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浅谈散文创作(随笔)
在初中时老师提到衡量散文的第一标准,是形散而神不散。当时对此不理解,似懂非懂。到高中时才慢慢理解其中的意思。
形散而神不散指的就是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材料的选用、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散文的"神"是指蕴涵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最主要的有三类,叙事类散文、抒情类散文和议论类散文。无论是哪种散文“形散”都表现在:表达方式的灵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选取材料的丰富性。“神聚”则体现在文章表现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即一条体现中心的主线始终贯穿全文,可用散文的形式通过多个事件的片断式组合,将自己的感悟鲜明突出的表现出来。
散文结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对比式结构、时间发展式结构……
1、总分式结构,是指文章先总写作者的感悟,然后再分写多个事件如何触发作者情感的。
2、并列式结构,是指在一个统一的主线下作者将多个事件或景物串联,共同表达一个集中的中心思想。
3、层进式结构,是指作者通过多个事件或景物的追忆和抒写,将思想情感层层推进,达到一个彻悟的最终目的。
4、对比式结构,是指作者在选材时选取几个相互对立的事件来对比,通过对比来突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
5、时间发展式结构,多以时间的推进,事件的发展,个人情感的成熟为线索,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上的感悟。
散文的组材结构不同,也就意味着散文的线索也不同,一般以“空间变化为线索”、“时间变化为线索”、“事件发展为线索”、“情感变化为线索”……
写散文的思路,如下:第一步:触发,看见人、事、景、物,触发作者内心的心弦。第二步:深思,由实入虚、感性到理性、联想想象,确立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第三步:感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自我认识、将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迸发出来。第四步:呼应,呼应前文,人、事、景、物,要想做到“形散神聚”,前后呼应必不可少,少了呼应则给人了结构不严谨,中心不突出的感觉。
写散文或阅读总结如下:
一、通过"形散神聚"分析作者思路,把握作品主旨
作者写文章,"思必有路",在阅读时就应该进入作者的思路,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散文看似杂乱无章,但细察起来,不难发现,一个个看似"散"的材料却始终围绕中心意思而曲折地展开,表现为文字的所谓"向心性"。只要逐一找出作者笔下外在的"形",分析其内在的联系,就能把握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
二、通过"形散神聚"分析形象,抓住景物特征,把握作者感情倾向
无论由宏观而微观或由微观而宏观,只要我们抓住散文的"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就能抓住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通过"形散神聚"分析作品语言,把握作品的艺术技巧
只要我们抓住"形散神聚"这一散文的基本特点,就不仅可以找出作品外在"形"的联系点,把握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而且很容易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双关、比喻、拟人、借代、衬托等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形散神聚",散文解读的途径。"形散神聚",散文鉴赏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