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梅林行(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梅林行(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24.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0发表时间:2024-04-15 08:32:02
摘要:无心插柳柳成荫,拐弯遇到一片梅林。梅,在威海,是最令人稀罕的树种,我有幸遇见。为威海的美,我必须浓墨留影。

【江山·根与魂】【东篱】梅林行(散文)
   本想去威海的“东南乡”“揭袄”(吃大饽饽),新开的农家乐,格局相当气派,很吸引我,我是慕抖音推介而往。车行至桥头镇的桥头,封闭施工,便绕道。
   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桥头需拐弯,一拐弯冲进了山区。十里许,老远就看见天空被花色映得朦胧一片粉。这是上午时间,我不会怀疑晚霞可以提前降临。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和风不劲,这是春景的常态,看多了,并不兴奋。停车,欣赏这颇有江南特色的韵致。北方的春天,常常是不带一丝尘杂的,爽朗着,而此时我被迷惘着,天空淡染,似来与我缠绵。
   淡粉如漂浮一袭轻纱,如果下雨,我都会怪罪的,因为这样的曼妙,最容易被雨水给破坏掉,制造一副哀伤低泣的模样。
   山野,释放着一种莫名的幽香,难道深山里藏着食品厂?味道就像是一种挠痒痒的情形,似有似无,我确信这是花香,但无法确定是什么花。
   深山所藏,总是给人太多的向往。深山藏古寺,那是佛意的佳境,深山蕴野香,带给我们的一定是见面的惊喜。
   我和陶翁不同,常想《桃花源记》的寻桃源经历,他一定是先有所攻略,我则是邂逅,有着传奇的色彩。人生总有缘,不一定是某个人,这个时代,让我邂逅最多最频的是风景,从不缺少与美好相拥的机会。
  
   二
   一径通幽处,满眼飞粉红。
   转出一山,眼前就是这样缤纷澎湃,一面山,被粉和红,黄与白,完全占领了,斑斓夺目,颜色和春天抢占了山头。春天在哪里?何必这样发问,一定是春天的脚步太迟。我刚刚从内蒙古经过承德唐山返回,总想在某处钻进疯狂的颜色里,未果。诗人说,“东郊春色起,可以问桑麻”,何必问,相逢梅林春色,再问就有点矫情了。
   一谷无杂色,高大的春梅树,要将沟谷的深度抹平的样子,梅枝疯长,根本不在乎梅这个树种在人们心中虬曲生趣的印象。在我的知识系统里,梅总是以矜持的姿态出现在视野里,与寒冷有关,格局上也是在不显眼处保持独特的存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梅花落野桥”,(王冕《梅花》)而此番春梅格局,让我突然觉得奢侈得不管不顾,心生繁华醉了时光。
   一侧一塘水,春光跌入,潋滟多情,芳岸载满粉黛,水是醉的,顾不得照我的影子,铺满了梅花千枝万朵。
   塘坝有碑志,刻“环翠(威海的区名)移民水利”。我于威海从未见这般恣肆花山花水,三峡移民来,威海把最美一座花山给了移民,其情缤纷,早就超越了“安居乐业”的朴素愿景的,梅林总总,梅花掩映,我找不到移民的村居,或许就在谷底梅阵的尽头吧?陶翁所见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我所见是千里乔迁,来此与梅约会。也许这样的比较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总能演义出时代的不同故事。
   为放眼,我驱车登山顶。早有数辆汽车停在梅林的空隙里,我也想让车盖落上梅花几朵。惠风徐至,抖搂梅花,伸手抓住,我先来个“香满衣”吧,揣在兜里,让我步履生香。
   想到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我得意起来,我是止步花海逢梅林。风景审美,是古人教会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的根深植我的心田,遇到春风就发芽。
   原来一群人藏在一条梅林间的小径里。我抢了一个镜头,一位女子,从梅林小径的镜头款款而来,脸蛋被梅花映得时而粉闪,时而红晕,光彩照人。正在这头的六七个人,举着长长的专业相机,咔嚓咔嚓地响着节奏,这节奏和步子那么和谐。我的想法飞了。完全颠覆了好莱坞走红地毯的效果,梅花落肩,要比那撒几片彩纸神气得多。我也用手机抢一个美丽的瞬间,打开看,还有梅朵轻落于半空的彩点儿。
   不敢看了,生怕我被这个精彩镜头塞满了头脑,再也腾空不出空间来装这满山的梅花了。
  
   三
   有时候,根本不知为何,自己就被请进了美好的气氛里。那披着梅花的女子款款向我而来,邀请我和妻子也走一趟梅花阵。好事来得太快,始料不及,十分惶恐。一生,从未在这样的繁花里正儿八经走一趟,不是扭捏,而是毫无准备,幸福来得就是这么突然。
   原来,这些人是威海市经区摄影学会的人,是为了打造“梅花文旅”而来。女子姓盖,脑子突然跳出李白的一句诗“华盖垂下睫”,想起她刚才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个句子就像量身定制给她的一般。
   盖老师突然邀请我和妻子来一次“梅花走秀”,受宠若惊啊,惊喜里不能矜持,来吧,连结婚都没有走过红毯,弥补一下也好!
   妻挽我的一臂,我们在照相机的镜头里,开始了一次好漫长的走秀之旅。眼光飞到梢头的梅花上,就像碰到了一天的星星;伸手拦住一枝,送到鼻息下,蜜蜂随着轻来,却不抢我这一枝,多么知情知意啊。可惜的是,脚下的梅朵被我踩疼了,完全没了怜香惜玉的情调。走下来,颇有遗憾,正经拘谨了些,原本想学着少年来一个蹦蹦跳跳,一走全忘记了,不知动作是否变形。有时候,打开青春的影集并不难,我在梅花阵里回到了青春一瞬时。
   我和盖老师攀谈起来,原来我们是老校友,曾毕业烟台师范,我是大师兄,盖老师是师妹。掩饰不住窘态,我自称“大师兄”吧,不是“西游记”,却是真正游记了一回。与一座梅花山相遇,是我与梅有缘,与师妹邂逅,也是缘,缘来就这么美好。一切的缘都是以美好为背景的,我太相信了。
   盖师妹当下在做茶园茶艺和文旅工作,她带着摄影协会的人来“踩点”,想推出一期“梅林游”的摄影,推介这座梅林,让人了解威海多姿多彩的一面,丰富威海市的旅游资源。
   我一直在为这处风景想名字,问盖师妹,这里叫梅园,还是梅山,叫梅岸还是梅阵?师妹说在威海园林的网站上叫“梅林”。这处梅林幽境,归属权是威海园林集团,他们为了给安置于此的移民创造就业机会,承包了一座山。还有一点,威海地处半岛一角,受海洋气候影响,春来繁花不惊,为了让威海四季有花,根据市府的绿化精神,打造了这处梅林。梅林的盛花期在每年二月到五月,将威海冷寂的无花期填满了,使这座滨海城市真正成为四季有花开的花园城市。
   做一个有情怀的人比较容易,是个体的修养功夫使然,而成为一个有情怀的城市却不易,需要多少付出和努力,一朝一日,情怀难见,久久为功,方见纯真本色。包容是基本的情怀,向好才是最大的美德。
   这里是梅花的聚集地,园林集团数年育苗,梅林已成规模。每年要从这里移苗植于城市的街巷,我相信,不出几年,威海城区,春节过后,就是梅花满城,威海的中心区叫“环翠”,这个名字,应该加上更丰盈的内容,环抱城市的不仅仅是翠色,还有梅粉梅红梅香梅韵……
   盖师妹正在为开发这处梅林而奔走,她告诉我,和高校等单位合作,要在这里打造产学研基地。我想,以梅为主题特色的基地,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的吧,真为她的奇思妙举感到兴奋。
   盖师妹还给我介绍了插花行业,让那些经营这个业务的商户,增加“插梅”的项目。盖师妹心有细腻,跟我说,她到苏州,看到插梅,一下子将那些古器泛活了,生命力透古而来。市民的生活,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还有美化,美化的不能只是街道,要把美化的观念送进千家万户。
   一个有温度的城市,一个为民生考量的政府,一定是细致入微的,让美(谐音梅)走进每一个房间,这是威海人的巧妙心思,更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美表达。
  
   四
   登顶瞭望。梅林覆盖,梅花绽满沟谷,一坡坡,一片片,一行行,一路路,一阵阵,梅林如海,梅花繁星,恣肆汪洋。我打开高德地图,这里的山叫“北墩”。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座山应该是在明代才有的名字。在胶东半岛,营,卫,所,寨,墩,都是为了海防倭寇而设置的驻军屯兵单位,威海的全称就是“威海卫”,这个北墩,应该是一处有敌情就点燃狼烟的所在,其作用在于预警。
   威海多山,我踏过的山,几乎都有一部沉重史。北墩应该不例外。多少年前,狼烟冲天,烽烟四起,漫长的时空里,人们唯愿北墩不再生狼烟而已,而如今,突然点燃了一山的梅花,东风徐至谱写华章梅歌。我真正走进了“我在丛中笑”的意境,这一次,情景逼真,难拒诗情画意。
   如今,海防的意义在这座山已经弱化,成为尘封的历史。古今巨变,前世为卫疆守地而生,今生为时光添彩而活。梅花当有知,也会对来游的人诉说。大部分梅花一直属于寒冷,而春梅将寒冷放在冬天,只为染着浓郁的春色而蓬勃而缤纷而纵意抒情。
   作协的人应该也会知悉而来,因为这里的功能变化,足以让人获得最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诗意涵养。
   我问过盖师妹,梅林多大,她说有五百亩。五百亩,堪称梅林海。一抱不能揽入怀,我要看看各色的梅,认出她们的品种,记住她们的样子。盖师妹说,怎么可能呢!这里的春梅品种有150多个,嫁接的,原生的,杂交的,我这个外行真的分辨不出。那就以偏概全吧。
   那株充满了青春气息的梅,叫“绿萼”,这个名字是盖师妹告诉我的。枝枝透绿意,绿意在枝上快要胀破了的样子,绿意催动了梅花,白如梨花,红似海棠,一树有不同的花色,有孪生的感觉。我这样比拟,不知是不是委屈了带雨的梨花,含泪的海棠?顾不得了,谁让这里叫梅林呢,我不能离开主题。
   我始终记得,树有花开,蜂蝶自来,是一句文学的超现实描写而已,但些微的春寒,根本挡不住蜂蝶扑来。嘤嘤有声,扑扑见影,蜂蝶就在我和梅花之间,蜂蝶吟诗,我无法懂得它们的句子,但一定是平仄轻细,韵味清纯。我们看一树梅花一树诗,蜂蝶寻花闻香而来,岂能不懂!
   林清玄说,最好吃的东西叫“饿”。我说,最美的东西叫“奇”。白杨树,看叶子,看树干,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倒出来的,而梅则是千姿百态,堪称一个奇。虬曲桀骜的,攒足了力气一般,那种向上的气势,虽被不断扭曲打压,还是要塑造出一个令人称奇的形状。那些好像是新生的梅树,仿佛是挺拔的青年才俊,扬起枝条,极力摩天,我看到了青春的力量。那些横生枝条的,则有着跟同类牵手的欲望,是想从身边的梅上摘一朵?
   威海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城市,包括城市的风景,还有被风景涵养的威海人,多么像北墩的梅林,千姿百态。神奇的美,更能令人兴奋,那些我眼前站着的摄影协会的朋友,忙着欣赏各自的摄影,品评着作品,有的在物色一个合适的角度,甚至躲到石头的后面,好像要抓拍什么。这是一种沉浸式的审美,他们的年龄和我差不多,我叫他们是“老梅”吧,腰腿也不疼了,眼睛也不老花了,心情这般好,我也很想加入其中,我把笑容看成梅花吧。老梅遇春,以影像来争奇斗艳。只是手机和相机,相形见绌,不过,雅趣一样。我转悠着,想打开他们相机里的神奇画面,想挑几幅留住这个春天的神奇。
  
   五
   这里是梅林,我真的为那些非梅的树木而感到委屈了。
   梅林间或有紫薇,此时的紫薇有些矜持。想到诗人徐凝的《题开元寺牡丹》名句“羞杀玫瑰不敢开”,紫薇在春梅面前,不是无动于衷,连枝头的骨朵也不敢红晕,更不敢开啊。梅并无霸气,紫薇自作羞愧。
   明年后年,威海的主干路,环山路,青岛路,滨海路,世昌大道,也应该以春梅来装饰了吧?我跑题了,“养在深闺人未识”,那就搬出北墩一路栽。梅花是最催人遐想的东西,它可以穿透冬雪,它可以最先唤醒春天,一定可以如人所愿。
   威海,是一个多元文化发展共融的城市,在致力于城市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生态建设。不放弃每一座山,精致耕耘每一寸土地。北墩植梅海,根扎荒山,让移民农户有了生存的根,有了诗意的未来。如此缤纷,这般妖冶,我看到的不仅是现象,更关注每一株梅树的根。北墩是有着历史灵魂的山,更有着灵魂涅槃的美,为后世留下一笔有花魂的植物遗产。美如梅,美是梅。那个移民新村叫什么?应该叫“梅村”吧?
   告别梅林,盖师妹要我折几枝梅枝带回家,我婉拒,实在不舍得,不是我不喜欢。我心里告诉她理由,按按衣兜,示意我已经装着梅花几朵,拥有了一片心上的梅林。
   桥头的桥在维修,车跑偏了,入山却见梅林,是意外而得,还是梅林在北墩轻唤我,是的,十里之外我就看见了梅影绰约……
   春风十里,我追的就是你!
  
   2024年4月8日原创,4月15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47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事实上,偶然或不经意往往创造出意想不到,大到历史上的大事件,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怀才老师的一次偶然,不仅本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编者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编者是没有见过梅花的,但读罢此文,满屏皆是粉和红、黄与白的虬枝乱颤,直觉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好好的体会了一番梅粉梅红梅香梅韵。高水平的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本身,不是像照相机一样写看见了什么、吃到了什么。因为景总是美的,味总是香的,感觉总是怡人的。无疑,怀才老师是写作的大家,并没有被花香美景束缚,而是把内容引向深入,使文章整体变的丰满厚重。同时,插进了“盖师妹”这条线,使文章既飘逸灵动又贴近生活。在怀才老师的许多文章里,我们可以嗅到一种浓浓的气息,那就是对生活的爱,对家乡的恋。本文体现在字里行间的也有很多,如:威海的中心区叫“环翠”,这个名字,应该加上更丰盈的内容;一个有温度的城市,一个为民生考量的政府,一定是细致入微的;威海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城市,包括城市的风景,还有被风景涵养的威海人;威海是一个多元文化发展共融的城市,在致力于城市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生态建设等等。我想,美丽的威海滋养了怀才老师,多才多艺的怀才老师也在尽己所能反哺这个美丽的城市,这何尝不是一种和谐共生!【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15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枫桦        2024-04-15 22:24:39
  最好的季节里,遇到了那座城!老师尽享这般美感,让人觉得美轮美奂啊!梅林的大美,是可以想象的,威海我也去过,只是行色匆匆,没有深刻的印象。读过老师的文章,便觉遗憾了,不过,随着老师的文字而去,还是有所得的感觉。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6 12:03:11
  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问安!最好的季节里,遇到了那座城,多么美的意境。我在春光里幸遇那片梅林,也感到美极。人生大部分时间,我们在奔波,应该抽出时间来审美,所以就有了这篇散文,让美变成文字留住。梅林的大美,是可以想象的,枫桦老师来过威海,只是我们未曾谋面,多么遗憾,下次来和我说一声,一定相见。我去内蒙古,从白城边掠过,总想到枫桦老师,江山的缘分就是这么好,如果有时间我会折道去看你啊。梅林,也是见所未见,第一次看到我的家乡还有这般美景,真的是心神荡漾,不能自持了。遥握,期待枫桦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