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过两晚草原田园生活(散文)

精品 【东篱】过两晚草原田园生活(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830.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69发表时间:2023-08-12 06:05:18
摘要:第二次去科尔沁草原,在巴仁哲里木镇找到一处田园,决定多驻留一个晚上,好好享受草原田园风光。没有土地证,客舍的女主告诉我,一片草原就给一个胶东人留着,想何时来,不必电话事先邀约。我回来告诉朋友,我在内蒙古有一块田园。


   很佩服作家许冬林,选山自建一座木屋。她写道,木屋就像一只飞倦了的蝴蝶,停留在野花鲜草上。她过起了蝴蝶梦的日子。
   陶公的东篱梦,许冬林的蝴蝶梦,都把梦驻田园作为人生的最好归宿。
   我虽不能永驻田园,但在迢远的科尔沁草原深处,我有了暂住经历,两个晚上,尝到了远方田园的滋味。
   我的白天属于科尔沁草原,就像一只蝴蝶,但飞无倦意倦态。我穿行科尔沁,眼睛被暴雨过后的草原流出的泪痕感动着,仿佛随着一条条白蛇去蜿蜒,去游弋。沿着高速路飞到霍林郭勒,山流翠,草滴绿,我变成一只绿蝴蝶。巡绕可汗山,聆听山坡800蒙古石兵威武呐喊,在历史的时空里沉浮跌宕。
   苏轼说,“天涯踏尽红尘”。无闻世间喧嚣,不见甚嚣之红尘。跟伴志骏说,这是为入驻科尔沁田园必行的沐浴礼。
   “暮色四山起”,只为一轮胭脂红,硕大的太阳就挂在我们留宿的巴仁哲里木镇南蒙居西山巅。小镇的人都在目睹,但我总觉得此时只为这座田园式的旷野与半墙院落做一幅艳丽的画。镇南有五智山,山左是开阔的原野,夕阳最后的一抹,一定涂在这处蒙居,和这片几百亩的玉米地。
   巨大的五智山影一下子罩住了这排十几间屋舍,仿佛是留下一个特别的剪影,蒙居进入了夜色。蒙居一对中年夫妇,早就给我们摆好了马扎子。我们就静等驱车往草原采忘忧花的老胡和小丛吧,老胡说,去镇上饭馆吃饭,带着我们自采的黄花菜,来一盘羊肉炒。
  
   二
   我是喜欢风景的人,一户蒙民,夫妇二人,守着这么大一个地盘,哪怕每天逛自家风景一个小时,一个月都不带重复的,我羡慕起来,我说“你家的田园够大的!”女主说,你若常来,给你一亩三分地。她蒙汉语言皆通,这一亩三分地可不是个概数!我说。她指着五智山下一片空地。用不着什么程序,无需摁下手印,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田园。
   还需要什么“寻寻觅觅”,得来全不费工夫。有时一个玩笑,居然成真。女主告诉我,不用租金你来住,过你的蒙古生活。我起身去看我的地盘,我的田园雏形。
   这里应该是几千里草原的某个角落,边缘的一部分。我捧起肥沃的黑土,送到鼻子下深嗅,青草的香,已经浸透了土壤,仿佛是早就发酵好的面团,等我一个带着田园梦的人。尽管那排旅舍我还未租下,但仿佛此时我已经成为这里的主人。我吻着了草原的边缘,我又是在草原深处。我虽不能鞭马驰骋草原,但我有资格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有人喜欢田园是为了找一方安宁,我不怕千里漂泊,为了一份激动。不必像许冬林带着勇气,在几番犹豫里,才决定许身田园。一间客舍,就是一间轻闲的卧室,一间走笔的书房,一间持笔弄田园的天下,田园的风格,有了这片土地的搭配,一下子就初具规模了,如果我把规划说给朋友听,一定会瞪大眼珠,流出羡慕之色。
   女主有着自己的打算,她说,留住一个作家,慕名而来的才多呢。这顶“作家”的高帽让我额头一个劲地冒汗。我笑道,人家都是吸引外资,你要吸引“作家”。朗朗的笑,将她的情怀打开,“我的田园”立刻充满了生机。我的田园,不能没有这样的笑声。只是插几根篱笆,种几行菜蔬,田园就少了灵魂。蒙民的好客,可不是简单的几句漂亮话,他们是拿出家底的。据说,那片小小的草场绿地也是他家承包的。
   听过蒙人自嘲的一段:内蒙人为何那么热情,是因为寂寞。我这样理解,寂寞入骨,更懂得热情的价值,于是加工成热情。寂寞不生抑郁,滋养出热情好客的品质,这才是千年草原的精神血脉和品质。
   驱车十五里,把黄花菜递给“蒙菜馆”的主人,店主诧异,老胡说,想来一把内蒙古的田园生活,就用这道菜给兄弟接风吧。山珍海味无味,原野野花,却散发着香气。简单而朴素,才是田园的要义,删繁入简,淡淡的红尘不失温暖,多么好!真正的田园生活,并非要弃绝红尘,能够将红尘煮淡,才是田园功夫。
  
   三
   夜晚,野外的旅店,格外清爽,时值七月底,暑气弥漫,而这里却是那么不一样。我本来自海边,温柔的海风,淡暑去热,没想到,草原的夜,是一道降温的颜色,周围满满的绿意,暗影婆娑,玉米并不摇风,却透着绿的凉,仿佛在太阳穴上滴了清凉油。不必关门,蚊虫并不光顾,主人告诉我,这里不是草原放牧处,没有牛羊,蚊虫极少来扰。
   想起网上有位在京城谋生的蒙人曾说的一段笑话。夜里在草原方便,最好采取屁股移动式,不然蚊虫会挂在臀尖。真的是别样风情啊!而在原野的客舍,蚊子却是稀罕物。
   女主叮嘱我入夜不要开窗。我觉是夏日,便将窗子开了一个一掌的缝隙,夜风习习,唤醒我关窗。房间门户大开,不必担心有窃贼,更不必担心蚊虫乘门而入。学习历史得知,自汉唐到明清,都有“夜禁制”,清代就有禁止“于门外坐卧乘凉”之说。炎炎盛夏,才限时准允居民“开门纳凉”。我在这里找到了远古的“夜不闭户”。这个时代的江山,何处无田园!
   再好的田园,没有良好的田园生态都是白搭,孟浩然所写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只能是白昼之事,不足为奇。
  
   四
   第二夜,我们真的进入了闲适的“田园时”。
   十几只马扎子,摆在屋舍的台阶上,台阶摆着几把象征性的蒲扇,谁也不伸手取来摇动,看着蒲扇,未忘盛夏而已。
   女主告诉我,前百亩,后百亩,西山脚,东头路,这是她家的地盘。要来度田园假日,地方足够大。记得鲁迅曾写过自家环境: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感觉不解,一直未解。套用鲁迅的句子,我给女主的草原之家这样写:我家屋舍有两片地,屋前一片有百亩,屋后一片亦百亩。葱郁的青玉米,把夜色也弄绿了,绿色的夜晚,守住的不是黑。这是一种满足,幸福来自拥有,也来自对风景的热爱,哪怕很单调,只有重复,才可表达那种繁复吧。
   我问收入,女主笑而不语,我伸出两个指头。她看看身后的旅舍说,加上去还多点。她突然想到了什么,说,来这过田园日子,没锅碗瓢盆?她遂自答道“一应俱全”。
   女主抱歉地说,可惜青玉米掰不了,当下正长着嫩芽呢。内蒙古的气候寒冷,我四月来时,微寒未尽,正在春耕。不能埋怨气候,最终总要给农人一个丰收的结局。
   不过,我早就知道,跑内蒙古找田园,有着一个小心思。科尔沁草原的巴仁哲里木地处北纬45度线,43-47度线上的玉米糖分多,煮的青玉米,那才叫一个“甜”。我惧糖,唯青玉米的糖喜欢,医生说,作物的糖分,不必顾及。陶公写田园诗,不提口舌之欲,我有小趣,以为也是田园生活的一部分。令我遥想,一个女主掰下的青玉米,一支内蒙正宗的羊肉串,就可以满足口舌,更可体会出别样的田园野趣吧。不必田园何事都有什么寓意,浅显但不乏生活的气息,我喜欢,喜欢简约清淡,专注每一顿粗饭。
  
   五
   其实,今年春天,朋友老胡早就捷足先登了。东院墙栅栏门左内侧,是一片空地,借了店主的农具,从胶东带去了菜种,垦地播种,此时正是旺季,老胡兴奋地领我欣赏他的田园之作。
   三个多月,疏于打理,但小菜园依然兀自绿着。红萝卜白萝卜的绿叶被虫子打上了眼儿,就像做了记号,要占据这片萝卜地。西红柿下的几根木桩已经擎不住琳琅飞红的柿子了。一溜靠墙的黄瓜架子,爬满了绿色的翡翠,花儿黏在黄瓜尖上,这么晚还有蜜蜂来给花儿问安。我多么想拿把椅子,就坐在小菜园的一头,晚风轻拂,绿植清香,落日沉醉,蜂儿振翅,菜花独香,园边的草也不拔了,拿出我心爱的梭罗散文集《瓦尔登湖》,将闲适的心沉在书中,沉在小菜园里,翻书的哗啦声,摇扇的捕风声,蔬菜在晚风里醉着的声音,都做我惬意的旋律,我坐在这些声音里,不动声色,就像田头的一株树,深陷在某一段文字了,沉浸在某一个故事里。如果房东来给我锄地拔草,我也把她放进我的意境里,真正的田园,不必刻意,只要撒播了种子,就可以期待绿色浸染,平时抓不住的风骨和气质,原来藏在一小块菜园里。和她说什么呢?想不出词,默默地看着吧,也许这样最好。
   多少人想把一颗疲倦了的灵魂放进孤独的山间小屋里,我觉得漂泊感并未离去,少了人间情调,总是不适。在这里,西装可以撂在床铺,忘记带在身边的香烟可以不再寻思,一股玉米的清香,各种菜蔬的菜香,完全可以取代之。染一身自然的纯净颜色,连皮肤的肌理都织满草原的气息,心底只剩下绿色的味道。
   老胡早就把一根长黄瓜擦了又擦,置于我的面前,他是在用他的田园收获犒劳我。太脆,脆得声音飘很远;太绿,绿得夜色也变了。不经意的事在这里都可以成为故事,朋友志骏早就摄下我贪吃的样子。每个人都有一颗田园心,不是回归,而是从未失去。
   我把马扎子挪到园边,女主说,园里有虫飞。还有寂寞吗?我回她一句,她懂得我。不远处的五智山,山上的“布和塔”,巧妙地变成一幅剪影,暮色里不安分的游云,赶着趟儿奔来,扑向玉米地,扑向小菜园,游云在空中变成了诗行,暮色在草原旷野氤氲着意境,很多平时捕捉不到的东西,都来为田园添趣。
   这里没有田园牧歌,有的是无边的静籁,时间也慢慢静下来,一切皆无秘密可言,自己也无秘密可说,多少心事涟漪般地在嘴角漾开,只剩下一种公开的秘密——喜欢田园。
   一无所有,随意撂在床上的行囊被冷落了。一张木板硬床,一把不知多少客摇过的蒲扇,一个塑料脸盆,一张轻薄的被子,还有一双木板拖鞋,我突然回到了原始,这是一个人的短暂史诗,永驻我的岁月。
  
   六
   我惊奇地发现,坐在院子里纳凉的人,没有谁在玩手机,把静静的自己都给了草原的夜色。有时候,劝说很无效,很无奈,而这里没有什么景区,没有多少可以入眼的景色,但谁都觉得玩起手机会破坏了这个沉静的意境。交给暮色的黑,让低垂的云包裹,任清香的雾气环绕,灵感随着田园收回的暮色而漾着,或许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就像摇曳在草原夜色里的罂粟,不必有什么情态动作,也是妖娆的。怎样表达我的心情呢?此时的心情轻盈得就像草原上一朵朵不载云雨的云,自由得无拘无束。
   我忘记带着我喜欢的古书了,应该有一些诗集,田园最适合古诗呆着,朴素的田园韵律,完全可以不顾平仄。李清照的《漱玉集》也适合,《陶渊明集》一定要带,《范成大集》也不能少。我要脱掉运动鞋,换上老布鞋,白日流连于草原,傍晚交给古诗和田园,“不问红尘破事,独自播种丘田”,如果感悟肤浅,捧出古诗,唤来易安,可不许“悲悲戚戚”;叫醒元亮,不允他只修篱种菊;携着石湖居士来,要重写老来趣,别只吟什么“小儿亡赖”。我相信,在这里,时空会折叠错乱,一定会听到他们的原声,红尘不退后?这里的田园无法装进他们的诗集,因为格局太大。不必担心日子长了,与亲人好友疏远了,不必写什么“与……书”,一个视频,距离不是距离,遥远不成问题。
   古人能将日常琐碎化繁为美,在诗意里活着,我想一定是用田园情调滋养了一颗心,无论是“梳洗打扮”,还是“更漏滴雨”,生活的细节皆成审美的对象。一片菜园,再怎么逼仄,所处不同,便有了悦人的情调。对于有情调的人而言,没有哪一种日常体验是低级无趣的,我偶得情调,很满足。
   我懂得陶渊明,可陶渊明不一定懂我。这有什么啊,我可以直言相告。他爱田园,但过得孤独;活得很清高,但也得山野的繁荣;他过得很艰难,但活成了一朵凌寒的秋菊,得了风骨晚年的称赞。我来科尔沁,完全偶然,人生感受里没有转折,只有递进,让情调攀比古人,换一个田园日子而已。这个时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不要说错过难再得,下次想重温田园生活,只是田园变个样儿迎接我,即使秋来田园凋敝,还有“幽草岁时新”。
   屋在,山在,草原在,玉米地在,大地蓝天在,一段属于我的田园时光在,我此时正在,我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要什么样的风景呢。
   “田园”两个字,在我的认知里好像只能给人以小情调,是避世的去处,格局不易大,在田园里的人也不会张扬,保持封闭的格局。但草原田园,却颠覆了这些认知,以一种苍茫的绿色涵养着身在其中的人,没有大情怀也不行。当下,内蒙人的田园更有格局,更有质量内涵,尤其是他们成为真正的草原田园的主人,田园的属性也随之改变。
   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太多的田园主角,都是靠着诗歌来涵养田园,过着清贫的日子;而今的草原田园,绿植葱茏,草木向荣。女主告诉我,政府还给田园补贴,几乎没有养什么田园的成本,静待收成。田园,再也不是出世和入世的中间地带,这才是真正的田园,是一种寄情怡情的方式,是生活的最美家园。
  
   七
   广袤的草原,蒙居就像稀疏的星星,看似很近,一个嘎查(村庄),一个小屯,布局疏阔。不要以为没有人烟,没有邻居,邻居在隔壁,隔壁四五十里,驱车可拜访。第二天傍晚,我和志骏就去吐列毛杜与蒙民兄弟谢银庄告别,“莫吹羌笛惊邻里”,停车便有兄弟迎。我笑道,我在哲里木草原的菜蔬拿不出手,路边购得一袋桃。
   我们常常觉得人生单调,没有故事。草原田园的故事很精彩,细节和排场,情节和高潮,用不着刻意编剧,什么也不少。我每天都是故事的主人公。
   志骏就启发我说,单单就这菜虫的故事就一大堆。叫什么名?喜欢什么时候吃萝卜叶?为何喜欢萝卜叶而近到唇边的西红柿叶黄瓜叶视而不见……是啊,悬念一大堆,颇费脑筋,但不白头。他抒情起来:虫子给菜叶做镂空,是艺术活动;每一片菜叶上都有虫子深深的吻……他来了诗意。我相信,田园是会培养出诗人的。生活静止的地方,文学就出现了。
   入夜很深,我们围坐在菜园一侧的台阶,闲谈无主题,个个成剪影。夜温15度上下,却无炎凉突变的感觉,一身的爽快,因为我在田园深处。
   第二日早晨,女主送我田园处,转身拖过自来水管,喷水浇菜园。哦,她在告诉我,田园不会荒疏,可待秋菜味更鲜。
   我无山中小木屋,但有草原一客舍,亦客亦主,不纠结什么身份了。田园在一角,虽小却在草原里。时不时去打理那片小田园,成为我说走就走的计划。
   草原有田园,蜂蝶寻香来。我就像翩翩一蝶,“片片蝶衣轻”。我又和那些田园诗人一样,什么也不带走,他们留下清新脱俗的诗歌,我留下一段念想,一次美妙的体验,一次净心清气的田园野趣。
  
   2023年8月1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6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怀才老师在此文中极尽诗意浪漫情怀,将草原田园生活的美妙迷离梦幻之感写得风生水起,令人心驰神往。作者认为田园诗人陶公的东篱梦,作家许冬林的蝴蝶梦,都把梦驻田园作为人生的最好归宿。而作者和朋友志骏有机会远足奔赴科尔沁草原,在草原下榻两晚,于是体验到了田园生活的曼妙和情趣。那户蒙民,慷慨出租“一亩三分地”的草原让作者使用,免费纵享蒙古田园生活之乐。“一间客舍,就是一间轻闲的卧室,一间走笔的书房,一间持笔弄田园的天下,田园的风格,有了这片土地的搭配,一下子就初具规模了。”蒙人用入骨的寂寞加工成滚烫的热情,这是千年草原的精神血脉。草原的旅社,七月底,无边的清凉,无蚊虫光顾,惬意满怀。女主细心关照不要开窗,草原夜凉。第二夜,作者和志骏进入了真正闲适的“田园时”,“葱郁的青玉米,把夜色也弄绿了,绿色的夜晚,守住的不是黑。”女主抱歉说玉米远远未到成熟时。作者遥想青玉米配上羊肉串,入了口腹该是何等的美味享受,同时弥漫田园野趣,岂不快哉?老胡从胶东带来的菜种,在这里生根发芽,现已长成滴翠的诱惑。作者的心情难以名状的开心,只觉得若在这里捧着喜欢的文集欣赏便是人间快事,夫复何求?此时此刻,每个沉浸在暮色中的人,都是妖娆的。作者想到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过得孤独、清高,如凌寒的菊,自有风骨。作者来科尔沁,两晚的田园生活在诗情的涟漪中荡漾、滑翔,活成了喜欢的样子:自由自在,与风对话,与浩瀚无垠的碧绿相看两不厌,采摘有机菜蔬果腹,任遐思如彩蝶翩跹,放飞情调与暮色共舞。作者和志骏驱车四五十里外与蒙古兄弟道别。入夜,那些剪影成了作者心中最美的画。作者无山中小木屋,但有草原一客舍,亦客亦主。真好!此文构思奇绝,如同一支柔情缱绻的小夜曲,在读者耳畔久久回荡,萦绕不绝,那份缠绵和温馨的氛围漫漶,醉人心扉。作者思绪如蝶翩然,快乐如泉迸溅,文字如碧草绿莹莹铺展,盈盈欲滴的是情韵,丝丝飞扬的是心绪,渗入心底的是田园诗的清新优雅唯美动人。作者不愧是写文的高手,妙笔轻落,便勾勒出草原的绝色,描摹出草原女主的温暖热情豪爽心细体贴的心性品质。草原两晚的田园生活让作者刻骨铭心,那样的美好,不必艳羡陶公,不必嫉妒许冬林,作者体验到的田园境界更加如诗如画,有接地气的温热,又有世外桃源的宁静悠远,辽阔柔美。大美之作,诗意丛生,韵味浓郁,浅吟低唱般的舒缓旋律,非常符合草原漫步的节奏,令人心动神摇,浮想联翩。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愉快,谨祝秋祺顺遂!【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81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8-12 13:08:15
  怀才老师笔下的草原田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那广袤的草原,无边的绿意,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葱茏的小菜园,静谧的夜色,热情好客的蒙族田园主……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草原田园,是放牧心灵最好的地方,也是怡情寄情的最佳场所,让人心驰神往。对于一个有情调懂审美怀着诗意情怀的人,总能在风景中发现不一样的美和诗意。文章语言唯美,联想丰富多彩,怀才老师以生花的妙笔,把人带入一幅幅幽美的意境中,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意趣。文章构思绝妙,通过古今对比,反衬出当今草原田园主人的幸福生活,歌颂了国家对草原牧民的优惠政策,同时,也赞美了蒙古人的热情与善良的优秀品质。文章内容厚重,值得细品,让人回味无穷,盛赞才情!拜读老师佳作,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一切安好!万事如意!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12 13:57:23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谢谢美好的解读。草原可以放飞心灵,我还是这一块田园呆上几个晚上,因为匆匆而过,那些故事就不属于我。即使我们在台阶闲聊,在柴扉一侧看小菜园,都是满满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情节,但绝对有美好的情绪。我希望去体验一切可以改变的生活方式,哪怕就是两个晚上,也来情绪。跟蒙民所谈,非把问题限制在一个范畴,而是自觉流露的。我在下一篇文章里,曾直接问他生活怎么样,对比之前好在哪里,我认识的这个朋友并不感突兀,笑笑说,不是一两个档次的好。我不是道听途的人,的确令我羡慕。他们过的是真正的大田园的生活。我是回去沾点光,找一下田园的感觉。遥握,其实谨祝,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1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3-08-12 14:31:57
  田园牧歌,放入宏大辽阔草原,阳光,蓝天。妖娆的个体,不载雨的云,轻盈而驰聘,织着美的画。虫子,萝卜菜,绿郁而甜的玉米,还有蝶舞蜂飞的夕阳下。木硬床,木拖鞋……最原始的美,没有红尘之碎,只有蝶衣轻。人生融入自然是修练、境界,大师之悟!!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12 14:39:51
  谢谢鸿雁老师的美评。老师捕捉的这些,也为我所喜欢。不必要什么奢华,所有的东西都以本色呈现,心宁静起来。我喜欢这种田园风味。缓一下住宿的地方,的确感觉不错。早年,怀才也经常出差,那时奔波起来,不知安顿,所以就没有田园归属的感觉,此次不一样,田园随我心。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快乐,期待佳作。
13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3-08-12 14:56:13
  语言大气磅礴,联想丰富,赞赏老师的生活态度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12 15:01:05
  谢谢一飞老师的美评鼓励。一段入驻田园的心情表达而已,哪怕只有两夜,也是值得记下。今天看了一飞的小说,太精彩,已经留言。期待一飞老师更多的佳作,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快乐!
1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8-12 15:25:54
  两晚的田园生活足够浪漫体验了一把,美了主人,醉了游人。草原的夜色更是另有一番风味。老师的视角独特,感悟与人就是不同,田园的乐趣尽在心境。又是美文佳作,拜读学习,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12 15:49:06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草原的田园,应该是“新田园”,格局大了,不必为一亩三分地而纠结,想种菜,从获得田园菜蔬,尽管弄,范成大喜欢观察,看着田园来诗意,陶渊明种菊锄豆,很单调,老了可外出选择几日田园生活,不错的。我是相信,时光总是赐予我们最好的。遥握,期待佳作,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15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8-12 19:56:59
  大草原的田园夜好美呀。关键还没有蚊虫,可以门户大开,睡在长满青草庄稼的旷野里,抬头是星星,低头是草香,眼里满是田园诗,心里是水一样的沉静安恬惬意,醉了。这是真正的诗和远方。拜读学习!祝福老师!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12 19:58:36
  谢谢月亮老师的美评。草原是神秘的,两个晚上自然不能全部了解,只是一点肤浅的感觉。但得了两晚的田园居,很满足。遥握,期待佳作问候秋祺,谨祝编创快乐!
1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8-13 06:01:50
  以前,我总梦想着居住西湖畔,黄海边。读罢怀才老师的《过两晚草原田园生活》,我改变主意了,哪里也不去,就住大草原,没有世俗的喧嚣与繁华,只有宁静与悠闲,没有蚊蝇干扰,只有花香、草香,蜂飞蝶舞。没有太多复杂的人情世故,只有一份来自自然的亲近与亲切……字里行间流淌着别样的人间烟火,流淌着一种亲切自然,流淌着一种唯美的意境,读罢,令人沉醉不已!好文,大赞!遥握问候怀才老师,谨祝一切都好!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13 06:37:12
  谢谢湘莉老师的留墨。也不要那样,各处住住,体验不一样的滋味才好。草原之夜,和黄海海滨之夜,是不一样的。关键是遇到的故事不一样,如果没有故事,没有夜里的想法,可能哪住都差不多了。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快乐。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