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鱼头豆腐汤(散文)
一
静瑜的奶奶去世了,下葬的时候静瑜和妈妈伤心地哭着。等到葬礼结束了,大家都要离开了,静瑜妈却跪在坟头像瘫痪了一样,起都起不来。她那伤心的样子无法用语言形容。周围的人不解,很少有儿媳妇在婆婆的葬礼上伤心成那个样子的,就是亲生女儿也不至于如此。终于静瑜妈在两个人的搀扶下回到了家里。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静瑜妈躺在床上一句话不说,也不愿意起身去吃饭,那种悲伤真是难以释怀。静瑜理解妈妈,便不再打扰妈妈。送走了客人后,静瑜为妈妈煮了一碗鱼头豆腐汤。当她把汤端到妈妈面前时,妈妈接过碗喝了一口,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落。静瑜帮妈妈擦了擦泪水,妈妈最终强忍着悲伤吃完后又躺下了。
静瑜的儿子不解地问道:“妈妈,干嘛只给外婆吃鱼头呀?”
“你还小,不懂!”静瑜说罢便又端了一碗汤给儿子。看着儿子津津有味地喝着,往事一幕幕出现在静瑜的脑海里。小时候妈妈经常向静瑜姐弟讲述鱼头豆腐汤的故事,妈妈反复地讲,有时候姐弟俩都听烦了,但妈妈还是不厌其烦地讲。原来妈妈生静瑜的时候,爸妈跟爷爷奶奶还没分家,那个时候家里很穷,勉强够得上温饱。所以静瑜的妈妈过月子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更加糟糕的是,爷爷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看生了个女孩非常不高兴,只给静瑜妈吃了几根油条,也不给吃别的了。静瑜的爸爸也觉得在叔叔伯伯面前抬不起头,也总是摆着一张不高兴的脸。原来静瑜大伯家两个儿子,小叔家一个儿子,本来三兄弟很和睦,后来各自成了家,矛盾越来越多,彼此之间便有了隔阂。
静瑜一出生,大伯母和小婶子便各种阴阳怪气。静瑜爸爸敢怒不敢言,静瑜妈妈也是有苦说不出。只有奶奶一心一意照顾月子里的妈妈,偷着给静瑜妈弄好吃的。那个时候妈妈顶多吃几个鸡蛋,那鸡蛋还是亲朋好友送的奶头礼。后来有一天静瑜叔叔偷偷跑去钓鱼,到了中午时分拎了两条半大的鱼回来,还被爷爷当场骂了一顿,责怪他不好好干地里活,偷着去消遣。
二
做午饭的时候,静瑜奶奶大声抱怨道:“这钓的什么鱼,鱼头都烂了臭了,上哪还能要?”
中午饭的时候一碗鱼汤上了餐桌,鱼头却不知去向,所有人都以为是被奶奶扔掉了。那个贫穷的年代,男士是主要劳动力。有好吃的自然他们优先,妇女们连嘴馋的资格都没有。那两条鱼本来就不大,还不够四个男人分,其他人连想都别想。
待到午饭结束,其他人去地里干活,家里只剩下妈妈和奶奶。奶奶竟然将一碗鱼头豆腐汤送到静瑜妈面前,并小声说道:“赶紧吃,别被别人发现了!”妈妈惊愕了,感觉就像做了一个梦,那呆呆的鱼头,雪白的豆腐,奶白的汤汁像是从天而降的珍宝。妈妈愣住了,想问什么,但奶奶示意她不要说话,赶紧吃,并轻声说道:“今天中午,我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鱼头好好的根本没坏,被我藏起来了,你这过月子得补一补,我怕给你吃了,你嫂子弟妹不高兴,更何况他们家还有小孩,怕不给他们孩子吃,他们有意见。”
那天妈妈偷偷流了好多泪,她的人生第一次那么感动。两年后,妈妈又给静瑜添了个弟弟,有了儿子爸爸很高兴,但好像也不是特别高兴。他总是对人说:“这个男孩或许是该来的,天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个时候小叔家也添了个小儿子。这样一来,大伯家俩儿子,小叔家俩儿子,静瑜家一儿一女。奶奶总是安慰爸爸道:“还是你有福气,要闺女有闺女,要儿子有儿子。往后过年过节有人给你送吃的。每次看到人家闺女走娘家,我甭提多羡慕,可惜我没那个福气,你得好好珍惜!”
每次听到这话,爸爸妈妈表面上不在乎,心里可乐呵了。渐渐地,两个孩子慢慢长大,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爸爸对母子三人特别疼爱,两个孩子也非常懂事。每次,静瑜问起妈妈喜欢吃什么,妈妈总说:“我最喜欢吃鱼头豆腐汤。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确实每次家里吃鱼,妈妈总是吃鱼头,把鱼身子留给丈夫和孩子。那个时候,静瑜很小,不明白妈妈对鱼头为何如此执着。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终于明白鱼头豆腐汤不仅仅是一碗汤,而是蕴含着无可替代的意义。
三
事实上,爸爸妈妈都是苦命人。在妈妈十三岁那年,外婆去世了,妈妈还有好几个弟妹,作为最年长的大姐,她不得不担起母亲的职责,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庭,每天忙里忙外,一刻不得闲。后来到了嫁人的年龄,她考虑到自己还有两个弟弟,担心弟弟娶不到媳妇,她便一心为两个弟弟操劳着,后来在她的悉心操办下,两个弟弟终于成了家,她自己也三十好几了,在那个年代绝对是超大龄剩女,想嫁人已经不容易了。后来有人把她介绍给静瑜爸爸——一个瘸子。姥爷考虑到妈妈年龄大了,不能一直待在娘家,无论如何得有个归宿,于是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爸爸是家里的老二,也是最懂事的那一个,从小干活最多。十几岁便到处奔波挣钱,挣的钱一分不差都上交家里。后来家里先是给大儿子盖了婚房,娶了媳妇,大儿子的婚事操办好以后,家里的积蓄也被花光了。对此爸爸毫无怨言,他心甘情愿为家里付出。紧接着二儿子也就是静瑜的爸爸也要成家,家里给爸爸订了一门亲事后又努力给爸爸盖婚房,房子本来都快盖好了,偏偏爷爷生病了,奶奶要照顾爷爷,地里的活都落在了爸爸肩上。小叔那时候还小,并且作为最小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喜欢到处溜达一点不靠谱,大伯有了自己的家庭,没法兼顾大家庭。但是光靠种地挣不了几个钱,爷爷治病还需要花钱,爸爸往后结婚要花钱,爸爸的压力可想而知。于是他白天去工地干活,晚上回家继续在田里劳作,每天起早贪黑。后来或许是太累了,有一次上工的时候,他神志不清竟从高处摔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从此便瘸着腿走路。
爸爸出事后,跟他订婚的姑娘反悔了,人家不愿意嫁给一个瘸子。这个时候小叔自己谈了个对象,还把对方肚子搞大了,女孩的家人来到家里大闹一场,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家里也只有让他们赶紧结婚。这个时候静瑜爸爸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婚房让给了小叔。可怜他为家里付出那么多,却没落得一个好下场。
后来爸爸认识了妈妈,两个苦命的人走到了一起。即便如此,爸爸还是对自己的残疾耿耿于怀,每一次他感到悲伤绝望的时候,奶奶总是站出来细心劝导安慰。终于在奶奶的鼓励下,夫妻两个越来越坚强,日子越过越好,爸爸渐渐重拾信心,笑对人生。
后来静瑜考上了大学,大二寒假的时候,静瑜回到家里。临近过年她生病了,卧病在床的她心情非常失落,妈妈悉心照料着。那一次妈妈也给她煮了一碗鱼头豆腐汤送到床前,她品尝着那奶白的汤汁,仿佛感受到了母亲当年的幸福,她也终于领会了鱼头豆腐汤的内涵。后来她也总是说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鱼头豆腐汤,没有什么困难是一碗豆腐汤解决不了的。
现如今爱她们的奶奶去世了,但鱼头豆腐汤的味道会一直伴随着她们,就像奶奶的爱从未离开。
品读学习分享夏老师浸透人情世故的美文佳作,向夏老师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