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芒种】山村慢生活(散文)
从放假到现在有些许时日了,我的家在村里,有山有水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很随和的人们,在这里生活会感到很惬意。
我家后院是个小菜园,一年四季种的蔬菜瓜果都不一样,还有两棵龙眼树,从我高中那时起每年都会结很多龙眼,很多时候自家吃不完会摘一些拿给外公、舅舅、小姨他们,或者是分一些给邻居们尝尝。龙眼树下是一个鸡舍,鸡仔们可以从土里趴一些小虫子吃,有时它们厌倦了那小鸡舍的日子,便会从围栏钻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很快会被邻居发现,邻居告知我说你家的小鸡仔跑出来吃菜啦!听到之后马上抄起家伙——鸡鞭子,叫上我妹妹一起进行一场人鸡小战(把鸡仔们赶回鸡舍里)。这让我想起在老家的时候哥哥在日落时分赶鸡回鸡舍,结果鸡跑进了厨房,厨房里我在灶台烧火,那鸡竟然寻短见跑进灶里头,我迅速的将鸡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结果就是鸡冠变成的黑乎乎的,我们都看着对方笑了起来,整个厨房洋溢着我们童年时期天真无邪的欢乐。那龙眼树不单是简单的龙眼树,有时还会有鸟儿在树上筑巢安家,那就是它们的天下了,我看见也就不敢贸然前去打扰它们,担心它们把我当成敌人便去别处安家。
在夜晚,后院的小菜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肚子总爱作怪想吃点面条,便从米缸里拿出一小扎面条放到电磁炉里煮,趁着这功夫便到小菜园里摘些小配菜,青菜从菜园到煮熟不到五分钟,这新鲜度出了这村可就没这味道了。面条的香味飘到了爸爸的房间,“又煮宵夜啦?”“是啊,肚子又饿了,我把冰箱里的肉丸放进去一起煮,汤很鲜美要不要也吃点?”“不吃了,十一点多了,你多吃点。”纵然是要多吃些的,每次回家都要胖上五六斤可不是凭空捏造的。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时看到额外的“高蛋白物质”之后,在食堂窗口点青菜的次数屈指可数,家里这样新鲜的青菜更显可贵,自然是要多吃些。吃完之后便上楼顶吹吹晚风看看天上的星星,可以躺在地上看星星,那星星真是一闪一闪的,好似在和你交流着,什么烦恼都抛之脑后……
恰逢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让我想起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场景,清晨大自然的闹钟——蛙声便把我从梦中叫醒,我习惯在床上翻个身再伸个懒腰起床,漱好口打开大门能闻到家门口沁人心脾的稻香,微风徐徐那金黄的稻田像是少女拨动的裙摆,阳光洒在稻田上,那稻田美得像一幅油画。倘若我有绘画功底的话,我定会拿起画笔好好描绘这大自然的美。但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记录,拿起手机拍个视频再配个应景的音乐,就这样开启美好的一天何乐而不为?突然一群孩童像是有意闯进我的镜头里,他们有的个子高些有的个子矮些,相互追逐打闹玩着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了的孩子发出咯咯的笑声,输的孩子也并不失望因为他知道自己也会赢,天真无邪的他们和金黄的稻田融在一起毫无违和,他们跑得太快以致我的镜头追不上他们的脚步,我摁下保存键好似保存了他们快乐的童年。
早上实在不知吃些什么,便散步到街上看看有什么好吃的,清晨的微风总是凉爽的,街道两旁的树和风在空中打闹着发出沙沙的响声,阳光从树的空隙中变成了有趣的光影。在街上一眼望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我注意到一位爸爸开着车妈妈抱着孩子坐在后座上,我清楚地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是无比的灿烂,那位爸爸一边开车一边在和妈妈聊天,不知道那位爸爸说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逗得妈妈在后座乐开了花,孩子的笑声也愈发大声,引来周围人的目光,电车虽小却能装下一家人的幸福。我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我爱吃的那家包子铺,老板娘一眼认出了我说“还是老样子?”“嗯。”买了包子本想和老板娘聊聊天的,但看着老板娘无暇顾及我,我便到别处走走。街上的店铺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店铺的老板脸上却多了几分幸福,或许是生活比以往好了许多又或许是自家孩子有了出息……
我走到菜市场买了两把青菜,老板和以往一样习惯性的把菜叶上的水甩掉之后再上称。“老板,青菜多少钱?”“三块三,给你抹个零,三块得了。”老板总是喜欢给顾客抹零,而顾客也总喜欢到这样朴实的老板,有时需要到几根葱或者一两块蒜,老板也会当赠品一样附在袋子里送我,我冲着老板点点头致谢,老板脸上漏出憨厚的笑容。在我们街上不管是什么小摊,老板们总会让顾客满意后再购买。如果到了一个水果摊,问老板水果甜不甜时,老板会切一小块给我尝尝,老板看我觉得满意了就会给我递一个袋子让我挑选;如果是小吃摊,老板也一样先给我尝尝味道是否合口;在零食摊买瓜子,老板会让我抓一把尝尝……
慢不仅仅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
走进山村,感受真正的慢生活,真的是一种难得而珍贵的体验,这也是很多都市生活的人所向往的。
欢迎走进书香,期待看到更多佳作。
可加我微信,带您进书香文友群。wxlju_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