马头。那马受惊,抬起前蹄,前进不得,把鬼子掀了个脸朝天。老李一刀将他砍下马来,纵身一跃,骑上大马,两腿一夹,打着马跑回了自家阵地……哈哈,算英雄吧!唉!只可惜老李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他叫什么名字?”有人问。
   “谁不知道我们连队大英雄李树安呀!”
   突然,丫头“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那哭声是那么悲伤、感人。
   大家都吃惊地安慰她:“怎么回事呀?”
   “那个人是我爸。我爸爸就叫李树安!”
   “啊!?”老韩又说:“大高个,走路身子前探,说话口齿很慢,是沂南县李家峪子村人。”
   丫头连连点头。
   “你妈妈呢?”
   “鬼子扫荡,把我妈和我弟弟抓去杀害了……”
   屋里沉默下来,大家不想再问了。
   沉默!沉默!大家都难入睡。
   好长一会儿,老韩伸手把丫头拉到身边,喃喃地说:“你爸临死前也没能见你一面,多遗憾呀!今晚我搂着你睡觉,替你爸疼爱你……”
   “孩子过来,到我跟前来!我有话要对你说。”满脸伤疤的老唐却要丫头到他跟前来,声音破碎地说,“我也有个女儿,和你同岁。我已四年没回家了,也许她长得和你一样高,见到你就像见到我女儿一样高兴。我的伤已经恢复好了,最近几天就要重回前线了。你今晚就替我女儿陪在我身边睡吧。我见到你如同见到自己女儿一样高兴……我要向你爸学习。如果我回前线以后,万一和你爸爸见了面,也不会像你爸爸一样留下遗憾了……”
   屋里又恢复了沉默……
   这里的伤病员一批又一批地被送来,比以前更加忙碌。王本华看着幼小的丫头,怜惜地说:“这孩子太小了,不能让她在这里劳累吃苦,还是让她去上学吧!”
   王仲锋在校内又成立了一个烈士孤儿收容班,将沂蒙山根据地和附近的烈士子女招收到这里上学。王本华决定将丫头送到那里读书。
  

共 44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精彩故事!沂蒙丫头在困境中遇到好医生,八路军给她疥疮被治好之后,丫头参加了八路军的医疗队伍,走上革命道路。反映了八路军的爱民精神,故事特别生动,场面感人,尤其是对话描写很有功夫!推荐欣赏!谢谢赐稿!【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4-23 18:03:01
  好文!三篇发成一篇就可以上报精品了。以后像这款的文章请发长点。谢谢!我们编辑力量十分微小,谢谢晾见!
2 楼        文友:玉山松        2023-04-23 22:42:43
  一口气读完了这三篇文章,很受感动。小说文笔朴实无华,故事性强,引人入胜,爱不是手。期待精品继续。
退休教师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4-24 09:42:01
  好故事!八路军就是为人民的军队!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王复生        2023-04-24 09:44:04
  谢谢野山梅社长
5 楼        文友:王复生        2023-04-24 09:46:19
  谢玉山松先生精彩点评
6 楼        文友:王复生        2023-04-24 11:11:05
  黄金山先生请多加帮助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