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路有千里 遥望无期 (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路有千里 遥望无期 (杂文随笔)


作者:闰土 举人,391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9发表时间:2023-12-23 09:14:58
摘要:文学创作是一条崎岖坎坷而且永无止境的山路,路遥的创作精神是我们所有文学爱好者不断攀登不断前进的动力。

12月20日,再过两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在节气前夕,我们一行人决定去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采风。
   已至深冬,陕北的天气显得格外的寒冷,本来按原计划8点半出发去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但由于出行乘坐的中巴车油路冻了,时间只好推迟。看来关中地区冬季滴水成冰”到陕北便成了“滴油成冰。”9点40分,车辆终于启动。透过车窗,只见延安的大街上,车辆稀稀落落,上班族三三两两戴着棉帽、口罩,脚穿大棉鞋,包裹的严严实实,活像一梱梱棉花包在移动。
   不一会儿,中巴车载着采风人员,到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这是读书协会采风的预定的计划,对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用关中土话来讲:学习路遥的文风,沾沾路遥文气。
   19日晚和20早上,协会管理人员经过多方联系,上网搜索,终于和延安大学路遥纪念馆有关人员取得联系,约定十点准时到达,纪念馆派专人接待并讲解。
   十点十分,车终于到达路遥纪念馆门前,这时只见纪念馆门开着,那厚厚的棉门帘档住了无情的寒风。这时只见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在寒风中等候。
   采风人员从窗口就看到标有“路遥文学馆”的牌匾,争先恐后的下车,顾不上寒冷的天气,在文学馆门前拍照。
   走进路遥纪念馆,路遥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照片,吸引着参观人员的眼球,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讲解员那优美、悦耳动听的讲解,吸引了所有采风人员。纪念馆内墙壁上栩栩如生的路遥照片,路遥曾经的写作书桌、书房扣人心弦,还有厚夫写的《路遥传》等等,更是打动人心。
   《路遥传》是路遥的忘年交好友厚夫所著,记录了路遥的坎坷生平,曾经看哭无数人。
   纪念馆虽通着暖气,但对从西府过来的采风人员来说,还是觉得冷。但这没有什么,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着,采风人员全神贯注的听着,宽畅明亮的展厅鸦雀无声,只有讲解员那优美的讲解声,打动着每一个采风人员的心灵。
   负责讲解是一位大二的美女乔嘉琪,她普通话讲的很标准、吐字清晣,她娓娓道来,给我们讲了路遥的生平,让我们对这位文坛巨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路遥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他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继续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1991年,路遥因此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身患重疾,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他的病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震惊,各界人士和团体哀悼致意。”讲解员一板一眼的讲解,听的人员聚精会神听着。
   当讲解员讲道:“路遥病逝世前(病重期间)将他和诗人谷溪的照片放在床头,陪伴他走人生最后七十多天,还有路遥的女儿路远在父亲告别仪式上痛哭的照片。”令在场的人瞬间心碎,有些会员低头,有些脱帽默哀,不少会员不禁泪眼潸然。
   讲解员还讲道,路遥生前有三大爱好:“香烟、咖啡、足球。”先生曾说过:“人生在关键时刻就像临门一脚,哪怕把脚踢折,也要拼尽全力。”先生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话,用最关键的六年写下了三部六卷长达一百万字的血泪史诗——《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文学馆内的一幅字可以体现:人生有异彩,平凡见非凡。
   我十分清楚,在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心里,文学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既然这样,必将有一批人成为殉道者,就像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样,而献出生命。而路遥,恰好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版图上最后的殉道者。
   事实上,路遥的一生,和巴金、茅盾、柳青等大师一样,他们都默默无闻地拿起手中的笔,歌颂党和人民、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真正体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到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讲解员把采风人员领向了另一个画面,她的语音表情随着路遥生活工作的情景或抑或扬,深深地吸引着采风人员,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向我们展现的分别是1986年路遥、贾平凹、白描、和谷溪在一起的合影,还有1986年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颁奖大会的合影留念.....
   时间一分一秒从身边滑过,采风人员深深的陷入了路遥那种喜欢文学事业,忘我的写作精神中去。路遥的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位痴情于文学的的采风者。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995年11月17日,路遥病逝三周年纪念日,他的骨灰安葬在母校延安大学文汇山的路遥墓园,他长眠于这里。这文汇山原本无名,因路遥葬在这里,才改名为濡染文学之气的“文汇山。”
   当讲解员讲解结束,人们依然意犹未尽,他们依然沉浸在路遥先生的创作历程中,忘记了室内的温度,忘记了在馆内拍照。
   从路遥文学馆出来,馆前那门前一棵棵高大的风景树,树上挂着零零星星的叶片,在微风吹动下,哗哗的响着,那树枝相互碰创声,也忽大忽小的响着,校园内不远处的房屋顶上,有几只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在欢叫着,校园内学生穿着校服,好像在上体育课,整齐的排列着走步。
   一位文友,站在路遥像前,自言自语的说道:“《平凡的世界》写的太好了,写出了人生的价值观,写出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好像真正写出了我村子发生的事,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全体采风人员在路遥纪念馆牌下集体合影留念。有些开玩笑的说:“照个相,沾沾路遥的文气,回去再好好读读路遥的书,分享一下,向路遥学习,写好文章。”
   人们恋恋不舍的向中巴车走去,尽管阳光普照,但仍旧感受到寒气逼人。延安的天气是寒冷的,但对文学热忱的人来说,心是火热的。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十一点半采风人员离开了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向延安枣园纪念馆奔去。
   (原创首发)

共 25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参观路遥文学馆的游记类的杂文随笔。作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生动全面地记述了参观路遥文学纪念馆的整个过程,文中夹叙夹议,不乏幽默诙谐,其中所思所想,很有深刻见地。作者在抒写感情抒发心情方面,文笔优美,感情深厚,文风朴实,思想深邃,追求高远,豪情满怀。整个作品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结构精美,富有内涵,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欲罢不能,掩卷深思,回味无穷。读这样的作品,激人奋发,催人奋进,激荡心灵,充满活力。特别是对于文学爱好者,更是不可多得难能可贵的引航路灯,激励文学爱好者在创作道路上不畏艰辛,继续前行。只有不断耕耘,不断探索,才会不断提升,不断采撷,才能实现自己神圣的文学梦想,创作出更加精致更加有精神内涵的作品。致敬作者,并致敬我们的路遥老师。推荐阅读欣赏。 【丁香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12-24 09:35:02
  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闰土社长描写得如临其境,绘声绘色。文学大师路遥的创作梦感染着我们,缅怀伟人,努力学习。感谢社长,创作辛苦,敬茶问安。
12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12-24 09:35:41
  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闰土社长描写得如临其境,绘声绘色。文学大师路遥的创作梦感染着我们,缅怀伟人,努力学习。感谢社长,创作辛苦,敬茶问安。
13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12-24 09:36:37
  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闰土社长描写得如临其境,绘声绘色。文学大师路遥的创作梦感染着我们,缅怀伟人,努力学习。感谢社长,创作辛苦,敬茶问安。
14 楼        文友:张若俞        2023-12-31 19:14:11
  路遥的一生拼搏无休奋斗不止,以他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用不懈的努力完成了功垂后世的鸿篇巨制,给文坛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路遥过往曾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 楼        文友:张若俞        2023-12-31 19:15:05
  谢谢王老师的辛苦编按!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