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箩筐】物我会通,诗意感悟(赏析)

精品 【箩筐】物我会通,诗意感悟(赏析) ——江山文学房顶月亮散文美学解读


作者:千秋万里 秀才,103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97发表时间:2023-11-06 13:09:51

拜读江山文学房顶月亮老师的散文,扑面而来的,就一个字:美!关闭网页,一下子又说不清个中美的缘由。美从何而来,其美感的真意又在哪里?细思,要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解析,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老师的文字,意象丰盈,诗味隽永,语言摇曳多姿,我等望尘莫及。却想作一番评论,自然是忐忑不安。
   ——题记
  
   在解读房顶月亮散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庄子·秋水》篇里,记载的一段著名的庄惠之辩。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水中悠闲自在,这是鱼儿的乐趣呀!”惠子说:您不是鱼,怎知道鱼的乐趣呢?”之后,双方就庄子是否能知道游鱼的乐趣和怎样知道游鱼的乐趣进行了辩论,这段辩论的落脚点是庄子的回答: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鱼的乐趣的。
   朱良志教授在他的《中国美学十五讲》里,对这段辩论作了全面诠释,他认为,游鱼之乐论题的要点在于“知”。惠子认为,鱼之乐,庄子是不可知的;庄子说:“我知之濠上也。”庄子游览在河桥上,心情从容快乐,所以他体验到了游鱼也是快乐的。庄子这里说的“知”,实际上是一种内心体悟。惠庄之辩,一个是认知的推论,一个是非知识的妙悟。惠子的哲学是理性的、认知的、科学的;而庄子的哲学是诗意的、体验的、美学的。
   朱教授认为:“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物我会通,正是中国美学推崇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这样的观念看世界,这正是一种体验世界的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这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境界是一致的。
   实际上,这样的审美境界,在中国的诗歌、散文、绘画等文艺作品中,无不有着充分体现。这也是我们解读房顶月亮散文的主要美学依据。
  
   一、物我会通,诗意感悟
   作文,很多情况下,它是作者的心灵体验或感悟。尤其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它形散神聚,其文字感之于物,发自于心。房顶月亮是江山文学不可多得的一位才女,读她的散文,有如一缕缕清风拂面,个中除了语言的美感,还有文字里的意象美、情境美、诗意美。这种美,正是作者物我为一,物我会通,对事物的深度体验与深切感悟所得。
   来看作者《总有一些日子是安静的》里一段文字:
   “老槐树长在院墙外面,弯弯曲曲,树皮皱裂,尽显苍老。但树干却遒劲有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特别是那一树槐花,泼泼洒洒,似锦似缎,如云如霞,如火如荼,蝶飞蜂舞,浓香扑鼻。整个花期除了蜜蜂,就是我的天堂。我和伙伴们蹦着跳着,猿猴一样,伸长手臂,把那些低垂的,缀在枝头的槐花,一串一串撸下来塞到嘴里。”
   这段文字,写槐花泼洒,蝶飞蜂舞;写伙伴们蹦跳,写“我”进了天堂。这里,其实是物我不分的,看似写物,写伙伴,其实正是写“我”的体悟。“我”觉得自己到了天堂,这里的天堂,当然也是物的天堂,伙伴们的天堂,物我是完全相通的。文章接着写到:“那些高处的,就只能看着它们化作一片一片洁白的精灵,分明无声,却又缠绵,像一首宋词,纷纷扬扬,悠悠荡荡。”槐花是无意识的,作者何知其悠悠荡荡?这是地地道道的心灵体验。这样的感悟,与庄子在濠水桥上体验桥下的游鱼之乐十分相似。
   在房顶月亮的文章里有这样的话语:“风景是人,人是风景”,这其实是对中国美学里“物我会通”审美观念最朴素的表白。物我会通,深切感悟,这样的审美体验,在房顶月亮散文里随处可见。以下是《静静的月亮》一文中的描写:
   “坐在窗台上,看着月亮。它那么近,那么静。我把手平放在窗玻璃上,指缝间立刻出现两个月亮。把手指并拢,她就隐藏在手掌后面,只把焦糖一样透亮的光留在天幕上。我们是相知相亲的老朋友,凝视,对望,彼此默默无语,心心相惜。”
   这段文字,从指缝间分出两个月亮,除了表达对月的亲近以外,作者把月亮当作老朋友,凝视,对望,彼此默默无语,这还是对月亮的亲近。你看,这样的文字,多像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种山我两两相看的情景,无不体现出物(山)与我(诗人)的深度融合。同样,房顶月亮的“月我”对望,不能不说是“物我为一”的深层体验。什么是诗?诗是一种心灵的显现,由于这种体验完全发自内心,所以它是诗意的,所以它有诗意之美。
   物我会通,它一定是非理性、非科学的,它纯粹是一种感悟。李白诗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不是生活逻辑。这是诗人感受到了人之生命的短促,而将冗长的白发与沉重的愁思糅合在一起的感悟。来看房顶月亮在《静静的月亮》里,描写儿时故里院落的一段话:
   “一地的白,像是月光叠了又叠,折了又折。几声狗吠从巷子深处传来,把满地的月光和一巷的槐香,晃得一颤一颤,一漾一漾。”
   读到这样的句子,你不得不惊叹它的美!美在哪里?美在作者通于天地,融自我与万物为一体的诗意体验与感悟,美在作者的非理性非科学思维:月光居然能叠能折,狗吠声竟能将月光晃得一颤一颤,把槐香摇得一漾一漾。这种美,还在于作者对情境的完全融入,在于作者体验时的一种深度而非表层。没有此时此刻与大地月白的亲密相处,没有对狗也乐在月光中的细心察觉,没有对一巷槐香的切身迷恋,无论如何,也生发不出这诗一般的感悟。归根到底,它是一种切身体验得来的妙语。
   接下来的文字,更是精美:“玩累了,我躺到地上,月亮静静地挂在天上。她为什么跑到那么高的地方?她为什么不下来和我捉迷藏?”这时,作为主体的“我”完全不存在理性思维,她深度沉迷在心与月相会通的恍惚中,她觉得月亮本就应该下来和她捉迷藏,真是物我两忘!这样的邀月之举,很容易让人想到李白的句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二者,同为人与月的深度体验,同样闪烁着生命感悟之美,所不同的是,李白呈现的是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而作者则是一片无暇童心的融入。
   物我会通,房顶月亮于其中的体验是细腻的、平凡的。细腻到人人身在其中,唯独作者有所发现;平凡到这些体验中的物和事,都是司空见惯的。比如,在《跟你说说我看到的春天》一文里,一只鸟为啄取低垂枝头的果实,趔趄了好几下才如愿以偿,作者从中体味出鸟的生存不易。在争奇斗艳的百花丛里,一位男子用墨青溜光的鹅卵石,和着乳白色的胶,铺出花园里一道黑白相间的甬道。作者从中体味出“热闹处着一冷眼,喧闹中留份沉静”的情调。
   这种体验又是丰富的,丰富到有些别致。还是这位男子,“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情趣的人,过年的时候,门口的两个大灯笼,却没有更新也没有点亮。”灯笼红色褪尽,尽显沧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它静静地挂在小院门口,“喜庆和热闹被沉默隔在了千重的山水之外。”没有点亮的灯笼,竟成了喜庆和沉寂的阻隔,这样的体验,别致里有深度。又比如,“初春的风,仍然带着冬天的傑骜不驯”,作者从中体验出一个霸道男人的痴情;从打在窗玻璃上哐哐哐哐的声响里,体验出“一首粗犷的短诗”,这样的绘声绘色,这样的诗情画意,如果不是用心灵去体验,去感悟,又怎能得如此之妙呢!正是这样,作者仅从一碗糁、一笼包子的热气腾腾里,也能体悟出生活的“有滋有味,幸福又满足”。
   物我会通的体验,作者还善于在所处的某个时空,抓住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意象,以物与物之间的内在关联,营造出一个完整的意境。
   比如《一见倾心云影湖》中,文章开篇就推出“一湾碧水”,然后,以一个忽然转身,见巨石上“云影湖”三个大字,隆重推出云影湖。由此引出朱熹《观书有感》中,“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句子。然而,此时的天空,并没有云彩,作者以“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卖了个关子。没想到的是,“我”从远处来了一个回望,意外发现了云影湖的别样风采:湖边那大大方方的中国红楼宇,正是学校的读书馆,它与这“一湾碧水”相映成辉。便想象出:学子们扑到书海里,如饥似渴,累了,看看下面的湖水,碧波荡漾。原来云影湖的妙处在这里!这时,作者自然而然地引出“半亩方塘一鉴开”的句子。来到紫藤花廊下,听到“哗哗”的水流声,涓涓入湖。活水,才是湖的灵魂,湖的精髓!作者又顺理成章地引出“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句子,至此,朱熹《观书有感》一诗“源头活水”的境界,通过作者对云影湖的游览和体验,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说,朱熹这篇喻理诗,是通过伏案观书而悟,那么,房顶月亮这篇文章,对学子们寄予常学常新不断进步的希望,则是从活生生的现实中,物我会通,深切体验而得。
  
   二、意象静谧,情怀恬淡
   中国传统美学还注重静寂、空灵境界的审美体验,以追求一种静谧、平和、安宁的美感。房顶月亮散文里,多营造这种清静平和的意象。她在《总有一些日子是安静的》一文里,营造了一个宁静而非喧嚣,洁净而非芜杂,幽冷而非热烈的世界,这正是人与世界的亲和感、平和感的深切感悟。来看这一段文字:
   “乡下冬日的清晨,天蓝得惊心动魄,纤尘无染,脱离了人间的凡俗,孤高又宁静,辽远而深邃。屋后檐的那棵老杨树,高过了红瓦黑脊的房顶。大概太高了,一次次的西风让最后一片叶子也魂归大地,只剩两个光秃秃的枝杆,分向两边,刺向那片高远的蓝。
   那只鸟就站在东向的枝桠上,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凝视着远方。大半个透心蓝都给它作了背景。”
   清晨、蓝天、红瓦黑脊的房顶、老杨树、光秃秃的枝干,这些全是静物的铺陈。忽然来一只鸟儿,将它置于透心蓝的背景里,它作为整个画面的画眼,一下子将沉寂点活,使得整个村庄静谧而不寥落。作者真是一位造境的高手。
   恬静的乡村画面,足以让作者平心静气,尽情体验。正如作者所言:“在老家,我可以这么安宁地欣赏一只鸟,沉醉在一首诗里。”于是,便有了“清寒和安静是一种力量,让我肃然起敬”的感悟。
   再看一段以动衬静的文字:
   “不知哪一年四哥在门外栽下几棵竹子……,现在是一块像模像样的竹林了,大约上百只鸟儿在里面叽叽喳喳……,如果它们站成一排,估计我得看傻。它们藏在竹林里,不见踪影,只把世间最美的音乐奉献给淳朴的乡村。”
   不见鸟影,只闻鸟鸣,这是以声造静。接下来,作者又来个虚写,以城市汽车的喇叭长鸣和救护车的紧急呼啸,来映衬乡村大自然的纯净、空灵、安然。于是,从中悟出了《庄周梦蝶》里蝴蝶展翅的声音,古曲《云水禅心》中潺潺的流水声。
   房顶月亮散文里静谧的意象,有时候是通过人们朴素安适、和平宁静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的。比如《总有一些日子是安静的》一文里,那个冬日里的农家院落。院子里摆满了母亲置办的马扎子,只要院门一开,就会聚集很多人。大嫂不知从哪块向阳的麦地里挖来许多荠菜,几个嫂嫂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择得干干净净,这是专门为“我”的病中母亲准备的。外面太冷了,就有那个炉火烧得旺旺的小屋。这里聚集着一些嫂嫂婶婶们,她们依然保持着春耕秋收的传统生活方式,过着冬日最清闲的一段日子。猫在“我”家小屋里,一是为了陪着母亲唠嗑,二是为了屋里的小火炉。养猪的二哥,也会背着半袋花生来凑热闹,剥出花生米来,是为来年春上的播种作准备。这些平常不过的情景,正是一种无奇见奇的呈现。这样恬静闲逸的农家生活,会让人产生悠远的联想,想起古代农家的怡然自得,想起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里的描写:“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中国艺术里,在静谧的意象中,能体验到一种时间超越,它能使你情怀恬淡,无欲无求。宋人唐庚有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是说你的心若静了,时间会被凝固,会被拉长,日子也会缓慢下来。寂静中自有天地日月之长。然而,寂静还可以使人身处俗世却无杂染。所以,诗人在后面有“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之句。诗人正是趁掩门之际,将那繁杂的“世味”推将出去,拒之门外。所谓寂静,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安静,境因心寂,说到底,它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平和。一个人的心灵,一旦由躁动归于平和,一切目的性的追求被解除,多少拘牵,种种欲望,都在宁静中归于无,这才是我们从静谧中要悟出的一种真意。我以为,房顶月亮正是领略到了这种真意。在《总有一些日子是安静的》一文里,就有一段感悟深切又深刻的文字:“留一段安静的日子,没有了斑斓,没有了起伏,只是静谧着,就像有月华的夜晚,一切都归于沉静。”“人这一辈子,能有多少天这样,与最在乎的人在一起,不求富贵,只问三餐,无欲无求清闲寡淡的日子过呢?”不求富贵,只问三餐,情怀恬淡,作者体验静谧中的真意正在于此。

共 87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江山作者房顶月亮散文的精彩赏析。房顶的月亮,是江山文学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她的文章不仅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诗意美。这正是她物我会通,意境感悟的结果。作者针对房顶的月亮散文《静静的月亮》里面的句段描写,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的诗句作对比,更能体现出她的物我会通,意境优美。那种意境,那种语言,那种情景,那种情感融入,一般人很难描绘出来。《跟你说说我看到的春天》里面的语句,房顶的月亮善于抓住某个时空,某个看似不想干的意象,来营造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还有她的《一见倾心云影湖》里面的语段跟朱熹的《观书有感》的诗句相媲美。她的散文《总有一些日子是安静的》里面的诗句,让人感受到了意境美,不自觉地联想到《清平乐.村居》里面的诗句,感受到一种怡然自得,在静谧中感受舒适的生活。她的《无边风景揽入怀中》里面的语段,联想丰富,写出了大海的气势宏伟,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观沧海》里面的诗句,气势磅礴,心境如此开阔。散文《静静的月亮》,写出了一种情深意切的意境,让人不由得联想她的另一篇散文《君子兰与母亲》,感受到她对母亲的崇敬与怜爱。她的散文《夏天的忧伤》结合她的心路历程,感受生活的酸痛与感悟美好。可以说,房顶的月亮的散文,无论从哪各方面,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美感。作者不仅对她的散文做逐句逐段地分析,还将她的的优美语句跟名家的时局进行对比,更显出她的文章与众不同,语言美得让人沉醉,已经更是无与伦比。可见,她的散文富有灵性,富有诗意,感悟深刻,让人拍手称赞。作者对房顶月亮的文章深入理解,分析到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人叹服!感谢作者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精彩继续!【编辑:梦在何处】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10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3-11-07 06:46:07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也是物我合一的一种唯美画面,也是一种开阔的意境,更是一种超然的心境。或许只有心态波澜不惊,看透生活本真的的人才能感受到。这也是我看这篇赏析的一点感悟。恭喜千秋万里老师赏析获得精品!再次欣赏学习佳作,期待更多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12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3-11-07 07:26:01
  谢谢云彩社长在百忙之中关注拙文,留评精彩,谢谢鼓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物我为一,这同样是一种会通天地的审美体验。社长感悟深刻,精准。问好社长。
1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3-11-07 08:45:41
  拜读老师的文章,真是耳目一新,手不释卷。令人赞叹老师文笔的同时也赞叹房顶月亮老师感人的文字。文章视角独特,选材新颖,细腻清新。好文章,葳蕤点赞问好老师,祝老师写作愉快,生活开心!
春草葳蕤
14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3-11-07 09:33:43
  谢谢春草老师的光临!谢谢春草老师的留评!谢谢老师的鼓励!祝老师创作愉快!
15 楼        文友:华为        2023-11-07 15:23:00
  精准的爱,不在于天长日久。在老师点石成金的赏析中,让我感受的不止是如沐春风,慌忙去找不原作,谁让老师赏析的余音太过悠扬呢?向老师学习,期许无限!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16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3-11-07 17:47:30
  谢谢华为老师的精彩留评!老师过奖了,谢谢鼓励!千秋万里问好老师!
17 楼        文友:蕴儿        2023-11-07 22:05:13
  精彩赏析,让我们更加体会到文字的美
文字是美丽的值得一生追求!
18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3-11-07 22:47:58
  谢谢蕴儿老师来访,谢谢你的关注!问好老师。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