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菊韵】日升昌票号那些事(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菊韵】日升昌票号那些事(散文)


作者:田荷 白丁,9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8发表时间:2024-04-07 11:50:16

【江山·根与魂】【菊韵】日升昌票号那些事(散文) 一、票号的诞生
   清嘉庆年间,山西平遥西街开设了一家西玉成颜料行,经理叫雷履泰,平遥洪堡村人。东家李箴视,人称“李二魔子”,平遥达蒲村人。西玉成在北京设有分行。当时,晋中平、祁、介、太等县不少的商人,在北京开干果店和做其它生意,每逢年终结账,他们都要给山西老家捎些银钱,一般从镖局运现,运费既高,路上又常出差错,颇感不便。
   于是有人和西玉成商议,从北京捎往老家的银钱交到西玉成这里,交钱人写信给老家人,凭信件到平遥西玉成处取款,西玉成同意。起初不过是朋友、亲戚和熟人关系,两相拨兑,也不出什么汇费和手续费。后来同乡们都觉这个办法便利,求拨兑的人越来越多,并商议在双方同意的原则下出一部份小费。西玉成的东伙人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觉得这生意比其它生意好做,且利大,若广泛开展必有厚利。于是东伙们商议另开设日升昌票号,专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这就是晋中第一家票号的诞生,时是1824(清道光4年)年。日升昌成立后,果然银钱汇兑业务繁荣,经理雷履泰是商场能手,熟悉生财之道,由此联想到全国各大城市,特别是沿海一带往返从镖局起运的诸多不便。于是,他深入调查晋中商人所经营的药材、茶叶、绸缎、夏布等,及京广杂货进货销货地点,就派出一些诚实可靠、精明干练的伙友,到天津、汉口、南京、济南、开封、西安、重庆、桂林、厦门、广州、镇江等地设庄,和这些城市的山西商人拉关系,讲信用,广招汇兑业务,此处交款,彼地用钱,简便又可靠。这样一来,不但是山西人开设的商号和日升昌交往频繁,沿海一带的米帮、丝帮也多和日升昌打交道,票号业务涉及各行各业,日升昌门庭若市,一派繁荣景象。
   当时日升昌票号的汇费在1%以上,存款月息2至3厘,放款月息7至8厘。当时世面上周转的银子,分碎银、锭银和元宝,元宝一般重50两,从相互对换平色中得到不少利润。“平”是论份量,“色”是论质量,票号有自己的成色标准,一般“平”中有4%的收入,“色”中有5%至6%的盈余。
   日升昌从以上活动中很快发展壮大起来,这应是中国最初的银行。
  
   二、鼎盛时期
   日升昌初创于1824(清道光四年)年,咸丰年间是日升昌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初期,日升昌经营的对象主要是山西商人,和江南米帮、丝帮、盐帮以及零星小商小贩,也有一些官僚地主存放款项,但为数不大。鸦片战争发生后,清朝官吏腐败骄奢,贿赂公行,盗匪丛生,社会动荡。为了避免发生运现丢镖事件,清朝各级官吏、地主、豪绅、鸦片贩子、走私商人,都和日升昌票号发生了联系,票号业务飞速向前发展,及至经过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革命、捻军革命以后,官府和票号的联系更紧密了,不但官吏卖官鬻爵钻营行贿的赃款,甚至军饷、丁粮、厘金、赋税和官府财政周转,也都由票号过局,这时是日升昌的极盛时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升昌基础稳固后,规模也更宏大了。一纸票汇一到,十万百万两的现银立即到手,信用显赫,远近皆闻。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西太后和光绪皇帝由京逃到陕西,路经山西平遥,日升昌是主要筹款票号之一。为此,山西巡抚岑春煊给日升昌送了一块“急公好义”的牌匾。
   当时,日升昌分庄遍布:河北、天津、保定、济南、青岛、烟台、太原、曲沃、运城、西安、汉中、宜昌、长沙、荒湖、广州、汕头、福州、成都、昆明、贵阳等地。日升昌票号的触角伸到除西北以外的整个中国。
   日升昌在各地分庄的挂牌是:“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
  
   三、生活开始转变
   日升昌的资本最初并不大,查看日升昌的万金帐薄,最初六年结账一次。经过道光、咸丰、同治三十多年的发展,日积月累,至同治年间,资本是每股12000两银子,东家李箴视30股,计资本36万两,这是财股,其次是人力股,总经理顶人力股一股。以下协理,各分庄经理、协理,有顶8厘、6厘、4厘、2厘,甚至1厘的。后来四年结账一次,每次分红最少7、8千两银子。东家平时不问号事,总决算时主持按股分红,亲自到平遥总号评功论赏,表扬有功人员。
   日升昌在光绪年间,营业额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峰,除名义上资本36万,常年流水千百万两银。
   并与清政府贵族大官僚们相勾结,不仅“汇通天下”,甚至捐官升迁,包揽诉讼,地方兴革大事也从中操纵。这时的日升昌与道光初年间的日升昌,作风大相径庭,从前的那种多访问、勤跑腿、甚谦虚的态度荡然无存,现在是媚上傲下,盛气凌人,专结交富贵官僚、地主豪坤,小商小贩和日升昌汇兑生意,起码是500两银子一张汇票。出门有人问在哪家号做事,傲慢答曰“昌记”,表明是“天字第一号”的伙友,洋洋得意。
   日升昌驻开封分庄经理邱泰基,出入衙门如回家一般,来客拜访需投帖,他能把河南全省的财政收入都从日升昌过局。
   光绪某年,邱经理从开封回平遥总号,从河南起身坐的绿围四抬大轿,头前一人骑高马,一路上耀武扬威。到了平遥洪善驿,驿丞以为是官差过境,县知事率领三班衙役到东门接差,结果扫兴而归。日升昌平遥总经理张兴邦,为给平遥县知事打圆场,第二天摆上三圆桌上等酒席,宴请平遥县知事和衙门人员,大家见面哈哈一笑了事。
  
   四、李东家开张进城
   平遥城内有十家票号。同治、光绪年间,市面空前繁荣,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这天,各商号开张营业。这天,平遥城里十大票号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宫灯、纱灯、彩灯争奇斗艳,家家门庭旺火通红,把平遥城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各家门柜上摆着各式名贵的古玩玉器,爆竹声、乐器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开张这天日升昌李东家要到城里总号烧香,天未大亮轿车往平遥城走去。轿车前后骑顶马的人头戴红缨春帽,身穿青宁绸缎长袍,黑羔皮马褂。顶马颈系串铃。顶马前有一同样穿着不凡的人提灯笼引路,左右各一行人举着火把。
   头一辆坐着账房先生,第二辆坐着少爷,外辕一个男仆。第三辆是小姐,外辕一个女仆。第四辆坐着李东家。每辆车旁有个执鞭人,另有一个叫骖车的,四更时分从达蒲村动身,一路车声隆隆,铃声叮当,威风凛凛朝平遥城走去。
   快进城门时,远远就有吹吹打打锣鼓喧天的乐队前来迎接。一行到了西街日升昌,门前台阶早站满了各分庄执事人员,一个个狐皮紫貂,灰鼠披风,滿面春风,拱手作揖,迎接东家李箴视下车。院里楠木桌椅,湘绣靠背,厅上厅下宫灯相对笑。大红地毯,檀香炉,一切陈设富丽堂皇。李东家拈香之后,客厅即摆上十几桌山珍海味,分主次上座,立即杯觥交错,红光满面客套着。总号宴席是云南特制的白铜嵌花碗,称火碗,此时天气寒冷,碗底放一盅酒燃烧着,夏天碗底放一碗凉水。
   日昌升的厨房颇是讲究,大师傅、二师傅、配菜的、洗菜的、对碗勺的、肉案上的、面案上的、掌炒勺的、刷锅洗碗的……开饭时有捧盘的、献菜的、斟酒的、上茶的、捧痰盂的、递毛巾的,分工明确,各担其责。厨房里各种山珍海味、名酒等,应有尽有。
   这种暴殄天物奢侈的生活,如俗话所说:富人一席饭,穷人半年粮。
  
   五、矛盾引发竞争
   日升昌经理雷履泰,是日升昌票号创始人。副经理毛鸿羽,也称协理,平遥邢村人,伙友们称雷履泰为大掌柜,称毛鸿羽为二掌柜。起初二人团结一致,遇事相互商议解决,相处融洽。后来日升昌一天天壮大,业务日趋繁荣,分庄增加了,用人也多了。
   雷履泰认为日升昌的兴隆是他一人的功绩,唯我独尊,颐指气使,独断专行,引起毛鸿羽的不滿,二人相互猜忌,斗争渐渐表面化。一次雷履泰染病在床,在号内疗养时仍不放手让毛鸿羽处理号事,对各地分庄经理汇报的情况和一切往来信件等日常业务带病处理。毛鸿羽上门对东家李箴视说:“经理染病号上疗养多不便,不如暂回家中靜心疗养为好。”李箴视觉得毛鸿羽是一番好意,就让雷履泰回家休养。雷履泰虽心中怏怏不快,但表面上应承,马上叫伙友套车送他回家。
   过了几天,李箴视亲自上门探望雷履泰,见他床头案桌上都是吩咐日升昌各地分庄结束业务的书信,李箴视大吃一惊,问是何用意。雷履泰答:“日升昌是你的东家,是你家的生意,但各地分庄是我安置的,我现收回来交给你,请另派贤明人接办,我从此告退……”李箴视一听,颇为焦急,说:“你在家休养,实是好意,何必多疑。有话尽管直说。”
   雷履泰说:“日升昌是我雷某人一手搞的,现在既然有人要取而代我,只好他干,我不干!”李箴视顿时心下明白了,无奈,当下就在雷履泰床前屈膝一跪,要求雷经理不要告退,说:“我李某人决不听信小人言,请放心。”雷履泰赶紧下床扶起李箴视,说:“我也知道这不是东家的本意,全是毛鸿羽一人从中挑拨离间。东家既然如此信任我,我今后唯有尽毕生精力,效犬马之劳。”
   从此,李东家独信任雷履泰,不时亲去嘘寒问暖,派人送酒肉、点心和银钱等物。毛鸿羽见此,知道再干下去也无益,遂告退出号。恰巧蔚泰厚绸缎庄正酝酿改组票号,毛鸿羽被聘为蔚泰厚票号经理,并把日升昌的两个得力伙友高薪邀到蔚泰厚票号里,决心要与雷履泰的日升昌票号一决雄雌。
   雷、毛二人的关系愈来愈恶化,甚至雷履泰的孙子取名雷鸿羽,毛鸿羽的儿子叫毛履泰。
  
   六、衰落的票号
   辛亥革命运动开始后,新的浪潮不断地荡涤着一切腐朽落后的东西,日升昌不可避免遭到了沉重的冲击。
   战乱中,四川、陕西等分庄丢失现银30余万两,加上清皇室贵族官吏们的下台,放款300余万两收不回来。各分庄的经理伙友们也乘机捞一把,甚至携款潜逃,日升昌票号顿呈一盘散沙不景气现象。至1914年,各地存款户见日升昌周转不灵,提款者纷至沓来,债权人一批批到平遥日升昌总号催索提款,挤破门板,这时,日升昌东家是李家后人李五峰。李五峰丈人家的小舅子赵鸿猷,清朝举人,人称赵大人。赵鸿猷早就看到了山西票号日趋没落的衰败景象,就和李五峰商议,把李家的金银财宝等珍贵物品,暗运到他家中埋藏起来。李五峰听信了。他本人躲进了北辛武村大女儿家不露面。债权人找不到人就告到平遥县衙官府,县衙派人把李家宅院查封了。
   日升昌有个担任过京、沪分庄经理,名叫梁怀文,平遥城西北王郭村人,他熟悉日升昌各分庄的账目和债务情况。此时,他挺身而出,组织日升昌干练伙计到各地分庄清理债务,分头找到欠款人,陆续收回一些现款付给债主,同时也维持了伙友们的生活,日升昌这块招牌总算保存下来。到1923年,零星债务已偿还得差不多了,梁怀文就和主要债权人商议,由债权人作为股东,仍用日升昌的招牌开设钱庄继续营业,得到了债权人的同意。当然,这和旧的日升昌票号是两回事了。
   日升昌的李五峰躲藏在大女儿家好几年,后见风暴过去没人追究他了,也渐渐露面。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偷运到内弟家的珍宝细软只进不出,赵鸿猷不认账了。李五峰怕往日债主来找他麻烦,不敢诉诸官府,只好哑巴吃黄连。至于他家所遗留的骡马车辆、名贵字画、家俱摆设等,男女仆人们变卖的变卖,窃走的窃走,全部一扫而空。李五峰本人的晚年生活也成了问题,最后还是他大女儿赡养送终。
  
   七、论日升昌的成败
   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2020年10月18日清晨,我随黄石知青协会组织的旅游团一起出发,经武昌,过河南,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山西。
   深秋的清晨,凉意深浓。行李箱在大街的水泥路上发出“哒哒”的响声,划破黎明的寂静。我终于站在了平遥古城大门前,到了我特别想来的地方。走进平遥古城,就一脚踏进了历史深处。幽静的古巷道,长长的石板街,似玉泉水洗涮过一样洁净,透着神奇的古色古韵。两排店铺,商品琳琅满目,喜气洋洋。漫步青石巷路,墙头爬满的红藤叶如清晨的残梦,仿佛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一眼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我的眼眸,不由盈满泪花。
   平遥古城神奇的石板街,精致的屋宇,热闹的店铺,古朴典雅,风骨犹在。西大街是当年山西商人的工作场所,走西口的山西人,不愿把一生的汗水都洒向一块瘠薄的泥土,他们把目光投向家乡外的辽阔的天地,用大山汉子的强筋韧骨,创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致富大道,让山西成为上个世纪,乃至以前很长一个时期内的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一曲《走西口》,却让我们为之凄楚了许多年。
   伫立在西大街大名鼎鼎的“日升昌”旧址门前,眼前好似掠过清朝的烟尘: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衰败的日升昌……那一砖一瓦似在诉说着遥远的故事。“日升昌”是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山西最火红的年代,平遥是财富的中心。他们从夹缝中生存、发展、壮大,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却最终走向衰败,再回到一文不名,走完了它创业轨迹的一个圆圈。
   “日升昌”为何这么快红火起来,又这么快败落了?查阅系列史料,日升昌的成败不外乎有以下原因:
   助人精神,善抓商机;善借他力,灵活处世;诚信待人,勇于创新;严于管理,借风顺势;目光远大,铸就品牌。还有山西人良好的整体素质。
   衰败的原因诸多:
   奢华铺张,疏于经营;唯我独尊,相互拆台;玩物丧志,不重修养。
   还有常年的战乱,又遇到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其历史意义重大。但社会动乱,军阀混战从此开始,山西商家怎么也挺不住了……
   山西之行结束了,走过历史的遂道,回到现实中来,心绪仍然萦绕在旅途中。那些历史的轨迹,古宅大院曾经发生的故事,将会一代一代传诵下去,以启迪后人,开创未来,让人类生活走向更美好!
  

共 54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日升昌”是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鼻祖,这称号不假,日升昌的发展初是便民服务,随着业务量增大,日升昌有官府支撑,便达到鼎盛时期。时势能造英雄,也能让英雄落没,曾红极全国的日升昌,最终随着清政府的倒台,也因诸多原因而衰落。正应验了那句话,创业难,守业更难。日升昌创始人李箴视有头脑,会做生意,顺应了时代趋势,便迅速掘起,但他的后人就没有那么幸运,必竟时代在发展,和平年代生意好做,乱世人求生存。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等那一件历史事件,都让人们心生唏嘘。如今游人来到山西平遥日升昌旧址前,仍感叹不已,毕竟这里曾繁荣过,曾是全国的财富中心,如今却成为历史。过去的辉煌与现实寂寥对比,一种说不出的苍桑感尤然而生,也让人对山西人生敬意。文章立足历史还原”日升昌“的发展历程,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文笔优美,分析透彻,读来让人心生敬佩。一篇优秀的散文。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0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4-04-07 11:57:01
  透过历史看待山西日升昌票号的发展,让人心情沉重,时代的更迭与生意的兴衰息息相关。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4-07 15:36:55
  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文笔优美,分析透彻,读来让人心生敬佩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