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岗西大集烟火气(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岗西大集烟火气(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40487.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26发表时间:2024-02-27 08:29:33
摘要:年前的阴历二四八,我就是再有什么事,也要融入岗西大集的烟火气里,要去吃出过年的前奏氛围。作家采风,我“采吃”,谨以此篇作为“风味小吃”吧。

共 3521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城的岗西大集烟火气,香醒周遭。作者奔赴大集,享用早餐。麻特的叫卖声撬开记忆,它是油条,母亲只认麻特,习惯和方言使然,或与河南人“麻糖”之称有关。麻特亲和力强,和各种汤羹相处得美美地。作者倾心羊肉汤配麻特,源于羊肉泡馍情结。爱麻特始于童年,独享麻特,凝聚着母亲的爱。青睐大集烟火气,因母亲,也因氛围。一对外乡来的夫妻摊,麻特叫成“油炸烩”,热爱岳飞的情怀彰显。夫妻会做生意,大小麻特均有,他们情定大集,皆因所获利润更多。作者对“岗”,自有独特领会,水浒文化隐隐浮现。餐毕,作者气定神闲倾听大集烟火声,器皿声,真好听;顾客与摊主的对话声,有诗的韵味。听完烟火声,再观烟火气。一盘炒豆芽被摊主炒得风生水起,明媚鲜艳,香味撩人,大厨风范不过如此。作者发现羊汤里的语言别有洞天,大开眼界。作者感觉到免费的羊汤无关生意,关乎烟火文化。朋友的免费美食催生出作者的精彩春联,很衬大集烟火气。最后作者认为:亲近大集,方懂烟火气。民间大集烟火气,不容小觑,为经济奉献甚丰。文章展现了岗西大集的烟火气,温暖,家常,素朴而精美。文章不是宏观展示,而是锁定一对夫妻摊,表现了他们厚道而精明的个性,并推出了几种美食,勾勒鲜活,让人马上有想去大集大快朵颐的冲动。尤其对炒豆芽过程的描绘,极为传神,夺人眼球,让人不舍移目,生怕漏掉一个字,就是遗憾。读之,感觉豆芽的香汹涌而来,人落在豆芽堆里不舍走出,不吃豆芽者恐怕也要爱上,真想打飞的去看摊主炒豆芽。文章语言活泛,对烟火气的解读很实在,很亲切,也很精到。文章穿插着年少的烟火气,思母之心漫溢而出,让人感怀。文章有诗意美,也有烟火香,生活的好,不仅有风花雪月,还有烟火气。让我们跟随怀才老师去领略大集烟火气吧,感受民间的情调,品尝大集美味。别致佳作,盛情推荐。【东篱编辑:简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28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柔        2024-02-27 08:37:03
  懂得生活的人,不仅懂得风花雪月,还懂得烟火气的好和妙。人间的美味,不仅在餐馆,也在一方集市里。诱人的滋味,不一定要大鱼大肉,小吃,小菜也可以成就舌尖的享受。艺术的美和深有诗词诗画,还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首交响曲构筑了生活的一切。请闻烟火香,请品美文。祝怀才老师身康体健,龙年如意。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09:09:17
  非常感谢简柔老师的精美编辑,谢谢美评!读了两遍,很喜欢,精彩简约,特别有味,为小文所写烟火气又增加了雅致。简柔老师对生活的理解非常透彻,风花雪月和烟火气应该就是人间的本色,否则我们还是无以和动物界分开。我特别喜欢市井烟火气,炊烟,在现在的农村也不易看见,油烟被抽走,微量的,被分解,不烧柴草,烟囱的功能只能算摆设,也好,还有一个影子供我们膜拜。我还觉得,我每年到岗西大集逛一逛,还是想找到作为农村人的那种热闹,有时候有点动静,觉得烦躁,而在大集,一点也不记得烦躁,迟疑着,流连着,满足的是什么,应该是乡愁吧。遥握,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期待简柔老师的佳作!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2-27 09:39:43
  岗西烟火气,感觉和我们这赶集的地方一样浓。读老师的文,闻着香味,流着口水,感受文字韵味、意境,真好。麻特就是油条,我第一次听说,以后若有机会到北方吃油条,不至于叫错了出洋相,还叫上一碗羊肉汤,冒充一下北方人,哈哈。又是美文佳作,超赞。祝福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09:43:27
  天下大集,热闹是一样的,只是卖的地方特产可能不一样吧?不过,在我们这里,叫油条也完全可以,反而叫“麻特”人家感觉是从曾经老时光里走出的人,怕你不好意思了啊。民间有清新的诗,有朴实的事,我们必须喜欢,这是理由。感谢红花草老师美评,遥握,问候春祺,剩下的时间就是忙活养猪吧?悠着点,祝你猪业大吉!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2-27 09:40:29
  我也曾经数次逛过集市,正如老师所描绘的,饮食摊在其中占比较大,气氛最活跃,还是应了那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也曾想理理头绪,写点什么,不料能力所限,至今好像找不到抓手。感佩老师梳理题材、提炼题材这种淘金能力。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老师把这个岗西大集的特色写活了,这个万众瞩目的油条,在这里叫麻特,估计是麻花的表妹,哈哈。结尾一句,价值不可估量,一句就将整篇文章的主题升到了云霄,况且,气气相通,真是妙极!拜读学习老师美文,觉得早晨啃了个干面包有点亏了。顺祝新年胃口好,身体棒!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09:53:19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非常喜欢你的点评,与众不同,力透十分。我比较喜欢在年关之前逛一逛,平日好像不大去,觉得超市在眼前,买一点就可以,逛大集有点累。不过,我一年也要逛三五次,不算年关时候。韩老师积累这方面的素材一定是五车八栋的,怎么会少呢。大集东西太多,也热闹,的确不好梳理,我就以坐下吃人家的夫妻档来写吧,反正别具一格。韩老师说麻特,估计是麻花的表妹,这个简介真的是惊艳,我接受。一个“麻”字,就有了姓氏的归宗入家谱的根据了。结尾是想起央视报道有关部门总在统计经济数据,看过抖音说美国人的统计更不靠谱,我们的经济数据根本没有加集市贸易这块,所以有感而发。上海的饮食更精致,面包也不错,我一段时间痴迷面包,特别是东北那发来的俄罗斯大列巴,好像也吃腻了,不过,想起就上了拼多多。遥握,问候春祺,期待韩老师大作,谨祝编创快乐,工作顺利!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2-27 11:21:00
  在大集上,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充斥着浓浓的烟火气。说到底,这是生活的味道。老师选取小吃的摊位做视角,应该是别有洞天。除了让我们窥见到那些风味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还有潜藏在心底的母子情,是否还有别的考虑?再来一个岗西大集系列吗?开个玩笑,我相信老师手中的一只贯通经纬的笔,能写遍生活的方面面面。谨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11:25:54
  市井的味道,现在可能只有在集市上可以找到,那些过往的时光,都被漂亮的街面店抛弃了,这是时代进步的样子,但那种骨子里的东西一代代人还是喜欢,所以集市在各个国家都不会消亡。大集的特色东西很多,顾不过来,只能贪吃,买一些小件还可以的,不过用得不多,一般不到大集买了。赶集我只在过年前去,平时很少,曾经也开车转悠乡下的大集,也是买点吃的,集上有那些来自农村的老传统东西,我也喜欢。如果想起,一定要写写。谢谢郑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遥握,我们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2-27 11:37:50
  本文表现的是山东胶东半岛区域的烟火文化,赶大集是南方所不曾见过的。吃大集,“麻特”伴豆腐脑,与南方油条伴豆腐脑差不多。见识了作者笔下诱人的美味。若有机会,也到北方干一次集,品一下烟火气早点香。哈哈!好文,拜读学习!祝老师龙年吉祥!万事顺心!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11:51:04
  吴老师够奢侈的,南方跑北方赶集,如果果真成行,你的这次赶集,我作为采风记者,全程跟随。其实,南方的集市和北方的也大同小异,声音,才是大集的特色,我喜欢听他们吆喝,现在的人,已经不说“麻特”了,一律称作油条,豆腐脑还那么叫,不过在大集上来一顿半野餐,真的是不错的吃感。小时候也赶集,因为清贫,我们只有看的份,流出的口水不少,得到的不多,所以留下了念想,也好,总是满足了,可能就没有文学了吧。感谢吴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春祺,期待吴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2-27 12:59:13
  怀才老师的美文总是独树一帜,别出心裁。“麻特”这个名字令人耳目一新,顿觉眼前一亮。一幕一幕生动的场景,浓浓的烟火气息仿佛扑面而来,裹挟着麻特的面香、白雪飞翠的菜香,以及羊杂碎的肉汤香……让人垂涎欲滴,不禁齿颊生香。该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岗西大集市动人的烟火,也写出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烟火文化,感觉暖意融融。回忆和母亲一起买油条的那段经历,感人至深,令人泪目。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一切安好!吉祥如意!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14:34:46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赶集是一种特别的审美,熙熙攘攘,人们的确需要这样的方式,买卖,对于我这样的人,可能没有意义,喜欢随意点,没有想去买什么,倒是喜欢热闹,尤其是年前的大集,喜欢看各地来的小贩,他们把集市弄得有了过年的氛围。过去有时候喜欢去坐下喝一碗羊肉汤,舒服,不贵,享受老百姓的时候情趣。人间烟火气,总是暖心的,国外没有这样的氛围吧?一切都包装了,太商品化,就失去了情调了。遥握,期待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2-27 15:06:14
  读着怀才老师的文,再不爱凑热闹的人,再没胃囗的人,都忍不住要去岗西逛一圈,在摊位上坐坐,吃上两根油条,喝上一碗羊汤,再拉呱一番,不怕拿不出精气神,就怕去了舍不得回来。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文字的力量!好文,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候,谨祝龙年大吉,一切都好!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15:23:34
  谢谢湘莉老师的美评。好喜欢你的解读。是的,赶大集,可能买东西是个次要的任务,很多时候是凑热闹,遇到美食摊,自然要想去开开胃,我觉得这个地方是适合开胃的地方,热闹声音有助于吃饭下饭。来吧,我领你逛岗西大集,上午我开车走那,还是热闹,可能是人们过年的情绪影响,还是来看看大集有什么变化。尤其是遇到认识的或者合适的朋友,再拉呱一番,那比在茶馆一本正经的好。我是喜欢这样的场所的。但愿怀才抱器的文字看了不会生厌,有助于吃饭。遥握,期待湘莉老师的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9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2-27 16:40:14
  大集的烟火气,熏香了胃口,温暖了时空,说老师妙笔生花不为过。柴米油盐诗酒花,人美,生活美,文章更美。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17:01:22
  诗意莫过本真老师啊,的确,文学就应该去寻觅那些柴米油盐诗酒花的风景,岗西大集在年前是一阵狂热的场所,融入其中,吃上一顿,特别有感觉,这样的感觉属于我们的记忆,难忘。谢谢本真老师的美评鼓励,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本真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10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2-27 16:45:13
  岗西烟火气,作者的解读漫溢文化气息,又不失地气。此地成了美食一条街,麻特就是油条,还是第一次听说,小吃也能让人享受到非凡的美味,实在是极具地方特色,特别诱人。作者写炒豆芽,那一浪高过一浪的香气实在令人垂涎欲滴足见那对夫妻摊做的美食精致好吃,且为人真诚淳朴善良,令人敬佩和感动。岗西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深深的思母情,表现出乡情的浓郁,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本文笔触灵动,字字珠玑,令人唇齿生津。乡愁漫漶的力作,盛赞,问好怀才老师,春安大吉!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7 17:07:25
  翡翠感谢罗老师的美评!精彩的点评,使得岗西大集的美食更生香。距离三五里,开车五分钟就到了,吃一顿,年味就加足了。麻特就是油条,五六十年代,几乎没有人说油条,统统叫麻特,感觉亲切,若不是到岗西大集,也唤不出对这个名字的回忆。大集的菜肴,看着炒,完全是本色的,可口,人家卖这份辛苦,态度那么好,吃着就开心了,温暖入味的不仅仅是菜肴,还有那些普通人的性情品质。有感觉的东西写起来,格外出彩,本不想回忆,却闸门就在此时打开了,不能不回忆母亲买三根油条的事,记得真切,恍如眼前。生活离不开回忆,回忆也是一盘菜,要尝尝滋味的。遥握,期待罗老师的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