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春】写作与成长(散文)
2003年,秋风吹拂大地,枫叶飘零,带来美好的消息:我光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此,我笔耕不辍,至今已经二十余年。想当初,自己刚踏上讲台,学的是水产专业,与写作与教学风牛马不相及;如今,在各大报纸杂志发表二百余篇,屡次参加各类征文获奖数十次。许多人提及我总是吹捧我为“大作家”,听后,我脸红赛苹果,内心愧不敢当,但这么多年,也确确实实进步不少,成长许多。
一
世间任何事,最怕的就是钻研二字。只要你肯干,努力地干,一边思考一边干,想不成长,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宋代大家欧阳修早就在《卖油翁》里说过:“无他,唯手熟尔。”
看着孩子们纯澈如水的眼神,站在神圣的黑板底下,我郑重地告诉自己,绝不能误人子弟,多写点下水文,对学生的精神鼓励和写作示范都有很好的帮助。我一篇篇地写,用笔在草稿纸上涂涂画画。
那时,个人没有电脑,学校偏僻,没有连通互联网,只能搬一面学生桌,携一面椅子,坐在窗前。推开窗,清风徐来,漫山遍野的翠绿装饰成一幅美丽的画:小溪清澈,农人勤劳,我挺直着腰,板正着身躯,一行行字在笔下呈现。
那时,水平有限,不懂任何技巧和手法,只能写个六七百字,就感觉才思枯竭,脑袋一片空白,实在编不下去。即使这样,我依然奋勇划桨,拼命地写。
我给自己下达了死命令:每天至少一篇,每篇至少一千字,可多不可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上课之余,许多同事都看见我,坐在那里咬着笔杆子。他们都好言劝慰我,悠着点,别把身体累坏了。我回头报以微笑,称身体倍健,没事。确实,年轻就是好,可以拼搏,不留余地。
写作内容不拘一格,工作、家庭、朋友、情感……无所规定,有什么就什么,常无病呻吟,强说忧愁。写出作品来,特喜欢拿给别人欣赏。学校里有位同事,民办教师,年近五旬,白发苍苍,教学多年,我找他修改,他不吝赐教,肯定之后经予一定的指正。至今,我依然惦记着他,感谢着他。
写完,我不停投稿,皆石沉大海,沓无音讯。我慢慢丧失信心,认为自己天生愚钝,压根不是写作的材料。同事鼓励我,可以投稿到文学网站。闻之大喜,我借用“百度”,四处流连于“不死鸟”“红袖添香”“榕树下”……投之皆中,许多还收获社团推荐、绿叶推荐,让我为之振奋,继续前行。
2005年,我的“丑媳妇”得以见到“真公婆”,许多文章发表在杂志报纸上,收获了不少稿费。印着名字的样刊,虽少却耀眼的稿费,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更是像一剂强心针,给了我无限的动力,让我不断地写。
如至今日,我电脑的D盘中已经存储3360篇文章。散文居多,小说第二……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入电脑。因为不间断地写,我的打字速度都不亚于专业的打字员,“噼噼啪啪”如同动听的乐曲,一分钟可达近百字。
如此之多的文章,着实让我的写作能力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进步不少。以前,总觉得写上一千字十分费劲,需要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如今,一篇文章写上一万字,也不觉得是件难事,花上数天就可以完成。不同的体裁,也可以随意切换。语言,更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曾经畏惧如虎的教学论文,也能信手拈来,要不了半天,就能整出一篇来,虽然不一定发表,但最起码“完成”没有任何问题。同事们见到我的神奇速度,都惊讶得瞪大眼睛,张大嘴,根本合不上。
二
写作与阅读是孪生兄弟,两者缺一不可。阅读可以扩展词汇量,提高语法运用,对于写作不可或缺。
我喜欢《读者》杂志。以前,6元一本的时候,我每期必买;后来,涨价至9元,我还是喜欢,价格颇高,羞涩的钱包难以承受,节俭的我选择买过期杂志,一年24本只需要几十元。快递寄到手中,捧着沉甸甸的一沓,我常欣喜若狂,似一个可爱的儿童,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玩具。
家里吵闹,调皮的儿子蹦蹦跳跳,吵得我无法静心。孩子,顺其心成长,我就提着一本杂志下楼,一边散步一边读书。林荫小道,鸟鸣宛转,花儿清香,人迹罕至,我慢慢挪动着脚步,眼睛始终离不开书本。知识的芳香如无所不在的空气,包围着我,给了我最好的慰藉与快乐。
除了《读者》,我青睐于易中天先生的“中华史”,余秋雨、曹文轩的系列作品。易中天治学严谨,退休后苦心研究中华千年进程;余秋雨的作品内容丰富,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和艺术思辨;曹文轩的文章情感丰富,他擅长借景抒情,用儿童的眼光给人不一般的感觉……我总是爱不释手,赞叹不已,佩服之余也收获满满。
写作中,我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身边没有类似的同事,少有写作的爱好者,所以找不到共同探讨的人。这个时候,我多向书中寻找答案。最好的教材,当然是国人奉之为圭臬的语文书。
我是老师,最不缺就是语文书。通过同事的帮助,陆续地搜寻,我集齐了一年级至九年级的18本教材,遇到问题就读书。标点是道坎,挡住了不少写作的爱好者:顿号、逗号、分号,我总是搞不清楚它们的用法。那就看书中相同的范例,后来弄明白,三者都可以用于并列,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与短语之间,逗号是并列单句,分号是并列复句……从此,我再也没有出错过。
哪怕是低年级的教材,也让我受益匪浅。四年级的课文《母鸡》《白鹅》《乡下人家》……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篇幅虽短,但技巧熟练,文字老道。在《母鸡》中,我学会了欲扬先抑,欲拔之先抑之;在《白鹅》中,我了解把物当作人来写,会有盎然的趣味;在《乡下人家》中,我明白了线索的重要性……都对我有莫大的帮助。
写作无思路,没有题材,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敞开怀抱读书最有用,一页页读,一篇篇读,只要你读,灵感就在某个未知时刻进入你的脑海。越读越写,越写越读,你就可以一箭双雕,既读不完,也写不完。
这样,你就成了孙权帐下的吕蒙,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三
我是个老师,手执教鞭,头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培育祖国的花朵,离不开一个“教”字。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表明,学习金字塔最有用的方式,也就是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太多的进步,精髓就在一个字——“教”。教别人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只有教别人,才能像鞭子抽打一样,催促自己学习;教别人,才能紧逼着自己去思考,去总结;教别人,某个时刻,你会总有“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顿悟。
经常,捧着课本走进教室,踏步于走廊,脚步咚咚,心脏怦怦,紧张得不行,因为才疏学浅,愧对“园丁”,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我买来许多关于写作的书籍,最推崇的无疑是大师王鼎钧的“作文四书”,这是现代作文教学的开山鼻祖,无论是对“教”这个字来讲,还是对于“写”这个字来说,都举足轻重。特级教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开启了我作文教学的新路径。他来自教学一线,自然轻车熟路,我照猫画虎,亦步亦趋,后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长颇快。
每册语文书多为八个单元,每单元后面都有习作教学,虽然参考书及网络中充斥了太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其中不乏全国名师的。不过,地域不同,班情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方式得有所改变。我总喜欢在大量地阅读后,加入自己的理念,形成自己的方式,并形成文字留存纪念,以备后用。为此,作文教学的相关文章我写了将近三百篇,从结构,到修辞,及创意,至表达方式……都有了自己的一套。
在写作当中,我曾经有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它们像一只巨大的拦路虎,挡住了我攀爬作文高山的道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弄懂何时用描写,何时用叙述;有些老师推荐关联词,有些老师反对关联词,原因何在……
直到某个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大地欣欣向荣,一位学生睁着求知的眼神,站起来问:“老师,如果习作中不推荐使用关联词,那为什么需要我们经常用关联词造句呢?”
他的问题像一块重重的石头,抛进了我的心湖,这正是我纠结太久却未得其解的悬疑之剑。他的话音刚落,我的脑海飞速旋转,想到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想到了管建刚老师说的“就是不用关联词”,想到了自己平常写作的一些段落,猛然间,我几乎脱口而出:“用与不用都对,用关联词多强调说理,要概括性地写;不用多进行叙事,要详细性地写……这就是区分。”
学生点点头,犹如醍醐灌顶。我摸摸后背,冷汗冒出来,内衣湿漉漉的。
同样,我明白了叙述多用于略写,概括性强;描写多用于详写,表达性优。
通了很多写作技巧,对学生的帮助极大,收获最大的却是我自己。
作为老师,讲道理在所难免。我郑重其事地对学生强调:“写作绝不能虎头蛇尾。你们写开头时,雄心勃勃;到了结尾,慢慢松懈,有始无终,浪费了绝佳的写作材料。”
说完,我哑然失笑,眉毛抖动起来:我不也是这样的人?初写时,奔着发表的目的;到收尾时,潦草收场,完成任务。结果发表率一再下降。
打开电脑,点开文档,之前的许多文章构思新奇,结构完整,却无法发表,皆因如此。于是,我认真对待每一个段落,仔细研读每一个句子,成品率提高不少,写作水平因此水涨船高,似乎达到“日进一步”的效果。
四
写作最重要的有三种能力,体验、观察、想象,缺一不可。体验就是你过往的生活,观察来自于你的“五感”,想象则需要放飞你的思绪。
许多人眼里,我是一个典型的傻子,常做一些傻事:傍晚时分,倦鸟归巢,晚霞在天空游荡,清澈的光影与碧绿的树叶玩耍嬉戏,我坐在街旁,不言不语,不走不动,就单纯地发呆,静静地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光与影的变化,看风吹树叶不停地摇曳……
我爱一个人走,随心随意,眼神呆滞,双手垂放,双脚微抬交替前行,熟悉的朋友经过,看到我,脸上镶上笑容和我打招呼,我却漠然无视,似乎极为薄情寡义。其实不是我没看见人,而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位是熟人,因为大脑在不停地思考,构思着下一篇文章。
春雨绵绵,如丝如线,天空乌云密布,光线暗淡,我没有撑伞,兀自一个人站在雨中,仰着头,淋着雨,任凭雨水在我脸上盛开美丽的花朵,清凉延荡在心中,舒适与惬意从脚底出发。
试问这样的人,怎能不傻?不过,没关系,有了这观察与体验,加上无边的想象,我掌握了第一手素材,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写作时,无数的细节骑着骏马,奔腾而来,文字栩栩如生。
五
写作其实是场修炼,修炼身心,自我成长。且不管外界如何波谲云诡,我坚守内心,写,不停地写,让自己长出羽翼,逐渐丰满,从而哪怕斗转星移,也能垫高脚下的台阶,坐上高高的城墙,笑看白云苍狗。
尽管努力吧,朋友,且沉淀自己,静待春到来,花盛开,蜂蝶自舞。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严谨,主题充满正能量。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