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望子成龙与凤毛麟角(随笔)
涉及教育,父母与子女有太多的话想要倾诉。假如法院接受家庭有关教育的申诉与调解,相信人满为患。教育涉及太多,有很多关键词,今天说说其中两个“望子成龙”与“凤毛麟角”。
我们这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对望子成龙的理解就是字面上的含义。比较而言,我们那一代的父母对子女多是严厉有余关心不足,他们刚从贫困中解脱,顾不了太多,另一个因素则是子女多,一家四五个孩子很正常。父母没有时间听子女说理,更无暇辅导功课,一切简化到拿成绩单说话,一言不合,孩子挨打是家常便饭。即便如此,疼在身上的我们对望子成龙这句话却没有丝毫的曲解,学习态度改不改不一定,但至少明白父母是为子女好。
我们的下一代九零后,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加之冰冷的高科技的东西看多了,思维已然脱离了感性,多少有点异类,居然有几分仇视望子成龙,感受不到父母为自己焦虑,认为是父母的私心在作怪,自己平庸却不接受子女平庸,甚至是父母借助孩子的成功,间接获得成就感以弥补人生遗憾。此类言论网络、生活比较常见,有专家将教育的失败归功于父母自身的不足,父母初为人母,是有欠缺,但强调他们少不努力,长无所获,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一辈子面朝黄土没文化的农村父母教育出太多优秀子女,就算是同一父母引导,成年后的子女也有天差地别。自古龙生九子。
诚然,父母的教育不可小觑,言传身教确实有潜移默化的功效,但并非是孩子教育的主要因素,相对于学校父母只是一个启蒙与辅助的作用。
成功的父母更容易引导子女,他们的成功令子女仰慕从而更容易赢得信任与服从。而失败过的父母,深知其害,担心子女再走同样的弯路,费尽心思。不管父母成功与否,他们都只是毫无保留地向子女传授生活经验。至于父母借助子女实现理想弥补遗憾,纯属无稽之谈。父母望子成龙的核心理念不过是希望孩子生活的更好,人生更加圆满。常言道养儿防老,其实孩子越优秀照顾父母的时间就越少。我陪护父亲去省城住院,老病友口齿不清,卧床不起,全靠保姆伺候,保姆刷着他的工资卡过得潇洒自在,至于老人的病情她并不关心,拉肚子还天天给他烫罐装八宝粥吃。老人说不清但会哼哼,一拉就不安泰,一夜不停,我睡眠差,实在熬不住和保姆谈心,告诉她若不能亲自给老人熬粥,那就吃医院送的,至少新鲜滚烫出锅,有利于肠胃。保姆听了我的话,老人果然止泻。保姆对我好感大增,交谈多起来。我对老人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老人是退休干部,一双儿女很优秀。儿子在国外终年难得回家一趟,女儿是大学教授,工作也忙,就把老父亲和工资本一起交给了保姆。这期间我见过老人女儿来过一趟,匆匆一见交代保姆几句又赶着上班去了。不可否认这位女儿是孝顺的,至少她不贪父亲的钱财愿意全花在老人身上,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一个连父亲工资卡都无暇管理支配,我想不出在生活上她又能帮父亲做些什么?生活上照顾不周,那么经济上呢?我不清楚农村,就城市而言,不管子女是否优秀,很少有父母经济上依赖子女,相反子女依赖父母更多些。
望子成龙,成龙后的子女必然青云直上,其父母能否与之同飞则另当别论。因而,望子成龙有确定性有未来的只有子女,作为子女抑或网络专家又怎能揣测父母望子成龙别有用心呢?
望子成龙这个美好的愿望并非从孩子入学父母才忽然萌生,而是从孩子落地那一刻便根植于父母内心。孩子的言谈举止,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是父母有心引导的结果。当所有人聚焦在学习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没有人注意到蹒跚学步的孩童无视道路上的陷阱时父母的举动,这一把拉过的保护再正常不过,没有人会深究会类比,事实上在学习上在子女人生道路的规划上,父母也是以一把拉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避免他们落入过来人已然明了的种种陷阱。道理从头至尾还是那一个,变化的只是人心。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尽我所能避免子女重蹈覆辙,倾我之力援助子女攀登人生顶峰。不管父母自身成功与否,给予子女的都将是同样的一生所有!
在大多数孩子眼里,智商超群,能力超群实属凤毛麟角,和他们扯不上关系,就像少数含了金汤匙出生就是人生主角的小权贵,哪怕他们这些普通孩子穷其一生都无法抵达人家的起点。可在大多数父母眼里,自家的孩子就是凤毛麟角,他们独一无二,具有一朝成龙的潜力。
我也是这大多数的母亲之一,不但相信儿子有这个能力,甚至觉得自己当初能够早一点明确人生目标,我也能奋斗个样出来。
我在商校的同学,都只是中专院校的两班特招生,没有相应的干部身份,实际学历是中技。毕业那年,我的同学慧立刻参加了成人高考,我不理解,我们就是冲早日获得铁饭碗工作而放弃了高中,如今还考什么?后来,生活中的朋友也争先恐后地参加成人高考,我依然不为所动,直到大姐考上了公务员,我才如梦方醒,发奋学习,只可惜因为一些人为因素错失了机会,再想复考年龄已过,终身遗憾。后来我再次听到慧的故事,方知还有比考公务员更加励志的人生。
我们中技学的是《储运》,慧参加成人高考后改修会计专业。为了理想她思量再三,与不支持她学业的丈夫离婚,将女儿养在父母身边,并辞去铁饭碗工作,去上海边学习边实践,勤奋的她最终实现注册会计师的梦想。有了经济实力,她把女儿送去美国深造,自己常驻上海与香港。四十岁,她拥有了美满的新家庭。这一系列发展在十多年前很是瞩目,我们羡慕之余更是钦佩。
读书时慧最是刻苦,刻苦到我无法理解,一个中技值得她这么拼命么?我不知道考入时她是不是我们班最高分,但她一定是我们班活的最明白对人生最有规划的一位。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而我们这些对人生迷茫只懂玩耍的人却以为她是书呆子。三年下来,我竟然没怎么和她说过话,当我注意到她时,才发现她已然超出我们很远,遥不可及。我们原本是同样的人,如果说人有等级,其实更多的不是缘于出身,而是她比你更早明确了人生目标。
我们班另一位同学利,看似普通,起点也确实普通。毕业嫁了位大学生,为生活常常去给人代课,渐渐发现了办培训班、办学校的商机,两人从小做大,如今名利双收,是我们班我们市的富人阶层。我不清楚具体过程,但我知道那时候想培训的人太多,技校、大专、专升本、还有职高等学校,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俨然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和她同样看到这些现象,却只有她看到并想到,这种先知先觉让她对时代有了精准的把握,做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说起成功,总有人拿背景说事,似乎没有背景寸步难行,其实生活中,很多脱颖而出的就是慧和利她们这些普通人。不可否认,有些事确实需要背景需要人脉,如果这些你始终无法逾越,那么是否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得出结论,你不太适合,或者你所从事的这项工作,本身就有难以弥补的缺陷因而困难重重。愚公移山,精神可嘉,但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发挥自己专长的位置,才不至于虚度光阴。
发现专长找准人生方向,不可逆转的背景或许也会为你让路,人真正能够依赖的只有自身能力。这个能力是综合指标,知识的储备是基础,认知力决定你的方向,时机决定成功的概率,三者缺一不可。知识不够方向对了,大可以边走边学习,愿望达成只是时间问题。时机是催化剂,若受特定的时局限制,时机不对可能招来致命的打击。最可悲的莫过于认知有限,以致走错了方向,空有一身知识储备。因此人生要懂得及时止损。炒股巨亏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够及时止损,一再抱有幻想,直拖到翻身无望。而人生不懂得止损,蹉跎一生不是玩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父母心中的凤毛麟角,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你不能体现你的优势,那是你还不够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更无法进行深度挖掘。不管大家站在什么样的起跑线,输的只是外在的包装,拥有的外形与体能其实相差无几,真正能够决定命运的是各自的眼光,目光短浅者一生只能在狭小的空间打转儿,看的远则勇于阔步前行。自此,人生开始不断地拉大距离,形成所谓的阶级。
普通人之所以普通,是他们的惰性或者压根遗忘了自己最宝贵的专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目光长远者善于观察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愿意思考勤于动手,能够尽快地发现自己的专长并看清人生的方向,在有限的生命里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光华夺目,成为普通人眼中的凤毛麟角。
望子成龙与凤毛麟角是一个期许与实现的过程。只是好多孩子并不理解,不相信父母更不相信自己。不如在课余时间多了解这个世界,见贤思齐,融会贯通,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才有可能找到你正确的人生方向,就算一时不能领悟发现自我专长,离凤毛麟角也不会太遥远。智商与生俱来,眼界却是内在与外界的综合,你能看多远才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