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毕业记(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毕业记(散文)


作者:归来的少年 童生,86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9发表时间:2024-06-14 18:19:27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一
   阳光是好的。晒在从前的校道上,也是好的。紫荆叶羊蹄碎碎样子,杂沓在灰埕上的味,想来与四年来无异。只是一校园向东南的天,蓝色太高,云影无依。风吹来,我总要过上一阵,才想:这究竟是几月了,是春夏,是秋?之后,又是什么月什么季?一派流动、告别、离开的气象,到处翻滚。
   我走在前面,我的魂神在后。我从食堂向不知那里去,就看见蔡超凡老师在行政楼向教师办公楼去的长阶梯的前台上,连连叫我名字,又挥手,笑吟吟,一脸春风:我这几天总找你,刚等你,叫你半天了。
   这样子,我的魂神就跟上我了。在蔡老师的办公室,得了九本书。苏联大学教材翻译过来的中文版教材,厚重,铅字像刻出来的。扉页用蓝钢笔写了名字。也有力,刻一样。老师似完成一件很圆满的事,竹筒倒豆,阳光灿烂:我不教书了。这是我爱人的书。送你。有用就留着。
   蔡老师是退休返聘来教我们供电专业课的。她的说话、课堂充满现场感。好像我们不处石门,而因她的法力,移师于某一个水电段某一个领工区某一个工区某一个贯通线、变配电所、开关室、隔离开关组的现场、战场。
   二年级,她有一次记错班级了。我做个班长,不见她来,让我喊:起立,老师好,然后全班:老师好。一时,她少女般的快语速从隔壁的20班透我们这边来。我就过去,请老师过我们这边。
   上完第一节(我们总是二节二节一组来上),她像在战场上刚退后面一样,不高的身躯倚在走廊,眼光四寻,隔好远向我:哎,调课,我记错871、21(21是我们,是872)了,面有少女的羞红、不安。我慈祥地笑笑,走向其实与我祖母一般大的她。
   她也慈祥望我,温软地笑:我们是老乡,"自家人"(潮州话)。我一喜,就亲切地:第块(哪里的)?
   "澄海。"她用广州口味的普通话。"半个,半个。我先生澄海。"她说时微微退一下小而灵活的身子(她站讲台上,也习惯性的浑身有活力地动,说话又透过好几间教室,充向走廊)。
   "Onlyone.″她又面向办公楼、后山,说句很远的话。
   我到底才十六岁。她又转向我:走了,过身,好早。话声抽离,低于刚才好多,似好远,似说别人的、无相间的事。
   我毕业后去看她。她住共和村的大板房。屋里教室样利落,陈医生(学校女校医)在她家坐。无有别的人。我放下带来的香蕉,陈医生笑得透不过气。蔡老师用个纯粹的广州老太太的柔软的笑,忍也忍不住去轻拍陈老太太,嗔怪她,要制止这笑。却不想,这一拍,反又将陈老太太的笑反传过来。于是,两个软一起,笑一起,少女一样。在一楼的家,四处发着慈祥的柔光。
   后来,四十年校庆,在从前的250米跑道的细操场合影。我与文琴见到她,欢喜地奔过去。她的小老太太身体像从前一样有活力、有光,衣着又朴素、大方、体贴。我一把,慈祥地,抱自己孩子一样,将她轻巧的身体整个抱起,在几百人的眼光、喧闹、流动的相遇生出的欢喜中,移到铁台阶架子的中间。
   小老太太又发出三十年前的少女羞笑:哎呀,俊伟,你。
   二
   杨耀灿老师也这么说:你呀。!?说着,要我去办公室,对班上同学,一个一个地讨论,看自然情况、履历、学籍档案、学习档案,结合四年来的实际,酝酿毕业鉴定的初步意见。一个个又反复修订,至夜好深,才逐一由杨老师审定,由我誊抄在个人档案上。我自己的,则由杨老师提出、纂写。
   杨老师原早在铁道科学院工作。他是广东人,豁达,厚爱,声如洪钟,行止高风。他开初接过我们班,大声公,时不时出个京腔京字,我们就都心生欢喜。春燕,我们,背地,亲呢称他:羊肉串。我陪他到男生宿舍看看,上下楼梯时,轻轻扶他。他一下大声叫起来:我还年青呢!。
   杨老师的说:你啊?!是体贴我爱护我批评我,是对我就要走上社会的提点,一生的提点。他在我的毕业册上又写:知己者智,知人者明。
   是啊,知人知己,真心不容易。知易行难,要做好事、做好人是不易的。整个四年级下学期,我是让老师操心了。本来,四月,我爸爸送我外嬷(婆)来广州时(外嬷要去白云机场坐飞机去曼谷看望我外姨婆。外婆从小,父母、妹妹在外国),来过石门。在校道上,我拉我爸上前,去见正往办公楼走的杨老师。杨老师好欢喜,像那天中午的灿烂阳光,对我爸说:你这孩子好,毕业分配会很好、会满意的。我爸爸也很欢喜、感谢。
   我大概听说我可能的去处。因为有消息已经得到。我对铁路单位不了解,但听说那要去的单位很好,是那时人人向往、喜欢去的。我本来对传的消息并不十分有信心,让杨老师这么说,心里就定了。从听说,到去郑州北京实习,内心是欢喜的。但我从小是这样,不会得意、不会渺视人和事。一方面,心里像说了个好姑娘、许了门好亲事。一方面,又欢喜、担心,挂牵得令人心脏疼(不是形容,是真痛。在201的6号铺。我第一次知道保守秘密要用很大的力。那力如刀枪剑戟如暗箭,会刺人的心)。我甚至于,也不知从哪里得来本杂志。那杂志封底,正好有那个单位的广告、大门的照片。我将之压在枕下,时不时看,鼓舞自己务须努力保证有好结果,又怕人知怕人破坏怕就要得的结果让人害了。
   愈畏愈对(越害怕越真那样了)。我甫一从北京回来,全力全心投入电控实习和变配电的毕业设计时,坏消息就传来了。说是:有人找了省里的说得了话的头人,向广州局的杨局长打了招呼,把我换下。一班人,为了达到目的,暗刀枪对我、对文琴。
   那时,男女生要好,是个不好。据说,会议上,就有人讲了我这个不好。
   杨老师的"你啊?!。"内心与我一样不忍面对。针对我的人,实际口说无凭,而于我,不过才十八岁多几个月,何曾识干戈?!
   三十多年前,先好后不好的消息,像后来一句话:让子弹再飞一会。
   那子弹在石门漫天水泥灰的天空飞,飞在闷热的夏里。我无从解释我内心,说不清我自己。我到底从小、几代人以来、父祖所教,就不精明,不识目(不识世务而又尖锐、势利、精于心计)。心是细的,又勤奋正直,到头来:赤子心不敌世事的庞杂和乌暗。
   杨老师一方面对我与文琴作父母式、亲切的批评(是为我好,而不是左的,虚伪无情地以所谓校纪来打击,或以自保,踩踏自己学生),又体贴我作为一个孩子的心疼,很好心地提点我:去找蔡书记,听说他要调路局做处长。老师又鼓励我,要先搞好毕业实习、设计先。
   沈尔健老师辅导我们在实验楼七楼装电子控制线板。沈老师、杨老师都与做供电专业科主任的翟老师好。他们三位,总走在一起,从行政楼边的长台阶,互相拥簇、并排向上,向教学楼、办公楼的图景,今天在我写这文字时,浮现,在前。他们都有魁梧的堂堂气象,都有现场工作过的经历,有长期教学、科研的经验,人又中正、有情,爱学生。由沈老师指导我们的毕业实习,是在一块半米见方的板上,按一定的需求、功能,设计控制图,并用元器件、电线来安装、调试、实现。我和文琴,都心里有底,可以顺利来完成。但到底经了事,又要按那时的规距,地下党一样来相处,心总要有些烦乱。一天,我们装线板到下课后好久,又凑一起说话,侍想起打饭时很晚了。紧赶着,由文琴去打饭,回七楼来吃,又才发现少了个勺子。只好两人用一只勺来吃饭。患得患失,神魂不安。这不安,说起来有多个原因:愁毕业后的去处(那时,由学校统一分配,前程未卜);就要别离,往后不知山高路远,两人会怎样;又究竟还年青,少不经事,做什决断都心无定数,一种宿命与漂零、未知,无法承受之轻、之重,潦绕不清。教人心忧。夹在课业与人事间。杨老师又在这时来说:变配电的毕业设计,21班由我打头,20班则由陶文初。两个班同由外请、学校的专家组成员合一起来问、辩。不日,就要试讲,要我准备。看两个班抽出的人,谁讲得好,谁就总打头。杨老师直接说:与几位老师商量,就由你了。
   可是,那时,我向来的成稳荡然无存,心中有数又无数。等试讲,由杨老师组织,由我、文初、瑞忠,几位,先试答辩时,我讲得不好。待同学退去,杨老师担忧地看我:要不,正式答辩,改陶文初打头。我的心,更往下沉。一人,在杨老师走后,呆坐在20班空荡、只我一个的教室。这时,文琴就走近来。我内心好欢喜。她坐我身边,我看见她模样,闻见她的呼吸、气息,心定了下来。原来,她担心我,一直在隔壁班的881班教室里等。我们互相安慰、鼓励。向来,两人在一起,总由我来说话多。这时,改由文琴说。说几句,又总互相觉得空泛、无依。究竟,相对无言了。只静坐。好累,干脆就着张课桌,扒下,对视,长叹。直至好久。
   真答辩那天,翟主任作组长,广州水电段的总工、沈老师也来了。杨老师是我的指导老师似做主辩、提问(不像后来,我做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指导老师要回避)。
   答辩时,在20班。我先将描好的图挂蓝色的黑板上。说:这是个典型的二级三场的编组场(不知为什么,整个近半月的设计,我总想,那是杨老师带我们去过的广州北编组站)。我像要打翻身仗,回到我平时的从容,陈述:我的照明方案、照度与线径计算、过压过流保护、经济技术分析、预概算、主要材料配件表、设计图、实现、效果。又回答了几位老师的提问,包括由杨老师请水电段总工再补充的加问。
   上苍,没有出错。我之后,20班一名一贯成绩好的同学。总工问:变压器的瓦斯保护继电器在什么位置?这同学一下紧张,不太确定,犹豫、试探,竟说是在绝缘套管上(我们没真实习过变压器。但我总一个人去后山背书、独行,反复看山顶的变压器、隔离开关、电缆接头、入地线。我知道,过压过流保护装置,在主体向油枕过渡的"脖子"上)。
   答辩后,杨老师嘴笑鼻笑,面色灿烂,认真地:"很好。那总工还说,要将你分配到水电段教育室。"冯姑娘过后:他像个老师一样。我听见这么说我,一时忘了各种的忧愁。
   那晚,走过满校园日近离别的气味,我与文琴向流溪河去,看望了无灯无火的慈悲的观世音(心里也不怕专到处打手电筒找学生的刘淑贞老师了),稍坐,转向岸边的小沙滩。
   沙泛月白,文琴的白衫细领反着莹光。我们都没有注意有没有月。哒哒声、川流不息的驳船由不停在浮岛上闪红光的航灯引着,向夜、向下游的都市去。波光摇曳着我们的小舟。
   我们暂醉,片刻,又片刻。到深夜凝入文琴字迹涓涓的硬皮日记本里。不舍,姗姗,互相送,回即刻就要关门的宿舍去。
   任夏虫、路灯儿杂一起,叫了通夜,汇入夜的无边的海,以及轻轻的梦。
   三
   有个穿了军装的人。他不知从哪里来。他的向文琴的看望,启动了毕业设计后、闷夏里的告别。他是文琴的湘西老乡,他又公交又轮渡又摩托的到来,风尘仆仆,直接地,让我感到一校园的某种情绪、预兆开场了。
   学生会的交接,新学期一开始,马宗宝老师就安排了。我和朝辉分别在供电、机车提名了学习部部长、副部长的预备人选,按学校团委指导意见,重点带湘波。湘波参加我们部里的会,并参与工作:协助自习课的管理、检查;组织全校性的学习典型宣传、学习经验交流,开展知识竞赛、辩论、演讲等活动;组织图书馆、阅览室志愿者队伍建设、值班工作;协助校刊编印;协助学习档案整理、统计。为了带好湘波,朝辉和我还在一个中午,草草用了餐,在教室里跟他讲,并与他一起写总结、计划。但我心里是乱的,我一乱就吃睡不好。朝辉就说:老陈你总可以吃少,又精神、干劲好。他这么说,我更乱了。
   不知怎么就安排了毕业前的体检。建双等,一群男生,无端、雀跃,互相打听诸如一众娇小女生的身高数据之类(到底我们才十几岁,孩子气总有。又青春暗唤,身心正常)。不知怎的,在阶梯教室,由蔡庆立书记讲《铁路法》。书记说:这是共和国首部铁路部门法,全路职工要学习、考试,同学们运气好,正好免了一次考试,但要认真听。很密的,几乎紧接,又通知去实验楼的顶层,开全校会议,由蔡书记讲话,重点强调:反和平演变。不知怎的,在人群流动中,学生科的牟科长就近了我:小彭家长是不是当干部?我很不情愿:不是。牟科长高大、普通话又准,让我感到与翟老师、许老师、彭老师、幼君姐等从前其他我熟悉又熟悉我的学生科老师所不同的怕和压力(虽然他是亲爱的何淑莲老师的爱人)。
   文琴得一个玻璃摆件,用个透明方盒子套起。就由我写:如师如姐的您。一同,去老师宿舍,敲门,大了胆子,送古老师。我现在记得这情景,记不得她对我们讲了什么。培红老师,总对我们亲切。我们是她大学毕业来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她做了我们二年级的班主任,与我们一起经过了1988,以及89。以及,我们一个班英语课的期末考试,仅克启、海恬、建双、雪辉、兴斌、立东等少数人的及格。教我们唱《雪绒花》《让我们在一起》《友谊地久天长》《哆勒咪》。

共 1105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通过回忆毕业前后的点滴以及与自己与学校老师相处的经历,体现出老师们的认真负责、和蔼可亲与对学生的关爱和期许,也展现了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对那段青春岁月的留恋和感慨,以及老师们的教导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文章围绕作者毕业分配前后的经历和感受展开,在遭遇变故,内心经历了痛苦、彷徨与不安的过程中,老师们对其特有的关怀与鼓励,要求和指导。在面对学业任务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答辩等时,作者因心情受到影响而表现不佳,但最终逐渐恢复状态,顺利完成答辩。文章体现了青春时期面对人生转折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师生情谊和同学之间的情感在困难时刻的重要支撑作用,也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迷茫与挣扎,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总体来说,文章在描述作者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反映了年轻人在面对未来、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时的思考。通过叙述毕业分配和同学分别的经历,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生活变化时的思考和成长。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6-14 18:22:48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4-06-15 14:18:15
  感谢老师指导。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