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韵·相遇】好小说是一剂良药(作品赏析)

精品 【文韵·相遇】好小说是一剂良药(作品赏析)


作者:笔名木子青 白丁,6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68发表时间:2024-05-12 10:52:26
摘要:读《罂粟之家》有感

 1
   鲁迅先生曾言,医术固然能拯救人的身体,然而当思想愚昧麻木时,即便拥有健全的四肢也是徒劳。因此,他选择从文,以文学为武器,医治人的思想,唤醒沉睡的灵魂。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它们不仅在过去给予人们启迪和勇气,直抵灵魂深处,更在现在和未来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确实,大多数杰出的作品都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它们能够触及人的灵魂深处,揭示人性的劣根,唤醒麻木的神经,引领着社会不断前进。
   一个时代的好作品,无疑是那个时代跳动最美的音符,它们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能够串联起古今和未来。因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并非断层,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继承和发扬的过程。
   文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够超越时空,承载作者呕心沥血的成就,成为时代的瑰宝。有良知的作家,他们不仅是社会变迁的记录者,更是推动者,他们继承了先辈们的文学拯救之旅,一路披荆斩棘,踏光而来。
   苏童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有良知、担使命的作家。他的小说《罂粟之家》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仿佛是一剂良药,唤醒了沉睡千年的灵魂,治愈了千年的思想顽疾。请不要轻言历史过时或时过境迁,因为人类的命运总是相通的,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兴替。
   疼痛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失去了痛感。疼痛能够让人保持清醒,维持戒心,而失去疼痛、变得麻木则会使人陷入生不如死的境地,更可悲的是,即使死去也不知缘由。因此,我们需要像苏童老师这样的作家,用他们的作品唤醒我们的灵魂,治愈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保持对疼痛的敏感,避免走向麻木和沉沦。
    
   2
   《罂粟之家》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封建社会末期的残酷现实。苏童老师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时代特色且具有普世意义的画卷。作品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自私、贪婪、无知和愚昧,都成为了读者深思的焦点。
   这些人物虽然生活在遥远的过去,但他们的劣根性却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影子。初读时,我们或许只是被故事吸引,但再读时,我们已是书中的一员,体验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部作品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指人心,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
   建立新思想、新观念固然艰难,但打破旧有的、腐朽的封建思想更为不易。枫杨树村的人们被地主刘老侠剥削压迫,却浑然不觉,甚至以此为荣。这种愚昧的自豪感令人痛心。文学的力量在于唤醒那些麻木的灵魂,这部作品正是这样一面镜子,它照见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刘老侠的精致利己主义,刘沉草的迷茫与无力,都成为了这部作品的重要符号。刘老侠虽然短暂地通过种植罂粟获得了财富,但这也预示了枫杨树村的衰败。刘沉草虽然有一丝觉醒,但最终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枷锁。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大格局、具备家国情怀和民族危机感的人,才能引领时代前行。
   封闭的枫杨树村如同一个缩影,映射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现状。安于现状、安于贫困、安于被剥削的人们,急需一道光照进他们的生活。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警示。
  
   3
   大格局者,往往胸怀家国,有深切的民族危机感,并秉持人性之善良与宽容。然而,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却与这些品质背道而驰,他们终究沦为了历史的尘埃。刘老侠,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视土地为生命,为了土地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亲情和女儿的婚姻。当他发现罂粟的经济价值时,便毫不犹豫地将枫杨树村一半的土地种上这种罪恶之花,从而暂时终结了上千年的饥饿。然而,这种表面的繁荣却掩盖了灵魂的堕落,村民们愚昧无知,身体孱弱,逐渐走向衰落。
   刘老侠的儿子刘沉草,是少数具有觉醒意识的人之一。他开始厌恶罂粟,试图逃离这种罪恶的束缚,然而,由于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他最终未能逃脱罂粟的魔爪,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深渊。当他沉溺于罂粟的迷雾中时,刘老侠或许才意识到,他的行为不仅害了儿子,也害了整个村庄。
   封闭意味着落后和愚昧。枫杨树村的村民们满足于现状,甘愿生活在贫困和剥削之中。即使有人试图为他们带来光明和希望,他们也会因为害怕改变而拒绝接受。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缩影,一个充满愚昧和落后的时代。
   作品提醒我们需要反思和警醒,避免重蹈覆辙。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愚昧和落后的束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4
   苏童老师以其卓越的叙事才华,展现了其精湛的文学造诣。他运用多变的叙述视角,使故事读来流畅且引人入胜,仿佛置身其中,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场景转换自然流畅,画面跳跃而不显突兀,仿佛一切情节都水到渠成,自然展开。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彰显了苏童老师高超的文字雕刻技术。
   历史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任何不正当、邪恶、堕落的事物,最终都将走向消亡。苏童老师的《罂粟之家》正是遵循了这一历史规律,预示着这个家族的最终衰败。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那些精华能够继续流淌,传承至未来。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领悟到,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只要走上了邪恶的道路,无论时间长短,最终都将走向灭亡。这是我从《罂粟之家》中读出的深刻道理。
   我对苏童老师在那段历史背景下的深刻洞察力感到惊讶。他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展现出如此深邃的洞察力,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历史,映照现实。他对人性劣根性的理解精准透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既展现了共性又凸显了个性,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5
   《罂粟之家》深刻描绘了枫杨树村地主刘老侠家族从1930年种植罂粟起,至1950年覆灭止的兴衰历程。这部作品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更展现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故事伊始,便巧妙地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内在矛盾。地主刘老侠的恐惧源于对饥饿的深刻体验,这种与生俱来的饥饿感使他与半痴半傻的儿子演义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让演义这一形象在为了食物的斗争中逐渐鲜明起来。
   作者独具匠心地通过演义对天黑的恐惧和饥饿感来引入时间背景。每当夜幕降临,演义的饥饿感便如野兽般肆虐,他的喊声震撼着刘家大宅,同时也让读者清晰地意识到这是发生在1930年的故事。这种独特的时间呈现方式,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每个人物在故事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和特点。演义的“我要吃馍,我要杀人”成为了他性格的鲜明写照,贯穿始终。长工陈茂的铜唢呐、刘素子的猫、刘老侠的白衣稠衫以及白金钥匙的撞击声,都成为了他们独特的象征。网球则象征着刘沉草无法逃脱的命运。而翠花花这一角色虽然笔墨不多,但每次出场都先以金手镯示人,充分展现了她的物质与乱性的特质,成为了连接其他人物的关键纽带。
   《罂粟之家》中,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仿佛被拉近到了面对面的距离,营造了一种极其亲切和强烈的代入感。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感觉仿佛与作品产生了直接的互动,仿佛读者的一丝走神都能被作品内的“我”敏锐地捕捉,并随即以神来之笔将其拉回故事的情境中。例如,作品中时不时出现的“你”字,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把檐上的一片瓦,地里的一棵草都卖给刘老侠”,这样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不禁思考,这个“你”是否指的就是自己。
   作品中,有三个人物表现出了觉醒的迹象,但这种觉醒并非格局宏大的觉醒,而是各自局限于自身经历的觉醒。例如,刘沉草对罂粟的厌恶、陈茂对刘老侠的憎恨,以及刘素子对她父亲将她视为换取土地工具的怨恨。刘素子的一句话,“那三百亩土地会让水淹没,让雷打散,三百亩地会在你手上沉下去,你等着吧,那也是命。”深刻地揭示了她作为命运弱者的无奈和绝望,她只能将命运推向未知的玄界。这种表达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和精心的布局,《罂粟之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鲜活、复杂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思考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6
   《罂粟之家》这部小说在语言表达上展现出了极高的造诣。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比喻生动而形象,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哲理性语言则如繁星点缀其间。如“那是乡村的灵魂使你无法回避,这么多年还在一遍遍诉说那段历史”,这样的句子不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更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悲剧的根源。“血气旺极而乱,血乱没有好子孙”这样的警世之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慎重对待家族的传承与延续。“妄想踩出土地以外的发财之路”则以一种幽默而简练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与盲目。“心中却忧郁如铁”这一比喻,生动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沉重与压抑。而“要消除仇恨就要把你的给他,每一个人都一样了,恨才可能消除”这样的哲理性语句,则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和解的可能。
   在结构方面,《罂粟之家》同样表现出色。小说结构紧凑,场景转换自然流畅,从演义要馍的开头,到刘沉草灭亡的结尾,贯穿始终的是多重视角的叙述,使得故事更加真实而富有层次。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中,与人物共同经历他们的命运起伏。同时,小说中的对话丰富,大多通过人物的直接对话来展现情节和人物性格,减少了作者的直接叙述,使得故事更加客观而生动。
   《罂粟之家》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作者倾注了心血,创作出这样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需要投入思考和感悟,才能更好地领略其中的深意。这部小说如同一剂良药,能够引导人们反思自身的思想顽疾,走向更加文明健康的人生道路。
  

共 38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赏析,词句严谨,造诣深厚。条理清晰。通过赏析会发现:《罂粟之家》这部小说,苏童老师有着精湛的叙事才华和深邃的洞察力,成功地展现了枫杨树村地主刘老侠家族兴衰历程的复杂画卷。从赏析中可以解读出,苏童老师运用多变的叙述视角,使故事流畅且引人入胜。他巧妙地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不仅展现了苏童老师高超的文字雕刻技术,也体现了其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在人物塑造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标签和特点,如演义的“我要吃馍,我要杀人”,长工陈茂的铜唢呐等,这些元素都成为了他们独特的象征。同时,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了作者对历史背景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语言造诣与哲理思考以及 紧凑的结构与巧妙的场景转换。另外,作为还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与人生启示:《罂粟之家》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引导人们反思自身的思想顽疾,走向更加文明健康的人生道路。这部作品如同一剂良药,能够引导人们思考人性、命运和社会现实等深层次问题。作者的赏析,发掘了作品的亮点,也给读者写作上,点亮了灯盏。好作品,力荐共赏!【文韵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2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言泊远        2024-06-11 22:00:15
  再赏佳作,问好朋友,祝福周二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