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韵.相遇】找寻爱的广阔(随笔)
“老公,稍后顺路带上些速食,备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具体想要哪些?直接列个单子发微信给我吧。”
“你自己不能挑挑看吗?这点小事也要我来操心!”
“哈哈,你是总舵手,我跟着指令走,大脑就休息了。”
上文提及的夫妻对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购物请求,它是一串串细腻情感的交织,是我与丈夫两人世界中不可或缺的旋律,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小小预备,更是我们夫妻间默契与依赖的体现。这样的场景,对于每一个“围城”内的伴侣来说,或许都能触动内心深处的共鸣,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彼此生活的真实与不凡。
诚然,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四线城市“90后”,大学毕业即投身职场,26岁那年,幸运地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随之而来的,便是结婚成家的议程。由于自幼腿脚不便,父母在通过亲朋好友为我物色伴侣时,从未奢求门当户对。而我,却始终怀揣一份不甘平凡的心,终于,在几番周折和父母的苦口婆心之下,与现在的丈夫组建了家庭。
恋爱是加法,婚姻却是减法。恋爱时,我们常被对方那些细微的美好所吸引:他的英俊面庞,他动人的歌声。而婚后,这些曾累积的好感却逐渐被日常琐碎消磨:他的不拘小节,比如不爱洗澡;牙刷头朝下的摆放,让人啼笑皆非;还有衣物随意堆放的凌乱……这些都成了生活的常态。
恋爱时,女孩试探着问男孩:“我喜欢音乐,希望未来的伴侣也能共享这份热爱,你呢?”
“当然,我超爱Beyond乐队。”男孩毫不犹豫地回答。尽管分隔两地,第二天,男孩就在视频里认真唱起了《海阔天空》。尽管跑调,但那份努力与女孩共鸣的心意,让女孩感动,她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男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女孩换了一部新手机,作为她的生日礼物。女孩知道,这是一个愿意倾其所有的男人。然而,婚后的情人节,女孩期待的浪漫却化作了丈夫用一元纸币折叠的心,“我把心给你了”。那一刻,女孩虽有些失落,却依然选择将这份爱意分享至朋友圈,加以修饰,让外人看到的,是一份温馨与甜蜜。
结婚纪念日那天,女孩再次询问庆祝方式,得到的答复却是:“你随意买些什么吧,家里的财政大权都在你手里。”女孩的眸光暗淡,沉默成了她最响亮的回答。
这,就是我和我的爱人之间,平淡而真实的故事。或许,也有读者与我有着相似的经历?
还记得某个初夏,我对西瓜的渴望格外强烈。
“亲爱的,下班能带个西瓜回来吗?”
“宝贝,现在西瓜又贵又不甜,不如等到夏天,价格便宜味道也好……”
理智告诉我,他是对的,但那一刻,心中的小情绪却如野草般疯长:“我虽非出身名门,但婚前也没如此拮据过。”说完,我愤然挂断电话。
在这段婚姻旅途中,我与先生之间的差异与互补成为了一种特殊的魅力。我钟情于文艺的雅致,他则偏爱电子游戏的刺激与修仙小说的奇幻,这些差异,像一道道鸿沟横亘在我们之间。却在时间的磨合下,悄然生长出一种别样的和谐。正如初夏对西瓜的渴望,虽因时机未到而暂时搁浅,却也寓意着在等待与理解中,生活的甘甜终会到来。
我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娇纵,而他,总是那么沉稳,不多言语,却默默承担。亲戚们总夸他实在、能干,实践经验告诉我:我们似乎就是那种互补的婚姻模式。
年轻时,我憧憬与志趣相投之人共度一生:相同的爱好,无需言语的默契,夫妻间琴瑟和谐,理想中的婚姻不过如此。直到真正步入婚姻,我才意识到,“互补型”婚姻也有它的美妙之处。我思虑过多,他则随遇而安。我负责筹划每日三餐,他则利用较短的通勤时间提前准备。时而感激:“你安排就好,省得我费心。”时而不满:“总是你点菜,我想吃的你却不爱……”有时,怒火冲顶,恨不得一拍两散。但转念一想,女儿的笑脸,丈夫对家庭的付出,以及他对我的包容,让我不忍心轻易放弃。我们的婚姻虽有瑕疵,却也在相互补足中趋于完整,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让长辈担忧。于是,生活继续,爱与包容同行。
我,一个普通而又不甘平凡的灵魂,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跨越了身体的限制,与我先生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我的爱人,一个看似粗枝大叶,实则温柔以待的伴侣,愿意在平凡的日子里,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这个小家。
我们的结合,仿佛是命运精心布局的一局棋,每一步既是自我牺牲,也是相互接纳的深刻实践。这不仅是我们两人的专属旅程,也是每对伴侣共同面临的课题,如何在牺牲与接纳中找到平衡,是婚姻中永恒的探索。
恋爱如同一场绚烂的烟火,让人沉醉于对方的光华之中;而婚姻,则是细水长流,需要双方在日常的摩擦与和解中,不断调整与适应。从音乐的共鸣到一元纸币折叠的心,从期待的浪漫到现实的平淡,这一系列变化,既是对爱情本质的探索,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刻领悟。每一次的小失望,每一次的谅解与包容,都是婚姻这部大戏中不可或缺的章节,它们无声地讲述着成长与转变的力量。
婚姻的美,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装饰,而在于内心深处的契合与相互成就。在爱与包容的浇灌下,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子,也能绽放出不凡的光彩。这,或许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也是我们每个人在婚姻这场修行中,最值得珍惜与追求的境界。
爱的广阔中,我们学会了婚姻最深刻的课程。不是在激情燃烧的瞬间,而是在平淡岁月的坚持;不是在期望中的完美,而是在不完美中的相互理解和宽容。婚姻,它不是一场关于拥有相同兴趣和习惯的竞赛,而是两个灵魂如何在差异中舞蹈,如何在摩擦中磨合,最终在彼此的棱角中找到最温柔的契合。
让我们继续在这条漫长而美丽的旅程上,以爱为名,以包容为舟,共同航行。在爱与被爱中,我们终将明白,最珍贵的不是抵达任何目的地,而是在这趟旅行中,我们如何一起成长,如何学会在爱里,直至白首相守。如此,我们方能在爱的广阔中,找寻到生活的真谛,实践着那句简单而深刻的话——爱,就是在平凡中看见不凡,在岁月中成就永恒。
我与丈夫的故事,虽没有惊心动魄,却在平淡中蕴含着生活的真谛,我们在爱与包容中,共同成长,找寻爱的广阔,直至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