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寻找时光的声音(散文)

编辑推荐 【文韵】寻找时光的声音(散文)


作者:叶渔 秀才,12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48发表时间:2024-04-10 14:03:28

【文韵】寻找时光的声音(散文) 一、老式缝纫机
  
   像打开尘封的往事,我走进了那间房间。内心安静下来,时光中,陆陆续续有一些声音传来。循着声音,我在房间的墙角听到一台缝纫机的心声,这台缝纫机“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是当年母亲保障全家穿戴最先进的生产力工具。90年代末,在彻底完成它一段历史使命后,被尘封在老房的角落,一睡就是多年。同样被放置在老房子角落的,还有一个实木做的联三柜,是母亲结婚时的嫁妆,也一直被她视为珍宝。母亲对这两样老物件,始终心心念念,每每看到,总免不了回忆一番。所以,我便动了修复它们的心思,让母亲开心。
   人老了都念旧吧,我这个半百的70后也是。只是,我一点修理经验没有,没想到的是,我还没行动,母亲已经在心里开始计划缝纫机修好后的一堆工作,比如改个袖长,扦个裤脚等等。至于那个联三柜,我只能照着网上视频有样学样摸索着去干,打磨上漆学徒一天就出师,至于最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就看我的毅力和耐心。不过,我的标准是,褪去沧桑,留下质朴。
   再说缝纫机,第一眼看到它,就有点惊艳。因为直觉看去,机头还像新的一样闪烁着亮丽的光泽,尤其是铜制机标,历经风雨,竟然不染一丝岁月风尘,依旧金光闪闪。然而,时光的印记也深深地烙印在它身上,梭壳和梭芯不见了,皮带丢了,机箱掉底了,抽屉没了,机架油漆斑驳,脚踏板生锈……
   小时候,母亲用这台缝纫机给我们缝制新衣服时,房子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淡雅的布料的芳香,针尖轻巧地引导着线,在柔软的布料上穿梭,犹如春天的燕子在柳枝间跳跃呢喃;快速转动的轮子传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山间溪流潺潺,在空气中回荡;在这台老式缝纫机前,母亲的姿态优雅而专注,仿佛她不是在缝补衣物,而是在弹奏一曲古老而悠扬的风琴乐章,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艺术的韵律。多年以后,这个画面在我心中清晰如昨,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充满了母爱的温暖,也充满了家的温馨。
   这台缝纫机,经历了我们家的变迁,目睹了母亲的青春流逝,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蜕变,我想,这就是一台老物件的魅力吧,它虽然破旧,但承载着我们和时代的悲欢。修复它,也是修复一份记忆,修复一段历史。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个过程一定很有乐趣,也希望自己最终能够成功。我脑中憧憬着,当我完成这个项目时,母亲和我定会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就在此刻我仿佛听到,远处,似乎有歌声传来,一阵阵地。而母亲出现在歌声的中央,她正在对着我笑……
  
   二、黑白电视年代的集体记忆与心灵慰藉
  
   我十二岁那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隔壁邻居有了家属院第一台黑白电视,在我们家属院中引起了轰动,也成了我们家属院娱乐场所的焦点。每晚十平米的小客厅总会挤满大人小孩。
   那时候电视节目很少,主要以时政类为主,白天也没有节目,每天傍晚六点半从《跟我学拼音》开始,然后播新闻,然后再播个单集剧或者一部老电影、纪录片、歌舞演出,逐渐有了体育转播,港台的电视连续剧等。十点左右就结束了,但大家每天看得也是如痴如醉,回味无穷。
   对于电视主家,来蹭看电视的都是左邻右舍,大部分时候都是客客气气,友好接待。可也架不住天天如此,每天家里挤满了人。也确实干扰了人家的正常生活,但也不好意思拒绝。好在这一状况持续了没两年,陆续的各家都有了电视机。
   有那么一位父亲,非常喜欢看电视,晚饭总是端着大碗就来占沙发。那位父亲不知道有没有被主家给过脸子看,几乎每晚必来,而且长期霸占一只沙发,人家家里总共也就两只单人沙发,中间还搁一茶几,吃完饭,他把大碗就撂茶几上,都懒得往家里送。
   只是,他看电视,从没有一次完整看完,每次看到一半就靠着沙发呼噜噜沉沉入睡,电视越吵,他睡得越香。
   可电视一出现晚安画面,他就雷打不动地醒了,仿佛,安静下来的电视就像打了一声惊雷,将他从沉睡中一下子惊醒。真是安静也能吵醒人。
   有一天晚上,电视重播老电影《海鹰》,一屋子男女老少正看得兴致勃勃,他又睡着了,而且鼾声如雷,一位邻居从小板凳上起身拿鸡毛掸子拂他鼻孔,戏谑道:你天天占着茅坑不拉屎,回家睡去吧!他一个喷嚏醒来,摇摇头笑笑,摸着脑袋说:回家就睡不着了。哈哈!
   有段时间,我老失眠,静寂的长夜,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干脆每晚睡前听音乐,《乘着歌声的翅膀》《爱的礼赞》《冥想曲》《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吉卜赛人》《四季》等乐曲循环播放,优美的旋律如涓涓细流,从烦躁的心头缓缓淌过。很快,睡意便如潮般涌来,浓烈困意让我无暇关闭音箱,反而在音乐的陪伴中沉浸于梦境的怀抱,睡得更加深沉和香甜。
   有一次,我在播放器上设置了60分钟定时关机,结果,音乐戛然而止,我也倏忽醒来。
   我想起那位喜欢边看电视边睡觉的父亲,也许他并非真的沉迷于电视节目本身,而是借助电视带来的喧嚣,在嘈杂的人群中为自己创造了一种别样的宁静环境,得以短暂地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这也让我后来在经历失眠困扰时有了启示,通过听音乐找到了入睡的方式,进而获得深度的睡眠。因为有时候真正的安静反而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感知,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意识变得特别清醒。而当我们充耳不闻周围的喧嚣,身心反而能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恢复。
   回望那个时代,电视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邻里关系情感的凝聚点,承载着心灵深处共享的文化生活。随着时间推移,电视机从稀缺品变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而那些围坐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度过的夜晚,则成为了一代人珍贵的集体记忆。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份对人性关怀的温暖记忆却始终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能让我们在纷扰中静心安眠的精神角落,唤醒内心深处对宁静与和谐的渴望。
  

共 23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寻找时光的声音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意味着寻找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而留下的痕迹和回忆。这些声音可能是过去的对话、笑声、风声、雨声、歌声或者其他任何能触动心灵的声音。 要寻找时光的声音,我们需要回溯过去,回忆那些难忘的时刻和经历。在作品中,这些声音来自屋子的墙角,缝纫机的心声,电视机的黑白记忆;来自抚慰心灵的曲子,喧嚣中的宁静。这些声音连着亲情,连着时光中宝贵的沉淀。这些声音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与我们紧密相连。 跟着作者,我相信,时光恰如修复缝纫机那般,心的靠近,这些声音又重新有了生命。而黑白电视机的记忆中,那位习惯守着电视睡觉的老父亲,在声音的淘洗中,享受独有的宁静。寻找时光的声音,在作者文字里,是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追溯,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也更加感慨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中曾经散落的美好,也坚定地在时光中谱写未来的心曲。散文哲思中充满美感,让人安静下来,感受,聆听,思考与展望。力推佳作!【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4-10 14:11:02
  时光的声音,在作者文字里,是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追溯,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也更加感慨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中曾经散落的美好,也坚定地在时光中谱写未来的心曲。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 楼        文友:叶渔        2024-04-10 15:30:55
  辛苦老师编辑,感谢欣赏,问好敬茶!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4-10 14:13:44
  欣赏老师的作品,感谢赐稿支持!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秦雨阳        2024-04-10 15:03:13
  寻找时光的声音这篇散文妙,追寻那年那月烟火人家的日子,很穷,很幸福。语言细腻,入木三分,用声音连起缝纫机、电视机曾经的奢侈和辉煌,让记忆回到那难忘的岁月。历史发展的长河,家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记住走过的岁月,展望明天的美好。佳作,热烈点赞!问好。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3 楼        文友:叶渔        2024-04-10 15:31:29
  感谢老师的鼓励,问好遥握!
4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4-04-10 15:25:23
  于我而言,这是一篇增长见闻的美文,问好作者!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回复4 楼        文友:叶渔        2024-04-10 15:32:19
  珍惜现在的光阴,问安春祺。
5 楼        文友:墨轩客        2024-04-10 17:27:49
  当年的三转一响一咔擦,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与物质生活的稳步提高,早已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日渐尘封就成为了历史老物件。缝纫机更是多少家庭的收入来源的主力军,就连我家都有一台,直到第二次再搬家时才依依不舍被处理给了亲戚。说到电视,当年我从农村到城市,厂里灯光球场放《再向虎山行》,我硬是一场不拉;再后来厂里搞起了闭路电视室,我一有时间就跑去看,经常是看到电视屏幕说“再见”,或者睡到全场人走光才被工作人员喊醒……算起来,作者应该与我年龄相仿,所以这篇文章能给人太多的回忆,不觉间就轻易把人拽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幸福时光……点赞问好远握!
6 楼        文友:思怡乐园        2024-04-10 17:50:11
  文章选择了最有代表的物件为素材,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作者的文字清新优美,画面感强。童年的记忆往往是刻骨铭心,让读者感同身受。喜欢此文富有哲理的结尾,不仅为文章增色添彩,也启发了读者的思考。为佳作点赞,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叶渔        2024-04-10 21:00:01
  感谢欣赏,问好遥握!
7 楼        文友:墨轩客        2024-04-10 17:56:56
  作为文学爱好者,我知道吹毛求疵毛病不好,但个人以为文中的“生产力工具”说法或值得商榷,是否去掉“力”更妥一点?另“联三柜”是否应为“连三柜”?“扦个裤脚”,在我们家乡就俗称“踩裤脚边”,这个“扦”,查了一下字的含义,好像有点不对。还有第五段第二行“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蜕变,”,个人以为逗号“,”应该改为句号“。”更好;第六段第二行“我脑中憧憬着”一句中的“脑中”可以直接删掉更简洁精确……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不当之处,望作者谅解包涵,请各位老师批评斧正!
回复7 楼        文友:叶渔        2024-04-10 20:59:31
  感谢老师这么认真地点评,感恩!您提的建议都很好看。扦裤边,主要是我们老家是这样说法,裁缝师傅也这么说。网上也有类同说法。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