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取名(微小说)
老付慢吞吞地走在街心公园的甬路上,自从退居二线后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虽然他只有五十七岁,离退休还有三年,为了给年轻人让路只有提前离职了。
“老付,早起来遛弯呢?”对面走来一个老头向他打招呼。
他皱了下眉头,对面的老头他认识,隔壁的老刘。退休前是自己的上任,前任招商局局长兼书记。自己才从位子上退下来不到一个星期,怎么连局长都不称呼了?以前可是一见面先是称呼一声付局长的啊!真的是人走茶凉啊。
老付轻声“嗯”了一声,便和老刘擦身而过。老刘诧异地看他一眼,看得出来这老付有点不高兴。随即明白过来,今天自己没有叫他那声局长。
老付名叫付有才,原名付有财,八十年代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招聘到乡政府成为一名聘任干部。于是便把那个钱财的财换成了才能的才,他觉得那个财有点土。觉得自己虽然比不上曹子建的八斗之才,起码也得有多半斗的才能啊!
老付在乡政府一干就是三十年,还算得上是顺风顺水,只是没有积累下足够的钱财。他有些后悔不该把那个钱财的财改成才能的才了。有时候他也曾埋怨过父亲没有给他取个好名字。
老付虽然只是个聘任干部,却是个幸运儿,九十年代竟然过渡为公务员身份,自费到县委党校进修居然拿到了本科毕业证。成为公务员没两年就被提拔为副乡长。随着在副乡长,乡长,书记职位上不断变化,始终没有离开最初聘任他的那个乡政府。虽然没能做出骄人的成绩,但是也算得上是平平稳稳。两年前才调到县里当上了招商局局长。
“付局长早。”一个清脆的声音传进他的耳膜。他抬起头,是新分配到招商局工作的女大学生齐娜。
还是大学生有素质。他挥了挥手回应道。“小齐啊!”
付局长,副局长……即使他是正局长,人们听了总以为他是副的局长。在乡里当副乡长副书记的时候还没觉出有什么不妥,自打当上了正乡长正书记以后才感觉到有些别扭了。最让他感到窝心的一次,是他和局里一个姓郑的副局长去开招商洽谈会,工作人员向厂商介绍道:这位是招商局付局长,这位是招商局郑局长。也不知道这是谁安排的,偏偏他这个正局长姓付,而那个副局长又是姓郑。就因为他这个付(副)局长,对投资商的苛刻条件不满意,拒绝了投资商的无理要求。因此引起了投资商的不满,招商也就被迫停止了。理由是付(副)局长不能越权指挥郑局长。
县里以他没魄力为由让他退居二线,给那名姓郑的副局长让位。
唉!这倒霉的姓氏啊!付有财,付有才,不管是有财还是有才,感觉着怎么都是一个负数,所以他既没有发了大财,也没有达到半斗之才。他叹了口气。
此时他又觉得老刘称呼他那一声“老付”倒是很受用。老富……他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从心里讲还是想大富大贵起来。他为官时天生的胆小,别人敢拿的,他不敢拿,别人敢做的,他不敢做。也正是如此他才平平稳稳坚持到了最后。
“我说老付啊!怎么,叫你一声老付就不高兴了?非得叫你一声付(副)——局长,才高兴吗?”不知什么时候老刘又折返回来,他还故意把付局长的那个付字拉的长长的,仿佛他真就是副的局长似的。
“老书记啊!”他不好意思尊称了对方一声老书记。
“本来你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老刘语重心长地说道。
他心里一动,难道老书记所说的更进一步是,县里要提拔他当副县长不成?这老书记虽然退休了,但消息比他在职是还要灵通。他知道刘书记指的是那次招商会,如果招商成功了算是他的政绩,极有可能提拔为副县长一职。
“我不能为了自己的政绩损害群众利益啊!”
“迂腐,那投资商本来就是县里定下来的,你只不过是出下头而已。最后,还不是让那姓郑的摘了桃子?”老刘有点恨铁不成钢。
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电话是儿子打来的,还是问他给孙子取啥名字,随谁的姓。
儿子在申城工作,找了个申城的媳妇,儿媳妇的父亲姓王,是申城某区的区长,妥妥的厅级干部。比他这个小小的局长大多了。儿媳妇是独生女,为了延续香烟后代,结婚时就曾提出过生了孩子要随母姓。老付当时没同意,这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孙子出生了,必须重新面对这个问题了。
“还是随他母亲的姓吧!”老付心情沉重地说道。王姓取名字怎么也比这个付姓好取名字,什么都是王者。
他当了一辈子的(副)职,总不能再让孙子当一辈子的(副)职了。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