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岸】怀念李叔(散文)
一
李总是我的领导与同事,校友加朋友,关系非同一般。
李总的父亲去世了,心梗突发,年龄不算太大,七十二岁。我一直管李总的父亲叫“李叔”。
我与李总一家人关系都很亲近,和李总父亲有过几次接触,印象颇深。李总父亲突然去世,虽不是很震惊,却也让我心头一颤,掂念了好一阵子。
二000年李总在一家中泰合资饲料公司做主任业务员,我四月份进入公司,结识了李总。大学期间,我们有过接触,印象不深,没有记忆,进入公司说起来,我俩才加深了回忆,倍感亲热,逐渐拉近了许多,接触多了,关系自然非同一般。后来李总一直升到公司副总,我也做到助理的位置。一起合作共事十六年,于二零一六年我俩同时辞职,离开公司。之后也经常联系,相处二十三年了。
最早认识李总父亲是一次去他家,因为我们做业务,比较自由。李总那时候是主任业务员,资格比我老点,但年龄比我小一岁。我俩是校友,他比我低两届。我俩能谈的来,很多地方照顾我,闲暇时间我去他家玩,在他家吃饭。他妈比较热心,一到他家就给我拿吃的,喝的,诸如瓜子,花生,苹果,香蕉之类的东西。开始我比较拘谨,放不开,他妈一个劲把花生苹果往我手里塞,我也只好拿在手里,不敢吃。
他爸从外面进来,说:“你给拿刀切开,娃不敢吃,你看不见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李总的父亲。表情严肃,比较死板,说话生硬,但好心好意我能听出来。
他妈笑嘻嘻的过来,从我手里拿过苹果,削了皮,切成四瓣,每瓣插一只新牙签,放在盘子里,端到面前。我拿过来,大口咬着苹果吃起来。
李总的父亲,微笑着问:“甜不甜,咱自家地里的苹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绝对是绿色食品”。我不停地点头,不停地说:“甜,甜,甜”。看着李总父亲严肃的面孔,还是放不开。
二
李总的父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我去参加了祝寿活动。李总父亲就像换里个人似的,话匣子滔滔不绝。
“小刘,来咱爷俩碰一杯,听说你和峰娃(李总)是校友,你比他高两届,是师哥,你要多帮助他。他自恃清高,牛脾气,不把人放在眼里。你要多提醒他点,不要飘飘然,到头来碰一鼻子灰。”
“哪能呢?他是我领导啊。”我受宠若惊的回答。
“什么狗屁领导,我能看出来,你俩很能合得来。他听你的话,闲下来多开导开导他,让他不要太强势,会吃亏的。要和同事们搞好关系,不要闹矛盾,要互相帮助,不要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我训过他多少次了,就是不听劝。”
我说:“好的叔,李总对我们很好。祝你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家庭和睦,永远年轻。”
“好,好。健康是最重要的。福气是修来的,要多做好事,善事。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才能福如东海长流水。福气就像细水长流,才能积下福气,洪水不可能带来福气,洪水往往和猛兽联系在一起,没有人说猛兽能带来福气的,你说是不是?”叔口惹悬河,滔滔不绝。话匣子打开高谈宏轮,迎来祝寿亲朋好友热烈响亮的鼓掌声。
李叔一遍一遍给每桌客人敬酒,连连点头,满脸通红,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李叔是个幽默的人,不说则以,开口就有引人深思的论断,一句接一句,爆料迭出。
三
由于工作变动,李总调到太原总部升任副总。我留在侯马分公司做业务,升任销售主任,带领三十个业务员,想方设法完成公司销量任务,不懈努力,销量每月都有很大增长,公司主管对我的业绩非常认可。年终去太原开会,也能见到李总。他很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像以前一样聊天。
我开车去太原开会次数也多起来。有一次,也记不清是什么时间,李总让我去他父母家,接叔到太原办事。我和李叔推心置腹聊一路,才知道李总小时候,特别倔,经常为保护弟妹和同学打架,邻家找上门来,李叔不管对错,对他一顿教训,给李总留下了影印。那时候家庭也不富裕,弟弟妹妹小,家里有点好吃的,弟妹俩抢完了,总是没有峰娃(李总)的份,更是对李总刺激很深。叔说到伤心处,叹口气,心里非常内疚。
大些的时候,李叔对李总要求特别严,比如穿衣服要把扣子系好,吃饭时碗里不能剩米等之类的事情。那时李叔年轻,脾气也不是很好,稍不顺心,就大声吼叫他。学习方面,要求李总考试必须进入前三名,否则就是一顿挨骂挨打,对弟弟妹妹则不同,不像对他那样严格。这让李总认为父亲故意刁难他,和他过不去,心里的委屈一直装到现在,都解不开。
李总幼小的心里一直记着这些事情,和父亲间离间远,关系一直很僵,好长时间父子二人不说话。说一路,李叔很内疚,说到伤心处,叔的眼窝湿润,泪滴挤出眼帘,哽咽好一段时间,说不出话来。后来我把这些内容委婉告诉李总,他听后,眼窝红润,沉默许久,什么也没有说。我能感觉到,李总对这件事情也很愧疚,他爷俩谁也不认错,一直死磕着。
四
李总父亲的去世,让我很难过。来到灵前,我双手擎香,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望着灵前的遗像,李叔的音容笑貌,宛如眼前。
李总的弟弟早认出我,双手把我挽住,扶进屋里,又是倒水,又是递烟,弟媳妇也跑前跑后的拿纸杯,取茶叶。我说:“不用忙了,你们也要注意身体,这几天忙下来你们也很累,太熬人。我是自家人,不用招呼,需要什么会自己动手拿的。”
李总妹妹也是热心的很,哥长哥短,不停忙碌,多年不见,亲热异常。
李总两眼通红,他媳妇搀着他,一脸疲惫的状态,胡子拉着,头发蓬松,已现花白。李总比我小一岁,看起来他比我老许多。周围的人都说:“你李哥长,你李哥短”。
我说:“我比李总大一岁呢。”众人皆露出惊鄂的表情,随后都改口说:“你老弟,怎么怎么之类的话。”
李总父亲的去世,对李总打击很大。我清楚的知道,李总和父亲的恩怨长时间难以解开。
“这不怪峰娃(李总),怪他爸,俩人都是犟死牛,谁也不服输。老的更犟,谁也说服不了他。”李婶如是说。
五
吃过午饭,我告别李总和李婶,一家人送我到门口:“哥,村里风俗,不能送客人。你辛苦了,路上注意安全。”
我点头称是,连连摆手:“不要送,不要送,节哀顺变,你们也要注意保重身体。”
我开车离开了,一回头发现一家人还在门口,望着我的车慢慢走远。心头一热,好像看见李叔也在向我招手示意,叔以前一幕幕幽默话语,犹言在耳。令我遗憾是:我至今没能帮助,解开李叔与李总的心结。李叔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想:李总一定会痛断心肠,后悔万分的。
没有多久,手机收到微信:
刘哥,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放下工作,来参加父亲的葬礼。
我与父亲的间隙已解开,你不用担心。父亲临终前,我单独和父亲畅谈这些年的恩恩怨怨,父亲原谅了我的幼稚和任性。他是带着微笑离开的,你放心吧。我知道你一直为我俩和解不懈努力,做了许多事情。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话:小刘(我),好长时间没有来咱家了,他是我认识的,你朋友中最善良热心肠的,不要和朋友闹别扭。从前的朋友离开一个,就会少一个。
我是你父亲,“虎毒不食子”,你再淘气,也是我孩子,我不会和你计较。如果不逼你一把,你是不会有出息的,你能有今天的成就,我感到高兴。男人立于世,必须胸阔若海,容纳各种委屈与误解。
这是我看到“李叔”给李总和我的最后诤言。
2023年5月4日于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