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养龟悟道(散文)
一
院子里有养花草的,有养阿狗阿猫的,怪异的李老头却养了一窝乌龟。他嫌花草娇嫩难伺候,家里也曾养过几盆,每次都把花养没了,最后盆里栽了大蒜;而猫狗要吃、要穿、要拉、要洗澡、要修毛,他舍不得这笔花费。退休后,他一月只有四千多的退休费,老伴没有工作,两人的日子紧巴巴的。
五年前,老两口垂钓沅水,鱼没上钩,一只二斤多的龟却咬了钩。当时好兴奋,因为他的印象中,龟是很值钱的,一只几斤重的野生金钱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他本不打算养的,只是多喂它几天,等个好价钱。于是将龟丢进家里的塑料桶里,为防它逃脱,盖子上还加个重物压牢。可过了几拨人,没一个出高价的,还说,这是巴西龟,就算是野生也不值钱。没办法,就把这只乌龟养起来。后来老伴又钓到一只巴掌大的小乌龟,就一起养。把女儿家的大收储箱拿来,改装成水缸,变成了这两只乌龟的家。朋友看了,说乌龟养单不养双,养两只不吉利。老李又咬牙花了80多元,买来一只本地龟,他家就养了3只乌龟。
春秋时节,龟要晒太阳;高温的夏季,又喜阴凉。上了年纪,体力差,偌大一个水缸,他与老伴两人抬都很费劲,只好把缸里的水舀出些才挪得动。后来他把小孙孙丢弃的两个滑板,拼成底座,水缸放置其上。还特意在水缸的一角放了三块卵石,仿自然生态,也便于乌龟爬出水面晒太阳。有了轮子,移动就很方便。于是,养龟的水缸就在门前桑树下,随着太阳转圈。傍晚时分,他还会推着龟缸绕院子溜达几圈,好似推着自家的“宝宝”。
二
三月阳春天,休眠了近半年的乌龟,开始慢慢活动了,把头伸出来,张望四周。他想,肯定是饿了,便催老伴去钓了几尾小鱼,给龟崽子开开荤。先放条小活鱼进去,训练乌龟扑食。在江河、湖泊和池塘等自然环境里,迟缓的乌龟是抓不到小鱼小虾的,只能抓比它更笨拙的田螺。但在这不到1平米的水缸里,小鱼肯定不是对手。憨憨的乌龟们不争,不抢,不围攻。伸出头看几眼,又把头缩进去些,便停在原地守株待兔,等到小鱼失去警惕,游到它头上方时,才猛地张嘴咬住,然后用前爪帮忙,慢慢地把整条小鱼吞进去。
生于农村的李老头,见过鸡打架,牛打架,狗打架,弱小的蚂蚁也打架。连自家的两个小外孙,一个娘生的,为了争玩具还掐个你死我活。而这三只乌龟,不同宗不同族,在这窄窄的水域,从不争抢过食物,从不打过架。可见自然界,并非只有丛林法则,还可以和谐共生。年轻时,老李也爱逞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成了他的口头禅。
很多小动物有灵性,能辨别主人的声音、形态和气味。他想让乌龟记住主人这至尊主宰的声音,便唱了首《铁道兵志在四方》——“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劈开那高山填大海,要让锦绣河山铺上那铁路网……”这是他最喜欢的歌。上世纪60年代,他应征入伍,当了铁道兵,在新疆大漠修铁路,从南疆一直修到北疆。在部队他入了党,提了干。老李唱得卖劲,龟却没啥反应。
蜉蝣羽化,飞舞交欢,结果朝生暮死;夏蝉不停地嘶鸣,活不过秋天;乌龟喜静,无欲无念,却寿千年。长寿的乌龟,不靠利爪征服它类,也不靠献媚讨主人欢心,它用时间打败对手。看着自己的对手一个个死去,何尝不是一种胜利?
转念,又觉得若没有了七情六欲,活一万年,也没啥意思。于是,想要看看乌龟愤怒的样子。便拿小木棍去戳它的头,戳它的脚,戳它的尾巴。面对挑衅,乌龟从容地把头、腿和尾巴全缩进龟壳里。龟的智慧扛在背上,龟壳就是一座可移动的城堡。他奈何不了它。龟不生气,他倒生气了。便用木棍敲击那只巴西龟的龟壳,骂道:“你这个缩头老乌龟,你就不会咬?不会组织龟儿子们反抗?”老乌龟理都不理他,趴在那一动不动。他又把木棍指向那只最小的龟,小乌龟也学老乌龟,把头缩进去。“你这龟孙子,没有血性,看我今天就把你宰了,炖汤。”
骂过一通后,还不解气,又将三只乌龟全翻过来,让它龟背朝底腹朝天。然后搬张小凳,开怀地跷起二郎腿,用那节小木棍打起节拍,又哼起了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边唱边偷窥。开始,三只龟都装死,过了会,那只巴西龟,将头伸出一点点,望望四周。它龟背扁平,脖子粗尾巴长,乘他不备,用长长的头去顶缸底,尾巴甩几下就翻过来了。接着那只小龟孙,也用同样的方法翻了过来。只有那只本地龟,它龟背凸尾巴短,直接用头顶缸底是没有用的。只见它不断地伸缩四只腿,打破平衡,龟壳往两边摇晃,再施以摆尾,晃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最后用头顶一下,也翻过来了。他被三只乌龟逗乐了,冷静下来。想,世人都认为乌龟胆小怕事,没本事。其实,缩头不一定懦弱,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不能说敢于亮剑才算英雄。人,各有各的活法,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明知不可为,偏拿鸡蛋碰石头,是一种愚昧。
老伴走时炖了只乌鸡,给老李补身体,要他看好电瓦罐,半小时后换小火。这阵子一心捉弄乌龟,这事给忘到脑后了。她回来看到瓦罐冒青烟,火气就来了:“你记性被狗吃了。整天侍弄乌龟,它给你送终呀?看我明天去买包泻药,把你那几只乌龟崽仔药死。”
他自知理亏,就用乌龟的智慧来对付老伴。不辩,不争,不理睬,等她骂累了,笑嘻嘻地拍拍老伴:“这句话你都骂几年了,我都听腻了。你就不会换个花样,说偷偷把龟拿去卖了或放了生。”
第二天他老伴上街买菜,早把药死乌龟的事忘了,看到水果摊上的火龙果,说买两个,老李吃了降血压血糖,果皮还可喂龟。
三
深秋后,龟便开始休眠,不吃不喝,静静地缩在水缸的一角。平静的水面,倒映下蓝天白云。南归的雁,不停地变化队形,在天空反复写着“人”字和“一”字。老李静静地瞅着,冥思,发呆,仿佛在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影子。
修行不靠吃斋打坐念佛,而是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历事炼心,用正念正气不断地浇灭心中的邪欲杂念。老李把往事翻出,一遍又一遍地嚼。转业后,他在农业银行县级支行当了十几年的副行长。同事们背地里都嘲笑他古板,审批贷款硬要按条条框框办。别人为官一任,富养三代。他没捞到丁点好处,一套单位福利房给女儿做了婚房,老两口还住在一楼的车库里。老伴笑他傻,他不承认自己傻,说,自然界,羊吃草,狼吃羊,可狼并不能主宰世界,它的背后,有杆猎枪正对准着它。前段时间,那个与他共事的会捞钱的年轻行长就被捉进去了。事发的缘由,他清清楚楚:为的是一笔800万的林业贷款,贷款方有来头,领导打了招呼,但老李觉得有猫腻,去实地考察,发现造林面积与贷款报告出入太大,不批。行长使尽手段,硬是把这笔贷款办下来。还说老李老了,该退住二线了。
与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扛过枪的血性男儿,也被龟同化了。在危机四伏的官场争斗中学会了缩头,在喧嚣的尘世中学会了安静,遇到惊涛波澜时学会了淡定。
人生如行路,心若灿烂,目光所及,都是风景。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寒雨敲窗也是一种浪漫。用一颗素心包容人生悲喜祸福,学会在简单中找到幸福。这就是老李养龟最大的收获。
龟是一种很长寿的动物。养不好,你为它送终;养得好,它为你送终。李老这两年身体愈来愈差了,一次突然晕倒在卫生间。醒来时,已躺在医院。医师说,他有冠心病。女儿不准他再去河边钓鱼了,他就整天服侍乌龟,准备再养几年,就把这三只乌龟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