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凡】星火燎原(散文) ——回忆首考冲刺一百天
浙江高考实行首考和赋分制,首考若是能达到心仪分数,便可选择不参加二考。六年时间匆匆地跑远,去年浙江卷宣布并入新高考,上一届浅浅试水,试卷简单。轮到2024届,题型爆改。作为被出卷组各位大神狠狠“蹂躏”过的小可怜之一,我感慨万千。首考冲刺一百天里,我熬过了人生中史无前例的困境。此时,面对措手不及的“敌袭”,我已经明白,比起怨声载道,当务之急是收拾心情,绝地求生,准备再战。
百日里,心火从荧荧星点到光芒闪耀,从被迫幻灭到一星犹存,我宛若重生。
一、荧
我心如荧火,闪闪向光明。
百日誓师大会这天,讲座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好好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理想。我突然想起几个月前的小插曲。母亲退休后重新找到的奋斗方向——家庭教育指导师。她总和我提起她的雄心壮志:要带领千万家庭走出沟通困境,找到爱的正确表达。我面上不置可否,暗自偷笑。这目标未免太过宏大,恐怕要成为这位“金华劳模”开挂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了。她似乎看出一丝端倪,于是在上个暑假带我参加公司的三阶课程。
去之前我吐槽,专题是梦想,实际为了鸡娃。刚开头,那位讲师就随机摇人,把我们小队点上台。她问我们:“你们有理想吗?”这不废话吗?“考一所名校。”“我要当成功人士。”“赚钱,买豪车别墅。”“这不是理想,是梦想,是想想就够,甚至不一定必须达到的。孩子们,理想是可以被量化的,真正的人生应该有三个理想,短期、中期和长期。”
我的心灵受到无与伦比的震撼。那一刻我清楚地意识到,应试教育下饱受题海摧残的我们似乎已经被世俗同化。然而,我们是一群正当风华的少年人啊!我扪心自问:我究竟想要什么。诚然,短期理想必定是考上一所名校,中期目标必定是发展自我,赢得富贵名望。可深层次的、一生为之奋斗的长期目标……
我若有所思,俶尔醍醐灌顶,迷茫躁动的心同时变得平静踏实。我的天赋是语言、理解力和好奇心。除此之外,我还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入世心。那么,我可以将中期目标改为进入文学院当教授,授课之余研究文化发展趋向,甚至是,寻找人类文明的未来。至于富贵,有则锦上添花,不算重点。我再也不会嘲笑母亲的梦想。比起“帮助千万家庭”,“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显得更难够到。可我一定会身体力行!我毫不犹豫地在本子上写下我的理想。
灼灼韶华,风禾尽起。
二、耀
霞光熠熠耀眼,银杏灿灿终年。
我家楼前有四棵银杏树,在这个异乎温暖的冬天里盛放一树灿烂。秋隐冬降,银杏叶渐渐褪绿转黄。第二十日,我窝在阴暗的小房间,悄悄拉开一条缝隙,揣着一颗麻木冰冷的心向外窥伺,不期撞上满目金黄。那是我无法言表的绚烂。我怔愣在原地,只顾一个劲地痴痴望着,连身后的房门被撞开也不知晓。粗神经的外公把我拨拉到一边,嘴里咕咕哝哝个没完,顺手一边拉开窗帘。
我阻止的怒吼卡在喉腔,化为一声轻赞。阳光流泻,仿若圣光普降。风冲过枝丫,银杏叶打着旋儿飘下,轻盈地落在行人肩头。铺满阶梯的秋意在正午阳光下悄悄酝酿。严寒封禁的人间怎会有银杏此等不老生命啊!生命闪耀之时,它绿意浓浓,欣欣向荣;生命步入凋零阶段,它以更加热烈的金色迎接至暗时刻。我一时之间竟遭不住这生命之火,趁外公走后悄悄把窗帘拉回一半。
老弟放学回来,兴冲冲捧着几片叶子喊我欣赏。他一本正经地解释:“以后不会再褪色了。”我心弦一颤。永不褪色,绝不落俗,不低看自己,不高看世界;不卑微,不骄纵,带着满腔热情决然地奔赴永恒国度。我找不到,在其他季节里再也找不到比它更能代表生命的灵魂。它的目标不是太阳,因为它已经活成比太阳更耀眼的存在。
沐浴在圣光中的这一刻,我抛开了一切杂念。我可以是恨我者口中的奸佞,可以是妒我者眼中的魔鬼,可以是信我者心中的领袖,可以是疼我者记忆中的棉袄。但此时,抛却标签,我只是我。只是千万万众生中的一员,只是大自然怀抱里的普通生灵。感谢自然母亲赠我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
我向人间问归途,偶得春风两三顾。
三、灼
青春之火燃烧最旺的时刻,也是寒风冷雨侵袭最猛烈的瞬间。
第六十天的时候,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和失眠在胃病的催促下汹汹反噬。不想学习?非也。我对知识的热爱常人难以想象,可疾病的恶毒令人难以承受。昏睡的时间一日日加长,同桌小心翼翼地关心,我苦笑着摇头。背诵背诵背诵,刷题刷题刷题,读报读报读报,思考思考思考。累得我头晕眼花,不得不在某一天请几日病假稍作修整。
回校那天,一位好友跑过来,神情有异。她拽住我,默默告知:“你又被骂上校园墙了。”被骂,对我而言是“家常便饭”。我无所谓地笑笑。“因为帮你换座位时,有人发现你记着理想的本子,还念出来了。”啊?
三年仇恨似乎在这几天积攒爆发。背地里,我所有举动都被拆解,然后打上差评:我积极发言,他们嘲笑我不懂装懂;我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他们大骂我伪善谄媚;我与发小勾肩搭背,他们讥我不知廉耻……
无奈和无力在老师一声声“同学不可能这么糟糕”中发酵,怒火与痛苦在家人“不想上学直说,别撒无厘头的谎”的批评中滋生,而我无能为力,且别无选择,只能将自己蜷缩成一团抱紧。
宏伟的理想蓝图,以及熊熊燃烧的心火,无意间灼伤了自己。
四、湮
人生总是如此,艳阳天与风雨日交替。
当我为了目标心情澎湃、拼尽全力之时,却遭受到难以置信的泼天冷雨,哗啦一下浇灭满腔热血。我初中就见识过人性之恶,但我竟是不知可达如此地步。我所有的坚持,所有的抱负,都成了他人的谈资。笑呵呵的姑娘抿紧了双唇,专注学习的状态被打破,本就因病痛有心无力,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剩下不到三十天时间,我的对手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埋头苦学,独我一人缩在汗湿了的被子里,忍受焦虑症的折磨,任凭家人失望愤怒地叫喊,对一切哭劝无动于衷。
家人们撞开门,一窝蜂冲进来,指责声铺天盖地。好累啊,撑不下去了,怎么办?我趁众人不备,抓起棉袄冲出门,一口气冲上三楼。我本想一跃而下,一了百了,未料三楼还有一个小阳台。我不假思索地翻过窗户,然后贴着围栏,茫然无措地俯视着小区居民来往。我忽然注意到,其中有很多人是我当志愿者时曾帮助过的。这一刻,我感受到似乎有什么东西——也许是使命——企图阻止我的鲁莽。
于是我蹲下来,面对着墙,好好回顾了我的十八年。从备受期待的降生到崭露头角,从家庭变故到重拾信心,从中考失利到两年苦学……从迷茫消沉到找回自我。原来我从不是一个习惯低头的孩子。我又翻了回去,躲回房间。
世界逼仄的一角,有一朵暗淡的魂火在默默哽咽,奄奄一息。
五、星
烟花燃烬硝烟存,恒星将亡星云生。
元旦假期,我借到外公外婆的手机,打开微信,发现发小两天前私发我一大段话:“……哥们儿没写过‘小作文’,没对谁这么上心过,我也不会强迫你学习,不给你压力。你就看在咱认识十二年这份薄面上,答应我照顾好自己,相信自己,行吗?”
闺蜜给我的周信中,哪怕已经在尽力掩饰,依然能看出担忧和支持的一鳞半爪:“你们班出了名的混乱,就是个大泥潭,有事立马跟姐妹讲,千万别憋着。”
母亲给我出主意:“每天下午五点就回,在家学习,我去和老师沟通,请她帮我们这个忙。”
班主任欣然应允:“她连午觉都不睡啊,我劝了好几次都没用。”
当我陷入泥沼之中,挣扎求生,自怨自艾之时,有人打着灯笼,前来寻我。那微光抚慰伤痛,抚平焦躁,令我精神一振。若是不曾体会,你就无法理解那一瞬间的欣喜若狂和热泪盈眶。你反而会抱怨:“什么俗套的剧情!”
朋友啊,你可以习惯苦难,习惯孤独,但怎能把苦难当做正常,把流脓的烂疮当做生命的一部分呢?
记忆中灿烂的银杏不曾逃离我的记忆之河,它有一颗小小的种子悄悄在我的心田发芽长大。让它也在你的心田里不朽吧,其实真正使我爬起来的不止外界的关怀,还有雄心和韧劲;真正使我“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不是他人的救赎,而是热爱与信仰。是望见满树热烈时那一丝灵魂的震颤与敬畏。你可以质疑我的故事,质疑人性善恶,质疑坚强与乐观,但请你务必尊重生命,尊重自己。自尊自爱,向死而生。
“星辰顿觉去人近,风雨何曾败月明。”第一百天,首考前夜,我缓缓睁开眼。
心火未熄,一息尚存。
六、尾声
或许竞争、内卷并不适合我,或许我也是“误入尘网中”的“羁鸟”“池鱼”。可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需要青年人屹立于风口浪尖,需要一点诗和远方,需要一点道义担当,需要一点信念和理想。少年人不拼不闯,枉为少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等年入花甲,再谈什么“冥鸿天际,尘事分付一轻芒”。而现在,趁年轻,去做我想做的、该做的事吧!
我要让庸俗的灵魂颤栗,让自矜者惭愧,我要昂首冲天大声宣告:我是不会被定义的志士,我是你无法掌控的勇者,我是即将燎原的星火!我不是命运的拥趸,我是知识的信徒。
大凡世界,有凡人,不甘平庸,不甘落俗。
我站在一树腊梅前,向近在咫尺的春娘娘祈祷: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愿来年心想事成,愿亲朋身体安康,愿国家欣欣向荣,愿人间战火消弭。
星星之火,亦可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