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宁静】始于范村的“麻雀战”(散文)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明了许多因地制宜的战法,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耳熟能详的有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麻雀战,没想到的是“麻雀战”竟然来自我老家附近的范村一带。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去范村,以割草为借口,实际是想去捡子弹壳。当时,我在范村西面二里的闫村上小学,每天放学后,都要与小伙伴们一同到村外割草。有一天,一位小伙伴兴致勃勃地说,范村的山上有日本鬼子建的碉堡,到那里能捡到子弹壳。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便提上箩头(一种上面是“十”字提手的浅箩筐)和镰刀到了范村,爬上一座叫中山的山坡,寻找碉堡。但并没找到碉堡,而是看到两个哨所样的小房子,里面很潮湿,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子弹壳。小伙伴们垂头丧气起来,没好气地说,子弹壳被之前来的孩子们捡光了。不承想,若干年以后,这里建起一座“麻雀战纪念馆”。
我家在范村一带有很多亲戚,在北曲河村东北面的南畔村,聚居了我的许多长辈。每年去拜年,我都是沿着范村——北田寿——北曲河到达南畔村的。这条范村——北田寿——北曲河的路就是麻雀战的发明地。
我是1981年参加工作的,在王公公社(当初王公还不归范村镇管辖)上班,和我的单位只有十五里的路程,我常骑行于工作单位和老家之间,这条骑行之路与“麻雀战”的发明地完全重合。
几年前,我从网上得知了范村是“麻雀战”的发明地,竟不敢相信,我们这么个小地方,咋就成“麻雀战”这个国家级军事概念的发明地了呢?后来,我又陆续看到、听到了多次新闻报道,才确信老家这里就是当年对日寇开展“麻雀战”的地方,也为曾生活在这个麻雀战发明地的附近而兴奋。
“麻雀战”属于游击战法,理论上与《孙子兵法》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相通,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当然,在山西首先使用“麻雀战”的八路军129师771团,不但但秉承了古代兵法,更是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可以说面对强大敌人,我们并不惧怕,非常务实地进行了一次具体战术的创新,取得明显效果。
最典型的战例,当属1937年11月下旬,发生在范村附近的战役。当时,日寇从山西太谷城出动五百多步兵,还有一个约一百人的骑兵连,装备了六门大炮、两辆汽车,气势汹汹地向范村扑来,企图一举消灭驻守在范村的八路军。这个时候,双方兵力和武器装备相差悬殊,从兵力上讲,八路军只有一个营,武器装备更是处在劣势。面对占有优势的敌军,驻守在范村的八路军全体指战员没有被吓倒,而是决定以运动战消耗敌军。他们派出一个连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主力则在范村东面的山梁间,分成若干个战斗小组,就像麻雀一样时聚时散、忽东忽西、灵活机动,时而发动突袭,时而依据地形进行伏击,甚至藏身大山深处,神龙不见首尾地阻击敌人。这时的日军如同死板的机器,在山沟里转来转去,晕头转向,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耗了六个多小时,只好灰溜溜地滚回太谷城。清点战果,毙敌一百多人,击毁汽车一辆,而八路军无一伤亡。
范村的战斗胜利,鼓舞人心。战士们更是兴奋不已,刚到范村没几天,就取得一次战果不小的胜利。战士们为此还编了一段顺口溜:“只听敌人炮声响,未见我军有伤亡,消灭敌人保自己,这次战斗真漂亮。”捷报传到师部后,师长刘伯承兴奋地说,这次战斗就像麻雀觅食,忽聚忽散,行动灵活,打了一场漂亮的消耗战。随后,在抗战一周年战术报告中,把范村的战例总结归纳为:“发明了打麻雀仗。”从此,就有了“麻雀战”这个名称,在抗日军民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家抗日的信心也更加充足了。
说来也很有意思,当时范村有个叫贾毛猴的村民,在这次战斗中,他作为救助伤员的民兵,跟着八路军跑来跑去,竟然没有发挥抢救伤病员的作用。这次胜利让贾毛猴深感神奇,“八路军真是神兵天降?真是刀枪不入?”不久后,在党组织领导下,贾毛猴组建了游记队,有样学样,灵活运用麻雀战战法,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并屡立战功。贾毛猴从一介朴实的农民,经历战火考验,成长为一名有着钢铁意志和灵活战术的地方抗日力量的指挥官,获得了“一等杀敌英雄”光荣称号。我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贾毛猴的事迹,有时也被当地老百姓得神乎其神,还有人说贾毛猴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其实,在那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反侵略战争中,有无数个贾毛猴,他们是勇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这个民族从不屈服外来侵略的明证。
范村战斗的胜利,使得“麻雀战”战法越传越远,在很多地区得到推广和运用,有些地区还不断充实完善,对打击日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就有河北曲阳县尖地角村的民兵中队长李殿冰,他就是巧妙运用麻雀战法的一位英雄,直打得日、伪军胆战心惊、愁眉紧锁。他曾在武家湾村,率领游击队置身两股日军中间,向两边的日军发起攻击,然后迅速撤退,让两股日军对打起来,足足打了半个多小时,才搞清楚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当地百姓引以自豪,都说别看麻雀小,飘忽不定地飞过来、飞过去,还真让日军吃尽苦头。
前些年,范村在中山上,树起了一面范村民兵纪念碑,陆陆续续建起四个纪念馆,用以纪念麻雀战的发明,纪念运用麻雀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范村民兵。其中,有一座就是麻雀战纪念馆。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不断完善纪念设施,把范村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党政干部、青少年学生、旅客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前来参观,感受曾经的“麻雀战”,了解和学习范村民兵的抗日精神和情怀。
如今,如果不是军事演习,在神州大地上,我们再也听不到枪炮声。然而,“麻雀战”所蕴含的底蕴还在,中华民族不屈服外来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坚如磐石。
抗战烽烟,太谷范村,日寇嚣狂肆虐。八路神兵天降,麻雀奇谋,战尘飞激。化整零扰袭,隐山林游击突袭。伺机攻袭,灭敌焰、壮怀难抑。
智勇双全拼搏,弹雨穿梭,热血丹心赤。痛击倭奴无畏,浩气长存,英名千秋忆。颂当年壮举,史册功勋铭记。永怀先烈,誓强国、复兴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