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感谢阳光(散文)

精品 【东篱】感谢阳光(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89.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51发表时间:2023-06-24 05:51:07
摘要:春阳如金。尤其是三年的疫情消遁之后,阳光格外明媚,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都要寄托于阳光,所以我们应该对着阳光道一声谢谢。

【东篱】感谢阳光(散文) 花,不会因我们的疏离冷淡,而来年不再开;阳光,不因三年疫情而减淡它的光色,依然温情于我们。
   人啊,往往因为错过了,而成为陌路;太阳啊,陪着我们每一天,不因我们不太在意而隔日不来行过。
   感谢阳光,始终如一。感谢阳光,没有一天缺失。
  
   一
   疫情是我们的劫,劫后,阳光是值得我们欣赏的。疫情期间,我唯觉对阳光每日东起西落的流程感到累,我站在窗前,太关注阳光了。可能阳光也觉得没有了我们的关注,会无聊吧。阳光不嘲笑我的境界如此狭隘。
   我很不习惯被阳光温柔照着继续睡觉。清晨,朵朵白云压低了身姿,从窗前飞过,阳光便爬上了我的窗玻璃,晃眼,故意刺激着我。
   霞光万斛,总是不留毫厘,倾注于我们。
   常常觉得阳光偏爱我。因为我所在的小城是大陆最东端,是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多少名人到此来“迎日”“祭日”,孟子也来过,说这是“朝舞之地”,便在小城的尖尖儿——天尽头,起舞放歌。所以,我很自豪,和远方的朋友谈起小城,我就以此来炫耀。太阳是世界共有的,居然成了我这个小城的特色品牌。在泰山看日出,到天尽头看第一缕阳光,都是无与伦比的美景。
   就连在江山文学,也离不开阳光的话题。那时是在“柳岸”社团,总是催“老百”起床,老百说,不是我懒,所在的新疆深处是下半夜。于是,我觉得自己的幸运的,阳光第一缕先照耀着我。老百说我是起早的鸟儿有虫儿吃。
   或许,我是因为容易满足,或者是阳光太喜欢满足我。我喜欢这样说不清的事实。所以,有人要我讲清某件事的是非曲直,我很为难。
   每天下楼,展臂之后,深呼吸,为的是吸进一口阳光气息。阴天了,没有阳光,妻子嘱我带把伞,我说“用不着”,澄碧湛蓝的天空总会出现,暂时的阴霾在小城站不住,只是逡巡逗留,我对天空很信赖,就像信任我的双脚还可以爬山。
   被河岸高楼遮住的垂柳似乎未醒,理由是阳光只在午间光临,我说那是“睡柳”。阳光会一遍一遍地喊它们的,直到喊醒了夏天,不必经过柳黄如锦,直接进入萋萋胜碧的阶段。有时站在阳光里,自我感觉不错,但又觉得自己的耐性,那么差,心中有小热量,就像手电筒打开直射之后就没劲了。阳光的力量,是坚持,是总以磅礴之气面对每一个角落。谁也不会在阳光面前自惭形秽,而我却有了。用阳光的心态去关照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都会生动起来。
  
   二
   疫情之后,无需面对断瓦残垣,没有重建一说,但心中的阳光需要我们救赎。站在青山路口,阳光如往。老者扛着四季豆架子,把阳光插碎了,影子随着他跑。恢复农耕生活,阳光在催促。久违的舞者,一个老太太,独自在阳光下做着动作,没人看,她表演给阳光看吧。“跌汀池”的水,静静地待着阳光抚慰,鸟儿直愣愣地啄着扑在树上的阳光。啄着阳光是鸟儿的快乐,人活在阳光里是多么幸福。这些可能与往昔没两样,但又是不一样,没了似曾相识感,觉得那些人啊物啊,都重新焕发了精神,趁着阳光,重续生活的弦。
   启窗,想抓一把阳光,却又怕楼下的齐大姐说我贪婪。她把五六只凳子摆在阳光里,将被褥全搭在上面,一条老被,和我母亲曾准备留给我结婚的被面一模一样的,靛蓝染就的蓝色花儿,可能经过了半个世纪依然被当下的阳光叫醒了,蓝白相间,格外吸纳阳光,有些刺眼,我愿被刺着,让我走进母亲的温暖阳光里。妻子也晒被子,傍晚收进屋里,捧起来,一遍遍地闻,她说,很久没有这样亲一下阳光了。往外送被子,怕病毒偷偷潜藏其间,尽管阳光可以杀毒,可她怕被子里藏着病毒释放出来。左右为难。夜,不属于阳光。但阳光已经渗透到被子里,今夜的梦,在安恬的被窝里了,阳光延续了白昼,温暖了黑夜。这样的感觉,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就像当年回到母亲身边那一刻,明知道这是必然,但还是觉得那么幸运。
   之前,我一直抱怨街道上拥挤不堪的车辆和人群,如今那些车辆和人群似乎成了城市的最美标志,繁华总会来。拥堵了,没人按喇叭,我想,不是他们觉得催促没用,而是喜欢停下来,享受大家相拥的一刻。阳光正好,我相信是阳光给了他们温柔的情绪。
   三年未见那个路边候车亭挤满了老者。可能每个城市都是这样的风景。我熟悉一些经常的乘车客,都摘下了口罩,我的眼神和他们的碰触了,马上洒上了阳光般的笑意,其实并不认识,可能只因我们在一个小城里吧。
  
   三
   漫长的居家隔离,冷落了阳光。阳光也有自己的脾气,但始终以璀璨的光泽抚慰着我们。也许我们不经意,不注意,阳光怕失去我们的观照度吧。较之往年,“美辰”医院的庭院里,那丛月季突然开了,阳光打在上面,花朵很精神。东风第一枝,未必是春梅,未必就是玉兰,阳光缱绻于庭院,耐心播下一粒种子,插上一枝芊,一定会迎来阳光的呵护,不必叹息“向阳花木易为春”。准备好了,阳光不会漏掉喜欢阳光的每一棵树。那些老房子,油漆斑驳了,阳光不弃,我不说是阳光要让风物褪色,阳光是在告诉我们,时光远去,每日皆新,一切并不依旧。心中念着,每日看着,风物无旧。
   走进村子,不是我的村庄,是我喜欢去的村庄,在避风的拐弯处,阳光从来就停在那,以前遇到一溜老者蹲在那,向着阳光,眯着眼,我会说他们在等待着。老者说在等待着阳光的问候。今天,我突然觉得,那是一道属于老者贪恋的风景。曾听到他们闲聊,谁走了,他们会说被阳光晒熟了,被阳光摘去了。恬然的态度,令我吃惊。把生命的最后阶段交给阳光,无论去留。
   少年时,火柴很金贵,那些老者靠着土墙,一根火绳将阳光吸引在绳子上跑,阳光跳啊跳啊,最终把火绳点燃。其实,老者的衣兜里都装着一盒火柴,不是不舍得,而是把自己先交给阳光。索取,总是一个贬义的词。可唯独向阳光索取,是那么舒服。没见过阳光向我们索取什么,我们总是向阳光索取,阳光不吝。自己曾在年轻时思考过,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想到阳光。读书看到尼采说“我是太阳”,我觉得是疯话,其实,一种愿望,他表达得很不谦逊罢了。今天我想说,只想做一缕阳光。哪怕是跳跃在老者的火绳上,也好。
   于是,我涌出一个念头,在一个清晨,阳光透射过来的时候,我说了一声“谢谢”,只有我自己听到。
  
   四
   感谢阳光。因为阴晦和黑暗,并非不会到来,并非不可能,心中装着一缕阳光,相信会过去,就像雪莱说“冬天过去了”;多少日子都是平静的,阳光静谧地存在每一天,风暴和意外,就像明天,并非不能来,阳光不在乎。一碗粗茶,一顿粗食,一桌野菜,哪一种不是阳光送达的,不是快递,不是航空,是阳光的酿制。我懂得,饥饿和贫穷,并非不能来。我经历过自然灾害的三年,就像疫情笼罩。我清楚记得母亲用一个酱色的瓷盆,垫高了小脚,靠着磨盘揉着地瓜藤捣碎的草面,我的手掀翻了半盆草面。记不清母亲说什么了。她一定说,等阳光再给我们一盆吧。我的推理逻辑是正确的,因为母亲的脸上总是挂着阳光。现在的人,很算计,算计到了阳光那里,晒晒太阳吧,阳光会给我们最好的钙片。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索取,阳光也不会不给。因为阳光是浪漫的,不计较我们的实用主义。阳光秉持的浪漫主义是可以征服一切的。
   我的朋友,住在不远处的三楼。那日我问起他的楼上每天有一阵长笛声,怎么不响了。我是感觉很吵的,尤其是中午阳光那么好的时候,长笛不歇。我午休不安。我以为有一个房间是地下吹笛班的课堂。他终于告诉我,那个女孩不会再吹长笛了。她的母亲没有被长笛声唤醒,走了。之所以选择中午,是因为午休时间,女孩可以从学校回家午休。哦,我宁愿理解为阳光可以让笛声饱满。我突然觉得对不起那个孩子,阳光并不抱怨,无偿地给了她多少午间最灿烂的光束。而我,因为要一个耳边清闲,恨过那座楼。我说不恨朋友,朋友说,用阳光度日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不应有恨。我尴尬地说,也有恨,恨阳光没有穿透那道阴霾。
   那段阳光最安详,是不吵的,我心中少了阳光去呼应,是不愿去了解长笛为什么在中午最灿烂的阳光里响起。
  
   五
   感谢,常常是因为对方做了有益于我们的好事,但我们很少这样去解读每日普照于我们的阳光。
   有些光,例如灯光,可能因为我们已经付费了,就不再感谢,不过,如果想到五六十年代那盞豆灯油盏,我还是要感谢灯光的。付费是回报,让我们心安理得起来。
   其实,光并非是我们理所应得的。夏日里,划破夜空的萤火虫的微光,不像迪士尼游乐园向我们讨要观光游玩的费用,无偿地给我们的夜眼带来一缕快乐。月光夜出,爬上我们的窗户问候我们,站在树巅上看着我们,我们有什么值得月光光顾呢?月光从未向我们索取一分钱的过户费,更别提什么税。那些缀满空际的星斗,眨眼向我们表演着“眼技”,也未向我们索取观看费。那些在阳光里开着的玫瑰,也没有什么义务为我们的爱情服役,甘愿把一道红光送到恋人的心怀里。都是因为我们早就习惯于这些,觉得太平常不过了,习惯让我们不再激动,更不会因为一束平常的光投来我们就欢呼雀跃。在阳光下活着,觉得是应该给与我们的恩惠和赐予,没有了感恩,没有了敬畏,更不会神经质般地喊着“感谢”。从阴霾爬出,在风雨之后,我们可能感谢彩虹,要求太高,岂不知是阳光制造了彩虹啊。我们重新思考,就惊奇地发现,阳光那么普通,可那么善解人意。握住一把阳光,这是感谢的方式,走出去,和阳光照面,就懂得了阳光。相对于阳光,那些光微不足道,我们都懂得感谢,从来不吝啬温度的阳光,更值得我们虔诚一拜。
   所以,太多的诗人都把诗送给阳光。杜甫吟:“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片云”索诗,阳光亦如是。看着街道上打着的太阳伞,阳光跳跃其上,莫非是向伞下的人讨要诗歌?人们终于发现了养生的最佳办法——日光浴,用身体和阳光对话,高贵而不低俗,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诗意的本质是亲吻。我相信这是人们感谢阳光的方式。
   上中学时,学到“光合作用”一课,我曾问老师,人体是不是也在进行光合作用。那时我就认为,我们身体的能量是阳光合成的,这是生命之源。我有证据,那些哀叹“能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的人,也把阳光看成与生命有着等同的价值。
   我想,我们会淡忘掉三年的疫情,不去纠结我们的损失,也不会祭奠可恶的病毒。如果想要一个沉重的仪式,那就面朝阳光,说声感谢吧。有人说,病毒会在太阳的紫外线下死亡,我宁愿相信是真的,起码阳光不允许病毒的泛滥,也在暗中举力消灭,因为我们需要在阳光下生活。当然,还有那些充满阳光能量的医护人员等直接与病毒搏杀的人,有的在阳光里倒下,依然是灿烂的。
   我最愿看每日的晨曦爬上人家的窗户,阳光在窗玻璃上闪着晶莹刺眼的光。那不是炫耀,那是告诉我们这一天是阳光灿烂,是值得我们说声谢谢的日子。
  
   2023年3月27日原创,6月24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42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用心观察,将疫情后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画面进行剪辑,连缀成文。如搭瓜架的人,跳舞的老太太,阳光下的一条老棉被,因疫情冷清过后重新繁华的街道……这些画面,也许并不新奇,但在阳光下,在作者的笔下,焕发了别样的精神,弹奏着一曲热爱生活的曲子。那些老房子,油漆斑驳了,阳光不弃,是乎在告诉我们,时光远去,一切并不依旧。蹲在墙根晒太阳的老者,闲聊着谁走了,他们会说被阳光晒熟了,被阳光摘去了。少年时,火柴很金贵,那些老者,靠着土墙,让阳光点燃火绳。“我”不仅经历了三年疫情,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知道了一碗粗茶,一顿粗粮,一桌野菜,都是阳光的酿制。不远处的三楼,每天阳光正好的时候,响起笛声,“我”是恨过的,因搅了“我”午休。但得知女孩是用回家午休时间吹笛唤醒病重中的母亲,“我”突然觉得对不起那个女孩。感谢,常常是因为对方做了有益于我们的好事,但我们很少去解读每日普照于我们的阳光的,觉得太平常不过了,其实,我们在阳光下生活,每一天都值得说声谢谢的日子。此篇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集细小琐屑的题材,以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的叙述方式,让真善美,恬淡与质朴跃然纸上。可见作者有着精深的观察力,有着一双“心灵的眼睛”,不仅认识事物的表面,并且透达精蕴。从本文得知,感谢阳光,本质上是一种敬畏自然,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表现。文章在不知不觉间滋养着读者的心灵,丰富着读者的灵魂,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哲思,给人启迪!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经典!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6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06-24 15:24:26
  阳光被我们熟知,每日与他的缱绻厮磨,似乎已因司空见惯而麻醉了知觉,对它的一点感觉都提振不起。读罢怀才老师的美文,才让我们大梦初醒,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视而不见,甚至惆怅世俗社会的荒芜,看来还是内心缺少了阳光,才使一双眼没了温度。读着老师的文章,如沐浴在一片阳光里,醉了心灵,启迪了智慧!拜读大美之作,祝老师创编快乐!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6-24 15:32:58
  谢谢郑老师的美评。的确阳光属于寻常之物,因为我们天天面对,似乎感觉阳光给与我们的是应该的,我也是在疫情之下,煎熬了三年,才突然觉得疫情过去阳光真好,想起那些阳光的人物和小事,于是有着这篇小文,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意。遥握,期待郑老师的佳作,问候夏祺!
12 楼        文友:枫桦        2023-06-25 12:56:20
  世界有阳光,才有了万物生长,心里有阳光,才会有深邃的思想。珍惜与爱恋,陶醉与敬畏,大自然的美,对于我们可能很平凡,可能很奇妙,就在于我们有多深的认知。感谢这个世界的给予,感谢这个世界的恩典,我们才会有一颗透明的心。读过老师的文章,如一杯岁月酿出的美酒,甘美于心,沉醉自知!回复迟了,这两天出门去了,刚刚回来,老师见谅啊!拜读好文!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6-25 14:24:02
  枫桦老师好,谢谢你的美评。没有事,放心外出采风吧,生活是多彩的,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灿烂的心,处处都有精彩。枫桦老师的大森林怀才还继续在关注。佩服枫桦老师的写作毅力,遥握,谨祝快乐。
13 楼        文友:东辰        2023-06-26 10:28:47
  怀才老师文,一个美字捧出。赏过使人精神震奋,阳光是溶进魂魄里那种美,阅读中我们收到的陶治,鼓励,鞭策是每个子最好的阳光,它比阳光更暖,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喜悦。人要有了精气神,遇见什么都一笑而过。文字的陶治是最好精神上升。
   此一文《感谢阳光》我们应感谢相知者。是他的思想把我们渡亮,想明。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6-26 11:05:52
  谢谢东辰老师拨冗给小文美评。对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笑而过,这是阳光的心态,就像阳光抚慰大地,明天还如此,并不计较那里泥土湿那里泥土干,划过天际,就是轨迹。遥握,问候夏祺!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