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春】被揍也幸福(散文)
世上,如果被揍,承受打击和痛苦,估计没人愿意。天生本能,我们想着躲避,远离可能带来伤害的事物。可是,回头一想,某些特定时刻,身体疼痛,可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是的,当它并非恶意,而是来自亲人、熟人、深爱之人,甚至是陌生人,背后蕴含关爱与牵挂。这一瞬间的痛苦,就转化成甜蜜,流进心灵深处。
童年时光,我们太小,了解有限,视野狭窄,无知可爱,常做傻事,让人啼笑皆非。秋天到了,阳光灿烂,遍地金黄,散发着丰收的味道,邻居家果树硕果累累,诱人的气息弥漫鼻间,我们左顾右盼,趁着四周无人,悄无声息溜到树下,如猴子一般爬到树上,偷偷摘下一个果实,迅速塞入口中,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枣,都来不及品尝滋味,就咽了下去;放学路上,途经花生地,郁郁葱葱,长势茂盛,花朵挂在叶间,尚未成熟,但仍忍不住好奇心,拔起一株又一株,只为一探究竟,再小心翼翼地种回,可是,花生在阳光下迅速枯萎,已成既定的事实。乌云盖顶,大雨瓢泼,河水猛涨,奇思妙想涌上脑海,我们召集几个小伙伴,打着赤脚,拿着鱼网,不顾危险,去河里摸鱼……
每当此时,父亲怒发冲冠,眼睛瞪得圆溜溜,眼眶都要炸裂。他拿起竹鞭,细细的,长长的,硬硬的,带有节枝,打人格外痛。他一声大喝,像镶着喇叭:“小兔崽子,看我不揍死你。”我一听,拼尽全力,绷直身躯,甩动双手,小腿蹬得飞快,试图逃离。只是年幼,无论如何奔跑,终究逃不过父亲的掌心。父亲抓住,会剥去我的裤子,露出光溜溜的屁股,一只手按住,一只手高举竹鞭,“啪”的一声夹杂着呼啸的风,亲吻我稚嫩的肌肤。我哭得撕心裂肺,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滚落,身子本能挣扎,嘴里不断求饶:“爸,爸,别打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父亲揍累了,手渐渐停下,坐在一旁抽起旱烟,火光闪闪中,我痛得死去活来,哭得几乎要窒息。这时,母亲及时出现。最恰当时,她如天神降临,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容,递上一些食物,或是几片麦芽糖,香甜美味;或是几颗奶糖,大白兔,难得一见;或是一把炒米,香脆爽口……我们抽抽答答,接过食物,小口嚼着,甜咸交织,至今难以忘怀。
学生时代,我们顽皮淘气。在校园里,经常闹出小乱子,虽小却讨人厌。某次,我们几个男孩子聚在一起,心思活络,想着捉弄人,最终决定找点乐子,捉弄班上的小女生。
我们想出计划,自认为绝妙,捉一只蜘蛛,八只脚,张牙舞爪,头小腹部大,看起来可怕,放进无辜小女生的文具盒里,保管吓她半死,让她花容失色。我们想象着结局,她反应“惊喜”,个个乐不可支,心里暗自窃喜。计划相当顺利,毫无防备中,小女生打开文具盒,脸色瞬间惨白,惊恐地尖叫,“啊呀”的声音如惊雷,恐惧在教室里回荡。我们哈哈大笑,她明白后,蹲在地上,泪流满面,哭得非常伤心。
老师迅速赶到现场,仔细观察和询问,幕后“凶手”原形毕露。我们像一群小老鼠,惊慌失措,被逮到老师办公室。老师关上门,拉上窗帘,房间里顿时变得昏暗,气氛极为紧张。我们不由自主地,头皮发麻,身上冒出鸡皮疙瘩。
没有言语,没有教训,没有道理讲解,老师拿起教鞭,黄中透黑,扁平厚实,对我们进行惩罚,严厉万分。左手一鞭,右手一鞭,一轮下来,我们双手红肿,疼痛难忍,却不敢叫喊。师道尊严下,只有接受挨揍的份。
从此,我们这群爱捣蛋的孩子,变得谨慎和收敛,不再轻易伤害他人,学会尊重和同情。这份“揍”,我们虽然付出代价,但让我们成长许多,品德提升,成绩提升,朝着“三好”努力。
初三,班主任以严厉著称,神一般存在。他认真负责,教育相当严格,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学生犯错时,他一顿输出,甚至接近“残酷”。哪怕小错误,微不足道,他也火眼金睛,一眼辨明,绝不轻易放过,确保我们四平八稳度过最关键的一年。
下午,阳光明媚,和风不燥,班上一个男生,身材高大,上课不认真,拿笔在课本上乱涂乱画——杜甫扛起大刀,与吕布大战三百回合。他一边画,一边得意地笑。班主任察觉,没有任何犹豫,径直走去,拿起一根棍子,对着男生的屁股一顿猛揍。棍子落下,男生一声惨叫,疼痛难以忍受。数天里,他走路都一瘸一拐,常呲牙咧嘴,尴尬地笑着说,真倒霉。这一幕,震撼了所有学生,每一个人都吓得瑟瑟发抖,身体忍不住缩了又缩。
班主任近乎苛刻,正是这个原因,我们都特别老实,不敢有丝毫放松。大家非常努力,完成各项作业,遵守规章制度。他说一,我们听一;他说二,我们听二,生怕被揍,成为下一个被惩罚的对象。
最终,这种教育,成效显著。全班60多名同学,竟然有40多人,顺利考入重点高中或者中专学校。这个成绩,在学校历史,在县域历史,可谓前无古人,辉煌如头顶的太阳。正是他的严厉,他的“揍”,帮助我们创造奇迹,改变人生轨迹,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年后,我们同学聚会,都泪光闪闪,感谢班主任,感谢他的教鞭。
我们好奇问他,要是把我们打坏了,怎么办?他微微一笑,说知道轻重,既要吓人,又要保证人没事,这可是一种水平。
如今,时光流转,我长大了,已过不惑之年,胡须永远剃不干净;父亲老了,到了古稀之岁,常坐在那默默无言,摸摸光秃秃的头。即使我干了错事,他最多轻言细语,批评两句,绝不可能揍我。想他揍我,已是不可能,只有遥远的记忆。
我成了老师,站上三尺讲台,底下40多位学生,眼睛清纯如水。好多孩子犯错,我敢像以前老师那样,给他一顿胖揍呢?答案是不可能。尽管家长经常找到我们,恳请我们,如果孩子干了坏事,别客气,手掌心、屁股等处,好好揍就是。
可真有那一天,我还是下不了手。前段时间,一位女生逃学,一而再,再而三,我打电话,问行人,查线索,找了三四个小时,才将她找到。本想好好收拾她,教她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可右手刚触碰鞭子,又触电般缩了回来,揍一顿容易,收场可不轻松,要是孩子再次逃学怎么办?要是家长责备怎么办?要是学校追究责任怎么办?要是教育局的处理文件下来怎么办?
老师的揍,估计只能停留在八九十年代。到了如今,谁都想想后果,掂量有用否,划算否,真有作用否?同时,教师法明确规定,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揍”更不可能。这可是悬在头顶的利剑,稍有不慎,掉落下去,可能体无完肤。
不过吗?生活中,确实有人不时对我动手,那就是儿子,我的心头肉。他活泼好动,喜欢爬到我背上,骑坐在我肩上,稚嫩的小手就像鼓手的槌棒一般,“噼噼啪啪”,拍打我的头顶,仿佛我的头就是一面任他敲打的鼓。他一边敲,一边“呵呵”直笑,每一次触碰,虽然有一定力度,但对我来说,并不疼痛,只是一种亲切的玩闹。
我知道,这是他童年的一种乐趣,是他与我之间独有的互动方式;我也知道,他并不真正下手,只是闹着玩,在找寻对我的依赖。我乐于成为源泉,给予他快乐;乐于在他的童年记忆中,成为可以任由他嬉戏打闹的父亲。所以,每当他“噼噼啪啪”,我的双眼眯着,嘴角上翘,脸上吹过一缕春风,这是爱的轻拍,是亲情的温馨,是我作为父亲独有的幸福体验。
也许,在遥远的未来,当我步入人生暮年,头发如雪,被岁月染成银白,皱纹刻画时间的轨迹,别人见了我,亲切地喊一声老爷爷。我拄着拐杖,慈祥地摸着他的头,回答道,早上好啊,小朋友。
可能,我的孙子,在灯光下,捏起粉嫩的小拳头,轻轻地敲打我,顽皮地向我展示力道。肯定,我笑得合不拢嘴,充满对生活的感激和对小生命的宠爱。我温柔地拥抱他,咯吱他,感谢他。他,带给我纯真的快乐,家庭的温馨,“夕阳”下的无限美好。尽管岁月无情,但亲情永恒。面对他的“揍”,我满身的细胞都膨胀开来,感受幸福。
社会高度文明,大家明哲保身,如此和谐大环境,我不得不说,有时,被揍真的是一种幸福!用心去品味,那是浓浓的亲情,是伟大的师恩,包含道德的规划,蕴含无尽的期望,促使我们变得更好,吹散人生乌云,看见雨后彩虹,始露明媚阳光。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