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不夜”的阳光情怀(散文)

精品 【东篱】“不夜”的阳光情怀(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524.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84发表时间:2023-12-13 00:04:54
摘要:“不夜”,我认为是最美的一个形容词,以“不”字命一个地名,十分困难,剑走偏锋,硬是从好几千年捧出了一个唯美的地名,历古至今,光彩依然。

不夜,是太阳的同义词。昼夜更迭,这是天道规律。如日磅礴,如日中天,是华夏民族的永恒信仰。更有甚者,有地无夜,愿阳光二十四小时永恒普照。这种“阳光情怀”原来是华夏文明的基调。
  
   一
   喜欢“不夜”这个名字,不是一两天了。它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形容词。
   历史上,不夜,就是一个闪光的存在,是历史时光卷轴上不熄的光亮。
   退休后,常常往“不夜村”去,面对村碑,揣其古貌。翻阅《荣成文化通览》,极近绝韦断编。不夜,曾为古邑,其史久远,可溯夏商。不夜之名,沾满文学的色彩,甚至可媲美“精卫”,但不是神话,而是一个几千年的地理存在,这个存在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忽隐忽现,始终带着光芒。
   古籍《齐地记》最先载“不夜”之名:“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有日夜出”,真乃奇观。甚至后人演绎,认为这里丽天曜日,光照无私。多么美妙的名字,今天还以“不夜天”来形容都市之繁华。柳亚子先生的填词《浣溪沙》起句就吟“火树银花不夜天”,来憧憬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良宵盛况,令人交口称赞。
   在当地人眼中,“不夜”就是太阳的代名词。他们给“后羿射日”这个神话传说,来了一个锦上添花的“豹尾”——九日只存一日,红日藏于天尽头,每天启晨,跃出撒光。不夜相距天尽头十几公里,地域平坦,旷野沃土,北海滩广,风平浪柔,最先照彻,无暗不夜。神话,在早期的华夏文化史页上,占据着重要的篇章。这种传说,表达着人们对于“太阳文化”的崇拜,尤其是,能够找到太阳最先升起地,其兴奋一点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至于其后秦皇汉武比肩接踵来此地“祭日”,并非没有根据。他们一直认为太阳是从“王土”上升起,其疆域之光,国土之神,天下无比。后来,才把“祭日”的地点,迁移至泰山,完全是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出于对“至高无上”的崇拜。或者说,“祭日”,一是礼祭疆域之广袤,二是礼祭权力至上无高。“祭日”的内容更为丰富,以昭示天下之大,国泰域安。在古代的“八卦”中,首列“乾卦”,太阳几乎就是天宇的全部。
  
   二
   说起华夏疆域,我们不能不从历代君王拓疆开边的历史脉络去理解华夏民族的疆土情结。从夏商地图看,北有北辽、鬼方,西有犬戎,南至长江以北,名“淮夷”。至漫长的春秋,疆土又有洇漶之迹。周初,才获知“不夜”为大土之东,是日出之地。大秦一统,其前期,疆域也不及辽东,于是就在“不夜”城邑东十几里许设“秦东门”,东门有太阳“信守”。华夏一统,经过漫长的历程,而不夜则始终在版图的怀抱,它是东方日出之地,不夜天,从来就是华夏民族的一个理想信念。
   祭日的传统,从记载看,应该是自尧舜就有了。《尚书·尧典》载,尧帝曾“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旸谷,包括如今的文登荣成地域,意思是羲仲居住此处,负责祭祀万物赖以生长的太阳。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华夏农耕文化已经形成,这是根据太阳而做出的决定。顺乎节令,展开农耕和渔猎。这样的文明,因太阳而生,延续几千年而不更,这更是华夏文化对世界的首要贡献。
   尧舜时出名的人物,我记得有后稷、皋陶、伯夷、彭祖等,而羲仲,也算一个人物,能够被派往旸谷,可见宅居嵎夷、行礼祭日在整个“王祭”盛典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中国式宗教文化的雏形,是对农耕的极度敬畏和崇礼。
   春秋时,不夜建城邑,《太平寰宇记》载,“不夜城,即春秋时莱子所置邑,以日出于东,故以不夜为名”。“日出于东”的说法,最为准确,而史上就有“有日夜出”或“近于日出”两种观点。“有日夜出”或许是一种海市蜃楼的景观,这样的解释似乎合理一些。无论怎么说,太阳都一直是作为“不夜”的标志性存在。从大汶口(山东)文化的发现,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把日出的形象铭刻于祭器陶尊上,距今5000余年。解读历史,我觉得,能够贯穿漫长史河的只有一轮太阳,也许,这就是史家评论华夏民族始终是一个“向阳而生”的民族的根据吧。
  
   三
   对太阳的崇拜,包括对太阳升出之地的观察和描述。《山海经》描述“汤谷上有扶桑”,扶桑,是神话中是嘉木,是锦葵科木槿属,锦葵科木皆有向阳性。也许是这些物象,也开启了古人的政治审美意趣。相比于西方的“唯上帝”的虚无崇拜,华夏民族一开始就是自然崇拜,太阳,几乎就是这个民族的图腾。从人治文明到法治文明,中国的人治有着最雄厚的图腾天道基础,就是在进入共和法治的时期,依然有着拥护领袖的情感美德,这与某些“君主立宪”相比,华夏文明则表达出更为进步的倾向。
   《大荒南经》载,“又有成山,甘水穷焉”。甘水,即甘渊,也就是大海。那时,并无海域的概念,以为大海就是国土的尽头。步履趋东,见朝日跃于万顷碧波之上,也创造了“甘渊”“咸池”之说,这也代表着古人探究自然的极端。日浴甘渊,每日更新,这样的审美价值观,也有每日日出对文化进步的贡献。华夏民族不懈创新的动力,也来自对太阳出没的审美获得。
   战国之前,天尽头处,称为“朝舞”,意思是朝日乐舞,祭日之风,几千年不衰。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可能“不夜”邑,是在祭日前沐浴更衣的重要城邑。从上世纪90年代发掘的墓祭祀坑中有玉璧玉圭玉璜等物看,不夜,担负着重要的驿站职责。或许,因为祭日而设不夜,可见不夜在封建文化中占据着一席重要位置。有史学家认为,这里应该是中国宗教起源的古老之地。宗教起源于祭祀。史上有“拜火教”,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华夏的宗教起初就是“拜日”。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的释道儒三教,和太阳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太阳图腾派生的世界观的分支。
   火和太阳,都是产生宗教意义的种子,但命运不同。余秋雨说,“拜火教的沦落是一个悲剧”。(《西方夕阳》)拜火教曾经放在“大流士”宫殿里,而太阳崇拜,不建什么宫殿,恭敬地放在天宇,只接受“不夜”之光。中国文化是简洁的,精粹的。拜火教徒是狂热的,而太阳崇拜则是在乎天长日久,而且永远都能找到朝觐的方向和地址,从不迷失。突然,我觉得,不夜,就是一个宗教落在东土大地上的一粒阳光。
   不夜,不仅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名字,而且是因为太阳情结而诞生的一座古邑,更是较早的“货贸”之地,可以想象,曾经,商贾连绵而至,是因“有日夜出”,太阳不落。《荣成县志》记载“夜昜止保货”,“昜”通“阳”。从出土的刀币上也发现只有的古文字,以太阳为货币图案,如此“太阳情怀”刻于钱币上,其象征意义巨大,犹如把领袖人物刻于钱币,具有了图腾的意义,世俗的生活已经有了文明的加入。我们也可想见当时贸易之繁盛,热闹之观止。曾有《不夜城赋》吟“肇锡名曰不夜,留佳话於海角”,沿海名邑,非不夜莫属。
   可笑的是,西汉开国皇帝王莽改“不夜”为“夙夜”,不知何故更名,此后并入昌阳县,不夜便成了一个普通的沿海村落。
  
   四
   20世纪60年代,不夜规整土地,出土了大量瓦当。其中就有汉代“万岁千秋”的铭文,据考,那时的“万岁”和“千秋”是对太阳的期许,也是歌颂,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国运的祝福。
   国土之上,村落万千,每一个村落,几乎都深藏着一段丰沛的历史,每一个名字,都有着衍生演变的来历。挖掘这些村落的文化底蕴,并非完全是历史学家的任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让我们真正融入我们祖国的文化血脉,从鲜活的血脉里,汲取热血的基因和细胞。
   历史,不是碎片的拼接,而是供我们从中汲取,提炼。面对“不夜”,我第一次读出了先人们的太阳情结,我想,中华民族,面对一次次国难,遭遇一次次践踏,靠着什么重新崛起,骨子里到底流淌着什么。我有了答案:血管里流着的是阳光,每一次都要向上跃起,就像太阳之下诞生了“不夜”的复兴理想。国家是灵魂是肝胆相照,靠的是太阳永远升起的精神信念。中华民族的历史,有过屈辱,但阳光始终是一种“不夜”的蓬勃力量。我为“不夜”这个历史名词而赞,赞叹它是不熄的灵魂。
   不夜,也是浪漫的。秋日落晖,天云多彩,朵朵拂过,红瓦石墙,静谧地承载着阳光,也吸纳着每一寸余晖。不夜,迎来了浪漫的夜晚,整齐的屋舍,相继点亮,华灯街衢,太阳遁去,月华又上。我未见“有日夜出”,但见时光千回百转,不夜照样精彩华丽。四野田畴,一望连绵,北海镶边,蓝带如绸。我没有走进村落,但见村外农家乐排在301省道路侧,已经不再迎接那些“祭日”的人,但依旧在迎接着前往天尽头观光的游客。这里的“不夜”并非太阳点亮黄昏,而是点亮第二晨,起早去看天尽头日出的游客,早被店主吆喝起来。如今的繁华盛世,不再只有那些帝王将相往来的身影,而是普通的公民。不夜的长度更长,直接白昼。
   从“祭日”到观日出。这条历史经线始终存在,不同的是心情不一样了。无论是长宅旸谷的羲仲,还是驱辇而至的秦皇汉武,无疑都是带着一种沉重的愿望,而今,饱览祖国海山,怡情于城邑风光,为了一个好心情,感受国家的变化,即使再偏远,也要抵达,不必舟车劳顿,即日可达。不夜不远,边陲很近,因为有一路阳光。
   阳光,始终在“不夜”的时光卷轴上跳跃着,它的光亮度,只会更耀眼。时代的光线,温暖而透彻,不会因为偏远而不及。
   我也知道,当下的任何一座都市,较之地处边陲的“不夜”都要精彩。华夏文明,远及边地,普光偏僻,让我感到无比震撼。当然,由“不夜”衍生出来的“不夜城”,在华夏大地上,如珠璀璨。长安,大唐不夜城;上海,现代不夜城。这些文明光谱的延续,越来越辉煌,远不是边地的“不夜”可以与之并列了,但“不夜”两个字中表达的“阳光情怀”却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国运的期许,是对繁荣的称颂。
  
   2023年12月1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8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荣成市埠柳镇有一个“不夜”村,不夜,是一个唯美而生动的名字,光彩灼灼,曜天丽日。作者退休后常去不夜村,面对村碑,揣其古貌。不夜,曾为古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夏商,不夜之名,沾满了文学的色彩,是一个几千年的地理存在,始终带着耀眼的光芒。古籍《齐地记》最先载有“不夜”之名,提到“有日夜出”,在当地人的眼中,“不夜”就是太阳的代名词。不夜相距天尽头十几公里,太阳最先照彻,是太阳最先升起之地,以至于后来秦皇汉武接踵而至,来此“祭日”。从历代君王开拓疆土的历史脉络中,我们能窥见华夏民族的疆土情结,不夜天,从来就是华夏民族的理想信念。祭日的传统,据文献记载,始于尧舜时代,那时候,华夏农耕文化就已经形成,根据太阳而做出的决定,顺乎时令。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可以看到,古人把日出的形象铭刻于祭器陶尊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太阳一直是作为“不夜”标志性的存在。从人治文明到法制文明,太阳,始终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即使进入共和法治时代,依然有着拥护领袖的情感美德。火和太阳,都是产生宗教意义的种子,在作者看来,不夜,就是一种宗教落在东土大地的一粒阳光。因此,不夜,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名字,也是因为太阳情结诞生的一座古邑。而大汉王莽竟然将“不夜”改为“夙夜”,令人匪夷所思,致使不夜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沿海村落。面对“不夜”,作者读出了先人的太阳情结,并深刻地感悟到,中华民族,面对一次次国难,遭遇一次次铁蹄的践踏,究竟靠什么重新崛起?作者终于找到了答案,靠的是太阳永远升起的精神信念,阳光始终是“不夜”的蓬勃力量,情不自禁为“不夜”这个名字而赞叹,赞叹它不熄的灵魂,赞叹它永恒的信念。不夜,也是浪漫而诗意的,月华如练,北海镶边,蓝带如绸,精彩华丽,风景如画,有无数的游客从五湖四海纷至沓来,到天尽头观看日出,如今的繁华盛世,来往的是普通的公民,从“祭日”到观日出,人们的心情迥然不同,古人是带着沉重的愿望,而今人是怡情山水,心情愉悦,一路阳光明媚。作者感叹道,阳光,始终在“不夜”的时光卷轴上跳跃着,它的光亮度,只会更耀眼。这篇文章主题新颖别致,文思奇绝,立意高远,语言精美精粹,作者审美视角独特,独具慧眼,从不夜村的名字,仔细揣摩名字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通过名字的历史演变的进程,深度挖掘村落的文化底蕴,面对“不夜”,思维敏锐,旷达睿智,读出了先人的太阳情结,真正融入到了祖国的文化血脉中,并联想到中国的复兴与崛起,正是靠着太阳永远升起的精神信念。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也展示出作者的爱国情怀,通过古今对比,歌颂了当下太平盛世和国泰民安。作者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思维缜密,联想丰富,文采飞扬,纵横驰骋,驾驭自如,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文章思想深邃,感悟深刻,引人思索,启迪心智,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意蕴深远,有着超凡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大美之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21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12-13 11:21:03
  不夜,开始以为是个形容词。读下来才知,真是个地名。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音节响亮,底蕴深厚!像一颗明珠,被老师神奇的笔,从浩繁的古籍中挖掘出来,闪着烁烁的光彩!请教老师一词,“瓦当”,是一种出土文物吗?老师博古通今,学富五车,是我学习的榜样!遥握!冬暖,吉祥!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3 11:31:54
  现代的瓦,叫“瓦片”,一般是相对平面的或者是拱形的,没有“当”。古代的瓦,在屋面上的夜没有“当”,当,在瓦片垂下的部分,刻有纹饰,纹饰一般是花卉禽兽或文字,有的就是就形刻“千秋万岁”字样,这是汉瓦的基本标志。不夜出土的瓦当就是这样,不夜村周围还有相当大的面积没有挖掘,留存着,我想瓦当肯定很多。不夜是城邑,建屋需瓦当,甚至有窑址,但归不到钧窑一类,属于边陲不入列的小的泥陶之窑。我也喜欢不夜这个名字,关键还在我的故乡,距离我家面前是80里地吧。我从不夜的名字入手,考究不夜和天尽头的渊源,我反觉这里建设城邑是有着合理性的。之所以命名不夜,我想,也是古人发现太阳升起于天尽头,于是感觉光芒万丈,照彻不夜。地理现象,成为古代地名的命名依据,太多,不夜也是。谢谢郑老师给小文的精彩留墨,遥握,问候冬祺,谨祝编创快乐!
12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12-13 12:03:46
  老师对“不夜”这一个小小村落的名字,能引起注意,并能做出如此深刻的解读和广泛地挖掘,追古思今,引经据典,联缀成文,足见老师的知识之广博,思考之深刻,视野之独到,功力非凡,文笔奇崛。拜读老师佳作,受益颇多。遥握,问好。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3 12:13:27
  谢谢淡墨老师的雅评和鼓励。说实在的,我非专业的读过历史,只是感兴趣,手头也存了几本关于荣成当地的史料,有时候翻翻,得益不少。起码佐证了我的一些看法,写这篇散文,心中就有了底气了。不夜,在历史长河中,只剩下一个符号了,要还原曾经,难度极大,我只能就我的所知,解读不夜的历史,做一些推测。更重要的是求解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继承历史,开拓未来,才是不夜文章的任务了。遥握,期待淡墨老师的佳作,问候冬祺,谨祝编创快乐!
1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12-13 19:35:12
  怀才老师才思敏捷,创作激情飞扬,又一篇力作震撼登场!不夜,是一个村名,让我惊讶了,细读全文,作者对不夜名称的由来,对其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都作了深刻的挖掘,写出了此村的源远流长和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荣城,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处处有奇景,有故事,有历史,充盈着文化气息。不夜,这名很有味道,的确让人想到大唐不夜城,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当然,此不夜自有独特的风景,作者由此想到太阳,想到祭日,想到人们对太阳的崇拜,想到阳光情怀,联想贴切自然,文字纵横捭阖,有深度有厚度的佳作,颇有怀古意味,文学隽永,情感沉厚,仿若在时光长河里打捞沙砾和贝壳,那些物件上有细腻的记载,有沧桑的痕迹。岁月经年,于古旧中撷取一朵时光记忆,让它开出绚烂和永恒,是多么曼妙!该文词句凝练,雅致,主题深刻,作者深入浅出,吊古抚今,遐思翩然,又巧妙与当今时代接轨,讴歌赞美祖国强大,并期许未来国运日益昌隆。好文,非常耐读,精彩绝伦,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晚上好,冬安!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3 19:44:15
  看到罗老师的热情洋溢的美评,心中一阵激动,也有惶恐,我历史知识是贫乏的,上学那阵是没有学过系统的历史,只能靠一点点积累吧。对于,荣成,我特别关注相关的历史片段,手头有一些史料,就像我文章里提及的《荣成文化通览》,就是一本比较好的阅读荣成历史的刊本。不夜这个题材,我也准备了有些年了,从村民和熟悉的人那里,了解了一些断片,我不舍得丢弃,于是就写了这篇散文。我总觉得,华夏土地,每一寸都会发生故事,都有沉厚的历史。所谓五千年的文化文明,这不是随口说说的,的确有着真是的版本和记载。所以,热爱华夏文明,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感情一定有寄放的土地。前些日子,还发现了“荣成民俗”这本书,的确让我们可以获得崭新的认识。不少人在默默地做着记传的工作,应该感谢那些人的劳动。谢谢罗老师。遥握,问候东安,谨祝编创快乐!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