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中考女孩小文(散文)
小文是个挺文静的小姑娘,今年中考成绩552分。
小文是她的母亲通过朋友介绍来找我说功课的。那时她刚刚从安丰中学转回来,去三中就读。
“成绩忒差,可咋整?”刚来时,小文的母亲一脸的焦虑。
从小文母亲的介绍中,我知道小文原是三小的学生,当年是以优等生的身份去的安丰。去了之后,渐渐地,小文有点跟不上了,所以初一结束就转了回来。
“不会差的,放心!”送走了小文母亲的时候,我这样安慰着。当时我就想:既然是三小的优等生,会差到哪里去呢?
之前我曾见过许多从安丰中学转回来的孩子,有部分孩子转回来后状态很不好,个别孩子听不进课,傻傻地趴在桌子上,孩子的母亲则在教室外的楼道里焦急地手足无措。抱着希望,怀着美好而去,带着不甘,满是无奈而归。为什么呢?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衡中模式,却没能让这些孩子留在安丰。就这个问题,我曾在电话中与昌黎一中的一位教心理的老师讨论过,最后我问他为什么没有把刚刚六年级毕业的儿子送去安丰读书,这位小哥没有做答,电话那头只是传来几声呵呵。
其实,小文大可不必来找我说功课的。因为小文的母亲上初中时文化课很好,当年以优异的成绩上的中专。之所以来我这里,用小文母亲的话说是因为她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小文的母亲在文化知识上虽然能够胜任辅导,但是娘俩在功课上却没有太多的交流,我感觉小文对于她的母亲有一点点拒绝感。刚来我这时,她母亲在她的课桌边多站上那么一分钟,小文都会催促她的母亲快点回家。
但是,小文与我却是无障碍交流,虽然我是一个老头。她有着特点的鼻子提示我,这孩子有性格:争强,好胜。对于正在求学阶段的孩子,具有这种性格无疑是件好事。我喜欢这种不服输的性格。于是在起初的辅导中,我讲的少,她说得多。我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一道题一道题地,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攻破。每一道题,如果她有了解题的思路,我便让她讲解。对于她的正确解答,我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她的错误解答,耐心帮她找出节症所在。一段时间过后,这个小女孩的分析能力大有提高,而且自信心也渐渐地足了。
但是,小文这孩子也有着许多学生所有的通病:画图不认真,尺规都不爱用,只是随意地用笔在纸上一划;做题磨蹭,拖沓,没有速度感;以为会了的,就懒得去写过程。恰恰这些,是我绝对不能容忍的行为。不用尺规,做的图都不准,还谈什么如何分析?图做的标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还可增加想象的空间;完整的解题过程,可以培养我们严密的逻辑思维;做题有速度感,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加大我们的练习量,更培养我们干练利索的办事作风和能力。当然,速度感是建立在正确解题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接下来的补习过程中,小文没少被我批评。好在这孩子明白事理,我咋批评,她也不生我的气,而是尽力服从我这老头子的辅导指令。所以那段时间里,小文的学业进步得很快。
去年暑假中的小文,还是满努力的,来我这学习数学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效率还是也比较高的。虽然回到家有时会象她母亲说的那样,节奏反弹,会拖拉些。但她的母亲对小文那段时间的学习还是很认可的。因为时间短,所以小文的二次函数部分还没来得及开展她也就开学了。
网课开始之后,我就不知道她的学习情况了。大家都忙着防疫,我也因封闭式管制脱不开身。等到了寒假时,她又奔波于各科目的补习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只是让我重点补习了下物理。我为她按照中考思路细致梳理了一下考点,针对考点重点指导下解题技巧。按照我的计划还想让她在欧姆定律极值和安全电路这两处多见识些经典例题,可是时间已迫近开学,只好提示她以后多注意一下这两处。
综理中考分数104,如果这孩子当时能够在重点题型上多下点功夫,相信综理还可以多得些分。
拖累小文总分的是她的数学,数学仅仅得了87分。其实她的数学在上初三前,数学就已经补习了大半,按理说应该比一般的学生强许多。之所以才考了八十多分,我觉得可能是她在之后的时间里课本之外的习题做的很少,缺少扎实和巩固,尤其是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这两个知识点。微信中,她母亲说在小文考完了为小文收拾书的时候才知道这孩子网课期间留的作业练习册一个字也没写。我说呢!网课真的是害死了很多的人啊!
现在中考已经结束,552分,小文铁定能够被一中录取。希望这个女孩子去一中报到之前,在这个炎热的暑假里,能够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将没有被当做破烂卖掉的数学课本好好地研习一下。“亡羊补牢,未为晚矣”。近两个月的时间,拼一下,总是可以的。为了到高一年级学习不费力,为什么不呢?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的东西,一定要打牢才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愿这个女孩把这句话不仅仅当做口号,还要付诸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去,苦战流火的七月,炎热的八月,屏蔽外部世界的蝉躁,不负韶华,用真实的行动,致自己美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