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西风】不要急(随笔)

编辑推荐 【西风】不要急(随笔)


作者:之中 探花,14248.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3发表时间:2024-06-07 14:03:37

【西风】不要急(随笔) 小娃娃见我急着起身,奶声奶气地劝告:爷爷不要着急嘛!嗬,这小东西,把我劝说她的话转用在我身上了。她要自己穿衣服,蹬几下蹬不进裤腿,就发脾气把裤子扔了;玩的时候要是哪里过不去或者摆不好,也会把玩具扔开嗷嗷叫。此情此景,我总耐心劝她:别急别急,慢慢就好了。她倒听劝,说一下方法,教一下办法,等她穿好玩顺当了,总会破涕为笑。
   提醒不要急的话听来有些时日了。数十年前,岳父的颈椎出了点问题:转身一快就头晕。他在家里各处都贴上大大的“慢”字。其实岳父动作很缓,他是提醒自己再慢些。以后再没听他说头晕过。看来,缓些慢些,很有用。
   年轻气盛的时候更加崇拜“只争朝夕”、雷厉风行,对《明日诗》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中提点的内容深为认同。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干工作的时光历历在目。有时候恨不得一天的事情一小时干完,赶着把后续工作干到前边。抓紧时间!是当年工作生活中耳听嘴说的口头禅。时间白驹过隙没法抓住,只能抓住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奏,腿快、手快、眼快、心快,成为那些时候的日常。同事家人也曾提醒:急什么,工作不可能一天干完,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但那时候不大可能理会这种说法,并会理直气壮地反驳:工作不能一天干完,但不干啥事情也干不好;一口吃不成胖子,不吃连基本健康也保障不了。那可真是“小伙儿不怕冻,全靠火力壮”啊!似乎在连飞带跑中走过一段时间,某一天不小心突地被石块土坷垃绊一跤,跌得浑身疼痛,才知道急的坏处、快的问题。
   急切心情下,难以做到冷静,没了冷静,看事情的眼光、想问题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方法难免受到局限,做不到稳妥。急了就快,快与好划不得等号。但凡精品,都是反复的结果;但凡优质,都是按照一定程序、经过一定时间沉淀才有的。小时间看奶奶做醋,蒸、晾、晒、发酵等每一道工序的程序不能错、时间不能少。否则要么坏掉,要么味道不正。有个亲戚家的醋色浅而味淡,奶奶说,那是他们没晒到时间就滤出来了。只争朝夕、雷厉风行没什么问题,问题是遇到问题思考的程序、处理的方式方法简化或者忽略就会出毛病。急迫的事,只需及时处置、不故意拖沓延宕,按正常流程处理,在规定时间范围完成,就可以了。
   想起小时候跟父母干农活时常听“不怕慢,就怕站”的话。意思是,停下来,就讲不到速度了,只要干着,哪怕再慢,也比停下来快得多。龟兔赛跑的典故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安全驾驶有句“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话,很好讲出了快与慢、急与缓的辩证关系。坐在驾龄二十来年老陈的车上,看他总是不急不忙。别人超车让他超,别人赶路他不赶。结果到检查站一看,超车的车也还在那里等待检查。老陈讲,超一次车风险高出好几倍,即便安全行驶百十公里最多快十来分钟。十来分钟有什么用?万一有了事故,那就不是几十分钟能解决的了。他对速度与安全的解说过去这么多年,今天仍然言犹在耳。安全才是最快的速度,急切地超越,往往适得其反,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管用经验。
   不要急,也急不得!切不说早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老话,“急火攻心”还可能会把老命要了。众多“欲速则不达”的事例告诫,像反复变道超车那样的急,不仅达不到目标,反而离目标越远。回想记忆古诗文,哪篇急着都记忆不住。《告任安书》背诵过不止几十遍,《滕王阁序》反复了不知多少次才记忆牢靠。好多诗文背了忘,忘了背,数次反复,脑子里才有清晰轮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诚哉斯言!教小娃娃学东西,须把耐心韧性放在第一位。她急是不明白事理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可以理解。大人如果耐不下性子,跟着她着急上火,那就完全背离了教导她的初衷。前辈总得把后代扶持到肩膀上看得更加高远,而不能把应当摒弃的缺点往下传。
   不要急。虽然时光急迫,可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人是需要有些目标的,人生也确实很紧迫。但是急,除了徒增烦恼,实在没有任何益处。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国家在危机四伏中很好应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康庄大道。“为将之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急慌的。而不急的原由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对世事下情了解透彻,对前后左右有所把握。着急上火、手足无措者,基本都是心中无数,看不清形势,分不清主次,辩不明方向。
   不要急不是说什么事都放任自流。急与缓,抓紧时间与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并不矛盾。急性子与慢性子是两种品性,把它们结合起来,相互中和一下才好。人不可能没有急事,急事缓办,可以保持相对的冷静理性,把事情办好。日常琐事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排出先后次序,统筹时间,便会既不耽误事,又不会办砸事。急与缓,快与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急相对于缓,快相对于慢。人太“肉”了不行,时机抓不住,好机遇也会溜走。人也不能一味地图“嘁哩喀喳”地痛快,因为把任何事情都简单化,不考虑研判情形、不顾别人感受、不辩事情的本来原由,是处理不好问题的。拖延症是种病,遇事一点就着沉不住气也不是啥好习惯。唱唱“风风火火闯九洲”表达一下豪迈是可以的,风风火火地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十有八九会砸锅闯祸。
   还是要把速度与效率统一到一个稳健可控的度量之上。如此,该快捷的不拖沓,该简化的不烦琐,反之该慎重的也不能简单,该认真研究静心思考的也不能敷衍了事。对于管带娃娃的人来说,耐心与宁静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是极其敏感而善于学习的。只要大人有一点烦恼情绪、不悦神态,都被她捕捉得一清二楚。遇事缓一点,安静些,可给娃娃幼小心灵中留下更加恬静安全的感受。
   不要急也不必急。尽管生命越来越短暂,生命之流急切地往死亡方向奔走,然而每一天的日子少不了按部就班。有什么好急的?谁愿意更快地奔赴那个黑色终点呢!
  
   2024年5月30日
  
  

共 23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急与缓、快与慢,是一对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作者从小孙女反劝爷爷“不要急”入手,发挥联想,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做事急躁的种种弊端,以及沉稳行事的诸多好处。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好急与不要急这一对矛盾,既不耽误事,又不能办砸事呢?作者也给出了具体方法: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排出先后次序,统筹时间,通盘考虑。作者善于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炼出深刻重大的主题,观察力思辨力都是杠杠的。此文语言生动活泼,读来毫无枯燥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衢四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衢四海        2024-06-07 14:18:28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炼出深刻重大的主题,联想力、观察力、思辨力都是杠杠的。推荐赏读,精彩继续。
2 楼        文友:啸竹        2024-06-18 09:20:52
  之中老师好,读了你的文章,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治愈感,你的文章总是透着深层的生活哲理,谢谢之中老师分享佳作,希望精彩不断,顺祝笔安!阖家欢乐!
( (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