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蓉城】小说:《拆迁》
小说:拆迁
1
城市扩容,郊区几个乡镇近水楼台先得月,李楼村被开发商看中,准备实施统一拆迁,区政府镇政府村委会组成的联合小组已经开始对李楼村各家各户的现有住房以及宅基地实测实量,差不多已有一多半的村民已经完成了确权签字。村里到处都是一番喜气洋洋的景象。
其实,早在三年前,市里已经将石飞区李益镇划入省级经济开发区,拆迁其实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直到镇政府发通知,各村除危房改造以外,所有的农用住宅新建扩建必须经镇政府批准,方可实施。更是确定了拆迁已经近在咫尺了。
开发商如何补偿,是区政府谈的,老百姓不知道。但是村委会宣传代为传达的政策是:按宅基证实际的宅基地面积,建成一年以上农用住宅建筑面积,现有家庭户籍人口三项指标综合给于补偿。
共有两种方案:第一方案,回迁住户的按现有农用住宅的建筑面积1.2倍原拆原建,宅基地补偿每平米2800元,户口本上现有人口每个人另外补偿30平米,房屋建造期间租房费用自行解决;第二,不愿意回迁的,宅基地补偿每平米2800元,现有农用住宅建筑面积补偿按每平米7500元(含装修),户口本上现有人口每个人另外一次性补偿280000万元。
政策已公布,各家都在忙着计算自己用那种方案比较合算,那种方案自己的利益可以最大化。
今天是周末,李宝庆老两口,儿子李玉刚两口子,四个人坐在堂屋里的沙发上,聚在一起盘算一下,四岁的孙子在门口和邻居的几个小伙伴玩耍。
李宝庆家的宅子是祖上传下来的老宅,据说是山西洪洞县大移民之后,李家人便在此居住至今。面积四分地,是全村最大的。还有三五家的老宅二分半,其他村民的基本都是二分。宅基地已经核算了多次,宅基证上的面积是266.68平米。家里现有的房子是李玉刚结婚前一年盖的两层,老两口住一楼,小夫妻跟孩子住二楼,面积是305.46平米。户口本上是六个人,女儿李玉芹虽然已经嫁人,但是户口没有迁出。
按第一种方案:建筑面积305.46平米1.2倍可得366.55平米,人口补偿可得180平米,合计可得546.55平米。宅基地补偿可得现金746704元,按照市场价每平米7200元,回迁房子价值3935160元,总共可得4681864元。
按第二种方案:宅基地补偿可得现金746704元,房子补偿可得现金2290950元,人口补偿可得现金1680000元,总共可得现金4717654元。
帐很快就算出来了,剩下的就是盘算选取哪种方案更合适。
第二种方案虽然钱多得了3.5万多,但是要自行购房,现在就要考虑去别的地方买房子,而离开现在的村子,村里的很多福利就可能享受不到了。最主要的是按目前这个势头,房子升值是大概率的,三年前拆迁的市场价不足5000元一平米,如今已经7000多了,以后这里的房价破万,可以说是朝夕之间,所以一家人经过商议,一致决定选择第一套方案。
2
一家人正兴高采烈的商议房子到手后如何分配使用的时候,邻居李二杆子鬼鬼祟祟的走进来,神秘兮兮的问:“你们知道吗?”
“知道啥?”李宝庆一家人一脸疑惑的看着李二杆子。
“开发商给我们的补偿,宅基地是每平米5800元!区里拿走了1500元,镇上拿走了1000元,村里拿走了500元。你们想想,咱们5000多口人的村子,这三层皮得扒走我们多少啊?”
“你从哪里听说的?”李宝庆父子半信半疑的看着李二杆子急切的问。
“据说是开发商里一个老总,跟区政府领导在楼外楼吃饭时,被咱村四队的开家具厂的那个李旭光无意听到的,村里都传开了,已经有人在组织,明天上午去区政府门口堵门讨说法,你们家去不去?”
“有多少人去?”李宝庆不紧不慢的问,显得老成持重。
“我已经串联了咱队的100多家,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人在组织,估计有2000多人,你们家去几个人?”
“这么多!”李宝庆一家人都很惊讶。
“2000人是保守估计,他们是不知道咱们老李家的厉害,想欺负咱们,门也没有!”
李宝庆沉吟了片刻,装作很坚定地说“我们去两个人!”
“好的,李宝庆家两人,明早8:30区政府门口集合。不能在村里集合,村里一集合,村委会立马就知道了,他们一知道,等于区政府提前就知道了!”李二杆子掏出一个小本子,一边认真的记录着,一边说。
李二杆子千叮咛万嘱咐别忘了时间,又说了几句闲话,匆匆的去别家串联了。
李二杆子走后,全家人商议,明天由李宝庆的媳妇带着儿媳妇他们婆媳两人跟他们去区政府,李宝庆在外围远远的看风向,通过手机给他们娘儿俩发指令。李玉刚正常上班,年轻人不好出面。
李宝庆跟村里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农民的狡黠早已深入骨子里。村委会的那几个人,虽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是李二杆子是啥人,他李宝庆太清楚了。这种泼皮无赖他更信不着。他之所以不出面,而是让婆媳二人去,自然有他的小算盘。一旦真像李二杆子的说的那样,闹一闹总能得一些更多的实惠,这是前边几个村子拆迁留下的经验。不闹没有人会主动的给你送上门。他们家也派人去了,政策有变化,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争取到的利益,少不了他们家的。一旦政府动用强硬措施,她们婆媳两个女人,也不会被定为“罪大恶极”的主谋,跟着其他村民就一哄而散,法不责众。
事情没有李宝庆想的那么复杂,却也没有李宝庆想的那么简单。区政府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立刻通知了区公安分局以及联防大队,局面很快就被控制了,李二杆子和几个带头人首先被控制。然后,区政府派了主管的副区长出面把开发商的征地合同拿出来给村民代表看,征地是按亩计算,每亩225万,政府按相关的文件提取了各项费用之后剩下的全额发放给了镇政府。补偿政策是区里定的,也是市里批准的。区政府镇政府村委会联合成立了安置领导小组,每一笔账目都是公开可查的,一笔一笔的清清楚楚。这些早就已经在政府网站上公示,并接受监督,只是村民们,没人看罢了。
看到公安干警响着警笛赶来的时候,村民一下子就跑了一多半儿,等李二杆子几个人被拷上手铐时,被簇拥在前排的几个人就充当了村民代表,副区长给他们看文件,讲政策,村民一下子没了气焰,事件很快就平息了。
村民半信半疑的各自散去。没有一个月,合同便全部签订完毕。除了一家孩子在上海工作并定居的,选择了拿钱走人,其他的基本都选择了第一套方案。
五年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时候,村委会的几个干部,全部落网,曝出几个人侵占了村民拆迁补偿款近3000万。那个出面安抚群众的副区长也被双规,这是后话。
3
拆迁协议很快就签订了,在选取户型的时候,一家人的意见又发生了分歧。总共可得面积546.55平米,李宝庆夫妇的意见是:选择了三套142平米的,老两口,儿子,女儿各一套,再选一套120多平米出租,房租作为一家人的生活费。女儿李玉芹正在为女儿入学发愁,他们这里属于了市重点新区阳光学校的学区,正好可以解决外孙女的入学问题。
李宝庆说完,屋子里的空气,一下子沉默了,儿子几次欲言又止的,咂摸咂摸嘴,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我不同意!”儿媳妇先是沉吟了片刻,然后斩钉截铁的说。
思索了半天,李宝庆又提出了第二套方案:“要不这样你们看行不行?咱们要两套142平米的,我们老俩口一套,你们一家三口一套,再选三套88平米,给你姐一套,其余两套的房租作为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费。”
听完李宝庆的第二套分配方案,儿媳的脸立刻就拉了下来:“姐姐已经出嫁了,这个家里的所有东西都跟她没有关系了!五套房子都必须放在我和玉刚名下”
看来儿媳妇是同意了他的选房方案,但是不同意他的分配方案,说来说去就是不能分给女儿李玉芹。李宝庆看看儿子,儿子不敢看父亲,也不敢看媳妇,只能低着头不说话。李宝庆知道,儿子当不了儿媳的家。
李宝庆老俩口对视了一眼,无奈的摇摇头。李宝庆连抽了两只烟,才悠悠的说:“一套142平米的,一套88平米的放我和你妈名下,剩下三套都放在你们名下”
儿媳还是不同意,但是这已经是李宝庆最后的底线,僵持了半个多月,儿媳看老头子,这次死活不肯退让,也只好无奈的接受了。
李玉芹其实早就知道了娘家拆迁的消息,她也给父母打了几次电话,问了情况。周末的时候,和丈夫一起开车过来看看父母,顺便也看看拆迁后父母是如何分配的,结果是一言不合一家人吵了个天翻地覆,兄弟媳妇就是一句话:“这个家,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李玉芹质问父母:“当初我结婚,你跟刘帅要28万的彩礼,你们全留下了,说你为了给玉刚结婚盖房子,付彩礼,现在老宅子拆迁,没有我啥事儿了?何况我的户口还没有迁走,本身就有我一份!你们不分我到哪儿也说不过去!?”
李宝庆老两口无奈的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他们能说啥呢?她知道女儿委屈,但是他们也不能把儿子的家,活活给拆散吧!?重男轻女的老两口基本也认定了女儿出嫁了,就是外人,只好让女儿再做一次牺牲了。
李玉芹的丈夫刘帅,从始至终一句话没有说,看看妻子气也了气了,闹也了闹了,就算再闹也不会有任何的结果,拉着气的暴跳如雷的妻子,劝慰着开车走了。
之后,李玉芹差不多有一年多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她对自己的父母真的是已经失望透顶了。从小就什么都要让着弟弟,在他们的溺爱下,弟弟游手好闲,三天两头的给他们捅娄子。当年,李玉芹大学已经取得了保研资格,父母说弟弟要开店,没有钱支付学费,她说不需要家里给钱,可以自己打工赚钱交学费,父母亲说女孩子上那么多学没啥用。最终还是硬生生的逼着她找工作,来补贴弟弟,结果是弟弟三年开了五个店,家里欠了一屁股的饥荒。李玉芹帮着还了三四年才还完。
李玉芹跟刘帅谈婚论嫁的时候,那时候彩礼普遍还没有超过20万的,父母为了他弟弟能早点结婚,硬跟刘帅家里要了28万,陪嫁只给了两床被子。刘帅虽然没有计较,但是李玉芹能感觉到公公婆婆眼神里的轻蔑,在家里总觉得自己缺点底气。
房子还没有分下来,一家人已经视同水火。
母亲不善言辞,一肚子火窝在心里,一年多的光景,整日吃不下饭。李玉刚说是上班忙,李宝庆只好自己陪她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把他拉到一边悄悄的告诉他,老伴儿得的是肝癌,让住院。医生对他们说,看病是个大事,让他们孩子过来,谈谈治疗方案和费用,医生跟李玉刚说费用大约需要30万。
4
大年初五,李玉刚给李玉芹打电话:“姐,咱妈生病了,手术费用要30万,我只能拿出来2万。”
“房子和补偿款都给了你,你咋还有脸跟我张这个嘴?”李玉芹不等弟弟说话,就果断挂了电话。
晚上,李宝庆又给女儿打电话哭诉,李玉芹心软了,可是她也知道,今年年初,刚刚为了女儿上学买了一套学区房,自己还背着贷款,家里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给自己母亲治病,实在没脸跟刘帅的父母去张嘴借钱。李玉芹坐在房间里,思绪万千。自从父母把拆迁补偿全部给了弟弟之后,她是抱定了跟娘家老死不相往来。弟弟的电话,让她原本平静的生活瞬间掀起了波澜,拆迁补偿仿佛成了他们姐弟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李玉芹站在窗边,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母亲病了,他们需要儿女的关爱和支持。可是,他也知道,这笔钱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她逼着刘帅拿出30万,那么她和刘帅幸福的生活将会戛然而止。但是这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啊,就算他们再不对,到这个境地,作儿女能袖手旁观吗?
当李玉芹和刘帅赶到医院时,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身体瘦弱,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父母亲看到她来了,眼里闪过一丝期待,但是更多是愧疚。
李玉芹也说了自己的难处,一家人在病房里商量了一个办法,把父母那套88平米的房子卖掉,作为母亲看病的费用。
治疗了一年多,母亲终究还是没有扛过去。
经过反复的放疗化疗,150多斤的母亲,体重只剩下不足80斤。脱落的只剩下几根稀疏花白的头发,已经无法掩盖青灰色的头皮。脸上黑黢黢的,满布着硬币大小的老年斑。皮肤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像纸一样,骷髅的轮廓清晰可见。李玉芹在给母亲换衣服的时候,不经意的看了一眼,母亲的面目竟然有点狰狞,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李宝庆也看出来了,自己的养老指望儿子儿媳是无望了,还要靠女儿李玉芹。于是旧事重提,还是想让李玉刚分一套房子给自己的姐姐,但是儿媳妇坚决不同意。如果要分,她就跟李玉刚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