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春】邻里百家(微小说)
邻居节上,我说了我村发生的这件事。邻居们听了都说受教育了,于是,我整理成文,让更多的邻居知道这件事。
——题记
康晟在城里买了房,落了户,成了城里人。
城里人回老家,荣归故里,总要有个城里人的样子:佩金戴银,穿时髦服饰,手里还必须提一个包。包虽然是假的,但一定要名牌。农村人不识货,以假乱真,也要装扮成富婆相。
进了村,礼貌地叫爷叫叔叫侄子,按辈分打着招呼。穿过十七排房子,右拐,看到自己的家门口被堵: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九铧犁、车斗、拖盘……挤得密不透风。邻居是个种粮大户,巴不得有这么块闲场放置这些机器。
康晟吩咐丈夫:“通知西邻方哥,赶紧把这些东西挪走,告诉他,这些东西以后也不要再放这里了。”
丈夫说:“一个好邻居,可以主宰咱半个家。咱不在家,看家护院全指望左邻右舍了。闲着也是闲着,就让他放这里吧。
夫妻俩拐弯抹角转到街门前。铁门被撞,变了形,弯得像个瓢;锁门的鼻子和门只有一丝涟接,吹口气都可以让门鼻子掉下来。康晟又发了火:“还偏袒这门不是你的好邻居撞的吗?”
丈夫说:“不是他撞的还能是谁撞的?”
有人帮腔,余晖气哼哼地说:“我去告他,咱家的一切损失都由他赔,占了我们的地也要交费。这是城里人的做法,城里人的做法最合理!”
丈夫说:“我们这是在农村,在农村就要遵守农村的规矩;这样的官司打赢了我们也成了更大的输家;请问:你还有脸见左邻右舍吗?是买飞机从天上飞过去,还是挖地道从地底下钻回家?”
“那就这样受人家欺负着?”
“方大哥没欺负我们。他把机器挡在咱家门口,是为了保护咱家的一草一木不受损失。等到三秋大忙修理机器时,这门捎带着就给咱修好了。不要为这点小事与邻居闹翻了脸。”
康晟掏钥匙开锁,推门进了院子。门鼻子掉了下来,屋的门窗却完好无损,屋里的东西也肯定无一丢失。她很满意地说:“不麻烦邻居大哥了,还是咱们自己修修吧。”
他们村的西北角,就有一家做铁门的,做铁门的门前却挂着“铁器修理铺”的牌子。农村的装修大都在忙完秋后的农闲时动工,铁铺现在是淡季。
铁老板闲得无聊,有活就干。这铁门本来就是他家制造的,铁老板闭着眼都能修理成原来的样子。他截了一乍长的一段6号钢筋,卷成C形,攒在左手里,右手捞起一把锤子,说:“走。”
徒弟扛着电焊机,两人跟在康晟的后边,来到康晟的街门口。老板用肩膀挤住铁门,一锤,两锤,几锤砸下去,凹凸不平的门面砸回了原型。
徒弟的技术也学得差不多了,插上电,抽半支烟的工夫,新的门鼻子就牢牢地固定在了门扇上。
他们收拾工具要撤离的时候,康晟从包里掏出钱包,两个手指捏出一沓百元大钞,数出三张,递给丈夫:“去,交费。”
铁老板说:“邻舍百家的,什么钱不钱的。这么点小活,跑跑腿的工夫,举手之劳,钱就算了!”
丈夫抓住老板的手,摆出一副不收钱决不放他走的架势。
农村人都讲个人情王法,你不要钱,这是人情,要记在人情账上,以后要还。百八十元钱的东西能拿出手吗?老板想到这一步,忙纠正说:“收费也不用这么多啊,一根焊条都没用完。我一根焊条收1.5元,你就给2元吧。”
康晟说:”你们扛着机器走了二里多路,来到这里水没喝一口就干了起来,又是整平门面又是焊门鼻子,忙活了一大阵子。你们只收2元钱。不用说干活,就是掉了2元钱,你们能步行走2里路,来回4里路去捡回来吗?300元,公道价,不收可不行!”
“谢谢!”老板接过钱。丈夫松开手。老板从三张钱的表面揭下一张装进口袋里,剩余的两张塞进康晟的包里,转身走了。
走了几步,老板转回身,又把一把零票子塞进康晟的提包里。
夫妻俩正要锁门去集上转转,西邻方哥回来了,手里提着一篮子菜,老远就说:“真对不起,把你家的门撞坏了。我想在秋收秋耕秋种前检修机器时,我顺便就修了。没想到,你们抢在了我的前面。”
东邻的苏弟提着篮子水果,急匆匆地走来,说:“哥、嫂,回来了;你们就放心在城里住,我们给你家看着门呢,大冬天的听到狗叫,方哥也要披着衣服出来看一看。”
方哥说:“还是苏弟的眼视好,躺在被窝里就能看到我出门转过?”
苏弟脸红了,嘿嘿一笑,羞答答地拐进了家门。
“邻舍百家,谁家有难,都要帮衬着点;谁家有事不在家,也会照应着点。今年春天深夜,小偷正在卸我家的车轮子,苏弟举着铁锨把小偷赶跑了。”方哥说。
康晟从提包里掏出一把钥匙说:“大哥,你拿着,你家小来大去的东西就放在我家院子里!放里面安全。院子荒着也不像个家的样子。”
方哥说:“你家院子里有地,我家有井,咱两家轧伙,我种上菜,用鸡粪养地,用百草水杀虫,绿色无污染,吃着放心。别忘了,一个星期回家割一次菜!”
康晟愣在那里……丈夫抓住她的手。康晟又一愣,夫妻俩牵着手赶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