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食蝉记(散文)

精品 【流年】食蝉记(散文)


作者:郭辉 白丁,6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32发表时间:2023-05-19 18:22:17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又到一年一度蝉的活跃期。入夜,客厅灯光明亮,窗口洞开,几只蝉不请自来,穿窗而入,异常兴奋地撞击天花板的玻璃灯罩,“啪啪”作响。不知撞了多久,蝉倦怠了,或撞晕、撞伤了,纷纷落在地板、沙发、饭桌上,一动不动,被我一一捉住,满心欢喜地装进透明的胶罐。
   远离故乡,远隔千里,漂泊半生,思念是万千的乡愁,是稚气童年的寻食往事。
   蝉,古时叫“蜩”。食蝉,历史悠久。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路上就看见有个老翁用竹竿粘蝉而食。我的故乡粤西,人们也有捕蝉而食的嗜好,小时候,我年年与伙伴们,捉蝉虫煨食。
   此时,我看着胶罐里几只活生生的蝉,仿佛看到一罐美食,味蕾禁不住蠢蠢欲动,脑海倏然忆起少时食蝉虫的温馨往事。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故乡的村后,有一片按树林,泥土松软,每年盛夏,蝉特别多,响亮鸣叫,霸气张扬,仿佛向世界郑重宣告,桉树林是它们一展歌喉的浪漫舞台。那时,物质相对匮乏,又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龄,消化能力强,肚子似无底洞,总感到食不饱,见到食物,垂涎欲滴。
   民以食为天。夏夜捕食蝉虫,是人生最美的享受。
   夜深沉,我们这些读书郎,下了自修,饥肠辘辘,急急回到村里,相约拿了手电、带盖的竹箩,直奔桉树林。夜阑人静,黑黝黝,各种昆虫,以各自独特的声调,声嘶力竭地鸣唱,合力演奏一曲大自然的动听乐章。夜凉如水,夜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萤火虫星星点点,飘飘荡荡。胆小的山鼠,听到人杂沓的脚步声,惊恐地吱吱尖叫,匆匆地逃遁。蝉虫,刚刚从地下钻出来,爬上光滑的桉树干,手电一照,清晰暴露在灯光下,被一一捉进竹箩。若是雨后初霁,泥土润泽松软,蝉虫最多。不一会儿,竹箩装得满满。若不捉,过了几小时,它们就会脱壳,爬上高高的树梢,成为一只能飞能鸣的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古人对食蝉发明了精妙的烹饪之法,《齐民要术》记录:“捶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又云:蒸之。细切香菜置上;又云:下沸汤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意思是取下蝉的胸脯肉,或烤或蒸或水焯,然后添加酢、香菜、蓼等佐料,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
   我们小孩食蝉虫,方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需要精细的加工,不需要添加油盐香料,而且保持原汁原味,就是直接用稻草烧煨。
   我们提着满满几竹箩蝉虫回到村里,自由组合,十几个人一组,聚在一起,今晚到他家,明晚去她家。打扫干净院子,铺上一层稻草,将蝉虫全部倒进稻草,又盖上一层稻草,尔后从四面八方点燃稻草,随着火苗的升腾,肥嫩的蝉虫烧得哔哔发响,香味弥漫。稻草多少要恰到好处,多放,烧焦蝉虫,少放,蝉虫不熟透。这项工作一般由年纪较大,经验丰富的大孩子去做。
   昏黄的灯光下,待到稻草燃烧余烬,男男女女坐在矮凳上,一溜儿围着热烘烘的稻灰,人人手执一条竹棍,小心翻着稻灰,蝉虫熟透了,香喷喷,掸净灰尘,摘去烧焦的腿脚,直往嘴里塞,嘴唇、手指、牙齿、眉毛,全粘着黑乎乎的稻草灰。一个个嚼得津津有味,如食人间珍馐。村中那些狗,那些猫,闻香而来,围坐在外围,渴望分一杯羹。我们将一些烧焦的蝉虫抛出去,立时引起一阵激烈的哄抢,狗汪汪狂吠,猫嗷嗷狂叫。
   院子的主人闻到香味,听到嘈杂,睡眼惺忪爬起床,看着院子里食蝉虫的学生郎,咕哝一句:“馋猫,一个个都是饿鬼投胎。”
   小孩们顽皮地笑,夸张地挤眉弄眼,摇头晃脑,咔嚓,咔嚓,嚼得更响、更欢。
   主人的孩子,见父母起了床,快速扒出十几只热辣辣、香喷喷的蝉虫,双手掬着,毕恭毕敬,送到睡意连连的父母面前,希望“哄”住父母的嘴巴,不要嗔怪。
   大人嘴上嗔怪小孩捕食蝉虫,心里却喜欢捕食脱了壳的蝉。凌晨四五点钟,天色欲亮未亮,夫妻双双、兄弟俩俩,姐妹对对,拿着布袋、竹箩,悄悄走出家门,踏着朦朦胧胧的晨光,走进桉树林。此时,新蝉刚脱壳,浑身嫩弱,腿脚无力,翼翅难飞,生命保护意识薄弱,反应迟钝,老蝉还在甜甜沉睡,毫无防备。
   村民世代捕蝉,谙熟蝉的弱处,借机捕捉,事半功倍。两人相对,用手抓住树干,突然发力,猛然摇动,“啪啪啪”,蝉像成熟的果子,从树梢上纷纷掉落地上,傻傻的,懵懵懂懂,迅速捡入袋中,超过七八秒钟,蝉反应过来,知道危险,就会振翅逃之妖妖。待到天亮,新蝉成熟了,老蝉睡醒了,反应灵敏,捕捉它们难度较大。
   大人一般用剪刀剪去蝉的腿脚、薄翅,用油盐旺火猛炒,炒得金灿灿,入口又香又脆,男人饮酒,是一道媲美花生米的优质下酒菜。
   如今,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物质丰富,餐餐有肉,不再捕食蝉了。不过,往事如水,每到盛夏,听到蝉鸣,童年捕食蝉虫的幸福、满足、快乐情景,就会浮现心头,温润沧桑的心田。

共 19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今天的大众食蝉,大多为此。而作者笔下所书的食蝉,童年为果腹,如今却为乡愁。由此可见,童年的捕蝉食蝉,留给“我”的印象之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粒米、一餐饭、一颗土豆、一只蝉,都是上天的馈赠。于是,在饥肠辘辘的催动下,黑夜里捕蝉,烧蝉,食蝉,既改善了味蕾,也得到了家长的默认,还能让同样饥肠辘辘的家长参与到捕蝉的队伍中。只是食蝉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在作者的笔下,小孩子食蝉,用稻草烧,原汁原味;大人食蝉,用油盐旺火猛炒,虽没有《齐民要术》中记录的美味,之于那个年代,只放油盐炒出的蝉,或许比《齐民要术》中记录的还要香浓。一篇时代感极强的散文,细腻的描写中带出情感,为佳作也。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520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3-05-25 18:47:03
  夏日里扑蝉,是孩童们的一大乐事。文章详细地描述了儿时扑蝉的情景,画面感强,语句凝练,格调欢快。对儿时扑蝉的回忆,也是对故乡的回忆,也是萦绕在心头无法释怀的乡愁。欣赏美文,感谢作者的分享!
五十玫瑰
12 楼        文友:桑子        2023-06-27 14:16:02
  之前吃烧烤时看过有“烤知了”这样的神奇料理,不过还是没胆量去尝一尝。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感觉这几年夏天,蝉鸣声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儿时放暑假时,楼下的蝉鸣声就像是一首首夏日里的小调。
宝剑、纸笔、乌鸦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