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甜城沱江秋色艳,瞻仰大师张大千(散文) ——内江小游之一
甜城沱江秋色艳,瞻仰大师张大千
内江小游之一
内江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沱江在此曲流弧绕,将主城囊括其中,犹如半岛,因城居其江内故名内江。作为喜爱旅游的人,过去自驾旅游开车经常经过内江城区,却少有停留。感觉内江未能抓住时机,好像发展不如周边城市,让人感兴趣的旅游景点也不多。
2023年秋天,经常相聚的朋友相邀来此游玩几天。看到不少新变化,有了新的认知感受。这座四川历史上有名的甜城,是蜀中书画界著名三张(张大千、张善孖、张采芹(在内江隆昌执教20年))的故乡,而更被冠以“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美誉。
所住的内江艾林大千国际酒店,是一家按五星级标准修建的酒店。酒店位于内江景观大道的大千路南段,这是以大千文化为内涵的主题酒店,大厅高宏宽阔大气。内设有游泳池、公园假山、棋牌餐厅娱乐设施功能俱全。旁边皆有名餐饮,对面还有锦园等多家酒楼。
一行人先品赏了酒店内花园中的西南地区有名的御凤甲柴火鸡连锁店,川籍演员赵亮养的跑山鸡做成东北铁锅炖,菜品丰富,味道不错。东面过街即是有名的大千文化园,翻过圆顶山便是沱江边。晚间站在过街天桥上看街头江边夜景,人车涌动,灯火阑珊,让人入迷。
第二天上午便游览内江东桐路圆顶山的大千园旅游景区。该景区占地280亩,1992年先建有张大千纪念馆。逐年再修建张大千美术馆、张大千故居、博物馆,2009年开园。依山就势,曲路婉转,植被葱茏,宏伟馆建,亭台廊榭与川东柔美浅丘山林共组迷人画卷。
圆顶山南面便是沱江,山下更有西林古渡。山顶古有西林寺、鹭澜洞崖墓群及新建的太白楼等景点。山水相依,古今相融,景象和谐。景区以书画名人宗教文化为主,涵盖历代诸多文物古迹,文化气息浓厚,每天迎来各地游客前来观光,2016年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
大千园五门四重七顶牌坊面大街,张大千宽袍长髯石立象后,张大千美术馆巍然屹立。此亦张大千、内江书画院所在。山水相依,古今相融,景象和谐。景区以书画名人宗教文化为主,涵盖历代诸多文物古迹,文化气息浓厚。荷花亭亭玉立,观音慈祥端庄,古渡白描勾勒。笺透翰墨香,字凝风云骨,墨浓彩淡笔下花,龙飞凤舞纸上辉,让人目不暇接。
穿过张大千美术馆,绕溪边行,高楼平塘,浅河花树,水清草绿,山石相伴。道旁书画人物雕塑栩栩如生。青瓦廊棚伴山,拱桥倩影趣留。山下园塘数亩,岸柳垂枝挂翠,池中秋荷焦杆,枯叶悬黄犹存,秋色浓烈。满山大树笼罩,竹林芭蕉作屏,塘坎上白墙青瓦房数间。
这便是2007年复建的张大千故居。以大千先生内江芭蕉湾四合院故居为原型,按1:1比例修建。修旧如旧,忠实还原了张大千先生书香世家的生活场景。复原故居占地约700平方米,塘边小坝,树大千先生须发冉冉长衫持笔立象。桌椅木架大床家具皆为当时相同。
张大千祖籍广东番禺,清康熙时其四世祖由湖北麻城候补放内江知县,遂安家内江。张大千出生于内江市中区芭蕉湾旁高梯坎,旧居位置现立有石牌标志。张大千父亲亦习诗书,曾于自贡筑灶煮盐而经营不善,便以揽工收破旧养家。其母曾氏吃苦耐劳,性慈乐施,善女红书画花鸟,其姐亦工花鸟,并督促带动大千先生从小习字描画。大千亦自述受其影响颇深。
张大千曾在夹江马村乡石堰村寓居约两年,考查夹江宣纸生产全过程,并提出增添绵麻及松香、明矾,以增加纸张的抗水性和洁白度,让夹江宣纸有了跨越式进步。张大千在敦煌临摹用纸大多出自夹江,他把夹江宣与徽州宣并称国之二宝。至今石堰村仍保留大千纸坊。
张大千1949年离开大陆前,最后寓所在现成都金牛坝金牛宾馆内,一处林木掩映中的青砖墨瓦的平房建筑。1957年筹建金牛宾馆便一直保留下来,曾做过办公室和保管室。现为一道历史文化景观。张大千离开成都飞往台湾,多数在香港、南北美洲、欧洲等地旅居。
张大千1949年创作《荷花图》托何香凝转赠给毛伟人。1951年自香港迁居阿根廷,1953年移居巴西,购地150亩,建中国式庄园八德园。1956年赴欧洲会见毕加索。同年大陆家人承张大千意愿,将敦煌壁画临摹品二百二十件全部交给国家,算是对临摹受损壁画的交待。
正是:
五百年来一大千,临摹彩墨惊画坛。荷塘竹林幽故居,美院新秀谱续篇。
途乐客2023.1010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