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村长“断句”(微小说)
“开会啦,开会啦!”村文书王武扯起嗓子喊。
村民们好些都早早来到了村委会,三五一群地围在一堆儿,烧着旱烟,说着笑话,拉着家常。听到文书的招呼声,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向院坝中央的会场,找个位置坐下。
“又是召开计划生育专题会,唉……”村民们脑壳都大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生育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是天天讲、时时讲,出现超生,村上的工作就会一票否决。
村长张二驹早已坐在台子上,拿着一叠“红头”文件,把话筒拍得“啪啪”响:安静、安静!然后用他那结结巴巴的语言读着文件,有时不认识的字还问旁边的王武:这是个啥求字?认求不得。王武于是定睛一看,然后把嘴伸到张二驹耳旁悄声告诉他。
这也不怪张二驹,过去家里穷,读了个小学一年级就回家放牛放羊了,大字都认识不了几个,全靠苦干实干精神当选了村长。平时讲几句话,虽然有些土里土气,但还是中听,老百姓容易接受。如果一遇到拿讲稿照本宣科,头脑就大了,结结巴巴,不是断句不对,就是不认识字,凭嘴上敷衍,牛头不对马嘴,闹出不少笑话。
话说这天的会开得很严肃,因为村里计划生育形势很严峻,“一安二扎”落实不到位,村里已经被乡上点名批评。张二驹板着脸,讲得口沫子乱飞,突然一阵笑声打断了他的讲话。原来村长又读错了文件,把“已经采取结扎的和尚未采取结扎的村民,都要好好学习计划生育政策……”结巴着断句不当读成了“已经采取结扎的和尚……未采取结扎的村民,都要好好学习计划生育政策……”
张二驹红着脸,把桌子拍得震天响:笑什么笑!现在和尚都知道结扎,而我们有些村民还不自觉,不好好学习政策。一顿训斥,大家捂着嘴,憋红着脸,再也不敢笑出声来。
“和尚结扎”仅仅是张二驹讲话闹出笑话中的一出。可遇到的另外一件事儿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给他惹出了麻烦事。
我们这个山村坐落在秦巴山区腹地,很偏远。村里道路不通,水电不通,唯一比较现代一点的就是家家安装了小广播。村长讲个什么事情,哪家猪牛生病找个兽医,喇叭上一吼,那比人跑起快多了。
那是深秋九月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村民们收工回家刚吃过晚饭,村长又在广播里叽哩哇拉讲计划生育的事情,什么“一安二扎”“刮宫引产”,村长在广播里讲得非常带劲:“近段时间农忙过了,村里的育龄女同志要立即行动起来,村统一安排,凡来村采取措施的,解决一次性生活……费用一百元……”
那个时代,一个劳动日工资才五毛钱,一百元是个不小的数字。
这晚的广播动员讲话后,第二天太阳刚露出笑脸,村里几个好事的娘们儿凑到一块儿。嘻嘻!有这等事,我们去找村长问个究竟。她们嘻哈着来到村长简陋的办公室,望着村长几次想开口,但又欲言又止。村长急了:你们有啥事就直说!
“村长,你昨晚在广播上讲话说的,解决一次……真有费用一百元吗?”几个妇女捂着嘴,笑得脸红得红霞似的。
“你们说啥哩,我咋会那样讲呢,那可不是我敢乱讲啊!”村长拍着脑袋,突然明白了什么,“我讲的是,凡来村采取措施的,解决一次性生活费用一百元啊!”唉,又是话没讲透彻惹的祸!张二驹拍着脑袋。
“哦,那算我们听错了吧,村长,以后讲话可要讲明白点,我们女同志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哈!”
其实,她们并没有听错,确实是村长讲话断句出了毛病。后来村里几个对村长有意见的村民,把状告到了乡上:村长张二驹广播讲话公然调戏我们家这些娘们儿。
调戏。村长不服。最终也算解释清楚了。
当年乡里开展整风运动,村长张二驹因文化水平低,再不适宜当村长,被罢免了职务。
村长也心服口服。不过也得了个“断句村长”的外号。公社考虑村长这些年也有苦劳,便安排去管村上的电。
并再三叮嘱,电,不能随便断。
(原创首发)
计划生育的事过去了,如今他在梦中赶上了村长,政策有变。要优生优育,提倡养两三个孩。工作也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