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放学路上(散文)

精品 【东篱】放学路上(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200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05发表时间:2023-09-17 05:08:46


   一
   “小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哟,没有学问喽无脸见爹娘”。
   每当听到这首儿歌,不由得想起儿时上学的情景。九岁那年,我背起书包,跟在父亲后面,到学校报名。学校在离家不远的村子里,一个学校,一个教师,一个教室,复式班,一到五年级排队报名。老师是青阳人。好不容易轮到我,老师甩出青阳腔,对着父亲说:“孩子小,明年再来吧。”然后右手示意下一位报名,父亲一言未发,转过头对我说:“回去吧,明年再来吧。”我怔住了,懵在那儿,然后很不情愿地离开。父亲头也不回地往回走,我无奈远远地跟在后面。
   春去冬来春又来,一晃又一年。十岁,过了正月十五,背着母亲缝制的新书包,跟在父亲后面,再次来到村办小学报名,谢天谢地,这次没白来,名字写在老师的笔记本上,“吴孟友”三个字,看得真真切切。父亲与我招呼一声,自个儿走了。望着父亲的背影,父亲迈着铿锵的步子,越走越远。
   教室里,五排座位,一年级人数最多,占两排,四五并在一排,二三年级各一排。后来发现,十几个一年级当中,也有比我小一岁的,也有比我大一岁的。我不明白比我小的为何也能报上名呢?回来问母亲,母亲说:“都去教室装不下,有多少张桌子就收几个人呗。”
   村子孔姓居多,明朝宰相,孔子63代孙孔贞运(孔阁老)生于斯,村曰“孔村”。学校名为“孔村小学”,离家不足四百米远。听到铃声,背起书包一口气就能跑到学校。但基本上不等铃响,早早出门,结伴同行多有意思。蓝蓝的天空太阳照,路边野花欢快地笑,小鸟头上啾啾叫,蜻蜓身边绕,草丛蚂蚱蹦老高,同学追着跑,一路天真、一路快活、一路高歌到学校,只可惜路途太短。
  
   二
   五年级,小学最后一站,不知道为何?我们被转到四里开外的“韩田小学”就读。路远,步行。我们不怕远,路远多有意思呀,心里偷着乐。
   我家住在小河沿,趟过一条河,经过一座村庄,便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埂为路,阡陌纵横。田畈的尽头横亘一座小山,山脚下便是韩田小学。学校平房,一个年级一个教室,连同老师的住房,一共七八间,坐西朝东一字排开。教室前面是篮球场,东边是老师的菜园地,地边有一排男女厕所,这是村里最高学府,来到这里,我们心花怒放。
   阳春三月,花草儿厚厚地铺满田间,墨绿点缀着红花,像天上的繁星。这时候,我们不用沿田埂绕着走,直接走在田间,踩着软绵绵的花草,就像踩着云朵一般。我们在花草上翻筋斗,拽起花草扎起草把打起草仗,一时间,花草田里狼烟四起,花草纷飞,踩倒花草一大片、一大片。直到铃声响,才匆匆赶往学校,鱼贯地走进教室,这时,身上沾满草茎,发梢间藏着小红花,总要挨老师一顿批。
   惊蛰一到,“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耕牛田间走,农夫举鞭吆喝,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春耕拉开了帷幕,犁田、耙田、耖田,处处闻到新翻泥土的清香。放学路上,新搭的田埂,像抹了香油一般,一脚踩滑便一跤摔在水田里,新做的水田,泥土松软,摔不痛,跌不伤。爬起来,抓起泥巴砸向同学,打起泥仗,不一会儿,人人像个泥猴子,衣服见不到本色,还有的抱成一团泥里打滚。不怕,走到途中小河沿,洗过澡,搓下衣,不到个把钟头,衣服晾成半干,穿上衣服,一切如初,高高兴兴回家去。
   水田做平,满眼银灰色,等待插秧苗。“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不到一周时间灰田染绿色。周末放学遇上插秧,总喜欢站在田埂欣赏你追我赶插秧的人们。“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背诵的古诗在这里得到最好的理解。一棵棵绿色的秧苗点缀田间,像是艺术家的创作,展现出独特的美感。我们不光当看客,还是参与者,田间没了秧,叔叔阿姨叫我们把埂上的秧抛给他们,我们使劲地抛,不怕脏,那时时兴学工学农呢。一时间,田埂上处处有学生的身影。我们忍不住了,就想着下田试试,班长说:“到前边川叔家插,他家人少。”川叔很高兴,教我们如何蹲桩,如何分秧、如何对齐。食指、拇指、中子,三指配合,轻捻细推,就像弹钢琴,推出一撮,如同握在手中的笔,将每一个字写在方格内,横间均,竖成线,彩笔描绘田。插秧时,手指轻轻捏着秧苗,感受着它们的轻软和生命力,心中涌动着满满的爱和希望。这时候,我们体验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无穷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劳动。
   夏天,一望无际的青稞,宛如绿色的海洋,青翠欲滴的稻田,映衬着天空的蔚蓝,走在田埂上,似在画行,令人陶醉。一次夜间和几个同学从学校回来,明月春风,花香阵阵,千顷田亩蛙声起,那磅礴的蛙声,弥漫在和风里,氤氲在月色中,令人震撼,像是自然界举行一场大型音乐会,这种高亢美妙的声音定能获得吉尼斯金奖。忽然想起辛弃疾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个美丽动人夜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世间的美,莫如此。
   夏天里,放学路上最有趣的是捉黄鳝,黄鳝守在稻棵脑下,注视着飞虫,或许是神情太专注,手近身边,竟然不知晓,手指一夹,黄鳝头尾一拧,身子太滑,溜了。后来带上铁夹子,黄鳝再也逃不脱。再后来,我们识得黄鳝洞,用铁钩子穿上蚯蚓或蚂蚱,伸到洞口,耐心地等,黄鳝头终于出来了,一咬钩,猛提,便拖出一条大黄鳝来。同学们围过来,啧啧叫好,鼓掌,好开心啊!
   夏天最爽的是游泳,我家门前的那条河,是孔村、横山、连州、杨鹏、株脑几个村的同学放学必经之地。夏日炎炎,走过几里路已经汗流浃背,看到清澈的河水,不用商量,放下书包,脱下衣服,一个个像鸭子一般“扑通、扑通”跳到水里。河水凉丝丝、甜润润的。跳入水中,暑气全无。河边长大的孩子个个都是水葫芦,凫水、踩水、潜水都是顶尖高手,潜入水底能够从石缝抓到螃蟹,能够青苔里捉住鲫鱼。划水比赛是常项,比不出本事,双手举着衣服,一人多深的水里,踩着水走到对岸,衣服不沾丁点水,那才叫本事。玩累了,凉透了,走到河岸沙边躺下来,用湿坨坨的沙将自己埋起来,只留两只眼睛,进行日光浴。沙子渐渐升温,像冬日里到汗蒸室里蒸腾,似乎在拔出体内的湿气,那种舒服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直到夕阳落入山口,同学们才三三两两穿衣服回家。
   一阵秋风一阵凉,风吹满畈稻谷黄。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波光粼粼,美不胜收。稻谷的香气,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飘荡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走在路上,看到稻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充满着成熟的喜悦,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它好像是成功者谦虚的楷模。我们从不敢侵扰它,不敢到田间追麻雀,捉野鹌鹑。从牙牙学语时背诵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像个魔咒,还真能约束自己。
  
   三
   到了冬天,放学路上,有忧有喜。空旷的田野,裸露着乌黑的泥土,风特别大,寒风呼啸,吹得人摇摇晃晃,冷得人直哆嗦。下了雪,满眼银白色,田间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一个冬季,就是到了下雪的时候才有了生机,沿途田间,按着个人的创意,堆起各种各样的雪人,有举着酒瓶仰天饮酒的,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有高大威猛的钟馗。还有从家里带来墨镜的、帽子的、围巾的,装饰起来,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下雪最好玩的是打雪仗和围着女同学唱歌。满畈漫野追着跑,雪球追着砸,砸到了,倒在雪地上打过滚,爬起来,双手举起,算是投降。引来的笑声荡漾在田野上空。寒意全消,背心渗出汗来。白雪皑皑的田间,男同学像狩猎一般圈住几个女同学。男同学个个手里攥着雪球,围成一个大圆圈,威胁说:“每人唱一首歌就放了你们。”女同学像受困的小鹿,抱着头儿不敢吱声。“唱一个,唱一个,唱一个”,男同学一遍一遍地起哄。僵持了很长时间。“唱什么?”忽然,一个胆大女同学问。“唱什么都行,唱《映山红》”,“唱北风那个吹”,“唱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唱洪湖水浪打浪”,“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男同学七嘴八舌嚷嚷道。“夜半三更约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突然,一个美妙的声音响起,仿佛从辽远的天际而来,顿时全场安静下来,她的歌声就像是那传说中的天籁,如翠鸟弹水,如黄莺吟鸣,如高山流水,她的声音已经把我们都给感染了!暖暖的,流进心田。她是四年级的文娱委员叫雪梅,这美妙绝伦的歌声发自于她的心里,传到冰冷的空气里,就像冬天里一把火,似乎要将这皑皑的白雪融化。老师知道了,第二天早上上学,我们在走廊里站成一排,接受惩罚。多么希望惩罚雪梅,惩罚她再唱一个。
   韩田小学一年,小学就毕业了。走过春夏秋冬,最开心、最有意义、最能留住记忆的就是放学路上的那些事儿,只要放学铃一响,踏上回家的路,只要走到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只要走到小河沿,所有的烦恼烟消云散,所有的压力放松下来。四里多路,一路走来,洒下一路欢笑,但那就是是我们童年应有的样子。
   房屋是我们的文化课堂,放学路是我们的快乐课堂。如今年老了,想想那时我们的学校生活,常常自己就笑了。一生总保持着快乐的性格,可能与放学路上有关。还想着重走那段路,蹦蹦跳跳。
  

共 36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当唱起《读书郎》这首歌,作者就想起儿时上学的情景。九岁的时候,跟父亲去离村不远的学校报名上学,竟被以年龄小为由拒绝。十岁时,终于如愿。比自己大一岁的小一岁的都有,因此,作者为当初没报上名感到困惑。村子叫孔村,孔村小学离家只有四百米,每天上学放学,一路欢歌一路笑,可惜,路途太短。五年级,作者转到山脚下的韩田小学,路远,步行,大家不但不怕,反倒喜欢。三月,田埂上长满花草,同学们踩着绵软的花草赶往学校。惊蛰一到,大家边走边打闹,有时掉进水田,变成泥猴,到河边,洗好澡,待衣物晾干才高高兴兴回家。周末放学,遇上插秧,就跟大人学习插秧,手指轻轻捏着秧苗,体验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无穷魅力,让大家更加热爱生活和劳动。夏季,一望无际的稻田,蛙声一片,放学后,大家最开心的是抓黄鳝,最爽的是到门前河里游泳,抓蟹捉鱼,埋沙日光浴,直至夕阳下山。秋风吹来,稻谷金黄,走在放学路上,看着饱满的稻穗,同学们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的意味。到了冬天,放学路上,有忧有喜。寒风刺骨,田野萧索。但下雪之后,乐趣多多。堆雪人,打雪仗。当然也有糗事,手持雪球逼着女生唱歌,结果当然是第二天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处罚。走过春夏秋冬,放学路上,留下作者们的欢笑和童年的足迹,令人怀念。作者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回忆了儿时放学路上的各种趣事,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文章层次清晰,画面感强,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感人至深。力荐阅读,回味童年。【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922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9-17 16:49:53
  放学路上,一年四季有风景有故事啊!吴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令人羡慕啊!同时也勾起了湘莉浓浓的回忆。真好!我读书时开窍晚,报名那两天积极,过后要坐在教室里就不乐意,我又哭又闹,捱到放了学还是班主任老师把我背回家。现在回想真好笑。遥握问候吴老师,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1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9-17 20:07:59
  李老师,网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童年时代,最快乐,最有趣、最放松的时刻就是在放学路上。小学毕业后,初一初二在韩田初中班就读,初三有转到镇上去读,路更远了,来去的路上故事就更多了。哈哈。问好李老师,敬茶!
1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9-17 17:00:04
  放学路上,一年四季有风景有故事啊!吴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令人羡慕啊!同时也勾起了湘莉浓浓的回忆。真好!我读书时开窍晚,报名那两天积极,过后要坐在教室里就不乐意,我又哭又闹,捱到放了学还是班主任老师把我背回家。现在回想真好笑。遥握问候吴老师,期待更多佳作!
13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9-17 17:45:29
  放学路上发生了那么多趣事,吴老师都一一捡拾起来,装在记忆里,嵌入美文里。那欢乐的放学路上,那欢乐的童年,乐趣多多,至今回忆起来亻依然幸福满满,快乐涌动。祝秋安笔丰。
回复1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9-17 20:11:36
  花开老师,晚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童年,回忆出来,写成文字,是见开心的事情。问好老师,祝秋祺、笔丰!
1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3-09-17 18:56:16
  一早拜读老师大作,小时候的放学之路原来如此精彩,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各有特色,上学、放学的路上有趣有味,故印在心里,难以忘怀,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背着书包的少年郎,聪敏而灵动,好不自在。而今回想,我的小时候不也如此,虽物质溃泛,精神却富足,无拘无束的少年时代,怎么不让人回味。再次拜读,祝老师岁月静好,安暖常伴!
随心而有趣的人
15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9-17 20:11:40
  吴老师的这篇文章充满了童趣,天真单纯的快乐,与大自然亲密无间才能体会的美妙,一次沉浸式的体验,仿佛跟着吴老师的步伐走过了春夏秋冬,得到无比的欢乐。拜读学习!问候秋安!
回复1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9-17 20:15:05
  月亮老师,晚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把童年快乐幸福的生活写成文字,是最开心的事。问好老师,辛苦了,敬茶!祝秋祺笔丰!
16 楼        文友:夕泠        2023-09-17 20:37:02
  难忘的童年,总是回味无穷。放学路上的快乐,如那清脆的歌声,久久盘旋在岁月里。欣赏问好吴老师,祝老师秋安!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