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借米借饭(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借米借饭(散文)


作者:红花草 秀才,272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0发表时间:2024-02-27 05:07:30


   我几岁的时候,周围不少家庭都是缺粮食差饭吃的。为了度日,上餐下餐要花不少脑筋花不少时间对付。当然,我家也是。当时的生活水平基本都在同一条线上。家家户户的条件差不多,富裕的人没有富得流油,家里没有陈谷烂米;贫穷的人不过就是缺衣少食,也没有流落街头,沿街乞讨。老百姓口粮紧张的日子,每年都有一段时间。谁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把续命的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尽管如此,朴实无华的左邻右舍,从来没有谁瞧不起谁,而是彼此帮衬着。我借你家的米,你借我家的饭,彼此都在“借”和“还”中,一步一步挽手向前。
   那时,是战天斗地的年代。“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等等标语到处贴着,我们这些孩子都是耳熟能详。我们玩到哪里,哪里都能听到口号声,每天感受着大人们坚定不移的目光和无所畏惧的斗志。在那个年代,人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只增不减,只争朝夕的激情只增不减,怀揣梦想的希望也只增不减。哪怕生活苦、干活累、休息少,连饭也吃不饱,但对明天美好的憧憬从来不动摇。
   我出生时,虽然各种条件相对较差,但对比我父母那一辈,又强了许多,起码是和平年代,没有颠沛流离,没有战乱之苦。我没吃过树皮野菜,也没吃过草根猪糠,但拿红薯和稀粥当主粮,用杂粮粗粮填肚子是常有的事。经常东家西家的借,一点也不稀奇。只要能借得到,说明人缘还不错。不过,一般的人,只要有,都说不出“无”这个字。
  
   二
   那个年代,爸爸妈妈常常是干活干到天黑,从不吃午饭,饿得是前胸贴后背,走路摇晃,连回家的路都觉得比平时遥远。但想到家里还有三个孩子等着要吃饭,步伐又稳健,会马上加快脚步。人,就是这样,只要有精神支柱在,就不会倒下,会义无反顾往前走。这种反超的力量,是从骨子里头爬出来的,是无法用言语来比拟的。
   有一次,爸妈天黑回到家,米缸里没有米,便商量着要哥哥拿着升子拿着盆,去大伯家问问,他家前天舂的米还有没有。如果有,先借两升来救急,明天舂米了再还。妈妈知道,大伯家只要还有,肯定会借。那个年代,没有打米机。米,要么是用磨子梭(只能用梭,不能用磨),要么是用碓臼舂,要么是用碾子碾,还可以用磊子磊(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磊字)。哥哥刚走,隔壁堂婶家的女儿华妹端着个空碗来了。她问我家有饭没有,想借一碗饭,说她家来了客人,差饭。再煮,家里没米。我妈说:“你等一等,我马上煮饭。”
   哥哥很快借来米,妈妈叫哥哥抱柴,我烧火,便开始淘米煮饭。在大火的催促下,饭很快煮好,妈妈首先给华妹盛了一大碗,且按了又按,堆得不能再堆,让她趁热端回家。同时给她端了一碗米,让她家第二天早上煮来吃。当时,我妈没有说那碗饭那碗米不用还,我家也经常向周围伯伯叔叔家借米借饭,谁也没有说不用还。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一碗饭一碗米或许就是一家人一天续命的口粮。我们都信奉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起码原则,很长时间都没有打破这个规矩。直到都不缺粮食,不再借饭借米,不再稀罕几斤大米几碗饭。累了饿了干脆到家里直接吃,且还重新加两个菜,一起唠唠嗑,热闹,融洽。
   我妈常说“小菜一半粮”。妈妈做菜不会小打小闹,菜总是比饭多几倍。那天妈妈煮了一大钵马铃薯,炒了一大碗青菜,还和了一大碗榨辣椒糊。家里的菜一点也不精致,大钵大碗,简简单单,也没什么讲究,盐倒是不缺,但缺了油。拿现在人的话说,像给猪食,十分粗糙。我们可不管那些,嘴里有东西进去、肚子有东西填就不错了,从来没有挑三拣四的意识。我们一家人的晚餐吃得那叫一个香,哪里还觉得没有胃口,只觉得肚子小了点,只能装今天的,装不了明天的!
   现在的人老吃不进饭,一餐一碗饭也吃不了,刚端碗就觉得饱,还嫌这嫌那,其实就是没有消耗不曾饿的缘故。亲爱的读者,你认可吗?别说饿个三天两天,你只要去参加体力劳动,来个大半天水米不进,试试?看吃饭有不有味!
   第二天,妈妈舂了一斗谷的米,让哥哥给还回两升去。我看着妈妈用升子给量米,升子是堆了又堆,直到堆不了为止。哥哥在旁边说:“妈,伯母昨天量的是平升,你怎么给堆了又堆。”妈妈说:“借人家的牛,要还人家的马,别人帮忙在前,不能亏人。”我见到过耕田的牛,但没见过疾驰如飞的马,心底只觉得马比牛肯定更好,更值钱,否则妈妈也不会这样说。后来读书,才知道了原来妈妈是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付之于行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知恩报恩为人处世的道理。
   第三天,华妹给我家还饭还米,用篮子装了三个碗。一个碗装米;一个碗装了一堆碗饭,看得出,也是按实按紧了的;另一个碗装的是小鱼,还很新鲜。我想,我肯定露出了贪婪的目光,恨不得马上生吃那碗里的鱼!在当时,“肉、蛋、鱼”,属于寥寥无几的荤菜。每年,家里见荤的时候并不多,哪怕住在河边,有沟也有塘,父亲每天要出集体工,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去捕鱼。除非下大雨涨大水才有开荤的机会。至于鸡蛋,那是要卖钱的,买盐,买针线,买做鞋的布等,都靠着那几只鸡。我们读书后,都是用鸡蛋换铅笔和本子。家里没人过生日,是吃不到鸡蛋的。肉,那就更不用说了,除了过年期间能吃上几顿,平时很难看到,即使来客人,也只有肉做引子,我们再馋,也得假装斯文,让客人吃。否则,就成了父母心中不懂事的孩子。
   我看着华妹碗里的鱼,眼里冒出绿光,生怕妈妈不接受给退回去。华妹说:“这是我爸昨晚网的鱼,俺家里还有一大碗,妈妈说给你们一些。”知子莫若母,妈妈很明白我们的心思,一边说着“谢谢”,一边接过碗。我很高兴,今天我们一家子可以见荤了!
  
   四
   妈妈常会念叨周围的谁谁谁对我们有恩,要让我们铭记于心,以后能帮的一定要帮人。家里确实穷,拿什么感谢平时帮衬的人,妈妈是常费一些脑筋。
   有时,遇到下雨天,妈妈会泡上一两斤米,用磨子磨成浆后,掺点青菜汁,我们几兄妹在旁边当下手,做米豆腐吃。一做就是一锅。做成了,妈妈首先会让我们这个那个送。给堂婶家里送,说上次吃了她家的鱼。给大伯伯家送,说他家常借米借饭给我们。也给二伯送,说二伯母那次家里只剩一碗饭都借了我们半碗,给哭闹的弟弟吃。给隔壁李奶奶送,听说她最近几天生病吃不下饭……
   只要有空,妈妈就会想办法弄吃的,一来,让我们吃点花样东西,填肚子,长见识;二来,常有周围的人送我们吃的,要还人家的人情;第三,教我们如何知恩图报、如何做人的一些道理。
   妈妈说,感恩的心,并非只是在嘴上说,常常是在碗中,在行动上。贫穷的年代适用,在当今不缺吃穿的年代同样适用。
   这样的时光,一去不返了,但曾经留下的那些碎片一样的故事,一直装在心底,无论怎样好的时代,都不能忘记曾经,那些邻里交往的本分要守住,这是我们的传统。借米借饭,借是穷的出路,谁都不能堵住这条路,更能在借的过程中,感受亲情性情的可贵。
  

共 27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我”出生在文革时期,日子过得紧巴,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经常东家借米西家借饭的。一般的人,只要有,都说不出“无”这个字。彼此都在“借”和“还”中一步步挽手向前。有一次,“我”家刚去大伯家借米,隔壁堂婶家的华妹来借饭,妈妈二话没说,赶快抱柴做饭,给人盛饭,并顺便借给一碗米。华妹还“我”家米和饭时,看得出是按了又按,堆了又堆,另外还端来了一碗小鱼。妈妈还大伯家米时,也是按了又按,堆了又堆。妈妈常念叨着别人对“我”家的恩情,为了答谢平时帮衬“我”家的人,总是变着花样做些吃的,一来让我们吃点花样东西,长见识,二来还人家人情,三来也教会我们知恩图报,如何做人的道理。本文语言质朴,文字细腻,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实感,以深厚的文字功底,用故事和感悟相结合的描写方式,在朴实的文笔中蕴含着无尽的农家生活模样,描绘了人世间最普通,也是最美的情感,使一幅乡风淳朴,人情厚重的农村生活图景跃然纸上。当时的农村,虽然穷困,但是是欢乐的,有人情味的,是幸福的。文章传递着人间极致的温暖与幸福,带给读者一种质朴、真诚、情意浓浓的感觉。好文,力荐品读!【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2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2-27 17:22:34
  从借米借饭的行为中,可看出乡情的淳朴,亲情的浓郁,在那食不果腹的年月里,每顿饭每盘菜都是来之不易的,每次借和被借都折射着关爱和感恩!忆苦思甜之作,文字极富乡土气息,读之亲切,大赞,问候红花老师,春安文丰!
回复1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2-27 19:47:56
  确实如此,在曾经的年代,一碗饭一碗米都来之不易,那是真正的“粒粒皆辛苦”。谢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罗老师工作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
1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7 19:42:37
  那时候的孩子肚量都大,没有油水,还得出力干活呀。现在个个不出力,怎么舒服怎么待着。时代变了,富了当然是好事,但有些美好的详情乡韵也淡了,甚至不见了。老师的文章乡土气息浓厚,读者有很强的代入感。拜读佳作,点赞学习!
回复1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2-27 19:50:30
  那时候的孩子,饭量真的很大,能吃,消化也快,主要还是没什么油水,劳动强度也大,那时候虽然累,但很快乐,。谢谢老师的关注,谢谢老师的鼓励,祝老师生意兴隆,龙年大吉!
13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27 20:45:40
  好亲切熟悉的往昔生活场景。我们这里,我不记得借饭,但孩子大人偶尔有个小病小灾的,不想吃家里做的某种饭,就会端着碗去邻家要一碗别的饭,是不用还的。那时的生活真是一言难尽,但乡情却浓得化不开。拜读老师大作,感慨良多。问老师好,遥握。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