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家乡胜地袁家村(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家乡胜地袁家村(散文)


作者:渭水湍湍 白丁,8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41发表时间:2023-05-14 21:40:05

【菊韵】家乡胜地袁家村(散文) ​礼泉县城东北的白莽山山麓矗立着一座风格独特的村落,它是那么地卓尔不凡。在光天化日下形态各异,色彩繁杂的各类建筑熠熠生辉。大街小巷游人如织,万头攒动,喧闹繁华的景象简直就是"清明上河图”地复生。当你走近时,会看到旅游的车辆正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而来。生长在路边和庭院的奇花异草香气芬芳,绿叶如滴。天空和树枝上鸟雀的啼鸣此起彼伏。仿古街上青石铺地,店铺鳞次栉比,游客信步光顾,或观看或购买,自得其乐。小吃街曲折幽深,南北饮食荟萃,美不胜收,令人馋诞欲滴。徜徉在店内店外的人们无不心旷神怡,满面春风。来客边走边看,感受到的满是盛世的逍遥自在和欢天喜地。你看人们衣着时尚,举止温文尔雅。女性婀娜多姿,男性英俊潇洒。这不计其数的游客大多来自全国各地,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名声早在九十年代就已响彻陕西全省,进入新世纪更是全国闻名。它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干部在城乡融合上的一项特殊成就。它是建立在经济繁荣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把农村方方面面的魂宝,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代的;不论是物质的还是文化的极力向富裕后的城市人们开放展览。由于它顺应了历史潮流,丰富了美学,迎合了人们对多彩多姿生活的趣味,在当初又是先人一步地独创,因而便获得了出奇的成功。时至今日,在不断探索和迈进中越发充满活力,渐入隹境。
   袁家村距县城十多里,离我的桑梓地也大致相同。我自从三十多岁离开老家到县城打工以来,因工作关系常年在县境内奔走,路过袁家村的次数数不胜数,可是从未入内一游。自今年"五一"在咸阳逛了面食集市,深为时代的新气象所陶醉以后,情不自禁很快去了家乡这个久违之地。
   袁家村在乡间一般人眼里,并不觉得十分称奇,只不过是多建了些古色古香充满着古韵情趣的小吃街,以及其商业店铺或游乐设施而己。一一一可是效仿着袁家村,建筑规模也很宏阔的其它地方的异地“袁家村”为啥总是以颓败收场呢,独有袁家村一枝独秀?这却是乡里一般人回答不出来的。
   袁家村所处的位置得天独厚,北面是磅礴连绵的青山,山上好多年以前就被绿化了,四季常青的松柏漫山遍野,蔚为壮观。主峰又是唐太宗的陵寝地,陵寝面北的山坡是新建的陵园,绿化及石雕很美,日日向游人开放。盘山公路修得叫人拍手叫好,彰显着礼泉全域旅游的名号。山底谷地有山泉涌出,一股细流经过小小的两村庄向袁家村流来,最终成为古街的装点,带给游客江南水乡的情味。袁家村正南仅仅二里的地方,是集镇的所在地,街道很是宽阔,两侧的建筑高大华美,引人注目。全国范围内,有关唐文化各种古物保存得最多赫赫有名的“昭陵博物馆”就位于主街西段的北侧。
   走近袁家村,可以看到它离山麓还有一段距离,整个地处在关中平原那坦平的地面上。村四周筑有城墙,城墙外围道路纵横宽广。在城西有一个十分辽阔的停车场,被树木隔成各个区间。城的南门是全村的正门,车辆出入最为密接。尽管“五一”节假已过,游人依然很多。这足以说明它在全国旅游行业中名列前茅。
   记得四十多年前,在乡下当各村都在忙着搞土地承包的时候,袁家村已经靠着村办企业率先走上了小康之路。村书记郭裕禄胆魄过人,又堪称人民公仆,用村办企业的盈利为全村群众在新村址上构建了新住宅。每户都是统一样式的二层洋楼。 时至今日,雄居在全村旅游区域中心位置的老村,其建筑风采不仅不显寒伧,反而与村外后建的相得益彰。当时村干部卓有成效的致富业绩和带给每个家庭的福利,使得人心凝聚,最终没有分家。
   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年袁家村的群众刚一搬进新宅,顿时成了轰动新闻,方圆几十里的群众成群结队地来参观,大家表示了无上的惊奇和艳羡。
   农村的乡镇企业毕竟只是毫末企业,在历史的进程中,只能填补市场一时的空缺。后来逐日受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而败落下来。袁家村的风光随之黯淡下来。此时,环顾全县境内,北山因地制宜搞的苹果产业已经在经济上超越了自己。接下来探索怎样的发展道路成了困惑大家的燃眉之急。群众着急,干部也忧心如焚。借鉴别处的成功经验,是分地单干还是继续合力而为?是专注搞农业呢?还是一面农业一面工商业?所有这些都得结合现状去分析思考,但研究的结果全都不如意。就那分地单干的模式对人均土地极少的袁家村人来说,自然也不理想,何况分了地后,谁来帮扶落伍家庭?如何走出一条接续着以前的辉煌道路,保障所有村民一起富裕的新路呢?此时,最考验我们干部的智力和胆识。​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新上任的村书记郭占武,在全村人的期待中,废寝忘食地四处奔波,不是邀请专家上门指导,就是到处走访学习。最终在个人苦心孤诣钻研下,发明创造似的有了成竹在胸的想法。起初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心存担忧:这毕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万一失败了可要累及到全村老少呀!但我们的郭书记终归是能力非凡高瞻远瞩的人,他能敏锐地洞察到社会发展地趋势,旅游业一定会异军突起,而乡村旅游对城里人来说一定别开生面地具有吸引力。要想把这吸引力实现起来,就要搬出农村的瑰宝来。农村的瑰宝可真是名目繁多呀,不光有农家风味的美食,更有文化和艺术上的独门绝技。
   郭书记深入细致地向大家讲解这条致富路地可行性,苦口婆心耐心地做个别人的思想工作,并组织大家出去感受时代脉搏。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上下达成共识,全村雷厉风行地开始行动起来。朝着乡村旅游的要素群策群力地构建着。
   步入袁家村的南北大道,一面浏览着盛景一面回顾着它的过去。不禁深为村领导的远见卓识所倾佩。要是没有当初郭书记果决地决策,那有今天无边的锦绣?
   经济社会在朝前发展的时候,有许多看似无足轻重的东西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深思熟虑起来不禁令人怅然。旧时的茶馆、戏楼、诗词歌赋的朗诵、书画古乐、骑马射箭、说书先生等曾是先辈们和我们幼时最感觉着轻松和快乐的地方,可是到了如今,无论在城里还是乡下,已不见其踪影。现在有了我们袁家村这个独具匠心的地方,一切留存在人们印象中的已成为历史的旧物的东西通统被搜集了来,一些还被复活了起来,供人们瞻看和享受。这具有博览园意义和保护价值的地方无疑值得喝采。
   游人来此游乐,漫步在青石古街上可以体验出古人生活的风趣,那种松泛的快感大有静夜中听见滴露的惬意。平日紧张疲惫着的身心会得到放松。村内的环境被精心布置得很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图画。从饮食上说村内星罗棋布的小街巷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的民间美食;老村的那此往宅被开发成庭院酒店,菜谱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不论天涯海角的来客,都有你喜好的美食。不拘泥于古旧的东西,许多时尚的元素也都加入进来了。一个袁家村尽足以供游客一整天的游玩。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决没有令人厌腻的感觉,因为它不断地在吸收着各种美的元素,令人百逛不厌。
   袁家村独出心裁的乡村旅游模式,不仅获得了成功,而且伴随着祖国经济不断腾飞越来越兴旺。成功的范例,祖国各地的农村也先后效仿的有无数,但不是昙花一现就是光景惨淡。我们的袁家村为何独领风骚常胜不衰,听游客谈心源于好的管理和人文情趣。
   不用说一个不断壮大的旅游产业也带动了我县经济的繁荣。周围十里八村的群众围绕旅游业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很多,劳动致富的不少。袁家村做为乡村对接城市的窗口,使两方的群众都在受益。农村人被城市人的文明所感染,城市人同时又被农村的情调所熏陶。无论从经济还是从文化上都在彼此影响着。
   正当我沉津在不断地感慨中,忽然看见人丛一对老人在拍摄一对母女,小女孩用红丝巾扎着羊角辫,丝巾还在头上绾着两朵花。女孩约摸八岁左右,被妈妈牵着左手,嘣嘣跳跳地边走边用右手指点着店铺门额上的招牌认字,她妈妈跟随着小女孩的目光不时地瞅一瞅。当有不认识的,只要孩子一停顿,她的妈妈就会立即替她读出来,再叫她看看实物。女孩长得乖巧可爱,性格也可以看出活波开朗。摄影者的这一对夫妇男的举着相机,女的在一旁指导着什么。从面容与相机上判断,两位老者无容置疑是城中下来的上层人士。而被拍的一对母女明显是农村来的。等连拍了几个镜头以后,两位老人显得很高兴,遂收了相机。不远处的母女俩还在专心致志地慢慢走着,始终没意识到有人替她们娘俩照像。看得出来两家人彼此不相识。正当我专注地看着眼前的一幕时,这对老人夫妇面带微笑地走近母女俩,主动告诉了照像一事,并说邀请到就近的照相馆去洗胶片,然后做为对孩子的礼物赠给小朋友。小女孩的母亲先是短暂地一愣,随即高兴得双目放射出喜悦的光辉……

共 34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袁家村是全国旅游胜地,因其独特的古韵情趣小吃街,吸引全国的游客蜂涌而至,其繁华程度和“清明上河图”有一拼。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唐太宗的陵寝坐落在此,给袁家村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袁家村是现代时尚元素和古朴相结合,美如图画,小街巷囊括了全国所有的民间美食,让其独具魅力,袁家村是现代人的打卡地。袁家村的乡村旅游模式的成功有一个人功不可没,四十年前的村书记郭占武能力非凡胆识过人,率先发展旅游业,为子孙造福,现在,袁家村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繁荣。感谢作者赐稿,佳作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3-05-14 21:44:39
  袁家村,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去尝尝那里的风情街美食,感受一下当地的人文情趣。
2 楼        文友:渭水湍湍        2023-05-14 21:52:08
  感谢明月千里老师美评!送上玫瑰????
3 楼        文友:渭水湍湍        2023-05-14 21:52:28
  感谢明月千里老师美评!送上玫瑰????
4 楼        文友:渭水湍湍        2023-05-14 21:54:18
  对不起,匆忙中点错了标点。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5-15 09:24:21
  欣赏好文,遥遥问好!今天像这样好的村还是不多的,我们这里几乎没有一个赶得上,努力建设中。
活到老学到老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