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红色(小说)
一
1935年6月下旬,一个穿着粗布长衫,右手提竹箱,左手拿着一把油纸伞,戴着黑色礼帽的青年人走在黄安县城破败的街道上,黑青色的城墙砖上爬满了绿色青苔,在青苔的下面依稀可见许多弹孔。这些弹孔来源于七里坪大山里的红军早期攻城留下的,当时红军在城外农民的帮助下攻占了黄安县城,后来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队伍主动让出黄安城,交由国民政府马县长管理。
护城河的水位已经下降见底,露出了金色沙滩。护城河两岸长满了毛草丛,黑色的泥巴发散出恶臭味道,城里的废水从这些泥巴里渗出来,所以常年看到黑色的废水不断流入护城河。两个穿着黑色制服的民国警察手里拿着警棍在街上溜达,对街上的行人视而不见,天气有点热,干脆就到旁边的茶楼喝茶。卖青菜萝卜豆腐的小商贩各自做着各自的营生,卖薄饼包子的偶尔使劲吆喝一声,两个警察也懒得去看一眼,靠在茶楼的窗户上眯着眼睛打瞌睡。
穿长衫的青年人拐进一条小巷子,巷子两边是黄土夯筑而成的楼房,长满了青苔的青石板残缺不齐地延伸而去,在青石板路面的下面是涓涓流淌的溪流,尽头处便是一处池塘,池塘边即是黄安中学(今红安县第一中学所在地)。隐隐约约有读书声传过来,青年男站住脚步向学校的方向看过去,之后深深呼吸一下抬起脚步快速走过去。
青年男名叫黄汉儒,国民政府黄冈地区行署处教员,奉命前往黄安中学担任校长。他个头中等,面目和善,国字型脸,整个人看上去英气勃发,像个读书人的样子。
黄汉儒并没有进入学校,而是在离学校门口大约二百米距离的一扇低矮的门前面停下,然后举起右手轻轻敲门。不一会,一颗脑袋伸出来,是个年轻人,他看着黄汉儒问道,你找哪个?年轻人用的是黄安本地土话。黄汉儒同样用黄安本土语言回答,铁匠李在不?我要打把锄头。年轻人伸出半个身子左右看看,随后打开门低声说道,李铁匠在等你哈。
黄汉儒跟在年轻人的身后走进去,居然是一个臭气熏天的猪圈,他没有任何不适的反应,直到走过猪圈之后看到一个楼梯,年轻人这才说道,上去哈,李铁匠等着你。说完,就退下去了,隐入了黑暗中。
黄汉儒噔噔上到二楼,一个穿着黑色短袖外衣的青年人站起身并疾步迎上来,黄汉儒同志,我奉组织之命在此等候多时,我是游击一支队队长李向阳。说着伸出手,黄汉儒和他使劲地握在一起同时说道,太好了,终于找到组织了。
李向阳给黄汉儒倒了一碗水,黄汉儒接过来后说声谢谢,仰头便喝下去,似乎不够便说道,再来一碗,一路上渴死了。李向阳微笑着给他续上一碗水,黄汉儒仍然仰头一饮而下,然后用衣袖擦擦嘴坐下来。李向阳同志,组织上任命我为你的政委,明面上我是黄安中学的校长,黄汉儒说着弯下腰去,打开竹箱从叠放整齐的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来,上面写着任命黄汉儒同志为七里坪敌后游击队一支队政委的内容,还盖着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的鲜红印章。
李向阳自然是认得这枚印章的,因为他的一支队队长的任命也盖有这枚印章。本月12日,我们的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成功在懋功会师,黄汉儒低声说道,我们两支红军主力部队的会师大大增强了革命的战斗力,党中央毛主席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演,我们的革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是要载入中国革命的历史史册的!
李向阳很激动,低声说道,我是奉命留在这里保卫苏区革命根据地建设成果的,政委啊,其实我很想到前线去,战斗在李委员的身边,保卫毛主席的安全。(李委员指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湖北黄安人,即今红安人,1934年1月,李先念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笔者注。)
黄汉儒摇着头说道,李队长,党决定让你留下来是经过综合考虑的,你三进山城的辉煌战果更不是一般人能拿得下的,保护好苏区革命根据地,为革命培养人才,为前线运送军费医疗物资和粮食弹药,我们在后方的价值更大!
李向阳点点头,低声说道,当时李委员让我留下来时也是这么对我说的,我严格遵守党的决定!
黄汉儒点点头,忽然神情非常严肃地说道,李向阳同志,还有一个万分悲痛的消息要在党小组会议上通报。我党主要领导人、无产革命家翟秋白同志在福建龙岩英勇就义,这是我党重大损失,更是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犯下的血泪罪行!
李向阳目中含泪,政委,“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对外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鬼子,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则血腥镇压我党同志,这笔血债迟早要蒋介石双手奉还!
黄汉儒点点头说道,李向阳同志,今晚上我们召开党小组会议,一是明确下一步行动方向,二是深切悼念翟秋白同志。你来安排吧,我现在去马县长处报到,晚上我再过来!
李向阳点点头,伸出手后,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黄汉儒来到黄安县国民政府办公大楼,门口站岗的是两名歪戴着帽子的警察,见黄汉儒来了伸手拦住要证件,黄汉儒从口袋里拿出盖着国民政府武汉行营大印的一纸文书递过去,两名警察顿时立正敬礼。黄汉儒摆摆手,问县长的办公室在哪,警察指了指靠近最左侧的一个窗口说道,那就是县长的办公室,您请您请!
黄汉儒拾级而上,刚到门口就遇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子扶着一名老者出来,他看到女生穿的是黄安中学的学生装,便停下问道,你是几年级的学生?到这里来干什么?
女学生十六七岁左右的年纪,长得水灵灵的模样,女孩子还没有见过黄汉儒,便问道,你是谁?黄汉儒回答,我是学校的校长黄老师,你不上课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女学生没见过黄汉儒,但是听他说自己是学校的校长顿时脸色发白,那老者对黄汉儒躬身作揖同时说道,惊闻黄校长在此,老朽董轩书携小女董玉碗拜见校长!
黄汉儒看老者的打扮就知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因此同样躬身作揖说道,董老这是?董轩书笑着说道,犬子董耀祖在此任职保安团长,今日家中有事却不见子归,故特来观之。小女未去学校也是因为如此,还请校长莫怪则可!
黄汉儒明白了,这是遇上黄安县最大的地主董轩书了,同时也是县里保安团团长董耀祖的父亲,于是笑着说道,董老乃德贤善主,您的名号传播四方,无人不赞无人不知,在下今日初次上任学校校长,也是为拜见县长而来,他日方登门拜谒!
董玉碗在旁边一个劲地偷看黄汉儒,董轩书颔首微笑道,校长乃尊贵之人,恐请之不得,求之不得,老朽自当在家恭候大驾光临!董玉碗忽然笑道,校长,我现在就跟您去学校,好不好?董轩书连忙摇头说道,非也非也,小女今日定亲,去不得、去不得!
黄汉儒心中一惊,看着董玉碗问道,是你定亲?你才多大?董玉碗一双妙目里泪水盈盈,委屈万分地说道,校长,不是我愿意的,是我爹非要给我定亲,怕我将来嫁不出去!
黄汉儒心里一声叹息,迎着董轩书的目光说道,董老,现在都民国了,哪还有父母包办婚姻的道理?再说,董玉碗同学高中还未毕业,后面有大好的人生等着她,你岂能、岂能让她这么早就嫁为人妇?不可,万万不可!
董轩书静静看着眼前这位偶遇的校长,嘴唇蠕动着却是说不出话来。他是清朝末年中举,分得万亩良田,清朝没落,民国建立,辫子虽然剪了,但是万亩良田还在,因此家庭富盈。明日是给董玉碗定亲的日子,因担心长子董耀祖不回家有失礼节,特让小女董玉碗扶着他来看看。董耀祖身为保安团团长,担负着黄安县的守土安民职责,还真如董轩书担心的那样,明天回不了家。
董耀祖接到武汉发来的秘密电令,要对盘踞在黄安县七里坪大山里的“红匪”展开围剿,因为共产党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主力部队已经撤离,留在七里坪大山的是红军游击队,总兵力加起来还没有他的保安团多。
方才董轩书和董玉碗来到董耀祖的团部,结果正碰到董耀祖在召开作战会议。门口站岗的士兵让他们离开,董耀祖的团副董军也出来告诉他们可在外面等,他开完会就出来见父亲。没想到,出门走到要下台阶的地方时遇到了赶来找马县长报到的黄汉儒校长。
黄汉儒本想打完招呼就进去,忽然想起什么来,问道,董老为何离开?董团长应该派车送您回去才对啊!董轩书笑道,犬子正在开作战会议,无暇顾及老朽,老朽自行离开便是。黄汉儒心里大惊!地方保安团的职责是守土安民,哪有上前线作战的道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清剿七里坪大山深处的红军游击队!
黄汉儒心里大惊之下脸上却是平静如常,依旧笑着说道,那马县长此时也在开会,算了,我还是回学校吧。董玉碗同学,请你即刻回校学习,定亲之事请董老废止!说完,转身即走,作为七里坪游击队一支队的政委,必须马上做出应对部署!
董玉碗见黄汉儒要走,就不想跟着她父亲了,要回学校去上课,董轩书本是读书人,对校长的话是很尊敬的,尊敬师长为其一生的信念,所以只能点头说道,既然校长下令,我等只有遵从。你去罢,家里的亲事暂且退了罢!
董玉碗松开董轩书的手臂快速走到黄汉儒的身边,低声说道,谢谢校长救我,我跟您回学校上课!黄汉儒点点头,微笑着说道,董老,您慢行!董轩书点点头,目送着黄汉儒带着女儿董玉碗去往中学的方向,然后招手,让马车夫送自己回董家大院。
董玉碗同学,你是新时代的女性,民国法律规定父母无权包办子女的婚姻,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发生在我的学生身上,黄汉儒边走边低声说道,你要学会抗争,要与一切不公平的压迫行为作斗争!
董玉碗红着脸,心里砰砰直跳,黄汉儒说的话她一字不漏地全记下了,听着校长对自己这么和善的语言,心里对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感。回头有空我送你一本书看看哈,黄汉儒说道,你看完后就会明白许多道理的哦。
二
黄汉儒让董玉碗自己去学校,他自己则是快步赶到和李向阳接头的地方。他敲开门,小伙子见是政委来了急忙让开。黄汉儒低声问道,李队长在不在?下伙子回答说队长上街了,等着你晚上开会呢。黄汉儒点点头,低声说道,你赶快去街上找到李队长,就说我在这等他有急事!小伙子见他说的如此严肃,顿时警觉起来,二话不说打开门往街上跑。
大约十分钟,李向阳和小伙子气喘呼呼地回来了。黄汉儒边将在县长办公大楼见到董轩书的事情复述了一遍,然后说道,由此可见,蒋介石忘我之心不死,趁我军主力部队不在向我苏区根据地发起清剿战斗,现在请示上级已经来不及了,我们的部队必须立即转移。
李向阳疑问道,董耀祖怎么知道我们游击队的确切地址呢?他们突然发起清剿行动,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黄汉儒看着李向阳问道,这个董耀祖是不是一直在和我们作对?李向阳摇着头说道,那倒不是,这是董耀祖上任保安团团长职位以来,第一次对我们发起进攻。之前即便是我们大明大白地走在黄安城里,也相安无事。
黄汉儒又问道,那你和这个董耀祖打过交道没有?
李向阳摇着头说道,直接面对面倒是没有,但是也没有打过仗。
黄汉儒鼻子里“嗯”了一声说道,通知所有在县城潜伏的同志转移,山上的队伍向天台山深处转移。目前保安团武器装备精良,我们游击队连挺像样的机关枪都没有,拿什么和他们打?
李向阳挥挥手,两名游击队员立即跑出去了,政委啊,几乎所有能战斗的武器弹药都让给了主力部队,我们手上的确连件像样的武器都没有。长久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得想法子弄点武器和弹药才行!
黄汉儒点点头,说道,行了,马上行动,武器和弹药我有办法。李向阳瞪大眼睛盯着他问道,政委有什么办法?黄汉儒笑了笑,说道,让董耀祖给我送!
李向阳惊讶地望着他,低声问道,政委有办法?
黄汉儒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山人自有妙计!
两人正对话,一会进来十几个人,黄汉儒觉得很眼熟,忽然记起来从街道上走过时那些小商小贩就是这些游击队员装扮的。队长,政委,不好了,封城了,保安团全副武装地守着城门楼,不准任何人出城。刚才跑出去通知的队员说道,这个董耀祖看来是要来真的哦!
黄汉儒和李向阳对视一眼,李向阳说道,今天政委刚到,目前还不是国民党怀疑的对象,我们不能让政委暴露了。这个董耀祖和我一直对着干了许多年,一直是我手下败将,所以这次也不会例外。现在,政委可以大摇大摆地回学校上课,我们分开躲藏起来,天黑之后回山上转移部队。
黄汉儒看着李向阳临危不乱地布置着,心生佩服。作为潜伏人员,隐藏在敌人的内部进行斗争往往比直接拿起枪杆子斗争更有价值,这是他的上级领导在他临行之前说的,所以,他同意李向阳的决定。
黄汉儒走出房间,来到大街上,当他走到中学门口的时候,看到六个保安团队员组成的小分队迎面而来。擦肩而过时,小分队的一个小头目让他站住,问他干什么的,黄汉儒从口袋里拿出任命文书说道,老子是黄冈市行署教员,黄安中学校长黄汉儒,怎么的,想抓我?
湖北黄安县为今红安县,大革命时期每三名红军战士中就有一名是红安籍,新中国建立后,据统计,小小黄安县为中国革命牺牲了14万英雄女儿,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是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七里坪镇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诞生地。
作者介绍:
曾经任职中国新闻社深圳支社编辑记者,上市集团企业高管,企业内刊总编,湖北省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获批准,作家证件还未下来),专职作家,已在纸媒、网络正规文学发表文字500余万字。
屏传丁香颂英烈,独立东方是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