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宁静】她的声音(散文)
有一种声音,没有高亢激昂的穿透,也没有天籁之音的悦耳,无须耳听,却能用心感受到温暖。她便是江山文学网十五年来发出的好声音,也是许许多多“江山人”以文代歌吟唱的好声音。
这些大美的声音里,有你、有他、有我,还有淡泊宁静的浩渺若尘。她一口湖南普通话,带着些许衡阳地方口音,常把“绿”说成“铝”,然而这并不妨碍她发出柔婉的心语,带着一个社团一起唱和江山,逐梦江山。
我寻声而来。
几年前的金秋,我加入刚成立不久的宁静社团。选择扎根宁静,是被她精致典雅、寓意深刻的社团画面深深吸引。画面里,两杯清茶在日记本、铅笔、绿叶的陪衬下,将左上角“淡泊宁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渐次拔高,此时无声胜有声。思绪飞腾,情景再现,可以预见社长浩渺若尘在选取、制作图片时的良苦用心。她网名带有谦虚谨慎、做人低调的处事风格,使得众人生出一种想要解开神秘面纱的莫名冲动。
记得,才加入宁静社团那会儿,我连续投去两篇诗歌都未获得精品。“江山”衡量一个社团精品率的高低,会根据所在社团推荐文章和精品文章的比例得出最终数据。两篇推荐文的出现,无疑拉了整个社团的后腿,我便在心底自责,自己真的很无用。
时间是治愈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二〇一九年双十一那天,江山记者部月下老师对浩渺若尘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访。专访中,她谈及我时,讲了一段倍感温馨的话语,如果说柳岸社团支持宁静社团的都是好朋友,那么,峙榛起航老师是从温暖的陌生人再到好朋友。建团的第一天,峙榛老师来到宁静社团,鼎力支持宁静,特为宁静创作两首现代诗歌。那两首诗虽然没被点上红豆,但在宁静人的眼里,它就是精品。
一遍遍读完这段暖心、坦诚的肺腑之言,我忍不住眼眶湿润。我像一只落单的小燕子,在母亲熟悉的、亲切的呼唤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家。
某日,我把新创作的一篇散文,兴冲冲投给社团。稿件投过去的那一刹那,我变得有些局促不安。由于散文是自己的弱项,生怕某些细节把握不住,从而导致与精品的擦肩而过。这是我向宁静社团投的第三篇稿子,若是依然没点上那颗象征着精品的红豆标志,打击将会前所未有。
先见之明真的很准。那篇稿件并未获得精品,只能寄希望于十日内的复审阶段。可我的写作能力极其有限,若是再把这种极其有限的修改方式强加上去,无异于班门弄斧、纸上谈兵。从未有过的慌乱,让我一时感到无所适从,就在心底不停的问,该怎么办?
一阵“嘀嘀嘀”的声音,QQ对话框闪烁。点开一看,竟是浩渺若尘添加好友的邀请。看见这条信息,我顿时手足无措。生怕被一股脑责备,以至于在加与不加的问题上纠结了许久。
我硬着头皮点下那个添加的按钮。不承想,浩渺若尘并无半点责怪的话语。相反,她从自己的写作经历谈起,无论前期的不尽人意,中期的持之以恒,还是后期的收获颇丰,每一段影像的留存都充满神秘色彩。当我如一个忠实听众听完浩渺若尘的故事后,猛然醒悟,这不正是自己所面临的困惑,倘若走不出这个怪圈,失败则会像只可怕的恶魔如影随形,后续的后续,注定只是一场梦,一场自我覆灭的梦。
随后,她直入主题的道出那篇稿件存在的瑕疵。末了,就升华主题、凝练语句等方面,做了一个详细的讲解。为了使我能够尽快成长起来,浩渺若尘还将自己创作中获得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整理出来,对我进行一个全方面的恶补。有了“老师”的指点,修改起来必定事半功倍。等再次把全文理顺以后,我惊奇的发现,语句竟然变得愈加通畅、富有诗意,段落与段落间的联系亦更加紧密。为了确保万一,我继续向浩渺若尘请教,脑海里的记忆是,工作之余,她都会不厌其烦地一一回复。
五天以后的下午四点,一个像及古时红色小卷轴的形状俨然出现在视野,内心一阵欣喜。
一篇文章,成就一段令人羡慕的姐弟情,或许听来有些虚幻,但她真真切切发生了。那篇稿件获得精品的第二天,浩渺若尘主动找到我说,咱们已经是一个阵营里的朋友了,“老师、老师”的叫着实在有些拗口,便提出能否以年龄的大小来称呼。我不知这是“陷阱”,莫名其妙的被“占了便宜”,在往下的每一个日子里,成为跨越万水千山、光着脚丫走路、跟在她身后的小屁孩。倘若有人提及咱俩的关系,我会骄傲地告诉,她是我姐,我是她弟。
那天,我正埋头写一篇题为《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小说。晚上十点,浩渺若尘发来信息说有要事相商,且语调里透着几分严肃。以往,与她聊天都是那种比较轻松自然的口吻,一下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令我感到一阵诧异,就在心里暗想,难道又做错了什么,惹得姐姐不高兴?
事情的缘由,与一位老师的隐退有关。他的隐退,源于生活中的无奈,源于那份难能可贵的天地孝心。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这位老师之前担任总编一职,空出来的位置必须有人及时补上,那样整个社团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我深知总编一职的责任重大,敲击着键盘打出这样一句话,姐姐,总编一职恐难以胜任,放眼整个社团,比我优秀的老师多得多,您可以从他们当中选出一位来担当这个重任。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团会走向更加宽广的路。
经我这么一说,浩渺若尘没再坚持,之后的几天里,总编一职也算尘埃落定。现在回想,这不正是她善解人意的一面吗。
这天,应是加入宁静的第七个月。为何会这么记忆深刻,是我把加入宁静前后所写的一些精品诗歌,进行整理、修改、归档,在江山一位故人的推荐下,与某某出版社达成协议,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峙榛诗选》。本以为那本书会轰动一时,却不料,现实的无情再一次把我击打得体无完肤。为此,心中有着诸多不甘的我,特意背着一背包的书籍,来到离家不远的天鹅湖风景区,向来来往往的游人推荐自己的那本新作。事与愿违,顶着烈日、四处叫卖的我,并没有博得大家的喜爱,以至于连一本书也没卖出去。踌躇之际,我想到了浩渺若尘,猜测她一定会有办法。
兴冲冲与浩渺若尘取得联系,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心底燃起一丝曙光。不料,她对我说,作为一名草根作家,出书自然是件好事。很多知名作家没有成名之前,也尝试着出过书,但大多只是徒增烦恼。因此,必须要有这个心理准备。为了让我宽下心来,浩渺若尘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社团以后每季度的征文,由我负责发放奖品,奖品则是那本已被判了“死刑”的诗集《峙榛诗选》。当然,这个过程是有偿的,她把自己在江山获得的V币兑换出来,用来购买一定数量的诗集,作为社团征文奖品。
权宜之计注定不会长久,且每一次都是浩渺若尘吃亏。渐渐的,我意识到自己的自私。为了不让这个现状维持下去,我特意玩了一段时间的“人间蒸发”。也怪自己疏忽大意,“失踪”的那段日子,忘记把最后一期的征文奖品寄出去,待我想起此事,亦是一月有余。那时,恰逢新冠病毒肆意横行,连快递界的龙头老大顺丰,也被迫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一个月过去,快递行业逐渐复苏,终于抽出空来把奖品寄出去,那一刻,才算如释重负。
二〇二〇年九月八日,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浩渺若尘的鼓励和支持下,部分文友组建了一个全新的社团。一下失去那么多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场人间的聚散离别。一时间,我变得沉默寡言。后来,浩渺若尘发现了这个端倪,便语重心长地说,新社团诞生的那一天,其实是“淡泊宁静”社团另一种生命的延续,往后咱们依旧还是一家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心底症结得以释放的我,忽然觉得多愁善感的自己,有时竟傻的那么可爱。
我因工作原因无法顾及“江山”,不得已暂时停下笔来。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只能听天由命。
再次回归整整过了半年。半年的光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好不容易有了空闲时间,总得好好利用。于是,我决定重新提笔,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看到我的回归,大家自然十分高兴。为了让我能够迅速进入状态,浩渺若尘发来信息说,写好的每一篇文,她都要亲自过目。这不是单纯的夸赞,更不是在故弄玄虚,往下的一段时间里,浩渺若尘确确实实做到了,她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和支持,亦胜过千言万语。可以毫不顾忌地讲,今日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浩渺若尘的辛勤汗水和一如既往的精心呵护。
又是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之所以漫长,源于浩渺若尘写的组诗《冬日断想》,由此追溯下去,才知她有段时间,除去工作,回到家里需要照顾患病的父亲,加上每晚还得为社团未获得精品的文章找出瑕疵、予以指正,便于笔者修改,因此,挤出来的休息时间寥寥无几。当时,我就在猜想,是什么给予浩渺若尘无限活力,令她发出“比狗睡得晚,比鸡起得早”的人生感叹?
是与生俱来的那颗悲悯之心,是为人子女的那份天地孝心,是顽强拼搏的那枚执着信念,是守着江山的那个不舍情怀,是尽职尽责的那种惊人毅力,是舍己为人的那湾无私奉献。或许,没有答案,才是最好的回答。
夜深几许,万籁俱寂,我的心感能受到一种美妙的声音。那声音来源于江山的人和文,平和舒缓,触动人心。
江山历年举办的征文,峙榛起航都是积极参加,这次江山十王周年【好声音】,峙榛频频写稿,佳作连连。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