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燕子飞又回(散文)

精品 【东篱】燕子飞又回(散文)


作者:天方夜谭 秀才,198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15发表时间:2024-05-22 07:22:13
摘要:果然,第二年,就有燕子入住新房,不是一对,是两对,左右两边各搭了一个窝。从此,我家又天天莺歌燕舞,父母也一改愁容,满面春风!

桃花灼灼,杨柳依依,正是一年春光烂漫时。我漫步街头,抬眼看到一对燕子正衔着泥土,在高楼底商的幼儿园的门前筑巢,而园子里,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正带领着一群小朋友跳着舞蹈,伴奏带音乐正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
   孩子们多么幸福,我也有关于燕子带来的幸福,可幸福的滋味和颜色不一样。这一幕不禁让我陷入深深的回忆。
  
   一
   从记事起,我家里就住着一窝燕子。冀东一带的屋子一般都是三间正房,东西屋住人,中间一间做厨房,前后开门,可以穿堂而过,进入前后院和大街,所以也叫穿堂屋。我家这窝燕子就筑巢在过堂屋屋顶两行檩木间。为了家里没人锁门时,燕子出入方便,父亲在玻璃窗上方摘下一块玻璃,只有在冬天燕子南下越冬后再镶上保暖。父亲的一个小小举动,燕子懂得。
   记得有一年燕窝塌了,碎了一地,一窝刚孵化不久的四五只小燕子也跟着摔了下来。还好,小燕子生命都无大碍,这可急坏了一对老燕子,急切地飞进飞出不知所措。父亲找来梯子,把一截油毡钉在两侧的檩木上,捡起燕窝里的细茅草和绒毛,连同这几只未睁眼小燕子,小心翼翼地放进窝里。两只老燕子由紧张到欣慰,声音也由急切变得舒缓。等父亲收了梯子进屋,我看到燕子夫妇急切地进窝查看,窝里小燕子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齐齐地张开鹅黄的喙,发出一阵喳喳的讨食声。后来的几天,燕子夫妇又叼来新泥,沿着油毡口往外延伸,又筑了一段十多公分的泥巢,可能是燕子还是喜欢住在自己的建筑里吧,自建屋舍,一直是燕子的独门功夫。
   很多个清晨,我都是在这悦耳的燕子啁啾声中醒来。如果我赖床,母亲总是嗔怪,唠叨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要我学学人家燕子,多勤快,从不偷懒。最后归于主题,直接揭短——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来!
   小燕子孵化出来以后,燕子夫妇就更是忙碌,不停地叼回各种昆虫,燕子生长很快,喳喳声此起彼伏,燕窝正下方也会留下一摊鸟粪,里面掺杂着昆虫的翅膀和掉落的绒毛。转眼不到一个月,一窝雏鸟就由一群光屁股没毛,闭着眼只会抻着脖子叫的“光滑蛋”变成飞到屋外电线上、屋檐上的亚成鸟。要不是它们嘴角还有一圈鹅黄,见到父母叼着食物飞来还在颤动翅膀乞食,我都快分辨不出来谁是燕大人,谁是燕孩子了。
   看到燕子父母辛劳,我仿佛也能看到自己父母辛劳,为了一双儿女,拼尽全力,哺育我们成长。
   这个时节已到初夏,天气炎热。我们也开始把饭桌从炕头搬到过堂屋吃饭了。为了避免被鸟粪污染,我们总是要避开屋顶的燕子窝。母亲经常在燕子窝正下方的地面上放上一把麦草,方便接住燕子粪便。在下一次做饭的时候就直接放进灶膛烧掉,换上新的。母亲无论忙什么,总不忘高兴地抬头看一下燕窝,她最喜欢叨唠的一句话就是“燕子不入仇家,今年我们的日子一定顺当着呢!”
  
   二
   奶奶共生养了父亲他们八个孩子,四男四女,父亲是老大。那时只有父亲和三叔结婚了,老叔尚小,但终究是把中间的二叔错过去了,究其原因,除了二叔自身的原因,家里穷,住房紧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爷爷决定让我们一家搬走,另外安家,腾出房子给二叔。
   父母没有钱,一筹莫展。恰逢那时生产队散伙,资产拍卖,父亲瞒着母亲花了800元钱,买下了六队的饲养处,我们一家搬了过去。我们村被两条东西和南北走向的深沟分成四大块儿,这饲养处就位于西南的沟沿上,出南门口就是一口枯井,枯井周边的树上往往挂着多年风干的猪羊泥胞(胎盘)。坑沿上栽种着一排排紫穗槐棵子,防止沟坡塌方。沟坡上是村民每天倾倒的垃圾,有打碎的盘盘碗碗和破烂的砂锅药吊子,更多是煤渣和遍地的鸡毛鸭肠。村里的野狗和捡垃圾的“傻李海”倒是常常光顾这里。
   饲养处是地震以后盖的简易房,屋子上的檩条多是带着树皮的洋槐木头。都说洋槐的槐里面有个鬼字,不能盖房子,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就没那么讲究了。父亲病急乱投医,估计当时更没在意这些。进屋是两间通着的房间,中间有一根不太粗但很弯曲的过梁。下面有两根立柱顶着,一根恰好落在炕沿上,一根站屋子中央。这间屋子以前一半是储存草料的,一半是用来放农具的,墙上挂满了长短鞭子和牛马套具,墙角放着弯曲的犁杖,廊檐下挂着各种农具。院子西侧就是一排排马厩,平时牛哞马嘶,好不热闹。对这个饲养处我其实比父母还要熟悉。这是我以前经常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和掏鸟蛋的地方,也是我做好一个蜻蜓抄子,到这里寻找蜘蛛网的地方。更多的时候,我放学路过这里,会见到生产队的大牲口在墙外沙地上打滚的样子,是我的乐园,特别喜欢。那些干了一天重活儿的大牲口,卸了套,由车把式牵到沙地上,转上半个圈子,就会侧身躺在地上打几个滚,有时候甚至会四脚朝天地滚到另一侧去,嘴里发出满足的“噗噗”声。然后站起来抖落掉身上的沙土,打几个响鼻,似乎就卸去了一生的疲惫。
   我们住进来后,夜深人静的时候,隐藏在木头里面的蛀虫就会啃食木头,早晨可见一些细碎的木屑飘落在屋角或者被窝上。父亲就会用注射器往里面打药,再封死虫洞口。每逢下雨,屋里就滴滴答答跟着下小雨,屋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子,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气势,没有那个境界。外面的天晴了,屋子里还会下一阵。母亲这个时候往往对着窗外叹气,有时候和父亲吵上几句,眼里的泪水就如屋檐上的水滴,流个不停。父亲则盘坐在炕沿上,默默抽烟。
   搬家时正逢五月天,窝里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燕子。中午放学回来,我竟然忘了已经搬家,又回到了老屋。刚一进院子,就发现两只老燕子在屋前凄婉哀鸣,我觉得有些不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屋子,发现西面灶台上放着破碎的燕窝,几只小燕无精打采地挤在一起,它们听见我的脚步声,惊恐地叫了几声。我震惊了,这时候老叔走了进来,得意洋洋地对我说:“是我干的,这是我家了,我说了算。”
   老叔只比我大五岁,个子小,学习又不好,常年留级,到了三年级竟被我追上,老师还把我两个分配到一桌。有一次老师让老叔回答问题,他不会,又把我叫起来回答,我对答如流,老叔嫉妒,竟悄悄地把我的板凳往后移了半尺,让我来了个“屁墩儿”。一次期末考试我领了奖状,老叔吃了两个“鸭蛋”一起回家,爷爷脸上挂不住,把老叔的书本都填进了灶膛。所以老叔捅了燕窝,大概也是“报复”我吧!我气急败坏地对老叔喊:“你捅燕窝,也不怕瞎眼?”然后我用衣服兜起几只小燕子,回到了新家,准备亲自喂养它们。我能想到的只有捉蚂蚱喂它们,那天放学,我沿着草窠一路寻找,可等我带着好不容易找来的几只蚂蚱到家时,却发现几只小燕子已经变得毫无声息!
   前一阵我还向老叔说起这件事,不善言辞的老叔只是尴尬地挠了挠头。或许当时在他心中只是出于孩子的报复快感,才做出了那件事,而我也早已原谅了他。
  
   三
   我们一家窝在饲养处的破房子里一住就是八年,我的整个初中也都是在这所破房子里度过了。我上初中走读,同村的金立是孩子王,他经常把其他同学引到家里来玩,而我总是莫名的自卑,从不敢邀请同学们。
   我倒是一直在心里默默邀请小燕子来我家做巢,可是盼了一年又一年,但见燕子春来秋去,总没有燕子愿意驻足我的这个家,难道它们也像我一样嫌弃这个穷困破落的家?还是记恨当年被捅了燕窝,这件事在燕群中早已传开,我家被列入了黑名单了呢?更或是“燕子不入愁家”,是父母的愁容让燕子没有安全感,而对我家视而不见。我经常对着空中飞舞的一对对燕子发呆,小燕子啊,何时我家才能让你安心再安家呀?
   在这八年间,父母逐步积累,他们没日没夜磨豆浆,做豆腐,在一声声吆喝声中攒下希望。他们卖了猪羊,买了檩木;卖了鸡鸭,买了椽子;驴子下了驴驹子,养大换来砖瓦。就这样年积月累,终于在我到县城读一中那年,拆掉了旧房,盖起了新房。
   上梁那天,中午的鞭炮一响,我看见母亲站在硝烟未散的院子里,突然双手捂住脸,蹲在地上,啜泣了起来。多年的委屈,多年的辛劳和付出,都在这一刻释放,像卸掉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新房的椽子被漆成红色,露出过梁头被漆成绿色,屋檐上的瓦是黛色,墙体是青色的条石和红色的砖垒就。虽然只是农村中等水平的新房,但在我心中就是宫殿般的神圣存在。我们一家盼着住新房已经好多年了。新房落成,可我总觉还缺少什么,对,是房客,是燕子,那对精灵,它们总该不再嫌弃了吧!
   果然,第二年,就有燕子入住新房,不是一对,是两对,左右两边各搭了一个窝。从此,我家又天天莺歌燕舞,父母也一改愁容,满面春风!
   哦,燕子并不嫌我家贫,应该是催促我家赶快盖新房。母亲那天哭得很厉害,我无法安慰母亲,事后我问母亲,是想让母亲不再尴尬。“妈妈,是不是能等来你的燕子,喜极而泣?”喜极而泣,是我刚刚学到的词,觉得用在母亲的哭上很合适。
  
   首发原创于江山文学
  

共 35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燕子,这灵动的小生命,自古以来便以其轻盈的身姿和欢快的歌声,成为了人们心中春的使者,家的象征。它们年年春来秋去,筑巢于屋檐之下,与人们共享着这片天地的温馨与和谐。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走进他与燕子相伴的日子,感受那份人与自然的亲密与美好。从作者的记忆深处,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窝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它们在燕窝中叽叽喳喳,期待着父母的归来。而当燕窝塌落,小燕子受伤时,我们又感受到了作者心中的那份焦急与无奈。但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看到了燕子夫妇的坚韧与勇敢,它们不顾一切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翅膀为它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与燕子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人与燕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他们相互依存,相互陪伴,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光。而当作者搬家后,他心中的那份失落与期待,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燕子的深深眷恋。最终,当新房落成,燕子再次归来时,那种喜悦与激动,仿佛能够穿透纸背,直达我们的心底。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人与燕子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燕子的灵动与可爱,更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它们,保护它们,与它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天方老师的文字功底深厚,非常感人的散文,值得推荐品读!祝天方老师编创愉快,在东篱收获快!【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文卉        2024-05-23 10:08:13
  拜读大作!非常喜欢的一篇散文,很有代入感!仿佛又看见燕子在老家的房梁上呢喃!有温度的文字!
回复1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5-23 22:48:59
  谢谢老师的到访留墨,燕子是我小时候的伙伴,可惜住上楼房后,很少亲近了,那天见到燕子,就有了写出来的冲动。也写出了家庭的一些变化和乡愁!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12 楼        文友:永丰人        2024-05-23 20:50:13
  满满的情,浓浓的爱
喜欢说一些乡村故事
回复1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5-23 22:51:32
  永丰 老师好,您的名字我很亲切,我原来住的地方有一个永丰村。老师的题材也多少农村的人和事,这一点我们能共鸣,燕子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农村人都喜欢和燕子相处!祝老师夏琪顺意!
13 楼        文友:海上老牛        2024-05-24 08:06:10
  早啊!
   是的。
   多谢!
  
   老师:
  
   学习了。
   燕子来了,
   大地回春了!
  
   多谢!
  
   多谢。
  
   多谢!
  
   祝福您:
  
   夏安。
  
  
   (1031)
回复1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5-24 15:34:49
  老师客气了,大家在一起玩得开心就好!
1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6-21 08:23:31
  看了你的文章,真的很感动,既是为你父母的勤劳的善良,也是为燕子的灵动和美好!生活中,少不了困境与坎坷,燕子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但是只要有一颗勇敢和坚持的心,终究可以走出困境,和谐共生。问好文友!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4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6-21 22:27:17
  感谢老师的到访留墨,燕子只是一个抓手,用它串起童年往事,聊解我的思乡之情。这些故事有苦涩也有甜蜜,童年有燕子的陪伴现在觉得很有趣,可惜上楼以后很少跟亲密燕子接触了。老师的文章我也喜欢读,尤其上学的那几篇,很有共鸣。祝老师夏琪,万事顺意!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