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一则灯谜(散文)
正月十五真热闹啊,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满天的烟花,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树枝上门梢上道路上,也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照射出一个花市灯如昼。彩灯中有的是鱼形,有的是龙形,它们在风中舞动,就像鱼和龙在海水里悠闲地玩耍。
小岩刚吃完饭就去找小山,小山刚见了小岩,他们俩就又一起来找我。而我一见了他们,顾不得再吃热气腾腾的元宵,把碗一推,就伙同他俩向外飞奔。我们三个心照不宣地向广场上奔去。一盏盏通明的灯笼,在广场里挂出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前来观灯的人们络绎不绝,来得更早些的,分别在好几盏灯前已经攒聚成了几个小簇。无疑,在人头攒聚的地方,他们是遇见了令人留恋的内容。
我们三个来在了一盏八角灯前,这盏灯的其中三个平面,分别贴着用红纸剪出来的灯花,只有第四个平面用毛笔写着一则谜语。谜面是“一个真的,两个假的。两个假的:一个黑的,一个白的。”谜底是“打一自然”。我们刚往那一站,就听有的人说“嘿,打一自然,这到底是个什么自然?”他虽说了猜不准,但他却没有舍得离去,又围绕着灯笼去观看另外三个平面上的纸花。他就这样一会儿猜谜,一会儿又欣赏红纸剪花。不一会儿来在这盏灯下猜谜语的人,竟然比别的地方多了起来。
最后的结果是,无论这一盏灯上的谜语还是纸花,都被大家纷纷叫好。因此包括这一盏灯在内,伙同另外几盏灯,都被评为获奖灯。
不瞒你说,这一盏灯便是我家的,是我爸爸亲手糊的。每年元宵,家家都要亲手糊一盏灯,奶奶说她一定要为这盏灯剪上红纸花。而我已经在读五年级,我虽不会糊灯,但我心里的想法是,对这只灯笼我也一定要参与进来。仿佛只有这样,我才能与元宵佳节融为一体,我才能分一杯,元宵节赐给我们的福气和喜气。但是商量来商量去,爸爸就让奶奶剪纸花,让我动脑筋去出一个好灯谜。那时候虽有许多灯上都贴着红纸剪花,但也有许多灯上都写着一则灯谜。
这一下我却犯了难,因为我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所以我就去找小山和小岩,全没料到这个小岩,他一拍脑门就有了。我们正准备夸他敏锐,他有点羞赧着说“谜语我早有一个,但我怎么也出不成谜面。”我们还要往下追问,他却不语了,只告诉我们等到了晚上,他要约我们俩个在街市上走走。
正是初八九的晚上,月明如霜,他一个人在前面走,让我们两个在后面看。我们这一看不要紧,一看才发现,一个人身上竟然有两条长长的影子,而且一条影子是深黑色,另外一条影子是浅灰色。
毕竟还是熊小山呀,他这一看,随即就吟出了那一个谜面。我也就不假思索,能在灯笼上挥笔写出。写到最后我又犯了难,问他猜谜语的范围。熊小山接过毛笔就写下了“打一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