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宁静】有个声音在呼唤(散文)
我是一名厨师,炒菜做饭的。虽然整天煎炒烹炸,却怀揣一个文学梦想。总想把自己的心里话,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便在一些网站上晃悠,写写这个,写写那个,始终不得要领,就像每天面对的锅碗瓢盆,虽然也叮叮当当响一通,却没个调门,乱糟糟的。
后来,有朋友跟我说,你去“江山文学网”,那里是一方文学天地,好多文章都出自文学大咖之手,对你或许有所帮助。我没把他的话往心里去,总觉得网络文学大体差不太多,无非就是一些图文并茂的小短文,在哪儿投稿都一样。
生活不易,我每天忙着,奏响锅碗瓢盆进行曲,填饱别人的肚子,也喂饱自己的肚子。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江山文学网在脑海印象深刻,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轻声呼唤,来江山文学吧。
择日不如撞日。二〇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没有什么特殊纪念的意思,我不过是循着那声呼唤,来到江山,成功注册“江山文学网”,成为一名“江山人”。我给自己起个网名“想飞的企鹅”,大略的意思就是虽然企鹅退化了翅膀,但内心深处仍然想飞翔蓝天,好比我这个厨师一样,一边看菜谱,一边看文学作品,一边炒菜,一边去写散文、小说。
论说起来,在文学创作方面我也不是纸上谈兵,经常写个短篇小说、散文的,时不时投稿刊发。所以,一来“江山”,便递上“投名状”,把我的得意之作《王副局长的秘密》投稿到“柳岸花明”社团。记得当时“柳岸花明”社团的社长是“老百”老师,“怀才抱器”老师任社团总编,还有许多编辑,个个都是写作高手。管他是否高手云集,就算投石问路吧。虽说嘴上一直对文友说我是到这里学习来了,其实我的潜意识里,应该包含着想在这里炫耀一下的成分。
投稿不久,文章便顺利通过审核,并由“怀才抱器”老师亲自执笔写了编者按。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江山文学网”与其他网站的不同之处,因为其他网站发表文章是从来没有“编者按”的。关于“编者按”,我只是在杂志上看到过,真没听说过网络里也有,心想:这也太正规了吧。
第一次投稿成功后,“老百”老师便准备把我拉进社团文友QQ群。说实话,我是为了能进社团文友群才下载的QQ。别笑话我哈,我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很out。
进群之后,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有人荣获精品的消息,隔三差五还会罗列出哪些文章需要修改,以便社团安排精品复议的通知。
精品我也懂,因为其他网站也有给文章加精的情况,只是不太懂“江山文学网”给文章评精的流程。当时很自信地认为,我的文章还没加精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不用考虑太多。谁知,过了好几天之后,我那篇得意之作依然没有被加精的喜报。于是,便私下问“老百”老师是什么情况。他的解释很含蓄,但我能听出他话里话外的大致意思是说,那篇文章没有达到加精的标准,更残酷的是,不但没达到加精标准,就连修改复议的条件都没达到。
听了他的话,我顿时心凉半截,心想:这里的文学高手如云不假,我也承认自己的水平和他们相比是略逊一筹;我还知道,我的文章在那些高手眼里不够加精的标准很正常。可即便如此,再不济也不能连个复议的条件都没达到吧。就算鼓励新人,也应该网开一面才对。你们这么做,不就是故意刁难人吗?
后来,我听“老百”老师说,这里评精的标准就是看文章质量,不看是否是新人。想要文章加精,必须用作品来“说话”。这下我算听明白了。也就是说,这里精品组的人,个个都是“黑脸包公”,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我是个新人就网开一面的。
有了第一次投稿不精品的“打击”,我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成天想着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多读精品文,从中了解我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读了一些精品文之后我才发现,也难怪文友说这里有好多文学大咖,这里的精品文的功底确实显而易见。而我的水平就有点儿小儿科了,最多就是小学生写日记。赞叹之余,我便开始自责上学写日记时怎么就不认真点儿呢?
上小学那会儿,老师要求我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而我,正儿八经的家庭学业都懒得做,写日记更是应付了事儿,基本都是在老师检查之前草草完成,其内容大致意思是,“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只非常漂亮的蝴蝶。”第二天的日记则是把“蝴蝶”换成“小鸟”,再把日期改一下就算完成任务。我估计,老师根本不看内容,只要看到日记本上有字就给个✔。那时候,如果老师能像“江山”精品组的老师这样认真,至于把我沦落成这样儿吗?
唉!不说了,谁让自己上学时不努力呢,事已至此,与其埋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除了读精品文之外,还私下向文友请教写文方面的技巧。
既然想拜师,那就找高手。可是这里的高手如云,我找谁呢?还好,我认识那位文友向我介绍了一位高手中的高手(不便透露名字)。添加好友之后,她偶尔会对我说一些写文方面的知识。时间久了,我发现她很忙,也就不便打扰,只能自己一边读一边写。
记得我第一篇精品文是标题为《老石碾的记忆》的一篇散文。这篇文不是首精,是在“怀才抱器”老师的指点与修改下复议精品的。有了这篇精品文的出炉,我朦朦胧胧掌握了一点儿写作的皮毛,也算成长了一步。
这不吗,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我刚长大一点,社团就开始筹划“分家”事宜。于是,像我这样在文学路上最多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直接就被分了出来。新“家”是由“浩渺若尘”老师带队的“淡泊宁静”社团。
不论想不想去“新家”,可我当时就是个“孩子”,总不能到处流浪吧!也只能在“浩渺若尘”老师的带领下学会慢慢长大。
记得在“淡泊宁静”第一篇精品文是《家乡的野菊》。时至今日,提起这篇精品文我就激动。因为这篇精品文,完全是“浩渺若尘”老师和我那位文友两人强强联手,连哄带吓唬才得以出炉的。
当时,我这篇文没有首精,“浩渺若尘”老师私信我如何修改,我当时很固执,不想改,认为精品组太苛刻了。于是私下和我那位文友发牢骚。结果,文友直接回复我说,“你就听若尘姐的。”这也太狠了吧?就这么一句话,又把我给踢回来了。
没办法,为了文章能够精品,我又拧着头皮按照若尘老师的建议修改,之后把修改文发给她看。现如今,我依然记得她看到我修改文之后的态度。
我本以为发给若尘老师后,她第一反应即便不是暴跳如雷,最起码也得数落我几句。可事实恰恰相反,她不但一句埋怨的话都没说,而且还耐心地鼓励我,并且每句话都说得相当有分量。
她的话就像我们这里大人哄孩子睡觉时常说的那句,“猫来啦,狗来啦,老头背着虎来啦……”听完之后,不但没觉得害怕,反而特别舒服,这让我第一次产生了“江山文学”里的老师亦师亦友的一种感觉。
如今,我在这里陆陆续续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名望已从最初的“白丁”晋升到了“举人”,这些都见证了我在文学这条路上成长的全过程。成绩的取得,我该感谢谁?太多了,就像《口技》里所说:“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归根结底,我还是要感谢“江山文学网”这个文学大舞台。因为,我就是在这个文学“摇篮”里成长起来的。
当然,我更要感谢当初那一声“来江山文学吧”的呼唤。那个声音,我觉得,它是天下最好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