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新乡市取代卫辉府感怀(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新乡市取代卫辉府感怀(散文)


作者:严真 秀才,137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0发表时间:2024-06-18 22:26:28


   卫辉史称卫辉府,明朝以来400余年,一直是豫北重要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若不,万历皇帝决不会把亲弟弟潞王封藩于此。樯桅如林、商贾云集,歌舞升平,丰衣足食,得天独厚的卫河漕运,成就了卫辉的高光和辉煌,至今镶嵌于县城北,阁门两侧的明代石匾,书曰:南通十省;北拱神京,见证着曾经的车水马龙,城市繁华;卫辉府治,即行政中心设汲县,民国初,撤府设道,老县城有条“道西街”,就是卫辉道衙门西边的街衢。
   历史上的新中乡,后升至新乡县,县治小冀,即全国劳模史来贺的家乡,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使穷乡僻壤成为今天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此乃后话。自古新乡都在卫辉管辖之下。明潞王府的标识望京楼,显赫地耸立于老城之内,时光流逝,高阁端严,威风依旧。1949年5月,新乡县改名新乡市,之后,豫北地区设立平原省,省会新乡,从此翻盘,卫辉改名汲县,戏剧性地隶属于平原省,平原省撤销后,设立新乡公署、新乡地区,地级市,1988年汲县改为卫辉市,县级市而已,仍由新乡市代管。
   记得小时候争强好胜不甘屈人之下,新乡市逆袭卫辉府,我和发小耿耿于怀,多年后,实现历史上卫辉府的壮丽复兴是我们朝思暮想的期待。
  
   二
   1964年国家在郑州创办电缆技术学校,生源来自郑州、开封和包括汲县(现卫辉)在内的新乡地区,当年我17岁,“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出门在外同学相同的情感,开封同学爱与郑州同学抬杠:“如果不是省会迁到郑州,开封比郑州强得多。”我爱邀请新乡市同学到我的家乡上望京楼,我说:“过去卫辉府一直管着新乡哩!”现在想起来,不禁哑然失笑,分明是阿Q的味道:“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毕业后,同学们大都分配在郑州电缆厂,人生沉浮几十载,始知校友情最真。从同学到工友到退休,颐养天年相聚聊天我们成为情投意合的老朋友,人老怀旧,各自的家乡是聊之不尽,炒来炒去的主题。不过,开封与郑州、卫辉与新乡,谁比谁大的争辩,早是明日黄花。大家理智地认识到,交通兴衰与城市兴衰,息息相关。当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郑,得益于郑州陇海京广铁路枢纽的优势,绝非国家偏心眼。近代,随着卫河涸竭漕运衰微,陆运异军突起,卫辉和新乡都占有京汉和道清铁路的便利,但两铁枢纽在新乡,毕竟胜于卫辉一筹,况新乡也是卫河穿城而过的城市。
   开封和卫辉政治行政中心的丧失,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城市的资金投入、市政规划、区域规模,工业发展,都比郑州和新乡低了不仅仅一个档次。郑州原称郑县,鲜为人知的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了白天鹅,一飞冲天;卫辉府威仪扫地,古老县城到了改革开放,仍然是副清末民初长袍马褂瓜皮帽,落寞士绅的形象。
   自然,这是我和开封老友都不愿面对的,我们期待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
   改革开放后,焕发出青春活力的各个城市,都在探索本城市振兴的发展之路。开封朋友认为,尽管郑州掠人之美,但七朝古都,厚重的宋文化,是无法迁往省会郑州的,开封树起了“旅游兴市”的大旗,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包公祠、开封府等景点陆续建成迎宾,今年,网络声称中国人口14亿,1亿游客在开封,爆红全国的王婆说媒节目就在万岁山景区。古老的龙亭、铁塔修葺一新,另,开封小吃全国有名,摊摊点点,口之于味,各具特色。当初,开封的朋友津津乐道,相信旅游开发,肯定为开封的未来注入勃勃生机。
   然而,日月流转,二三十年,白驹过隙,开封经济并没有超越周边,令人汗颜的是,笔者查阅资料,2023年开封人均GDP竟被脱贫的兰考县所超越。开封朋友再没有了当初的沾沾自喜,信心十足。
   卫辉和开封一样,历史厚重,文旅资源丰沛,多年来发展旅游,振兴卫辉的声音不绝于耳,尤其近两年经济低迷,呼声更高此伏彼起,愈演愈烈。我感觉开封的旅游兴市,应该是为我的家乡提供了前车之鉴。确实,发展旅游可以富裕一方,对于乡村振兴尤为显著,但于一个大中城市而言未必可行,产业兴市,项目为王,科技强市,以工业和实体为基础,才是正确的选择。而旅游业只能作为辅助和补充。笔者高兴地从媒体看到,卫辉坚持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招商引资,产业和旅游两手抓,分寸尺度中庸适当,满怀信心奋进在经济振兴的大道上,身居异乡,我由衷地欣慰。
  
   四
   2023年末,国家先后给河南送来两个大礼包,一是批复郑州国际都市圈规划;二是确定新乡为豫北中心城市。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过去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转换为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约城市群间的竞争。团结就是力量,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郑州都市圈辐射开封、新乡,而新乡卫辉融城,一连串好消息自然令我兴奋不已,家乡卫辉的发展机遇,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其实,郑汴一体化,即现在所说的的郑汴融城,早于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郑州、开封通讯区号统一为0371,公交医保卡两城市通用,郑开大道、物流通道和城际铁路运行……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在郑开大道举行,从郑州“地奔跑”,就能来去开封,两个城市畅通无阻,水乳交融吧?但是,开封并没有在郑州的“经济辐射”“财富外溢”下发展起来。河南人脱口而出的“郑汴洛”,是河南排名前三城市的合称,如今开封别说与洛阳比较了,就是许昌、南阳、周口都把它甩得落后了几里地。与开封的朋友闲聊,谈及此事总义愤填膺,认为别说开封大树底下好乘凉了,郑州不把开封吸得一无所有不会罢休!
   开封朋友举了最近河南大学迁往郑州的例子。郑汴融城初衷是,利用郑州省会的经济优势,带动古都开封发展;礼尚往来,古都开封文化教育的厚重,影响现代城市郑州,以期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可是,郑州凭藉省会的优势,硬生生把河南大学虹吸,虽然河大迁郑有利于长远发展,但使本就聚拢人才困难的开封更为雪上加霜,何况河大是开封的金字招牌,与城市荣辱与共,开封过去、现在、将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与河大息息相关。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囧事,我认为除了政府决策外,河大圆梦省会也是衷心期望的。因为过去河大位于的开封是省会,城头变幻大王旗,现在迁郑州了,亦步亦趋理所当然。再则,郑州风貌现代,开封古老。谁也不会想到,两城交通优势,没有给开封发展创造机遇,反而釜底抽薪为优质资源和人才的郑州而去,提供了便利。
  
   五
   由此,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的家乡,从媒体获悉,新乡卫辉融城,也在积极推进,开封朋友的话也许有失偏颇,说实话,我毫不怀疑中心发达城市融城周边,辐射周边,城市群携手发展,共同致富战略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但是,实际运作中,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确实考量着融城初衷使命实现的能力和智慧。
   毕竟,卫辉与开封市情、经历相似,同病相怜,难兄难弟。豫北医专百年名校,根与魂在卫辉,是卫辉的金字招牌,最优质的卫辉教育资源,吸纳人才的梧桐树,不是与河南大学殊途同归,迁址新乡现更名为新乡医学院了吗?
   实际上,新乡市取代卫辉府的郁闷,笔者以及家乡人早已经释怀,但是,复兴历史上辉煌时光的卫辉梦,从未泯灭,因为,人人明白,只有经济繁荣,家乡才会美好,人民才会幸福。
   希望有关部门实事求是评估河大迁址的利弊得失,回应社会关切;希望新卫融城积极稳妥推进,精心下好这盘棋,实现互利双赢,造福两地,共同富裕。

共 29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的开篇笔者首先叙述了卫辉市的发展史。讲述了笔者小时候争强好胜,对新乡市逆袭卫辉府,和发小耿耿于怀,多年后,实现历史上卫辉府的壮丽复兴是朝思暮想的期待。学生时期,和开封和郑州的同学在一起攀比自己的城市,毕业后和同学们还是谈论的话题,他们都在期待自己的城市能够得到长足发展。改革开放的浪潮,让每个城市焕发了青春,郑州和开封的同城发展,让笔者看到了城市发展的美好前景;因此,笔者也在希望自己的家乡和新乡能够携手发展,共同走向繁荣。散文从历史的角度,结合现实,畅想城市的未来前景,反映出笔者对家乡的热爱,渴望家乡走向美好未来的迫切心情,很有远见卓识,深刻精辟,读之令人使人很有同感,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6-18 22:27:07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6-18 22:27:41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6-19 07:21:07
  散文描述了新乡市取代卫辉市的过程及作者的感怀,忧思和对城市共同走向繁荣的希望,可谓情真意切,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跃然纸上,令人感佩,问好文友!
4 楼        文友:严真        2024-06-19 08:47:09
  感谢刘社长推荐和精彩编按。祝您健康幸福!
   感谢芬芳老师留言,祝老师健康幸福!
5 楼        文友:老百        2024-06-19 10:08:24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