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漓江流过桂林城(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漓江流过桂林城(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240.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6发表时间:2024-05-20 04:52:51


   一座城市能有一条河流穿过,是这座城市的美好与福分,我也是因为喜欢这条河,才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这座城市是桂林,这条河流就是漓江,它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是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
   我很早就知道漓江,脑子里更是早早灌输进“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号。“漓”这个字普普通通,正是因为傍上了江,才有了寓意深远的含义。一条清透的江水能够洗亮这座城的一切。那飘香的桂和清秀的林,正是得益于这条江。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便看过这样的画面,一条江的美好便深深地镌刻到灵魂深处。碧绿的江水里,倒映着一座座青山,一根长长的竹竿,撑起竹排。随波而去的,还有刘三姐那优美的山歌,一湾悠长的春江水,一直荡漾在心间……
   那时的深潭、花树、翠竹一直都伴随着春江水。那时的城郭、村寨、烟火也一直沉浸在江水之中。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更迭,那城市记忆的帧页也清澈明晰,涓涓生香。
   上善若水,这流淌于天地间的清流,已然润入血脉之中,透析不出。大凡生活在山岭深处的人,都会自然而然选择与山水为伴,与山水亲和,与山水达成生命的体认与灵魂的共契。人类的历史与水的历史密不可分,人类生命的存在就是水的存在。只要有水的存在,便没有什么可以左右人类的思想,也没有什么可以操纵人类的行为。
   思山水之幽远,步山水以抵达。这是在寻找人类的幸福,同时,也是寻找内心宁静的旅程。一旦开启了这段旅程,便义无反顾,决不回头。
  
   二
   我是在半夜时分抵达桂林市的。几十个小时的行程,对我来说,似乎还不足挂齿。在旅馆的床上,没有躺多久,便躺不住了。清晨四点整,便跑上了桂林的街头。
   让人想不到的是,南方与北方的时辰相差如此之多,此时的北方已经天亮了,而这里却一片漆黑。好在街道灯火通明,一派的金黄色,却让人觉得是行进在一条无边无际的隧道之中。
   街道两边都是高大的树木,虽然无法看清是什么品种,却可以猜个大概。桂林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桂树成林,以盛产桂树而闻名于世。我的脑子里迅速地翻腾出所储备的桂树名称来,什么金桂、银桂、月桂、丹桂,其实这些树都混淆在一起,我也分辨不清的。它们也许就在身边,黑漆漆的,看不清与不认识是一个道理。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赶上它们的花期,否则,这一路馥郁的香气,还是让人神清气爽的。
   我看见了路灯下的路线指示牌,上面赫然出现“象山”的字样,标注的公里数字是十公里。是那个著名的象鼻山吗?那可是桂林山水著名的风景啊,没想到,就在眼前。我忍不住沿着所指引的方向,跑下去。这个距离是我可以接受的,如果此时先去预览一番,可以为天明的游览做个铺垫,这是件好事。
   没有跑出去多远,便看见了一座高大的立交桥。这里的道路四通八达,那个指示牌也不知道挂在哪里,我环顾四周,不禁有些茫然。这样的路口,不知道有多少次摆在面前,需要自己去选择,生活之中总要有这样的决断。
   几十米之外,有一位清洁工在清扫落叶,“哗啦哗啦”的声音,吸引去了我的脚步。待我接近时,才发觉是一位年轻的女人。她戴着个大口罩,差不多把整个脸都蒙上了。树多叶子就多,它的飘落是不分季节的,当然春天时落得相对少,秋天相对多,此时却是这里的夏季,落下的多是腐烂枯黄的叶子。
   落叶对于坚硬的地面和匆匆而过的行人是没有分量的。此时的黑,与这条街的长,让我感觉到落叶的分量。说不清为什么,接近她的时候,我在尽量规避着她手中的扫把,让脚步不在她所清扫的范围之内。
   当我跑上了一座大桥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跑错了方向。这座大桥的雄伟与壮观,是令人惊叹的。这是一座钢索斜拉桥,一根根粗壮的钢索所显示出的力量感,给人无比坚实的感受。一股冷森气流拂面而来,身上那点燥热很快消失。我猛然感觉到,这是流水所带来的清风。
   不用说,我已经站在漓江之上了。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确切方位,却知道象鼻山的具体位置,它就在漓江边,跑过了漓江,就是跑过了象鼻山,这样的认知,我还是有的。
   天黑黑,看不清泛动的波光,也听不见流水的声音,可是我依旧坚决地笃定,漓江就在这条长长的黑暗线上。黑暗两侧的灯光是一种指引,也是一种照耀,让我心里坦坦荡荡,亮亮堂堂。
   漓江就是这个样子,淡雅端庄得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从平阔的山野间流淌而来,多的是娴静秀丽,绝没有荒蛮与粗野。那里云雾缭绕,植被丰厚,雾水与雨水从叶芽和花瓣间滴落,融入山泉与溪流,一路袅袅婷婷地走来。来到了这座城市,以无比轻柔的姿态,像一条血脉,流进了这座城市的血管之中。
   它每一缕微微的波动,都在影响着这座城的甜梦。一条河的秉性与这座城市如此的接近,千百年来的心心相印,让彼此有了心灵间的感应。这样流来,又这样流去,带来的是灵动与灵感,留下的是安逸与寂寞。
   天微微亮了,一条江的轮廓也慢慢地显露了出来。虽然还是看不清河流的全貌,只能凭想象去完成整体面貌的勾勒。我与这条河的邂逅,让我的身心通透而愉悦。黑暗的河道,那轻飏的水分子已然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里流淌着,在滋润着芸芸众生的每一寸肌肤,也把我的眼睛漂洗得愈发清亮。
   大桥在水面上游动了起来。当我看清了水波,流速所产生的幻觉是那么的曼妙。让我感觉自己登上了一艘大船,去河流之中畅游。
  
   三
   当大巴车载着我奔向象鼻山的时候,才发觉街上的人流如同一条奔流的大河,在朝着一个方向倾泻着。清晨时的黑暗,被升腾起来的光耀唤醒,此时,已经无需环顾四周去寻找指示牌。
   当象鼻山出现在眼前,滚烫着钻入记忆深处。那里冰冷异常,这股热度多少在熨烫着,抚慰着,让心灵瞬间充实了起来。象鼻山是桂林市的城徽山,也是桂林山水的标志山,它的原名就叫漓山,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的交汇处,酷似一头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
   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此时的象鼻山前,是不为过的。所有来桂林的人,如果不来象鼻山打卡,就没有来过桂林。我的天哪!一个个旅游团体都高高地擎着自己的独特标识,一双双眼睛不能去环顾左右,只能紧紧地盯住这个标识,不然就会被挤丢,挤没了影踪。身着不同服饰的人们,好像不同色彩的江水,搅成一个巨大的旋流。比起平静的漓江水来,江岸上的波涛更加汹涌。
   岸边的景点过于密集,致使一个个旅游团体迟滞拥挤在一起,像一团拆不开的烂麻头一样。有经验的导游,一边解说着,一边在梭巡着四周,见缝插针般地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去占据着相对有利的位置。
   此时的江岸,就如同卷起一个比一个高的巨浪,把我们全部都拍在了沙滩上。
   我望着隔江不远的象鼻山,突然冒出了去攀登的想法。只是,我突然离开大队,会有许多的不测。这个想法让我有些激动,来到象鼻山前,没有登临是个遗憾。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都在为解一道难题,而举步维艰,苦苦思索着。与其在这里消磨时间,倒不如快刀斩乱麻,利用这个时间去攀登象鼻山。
   我迅速脱离大队,像条小鱼儿,快速地穿行在人丛间,很快便来到了象鼻山前。
   象鼻山并不高,对于我而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山峰。但是,这座山是很陡峭的,站在山下向上望去,蜿蜒绵长、逐步上扬的石阶,就如同从天上垂下来的天梯。尽管我不在乎这个高度,可是,尽快攀登,尽快回归这个心理负担,不由让心情多了许多负累。
   虽然拾级而上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可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次灵魂上的山行,或者说,是对于自然世界的一座座山,发出的审美理解与精神的领悟。如此秀美的水域烘托着山体的雄壮,所脱透出的安详与宁静,就好像是一幅恬淡的山水素描。尽管那边江岸上人声鼎沸,却没有多少喧嚣可以干扰到这里的平静。一个人,一个孤独的攀登者,每一步都是战胜自我的理由,每一步都是颂扬自由的赞歌。这些都是寂静生命的缩写,一个人的灵魂便有了一种深邃的洞见。
   山体之中有一条漆黑的洞穴,如果不是远处的那一点点光亮,我断然不敢涉足。奔向光明,身边的黑暗便没有了效应。因为黑暗,才能让光明照耀人心,因为光明才让人性充满光辉。当我来到光亮处,发觉了河岸的人群,发现了那蜿蜒的秀水的风韵。这里是象之眼,站在这里真的能让人心明眼亮,世事洞明。这别有洞天的境遇,就是能欣赏到无限伟岸的水美和高瞻的水的灵魂。
   来到了我最想看到的象之鼻,弯弯的石窟,造型如弯弯的月亮,有无限水光的光影,在洞厅里闪耀着,让这里愈发光怪陆离起来。不时有竹排驶来,安装了马达的竹排,虽然速度快了,却觉得没有竹竿撑来的那么稳当,那么的悠闲。马达声在洞厅里回旋着,所发出的声音让人有一种惊奇,那是一阵阵抽水的声音,那竟然是象鼻在饮水吗?我痴痴地站立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果然,那竹排到来,马达轰鸣,便又幻化成象鼻饮水的声音!
   没想到!这意外的结果让巨象复活了,我仿佛看见那象眼眨了眨,露出安详的笑容。这一刻,这山这水这人,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所有是一切都化为无限的天籁,自然的天音破空而来。
  

共 36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漓江,桂林的母亲河,作者小的时候,就见过这样的画面,碧绿的江水,青山倒映,刘三姐的歌声,随着一江碧水,在心间荡漾。上善若水,水诞生了生命,生命因水而美好。 思山水之幽远,步山水以抵达,作者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旅程。凌晨四点,作者便跑到了桂林街头,南北时差之巨,此刻的桂林城,依然笼罩在夜色之中,桂树婆娑,只见指示牌上“象山”两字。立交桥挺立,道路四通八达,清洁工在打扫落叶,落叶似乎承载着黑的分量。作者阴差阳错,跑上一座大桥,自己已站在漓江之上。漓江,淡雅端庄得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它每一缕微微的波动,都在影响着这座城的甜梦。天渐亮,江的轮廓初显,感觉自己登上了一艘大船,去河流之中畅游。如愿来到象鼻山。它原名叫漓山,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的交汇处,酷似一头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游人如蚁,用人山人海形容毫不为过。岸边的景点过于密集,使人们更显拥挤。作者望着隔江不远的象鼻山,突然冒出了去攀登的想法。很快就来到象鼻山前。象鼻山并不高,对于生活在大山中的作者而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山峰。拾级而上,尽管岸边喧嚣,却无人能干扰山体透出的安详和宁静。每一步,都是战胜自我的理由,都是对自由的颂扬礼赞。走过一条黑洞,发觉河岸的人群。这里是象之眼,站在这里,真的能让人心明眼亮,世事洞明。来到象之鼻。竹排马达的轰鸣声,幻化成象鼻的饮水声。巨象复活,这山这水这人,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所有是一切都化为无限的天籁,自然的天音破空而来。作者桂林之行,运笔挥毫,让漓江流淌于自己笔端,所看所思,相映生辉。大美山水文化散文,倾情力荐阅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0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5-20 22:05:50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美在老师的笔下缓缓流出,就像一幅流动的立体画,柔美鲜丽,引人入胜,好文拜读学习了。问好枫桦老师,绝美的游记散文。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1 楼        文友:枫桦        2024-05-20 22:23:01
  谢谢欣然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