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升迁与能力(传奇小说)
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是很吃香的,不过他们也不枉国人的抬爱,都是很有才干的。我们学校就有这样一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那时也没有出租车,她报到的时候,从车站下车看看没人接站,满眼生疏,一个熟人也没有,这可怎么办?踌躇了半晌,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自己背着大包,提着小包,雍雍簇簇地往学校走。一位体面的大姑娘,弄得满面汗水,大包小包像盲流。车站距离学校也就一华里,不算太远,但她还是很吃力地走到了学校门口,也没看到有什么异样,学校静悄悄地正在上课。
她背着这些大小包袱,推开办公室门“咚”放到了地下,怨气很大,一边掏出手绢擦着脸上沥沥的香汗,一边四下逡巡着办公室。老师们都从办公桌上抬起了头,注视着这位突然下凡的美女,尤其是男老师们,目不转睛,有的把小眼珠子也瞪大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大美女,穿着也时尚大方,高挑的个子,浑身上下透着一种青春靓丽,真是秀色可餐。
当时只有一位中年男士在地上转悠,她没好气地问:
“谁是校长?”
男士迟疑了一下答到:
“……我是。”
“你没听说分配来一个大学生?”
校长瞪着两只眼睛楞怔着,很吃惊。倒不是消息意外,而是这问话意外。
老师们哧哧地笑起来,有点不怀好意。
“我是师专新分配来的牛玉梅。”
“哦哦哦……欢迎欢迎!”校长伸出手要给她个握手礼,可是她没伸手给他回礼。
从此,牛老师开启了她在本校,不同凡响的人生之旅。
牛老师是大专生,在乡镇学校是凤毛麟角,她的教学有许多创新。她的作文课喜欢把学生领到校外上,什么春天踏青,夏天到山林里观察写景,什么采访先进人物,走进农村调查改革变化;班课还要走出学校搞公益活动,到苏蒙烈士陵园扫墓等等,别的老师有意见,说她尽出花样,闹得别的班学生坐不住,影响班风校风。
校长也是阴阳怪气,担心安全问题,找她多次谈话,收效甚微。有次她带着学生叽叽喳喳,刚从校外回来,被校长碰个正着:“牛老师,你不好好在学校上课,老是跑出去,出了安全问题谁负责?”
“当然是我负责。”
“你负得起吗?”
“负得起。”
“出了事故,还得我担主要责任。”
“那你可以不当校长呀。”
“……”
老师们听见了又都忍俊不禁。这牛老师就是牛,一说话就是绝版,校长常常接不住。在她面前,校长常吃败仗,吃一堑长一智,后来也就不敢轻易过招。
我们张校长矮矮的个头,五短身材,肥头大耳,一看就有吃有喝,肠满肚圆,一副福相。不过也有人不喜欢他这副尊容,说一看就是酒囊饭袋,也许这是嫉妒,全当瞎说。他担任多年校长职务,是个老经验了。所以工作的重心不在教学上,从不听课,也不了解各班的情况,大概有分管领导们的监管,正好自己懒得操心。
他家里事情多,经常不在校,什么孩子升学,老婆闹病,家里开着煤栈,今天进货,明天联系售卖,后天扩地盘打官司,他自己都应付不过来。经常把学校的中层领导弄到家里帮着打理,后勤主任,政教主任,文体教师,经常被他带回去干私活。剩下老师们就自觉干自己的事情,也没人觉得不适。反正当教师的,工作都是自己的,没人替你干,如套上缰绳的骡马,尥不开蹶子。
校长后来还和小舅子合股开着养老院,人家简直长了三头六臂,你不服不行。人们就说:“我们校长干着百年树人的大业,也不忘老人们的幸福晚年,还要注重他们的临终关怀,从小负责到老。真是革命工作不轻松,负责到老为真金。年轻人就即兴吟诗:
啊,伟大的校长
你是火炬
你是灯塔
你是时代的楷模
你是人民的功臣!
你为人民做好事儿不留名
……
那热闹的场面,是现实版的欢乐颂。
年轻教师看到校长的办公室锁着门,常常喜形于色:“校长又不在了。”
老教师正色道:“在不在有什么区别?校长在,难道要替你上课?”
“嘿嘿,那倒不会。”
“他不在,我们心情愉快,阳光灿烂。”
老师们按部就班地工作着,习以为常,不求创新,只求踏实。牛老师不同,她是新来的大学生,是一室清新的空气,与一成不变唱着对台戏。
她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并且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亲密关系,简直不分彼此。今天歌舞比赛,明天诗歌朗诵,这个星期家访去了,下个星期把学生领到家里了,整天不知搞些什么。可年终考试成绩很高,拉下其他老师一大截。这让人们是可忍孰不可忍,真是又恨又羞又没办法,私下编排了她不少坏话:
“没门路才被分到了乡镇中学,看来亲戚也都是乡巴佬。”
“干得好也没用,将来也是个老姑娘,这地儿男人是秃子的头发稀缺。没听说吗?老姑娘房子空,找对象就剩临时工,看看那些过去式。”
“小马驹子跳哒几天就没劲儿了。不像我们老骥伏枥志在马厩。”
可他们如何冷嘲热讽也不起作用,她又当上了年级主任,这回更该有恃无恐地折腾大伙儿,听课评议,观摩学习,让倚老卖老的老教师情何以堪?一些教书不得法的教师们,尤其嗤之以鼻,不肯买账,他们抱紧故旧陋习,不肯改弦易张。
学校里上演的也不单就是教学工作,这里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人物形形色色,故事千奇百怪。
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人花样百出,串通一气,互相耍奸作弊,因为有排名次的问题。判卷时就互通气息,手下留情,因人而异。什么行业都有龌龊的事儿,有的教师没有多少教书育人的真才实学,全靠手段多样。可无论怎么作妖,结果依然凄惨,稍微挪位一下垫底的份儿。
牛老师眼里可揉不得沙,她提前声明:“我们年级绝对不掺水分,谁不地道我对他不客气。”最终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拨是真拼实干,用成绩说话;一拨是弄虚作假,操守可鄙。牛老师的成绩高,做事儿泾渭分明,逐渐赢得了好评,几年后升任教导主任。
谁说事业不是干出来的!
牛老师干工作风风火火,泼辣有效,学校的工作被全面抓起,校长完全边缘化。他也更加懒得到校,直到考核检查总结工作开学放假才肯露面,牛老师无视他的存在,外人也只知学校有牛主任,不知有张校长。张校长正好落得一身轻,全身心地抓钱,去创造个人的辉煌成绩。
有一天他突然返校,可好有家长找来学校,处理学生被同学殴打的事件。校长被堵在了办公室走不脱,他对家长说:
“这事儿有牛主任主抓,你去找她,我不清楚。”
“你不是校长吗?你不主抓学校工作,你主抓什么?”
“我主抓什么,是一个老农民能明白的吗?”
“老农民怎么了?你堂堂的校长看不起老农民?”
“ 哪个学生打了你,你找他的家长去,学校不管。”
“你再说这鸟话,我打残你。你信不信?”家长也来了气。
……
老师们听见争吵拉开了架。
牛主任看不惯校长的做派,对学生家长说:“到我办公室,我来处理,我们校长不常在校,不喜欢办琐事儿。”其实这事不归教导主任管,教导主任是负责教学的。
这样的校长会不会被双规?那你是看电视剧看多了。过了一段时间校长又高升了,调任县城中学当校长,你说人家有能力没有?老师们总结道:能捞钱就是当今社会最大的能力。山沟沟里天高地偏,山神庙里鬼怪多,什么奇葩事儿都有,不足为奇。
张校长调走后,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次牛主任要升迁。牛主任也暗自用力,心想如果升任校长,要大干一番,彻底振兴这所乡村中学。让它成为吸引周边农村孩子们的最好学校,变成抵抗拆迁合并的最后堡垒。
谣言止于智者。很快教育局空降来了一位马校长,据说是别校后勤主任升任的。
议论之声戛然而止。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