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机遇和权力(小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王立山四十岁,在县水利局由技术员升副局长。五个副局长中最年轻。虽有分工,但论资排辈,勾心斗角是常有的事,对一把手只能言听计从,难有个人发挥空间。那一年,沿海受海潮侵袭,庄稼和牲畜被冲没,损失惨重。县委痛下决心调动全县人力物力,要建百里防潮大堤,彻底根除海潮侵袭,确保沿海人畜财产安全。这是县最大水利工程,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指挥部。王立山任工程总指挥。
指挥部由县交通局,车管所,物资局,供销社,人武部等部门组成。调来后都想好好表现,为单位争光。各公社调来的基干民兵,充实到各部门。年青人初来乍到,想闯一番天地,盼能长吃公家饭,脱离拉弯弯铁的穷日子。对王立山千依百顺,阿谀奉承,唯命是从。
工程要等秋忙结束开展。王立山向交通局要了一辆轻型小货车当座骑。车箱边红旗招展,贴满标语,车头红布上横书“治海总指挥”几个金色大字。王立山手拿指挥旗威风凛凛站立车头,带大家深入工地,做开工前测量,划线,打桩……其他部门备草袋,水泥,联系石料,做民工住宿安排等工作。还要制定施工章程,业务培训……
指挥部驻海边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搭简易房,远离县城,实行军事化管理。王立山是最高领导,机遇难得,权力不断发酵。一言九鼎,呼风唤雨。他说东,没人敢说西。逐渐习惯于一呼百应,前呼后拥的态势。他不领饭,无人敢领。他第一个将食堂为他准备好的领走,后面会紧跟。吃好立即率领出工,耽误要按不遵守纪律论处。施行早请示,晚汇报。每晚总结进程,当众表扬批评。违犯要都当场检讨,表下决心。还要罚演节目。不听话的,当即开除。虽说一样种田,但能到县工作不容易,被撵回家失脸面。怕回家就得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闪失。
王立山每逢周末都回城。是工作还是回家,无人敢问。周三傍晚又乘座骑回城参加女儿学校家长会。用不着打招呼,他是老大!
杨兵见王立山悄悄进城了,便对组长任峰商量:“局长回城了,我想请假回趟家,明天天不亮定赶回来!”
任峰知道杨兵刚结婚就来这里,母亲也常犯病。他每天东奔西跑,任劳任怨,从无怨言。离这只十几里路,趁局长不在,回趟家安抚一下新婚妻子和老母也是人之常情。反正一早就回来,不耽误上班,便一口答应。
杨兵见组长支持,骑上自行车兴高采烈地飞驰而去。
当夜,顽皮的孩子把村边的草垛点燃了,海边风大,很快滚滚浓烟变成一片火海,越烧越旺。指挥部的人员拿脸盆,饭盆,端铁锅,担粪桶全力抢救,有的浑身是水,有的被灼伤,有的崴了脚……火势终于被控制,没有殃及房屋,很快被扑灭。
第二天王立山刚进屋,便有不少人围上来报功,正说着,村里敲锣打鼓来送感谢信。生产队长紧握他的手说:“幸亏指挥部全体同志不顾个人安危,舍命救火,才避免一场灾难。若没有你们,村子就没了。”王立山说:“水火无情,任何人看到都会出手相助,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维护安全是份内事!”
村里人走后,王立山反复读了感谢信,觉得他不在,大家能这样,很装脸面。但当读到全指挥部152名人员出动救火,不由得皱起眉头。应该是153名呀,怎会少一人?是搞错了还是写错了?……问村干部,有失面子。便召开各科室负责人会议,让他们汇报情况。
会议立竿见影。很快查出政工组杨兵没参加救火。他立即找组长任峰谈话。王立山说:“杨兵为什么没去救火?”
任峰说:“杨兵各项工作都抢在头里,昨天有人带信来,说他老娘身体不适,要让他赶紧回趟家。想请假,你不在,急得团团转。是我斗胆批准他回家看看,幸好老娘没事,今一早便回来了。没料昨晚村里会失火,要在他一定会冲头里……”王立山说:“请假必须我批准,你没权力!”任峰陪着笑脸说:“这不是事急吗?杨兵是孝子,回家看一眼,更会安心工作。我越权准假,是不应该。错了,我改……”王立山见他年老实在,没再多问。
走出王立山的门,任峰悬着的心方落地,吐着舌头长舒一口气,心里嘀咕:“幸亏早有准备,没露破绽。万一被抓了把柄,又够杨兵喝一壶了!”
(原创首发)

二三人物起。
只要转弯急,
没有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