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婚姻的筹码(随笔)
婚姻有筹码吗?有的。婚姻的筹码是契合的情感,难得的缘分;婚姻要有物质的表达,要有彩礼的赠送。两种婚姻观,实难两全。婚姻的浪漫,往往被后者给打败,不能不让我们沉思。
最近,高价彩礼的故事发生在江西。“王婆说媒”在江西遭遇了滑铁卢,原因是江西的高价彩礼连王婆都惊得目瞪口呆,更有江西女子鼓励江西男人努力奋斗,别被38.8万的彩礼打败。此言论一出便引发了全网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批判,把江西彩礼高的原因归咎为江西男人不够努力,这波毒鸡汤网友可不买单。一大泼网友站出来调侃,纷纷表示江西的彩礼何止38.8万,加上首饰、改口费等,没有个四五十万根本结不了婚。而女方的陪嫁就几床被子,这被子可厚了,晚上男人盖着被子哭,哭声别人都听不到。更有网友调侃道,38.8万算什么,即便是百八十万、上千万,江西男人都愿意为之奋斗,江西女人必须江西男人来宠。
江西彩礼问题可以说是“闻名全国”,甚至有人调侃道,一个江西男孩自出生开始,他父母就开始给他攒彩礼了。我不是江西人,对江西的彩礼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以上内容纯属从网络上照搬,但是无风不起浪,彩礼高也不止是江西的问题,而是全国存在的。在这个拜金主义、攀比之风抬头的年代,婚姻俨然成了买卖。养女儿似乎成了高收益的项目,女孩成了香饽饽,但事实真有那么简单吗?
前段时间,记者采访了一对江西情侣,男方表示自己家准备了十来万的彩礼,女方家嫌少。女方表示他们已经分手了,自己要多为家庭考虑,说自己有两个弟弟,还有一个生病的父亲,说自己在家没啥话语权。好多人批判讽刺这个女孩,甚至有人说,就她这种情况别说30万彩礼,就是要零彩礼,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娶,毕竟她身后有三个拖油瓶,男人也不是傻子,娶她就等于娶了她一家子。
评论区好多人“酸”这个女孩,但是这个女孩真心希望把自己当商品一样卖掉成全自己一大家吗?她背后的三个男人很好地隐藏了起来,她的两个弟弟分明是男人,俗话说男子汉顶天立地,自古强调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然而自诩高人一等的男人自己不去努力奋斗,自己不去挣钱,反而指望一个弱女子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几千年的重男轻女观念造就了一批心安理得的吸血男人,他们自诩是家庭的重心,是传宗接代的利器,女人就应该心甘情愿给他们当血库,为了他们的婚姻牺牲自己的幸福。
我一直觉得重男轻女分两种,一种是男人比女人更有能力,更能发挥作用,所以男人理当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享受更多的资源,同时也应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毕竟干重活需要男人,打仗保家卫国更需要男人。这种重男轻女还算正常。另外一种重男轻女则是男人只要长了个男性生殖器,就自诩高人一等,即便这个男人很没用,他也比女人高一等。这样的男人从小被惯成祖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二三十岁依然是个巨婴,游手好闲、一事无成。结婚前姐妹们要挣钱供养他,结婚后妻子要努力伺候他。他再没用,他都是个男人,女人的天职就是为他服务。这种重男轻女才真叫可怕。曾经就有网友控诉,自己的父亲一事无成,挣的钱不够养家,即便如此,他在家土皇帝的待遇一样不少。自己的母亲辛辛苦苦养活一家子,还要伺候父亲吃喝拉撒。
就像上述那个江西女孩的例子,家里重男轻女,偏偏被重视的儿子不成器,自己承担不起结婚娶妻、传宗接代的重任,反而指望没有话语权的姐姐把自己“高价卖出”供他们成家立业。这个姐姐不仅负担着两个弟弟的彩礼钱,还要忍受着社会的批判与嘲讽,弟弟心安理得地躲在背后享受性别红利。高价彩礼真的是怪女孩自己吗?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姐姐跟姐夫是二婚,结婚的时候收了一些礼金,弟弟想要借来用,姐姐毫不犹豫答应了。后来姐夫重病,急需救命钱,弟弟则死活不肯还钱。给出的理由是,那钱等于是姐姐的彩礼钱就应该是给他的。这件事简直震碎人的三观,一母同胞的姐弟,弟弟不仅不去心疼姐姐二婚的不易,反而指望着二婚的姐姐给自己挣点彩礼钱。更可气的是,这个弟弟早就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就这还垂涎着姐姐这块“肥肉”。我在想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养出如此三观炸裂、无耻不要脸的儿子。
落后地区的重男轻女不仅毁了女性的幸福,同时毁灭了男人的血性,男人被惯成一事无成、三观炸裂的巨婴,女人被坑得“血肉模糊”。一代代畸形观念传承下去不仅危害家庭,也危害社会。
彩礼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父母把养女儿当成投资,在他们看来女儿就是为别人家养的儿媳妇,不能白给人家养,必须榨干她的最后一点剩余价值。所以高价彩礼真的是为女孩自己好吗?女孩真的是高价彩礼的受益人吗?彩礼高到底是谁的过错?这真的值得我们反思。
然而那些个父母控制女儿最有利的武器就是“孝道”,一旦那些女孩想要站出来反抗父母的时候,父母总能蹦出来一句“我难道白养你了吗?”孝道本身没有错,传统的孝道传承的是亲情与人伦,真正的孝道不仅对子女有要求,对父母也有要求,就像有个成语叫“父慈子孝”,父慈在先,子孝在后。父母先承担起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为子女树立榜样,子女才能很好地孝顺父母。然而变了味的畸形孝道传承的则是道德绑架,曾有网友控诉,父母把所有财产都给了自己儿子,偏偏生病了找女儿出钱,女儿感到很委屈。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出来“好言相劝”道:“父母只要养大了你就是对你的莫大恩惠,你没资格跟父母谈公平,父母的恩情一辈子还不完。父母把财产给儿子是他的自由。找你拿钱看病是你应尽的义务。他们偏心儿子你也不应该多少一句话。”这种畸形的孝道始终是绑架子女,尤其是制约女儿的利器。
但是仔细想想,生儿育女本身就是生物界本能,生了孩子就得养大这是连畜牲都明白的道理,人难道连畜生都不如?即便凶残无比的老虎生了幼崽都知道将其抚养长大后放归自然,以保证种族的有效繁衍,它们也不会从幼崽身上咬下一块肉作为自己养儿育女的回报。为啥人类的父母养大自己的儿女就觉得儿女一生一世亏欠他们的,父母就有资格要求儿女对自己无条件服从,父母跟子女的关系俨然成了债主与欠债人的关系。尤其是当父母重男轻女,压榨女儿补贴儿子的时候,好像女儿在娘家吃的饭喝的水都不是白吃白喝的,都是要还的,长大了挣钱给哥弟盖房子娶媳妇,出嫁的时候还要帮父母挣一笔彩礼钱。否则这个女儿就是白养了,就会成为他人眼中的赔钱货。
俗话说,存在就是合理,我们不能否定彩礼,彩礼本身没有错。但是超出正常范围的彩礼确确实实是这个社会的毒瘤,它让婚姻变了味,加重了社会的负担,造成部分家庭不堪重负,甚至让人怀疑结婚的意义。超出正常范围的彩礼不仅仅给适婚年龄的男性及其家人造成了负担,也让部分女性陷入窘境。如此恶性循环确实需要整治。在如今这个年代旧社会的陈规陋习、腐朽观念还未完全散去,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又大行其道。两股恶风两面夹击,生在如今这个年代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何其困难,想要过上正常的生活何其不易。就像有的女子为了哥弟的结婚成本不得不将自己“标价出售”,有的女子被资本吹捧得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彩礼金钱的存在衬托得自己很金贵,就像“王婆说媒”节目上的女子鼓励男士多努力,别被38.8万的彩礼吓到吓倒。
所以高价彩礼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彩礼太高究竟是谁的过错?这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但真的需要我们好好反思。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既有利于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打破封建主义与拜金主义的革命依然任重而道远,所以普及并延长义务教育非常重要。个人认为我们还是有必要鼓励国民多读书,多读经典名著,学会思考,接受优秀思想、优秀文化的熏陶,人们的思想观念才能进步,才不会被落后、腐朽的观念所迷惑。
以前判断一个人是否独立就看他能不能挣钱养活自己,现在经济发达了,挣钱比以前更容易了,但很多人的脑子却还是停留在旧社会。所以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婚姻,不是儿戏,而以高价彩礼表明婚姻的价值,不也是一场闹剧吗?婚姻的筹码,必须建立在感情和缘分的基础上,否则,筹码的份量就轻了,再怎么高价的彩礼,都要失重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