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抹不去的乡愁,剪不断的工地(散文)
在盛夏的里,我经常不由得眺望东方,那个方向是遥远的家乡。静静地倒杯绿茶,杯里荡漾着一群翠绿调皮的小银鱼,在小小的茶杯里游啊游游啊游。清新的茶香气袅袅升起,慢慢地慢慢地朦胧了我的视线,笼罩我的脑海。“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人呐!就是容易怀旧的感性高级动物,不知不觉一路走来,恍然间已步入中年的行列,轻轻地留念一段岁月,搁浅生命里的那些青春年华,感动生命是如此美好!翻山越海,涉足万水千山后才发现,最能给我激情和体验的还是工地。
就像我摆脱不了从出生就与这片故土结下的缘分一样,我无法摆脱轰鸣的机声、打桩的炮响、葱郁的山岗对我的纠缠,还有海阔天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是摆脱不了她们对我的诱惑。
就像我始终没能摆脱威海的大饽饽、鲅鱼饺子、威海卫烧锅一样,我来到了前岛社区的工地附近,紧靠渔港码头的山峦依旧葱郁,儿时在码头钓鱼的情景还在眼前,而二山脚下,一幢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证实我耳边的霜发却曾溜走了太多的光阴。
一位60多岁的农民工,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白胡子几乎紧贴在正在振捣的混凝土上,不断滴答的汗珠,仿佛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背后的故事。倾听汗滴,化疗奢望地灵魂。
在一副高高的脚手架上,三五个黄色安全帽在晃动,随着这样的晃动,脚手架蹭蹭地刺向苍穹,迎合着朝阳的璀璨、落日的余晖。
正在支模的木工,十几个工人正在穿钢绞线,一百四十余米的钢绞线,从密集的钢筋中蜿蜒穿过,毕加索的油画也就像这般得抽象;十几个安全帽高低错落牵成一线,呼哧呼哧的节奏声,班组长在喊:加把油呀,嗨嗨!加把油呀,嗨嗨!!
他们的爽朗,他们的率真,他们的朴素,甚至,他们的隐忍,他们随遇而安的平静中潜藏的与生命、与生活抗争的顽强,让我终生难忘。他们很崇高,但他们的笑容总是那么谦卑;他们在奉献,但他们从不谈奉献。在工地久了我才发现,原来扎实的生命才有意义。
我是那么欣赏工地里每一顶行动着的安全帽,欣赏帽子下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肌肉,憨厚的笑容。就像,我始终热恋故乡的炊烟一样,深恋着工地上的每一幅油画。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精炼,情感真挚细腻。主题充满正能量,场景描写充满画面感。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