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长孙女诞生记(散文.外一篇)
《长孙女诞生记》
丁酉岁闰六月丙子日午夜子时,是谓公元两千零壹拾柒年捌月拾柒日午夜。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繁星满天。陋室降芝兰瑞祥,长孙女呱呱坠地。
长子去岁迎娶太史公之嫡裔,今秋即得千金,可谓小家之大喜也。血脉传承,乃我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而繁荣昌盛之根本,亦是家族大树新添之蓓蕾。我已入不惑之秋,又见一代新人,激动之情,可谓颠狂。我辈中姐妹兄弟四人,唯妹妹有一女,余皆男孩。大家皆盼女儿。长孙女坠地,满足了兄弟姐妹们的心愿。生命之轮回,以后嗣为延续。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亦是为父母者之希望所在。中华民族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抛却一切唯心论的生命轮回说,唯有血脉传承才是生生不息。虚无的唯心论迷信说只是人类自我安慰而编造的谎言。我乃唯物主义者,不信迷信那一套。
是夜,我孤身一人尚在故乡的太平山庄,接到妻午夜报喜的电话,睡意全无。着衣而起,漫步室外。织娘的交响乐于寂静的午夜和奏天籁,大山巍峨,环卫山庄,天似穹庐,星汉灿烂。以茶代酒,举杯向天,感谢上苍的厚爱与恩赐。
吾辈老矣,然生命的长河滔滔不绝,永远年轻。选嘉卉、静嘉为长孙女芳名,报其父母裁定。“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其告维何?笾豆静嘉。” 我祖祖辈辈生活在秦岭南麓的千里大山里,稼穑而生,荷锄月归。至我辈,才走出大山,寄身都市。因此,每个人,都是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花。不忘根本,不忘出处,不忘历史,才能矢志向上,成为生命的強者也。
江河日下,前浪后推,人才辈出,各领风骚。走出大山,逃离稼穑,乃吾辈之夙愿。然生命之蓬勃,需一代代人的顽強努力,唯向上者,方可为之。家以文化而兴,国以文化而昌。愿我之后辈,皆成长为民族复兴大厦之砖石。
《狗》
山庄养一狗,至今半岁。头和屁股赭黄色,尾根黑而尾梢白,身白色,口唇乌黑。身子苗条而四肢强健,善奔。
此狗有两大特点。其一,嗜食昆虫。小至蚂蚁,大至天牛成虫、知了、屎壳螂,凡入狗眼者,先戏而后食。爪拍、口咬、放开,再拍再咬,唔唔轻叫,兴奋至致。直到折磨至猎物无力反抗或逃跑,濒临死亡,才分而食之。一只天牛,它可以玩半小时,食身而弃首。山庄屋角有只没罩灯笼的灯泡,每晚,昆虫趋之。狗卧其下,等候天上掉馅饼。天上的确不时掉下被灯泡烙得半死的美味馅饼。由此,我确认,这是条机会主义的狗。其二,衣着朴素的农民路过山庄,它作凶恶状,呲牙咧嘴,弓身扑咬,三呼而不畏。西装革履、衣冠楚楚者临,必揺头晃脑,左蹦右跳、极尽媚态。甚而双瓜抱来客之脚,过分亲热。叱之,仍不甘,舞之蹈之,环跳左右。犹如喝了兴奋剂。驾车之客光临,其必夹起尾,藏至茂密的菜园里,透过菜叶的缝隙,远窥,屁也不放一个。民间有俗语:狗咬丑的,人捧有的。狗眼看人低。一只才半岁的狗,没经历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于饱食终日中长大,如何学得如此势利?在狗眼里,竟能够把人分出三六九等?此畜牲的这付嘴脸,神似世间善投机钻营、阿谀者流。狗之人性与人之狗性,原来皆出天性,高度吻合且相通耳。由此,我大胆认定,此狗戴黄冠、描乌唇、摇黑白不分之尾,识人精准,前世必屈死一小吏是也。一生摇尾乞怜、投机钻营,因黑白不分,未得升迁。一缕冤魂,感天动地。故而转世为畜,保留其前世一身之优点。
有朋友让我为小狗取名,因了其上之种种,搜肠刮肚,思虑再三,无法找出合适之名。狗就是狗,直呼为狗,不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