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一碗稀粥【微型小说】
柳合林从小爱好书法,打从七八岁起一边放牛就一边在地上用树枝写字,但是家里贫寒,柳合林没有读上高中,18岁就开始务农,为了谋取衣食,柳合林还学会了石匠手艺,20岁就与父亲分开独立生活。柳合林不管多么劳累,每天都要坚持练习书法2小时,还坚持临摹柳楷行书字帖,一手柳体字写得很是流畅。书法虽好,可就是排不上用场,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都不请他去写字。好在柳合林没有在乎这些,自己还是坚持练习书法,他以练习书法为乐趣,一手柳体行书字写得沉重工稳。
柳合林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两个孩子都上了高中,每月的开销极大,单靠种地是难以负担了。柳合林就到外地打工,肩挑背磨的吃苦,没有可以挣得五六千元工钱,勉强可以应付家里的开销。
柳合林四十四岁了,可他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自己还得去打工,这年正是2021年,新冠病毒流行厉害,许多工地停工,找活艰难。正月十五这天,天下着大雨,柳合林在福建的一个城市大街上游走着,他肚里饿了,可他不敢动用荷包里仅有的十元钱。柳合林忍着饥饿,打听哪里有需要招工的。
天下着大雨,饿着肚子的柳合林终于晕倒在一家卖稀粥的小店前。店主是个60来岁的老人,一脸慈祥,见有人晕倒,就好心的将柳合林扶起进店。老人一摸柳合林的手腕,就知道是饿的。
老人吩咐家人给柳合林倒来开水,又给他盛上一碗粥,让柳合林喝下。
柳合林感激老人,但是无论如何不敢喝下这碗稀粥,因为他没有钱,无法回报老人。“谢谢老人家救我,但是粥我不能喝,因为我没有找到工作,没有钱给您!”
“你喝吧,我不收你的钱。”老人慈祥的说“人谁都会遇到危难的。”
肚子实在是饥饿了。望着清香的粥,柳合林实在是经不住诱惑,就连声说了几个感激,“老人家,我记着您的恩德,一定会报答您的。”
柳合林喝下老人的稀粥,感觉到精神立即好转,他一看老人的粥店装饰很简陋,一点文化氛围都没有。于是就说:“老人家,我无法回报您的恩德,我会写毛笔字,给您写一幅书法作品,贴在店里吧!”
老人微笑着答应了。拉开一张八仙桌,让柳合林写字。柳合林从包裹里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墨宣纸,铺在八仙桌上写起来。
一阵笔走龙蛇,也就像龙飞凤舞,一幅曹操的《龟虽寿》诗就完成了。四周围观的人拍手叫好:“想不到一个打工子还有这么一手好字……”
老人看了书法,很是满意,答应装裱起来挂在店里,吸引顾客。于是老人再次请柳合林喝粥,还给他加上两个烙饼。
柳合林吃饱了,收拾起行装,他要去寻找到工作,于是就告别老人,说:“自己一旦找到工作,还回来这里回报老人家的。”临别,柳合林牢牢记住老人粥店的位置。
一个月后,柳合林再次来到老人的粥店。可是他一下迷茫起来,这里哪里还有粥店呢?哪里还有老人的身影呢?
有邻居告诉他说:“老人发大财了,一个打工子给他写的一幅书法字竟然卖了八百万元,到上海开大店铺去了。”
柳合林一听很是吃惊,自己的一幅字可以值得起八百万,难道是真的……他不大相信自己竟然有这等本事!
几年后。一个70多岁的老人带着孙子,多方打听寻找到了柳合林的家里。老人兴奋地说:想不到一碗稀粥救了一个才子,感激柳合林为他写了一幅好字,让他发了大财,这回是专门带着孙子来拜柳合林学习书法的,老人拿出一笔厚重的资金,请他到上海为孙子授课……
柳合林来到上海,心里总是觉得自己的书法再好,也价值不起八百万元。他再次询问老人,说他不相信自己的书法价值八百万元。老人见他如此,就拿出那张书法的摄影照给他看。柳合林再次斟酌,突然哈哈哈大笑,“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明白了价值八百万元的秘密!”
原来,柳合林在书法的落款处,用的行书字签名柳合林,竟然被人将“柳合林”认成“柳公权”。买主认为那幅字是唐代“柳公权”的真迹。所以愿意出八百万元的高价!
想到这里,柳合林心里很是好笑:“什么价值八百万元,就是一碗稀粥的回报!”
2023年10月7日静心草堂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